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查看: 24899|回复: 26

转贴;还记得西单路口的又一顺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14 09: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还记得西单路口的又一顺吗?
" \/ Z5 k; r0 z2 C  s- k
北京西单传统文化联盟 2020-05-12 15:24:21

2 d  t8 U/ c3 e) n. W
$ f% r' I1 @. y' U* G' }) S
0 K+ _2 k+ @. g3 G
* E  i) R! i( h: z' [1 P
1947年,我家从牛街沙栏胡同搬至西单报子街85号(后为复兴门内大街20号)东院居住。
座南朝北的院门,面对路北的是西单剧场;往东走百多米,就是车水马龙的西单牌楼十字路口;往西走过13个院门,即:报子街乙74号(后为复兴门内大街54号),便是京剧四大须生之首的马连良寓所;南院与手帕胡同63号相通,这是两进的标准四合院,后来才知道这里曾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兄长的宅院。

) X4 _" `8 r6 s

" s6 T, T7 r% G7 Q2 t# Y
1982年经市房管部门安置,全家搬到朝阳区左家庄新建小区。屈指算来,我在西单牌楼生活了36年
如今,我搬离西单虽已三十年,但生活在那里的往事,仍历历在目;云集的商贾店铺,更是记忆犹新。
9 v3 k+ q# q# \! {$ q0 U1 O
西单牌楼路口西南侧有一家清真饭馆——又一顺。该饭馆原在手帕胡同东口北侧,1959年秋与西单食品店置换,迁至西单冷饮批发部、西单琴行的南隔壁,并扩大了营业面积:南厅供应清真炒菜,北厅供应早点夜宵和北京风味小吃以及元宵、年糕、江米小枣粽子等节令食品
主厨是一代清真烹饪大师褚连祥的高徒杨永和(曾任北京市、西城区人大代表,1959年全国群英会代表,上世纪70年代多次为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的阿拉伯国家元首主厨)。后为杨永和的徒弟、特一级烹饪师杨国桐

杨永和大师(右五)指导弟子技艺


5 ]$ P8 u5 D  X# m
1954年的夏季,时任北京市工商联常委、瑞蚨祥绸缎庄总经理焦寰五宴请商界同仁,考虑到马兰亭(时任北京市、宣武区人大代表,北京市糕点同业公会主委)、常子久(时任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粮食同业公会主委)、马祝三(时任北京市人大代表,宣武区工商联主委)等几位市工商联常委是回民,特在又一顺置席。
那天,所点菜肴均是杨永和掌勺。杨永和将京城东派菜和西派菜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炸、煨、烤、炒、熘、扒、爆、烩,汁浓味香。各种菜品色、香、味、形俱佳,令人大饱眼福、口福。其中醋熘肉片这道极普通的回民家常菜,经杨永和烹饪端上桌后,只见棕色的肉片佐以碧绿的黄瓜片和白色的玉兰片,配以恰到好处的芡汁,确有闻香下马之意。待入口品尝,食欲倍增,慢慢下咽,齿留余香,口中略觉微酸。没有菜上桌、醋味浓,菜入口、满嘴酸之感。

又一顺的醋溜木须,色泽金黄,质地软嫩,口味鲜香


8 `7 }! D  Z9 L+ k1 Z
5 _$ k, J& D% P/ A6 f
饭馆的厨师很重要,而服务员也至关紧要。以前,称饭馆的服务员为“跑堂的”。称谓虽不雅,但用业内的话说,他们可是饭馆的灵魂。当顾客走进门,就会见到身穿中式服装、肩搭毛巾的服务员满面笑容地迎了上来:“几位来了您哪!里边请您哪!”待顾客落座后,服务员笑容可掬地问道:“几位今天想用点儿什么?”随后报上几道菜,探问顾客的口味喜好。随后根据顾客的喜好和要求,服务员便报上本店特色菜。
这里所说的特色菜,绝不仅仅是高档菜,因为服务员通过短短几句活的交流,知道了谁是请客的。因此,报上的菜对方大多都会点。当顾客问到某道菜的用料和制作,服务员就像自己站过灶、掌过勺一般,给顾客解释清楚。

又一顺的焦熘肉片,色泽红亮,酥脆酸甜,味美适口

$ p1 |( `3 p5 [" ?( A/ {1 I* G6 E; g
等顾客点好菜,服务员会说:“几位稍座,菜一会儿就给您上齐。”那时,服务员上菜不用托盘,全都是手端。一般是左手拿两个菜盘、右手拿一个菜盘。像李祥寿(曾任北京市政协委员)这样有经验的老服务员左手可以拿三个菜盘,右手同样拿两或三个菜盘,而且能够做到手指不沾菜、不撒汤。菜上桌的同时,服务员还会说上一句:“几位慢用。”
如果客人抱怨菜上慢了,服务员会说:“您真会点菜,这道菜就是费火,不到火候不进味儿,您用起来没有吃头儿。再等一会儿,马上就好。”
话经服务员这么一说,顾客再多等会儿,也是乐意。当顾客吃到一定时候时,服务员会主动问一句:“几位再添点儿或加点儿什么。”
不管怎样问,绝不用“要”字,因为这个“要”字与乞讨有关,是对顾客的大不敬。

跑堂的 李林/画

: {3 Q$ r6 D2 |8 j( `6 ?& b2 G4 r* Y
饭后结账也很有特点,服务员边收拾碗碟边报菜价,桌子收拾干净账也算好了。然后,向账房高声说道:“某某桌x元x角x分!”账房那边听到后,亦会高声应到:“x元x角x分到柜!”一唱一和,也是饭馆的一景。顾客交完钱走到门口,服务员或是掀起门帘或是开门,并且会说:“您几位什么时候再来,我这儿随时候着您。”一句京味话,让顾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又一顺还有一项服务,为附近居民送饭上门。顾客因各种原因不便到饭馆就餐,可委托定餐。厨师烹制好,便由徒工送去。所用的器皿叫提盒,这是一个椭圆形的双层木盒,长轴大约60公分、小轴大约40公分、高约30公分,上面有木盖。在短轴的两侧,安有提梁,高大约有70公分、宽大约有4至5公分。盒内每层可放置4至6道菜。顾客足不出户,或招待亲友,或品尝珍馐。
! K. y7 Z* m: P2 }* O

% E1 ^* g. t" I( F  o; K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年糕张等一批知名小吃店并入又一顺,因而使又一顺扩大了经营品种。所销售的风味小吃,无论切糕、炸糕、豆面糕,还是烧饼、焦圈、糖火烧,无不令人翘指。
特别是每年正月十五前供应的元宵,真是个大、面粘、馅细。当时市场上出售的元宵价格都是每斤8角,而又一顺元宵的价格定在每斤9角
唯一能和又一顺攀比的是1962年由新侨饭店迁到全聚德烤鸭店旧址(西长安街82号)的鸿宾楼清真饭庄,元宵每斤售价是一元,因为当时鸿宾楼是唯一一家接待穆斯林外宾的清真饭庄。

% r4 I8 ?) A) E; ~5 h* C, Q0 t
发表于 2020-5-14 09: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记得了!用暖壶在又一顺打散啤酒,仿佛就在昨天。
发表于 2020-5-14 11: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顺的肉饼,四两粮票两毛钱,一碗小米粥一两粮票四分钱,一共半斤粮票两毛四,饱饱的,好怀念那个时候。(那是1964年)
发表于 2020-5-14 12: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又一顺吃过爆(烤)羊肉,大师傅站在铁板旁边,双手执铲,我流着哈喇子目不转睛等着吃这口儿。还吃过这儿的咖喱牛肉。这两样都是在南边隔壁小吃部吃的。
发表于 2020-5-14 12: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还记得西单路口的又一顺吗?

华文正 发表于 2020-5-14 09:34
8 ]0 q( q; |# i4 }0 ^( Y太记得了!用暖壶在又一顺打散啤酒,仿佛就在昨天。
- d  Q- f6 V9 t6 `6 P  [" u1 o2 g
  往西奔又一顺,往北奔鸿宾楼。
 楼主| 发表于 2020-5-14 16: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还记得西单路口的又一顺吗?

华文正 发表于 2020-5-14 09:34
+ b6 L* C, y3 \; n; ^! g太记得了!用暖壶在又一顺打散啤酒,仿佛就在昨天。
7 }  v! z" g0 m7 b( p

7 R0 m6 K( n. g* b) w2 H! k' J& O7 T  g$ H5 M6 e8 \) |) U1 f; p
66b30002a2da40622a8b.png : k, c7 T/ y. f+ \8 }/ i3 J' G
% l1 o2 {. w" a+ R5 K7 S  D
% C7 @$ a8 b- m! }' U# z

- P7 s' Y4 ~. m
1 k/ Z) ?% J( }: K6 G3 G% W
  E3 f" z$ [6 P- q
 楼主| 发表于 2020-5-14 16: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还记得西单路口的又一顺吗?

董瑞征 发表于 2020-5-14 12:29
; G5 f; m3 B$ T, f# O* s往西奔又一顺,往北奔鸿宾楼。
& T, k/ d8 {) z2 Z

. Z, v6 ~  T' L  q$ x% @$ n1 o6 L" J5 O, F/ X

3 v' _) S* _; r5 Z$ `$ o; T' y0 |
5 l8 }3 b5 h) W3 u6 T# u% J# ^8 G9 j% N, G; v! w  Z
6 _6 J& Z" L! z
, y  g9 r/ W! G& s/ g0 U0 N) W

4 V2 m% K& W% z0 Y% l. `7 J; B) z2 T
发表于 2020-5-14 16: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城里的事儿,跟姆们村里没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20-5-14 16: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还记得西单路口的又一顺吗?

本帖最后由 老片 于 2020-5-14 16:17 编辑 : U* I  e/ S9 i- R$ t
董瑞征 发表于 2020-5-14 12:29
$ Z0 L# d! ]( v' C9 L6 a往西奔又一顺,往北奔鸿宾楼。

& g$ I$ c* c( u9 A! {' D0 [4 V: `! e* Q" g( D

2 Y/ X$ C3 E% N7 m' W: _! g9 s6 b1 i1 r7 I6 T, ~) F4 a4 ^1 Y
" Y2 M+ L6 {" ~! ?/ Y: f. @
51f7cadc269e4b75a40620708cfef2ae.jpg
' {! u* P  i& p1 c* g- O0 ]% w8 |3 L5 H) y& H9 M, a: N. E8 L7 j
( [8 E' o. ~4 Y7 J2 m% r2 ^0 A8 F

. v" e  O2 t4 |' A+ c1 i/ O* W8 s1 w7 `# s. C# }: y& b

  Q5 n" ~7 V" u6 x! K
 楼主| 发表于 2020-5-14 16: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还记得西单路口的又一顺吗?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20-5-14 16:14
# O# Z* u' ~' s- n6 a: c! D城里的事儿,跟姆们村里没关系
  X* v* o- F. t
上炕认得媳妇,下炕认得鞋!
 楼主| 发表于 2020-5-14 16: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还记得西单路口的又一顺吗?

杨琦恒 发表于 2020-5-14 11:19: G9 v, v  n4 Q6 o, Y2 f( [
又一顺的肉饼,四两粮票两毛钱,一碗小米粥一两粮票四分钱,一共半斤粮票两毛四,饱饱的,好怀念那个时候。 ...

2 _% I2 F% S/ y  b2 _) B: p) q& l# u
发表于 2020-5-14 20: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还记得西单路口的又一顺吗?

老片 发表于 2020-5-14 16:21) h, z- G% Y0 s7 }
上炕认得媳妇,下炕认得鞋!
& ^: S. S' s2 D2 L% N# K" E" e
就这还都是扫盲以后认得的
发表于 2020-5-14 20: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还记得西单路口的又一顺吗?

' k3 d' p; R9 o$ a( b7 n
  过去老的“鸿宾楼”照片有吗?
 楼主| 发表于 2020-5-15 08: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还记得西单路口的又一顺吗?

董瑞征 发表于 2020-5-14 20:05
# o$ S6 c5 P) A* @, L过去老的“鸿宾楼”照片有吗?
" V/ N; @+ G7 ?5 ]3 n- @7 J
九楼之前没有了!
发表于 2020-5-15 10: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还记得西单路口的又一顺吗?

老片 发表于 2020-5-15 08:48
5 W) C2 o' g; R$ r+ |" f: |$ ~九楼之前没有了!
: T. _- ^- @; z$ n! Z
  老的鸿宾楼是平房。
 楼主| 发表于 2020-5-15 15: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还记得西单路口的又一顺吗?

董瑞征 发表于 2020-5-15 10:29
5 m2 ]& _/ Q+ \$ s. M9 V3 o2 d# _' M+ O老的鸿宾楼是平房。
  ~, d( n' s! D2 B" F) q
我只记得长安街上的内个!
 楼主| 发表于 2020-5-15 15: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还记得西单路口的又一顺吗?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20-5-14 20:01* |9 G% C! g' C' d& ^! U
就这还都是扫盲以后认得的
# D" t- h1 Z) y$ {
土老帽
发表于 2020-5-15 17: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还记得西单路口的又一顺吗?

老片 发表于 2020-5-15 15:14
* j" `# n, w* |! H6 e! s我只记得长安街上的内个!

2 f8 `8 d* v' S6 I$ b- {  我说的就是西长安街那个,过去就是平房,后来才改成您发在九楼照片那样的二层楼。
发表于 2020-5-15 17: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还记得西单路口的又一顺吗?

老片 发表于 2020-5-15 15:44; G3 [: F2 M) |# [7 v- @; T
土老帽
; X. [0 ]( K$ R, j- _+ H$ ~' n
不许瞧不起贫下中农
发表于 2020-5-16 00: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还记得西单路口的又一顺吗?

董瑞征 发表于 2020-5-14 12:29
" `! j) D( U) H( F$ Y* D8 Y. A1 d往西奔又一顺,往北奔鸿宾楼。

. v2 F* m: }8 p1 Z* W4 X往南是四川饭店,那附近好饭馆多了去了。可那前儿咱兜比脸干净,也就是路过次数较比多而已。
发表于 2020-5-16 22: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还记得西单路口的又一顺吗?

华文正 发表于 2020-5-16 00:37& L/ V+ Q+ J+ j% z5 K
往南是四川饭店,那附近好饭馆多了去了。可那前儿咱兜比脸干净,也就是路过次数较比多而已。
' t& K. C0 f& a3 `
  往东新风饭馆高台阶儿去的多,一升啤酒一盘凉菜一碗馄饨,齐活。
发表于 2020-5-16 23: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还记得西单路口的又一顺吗?

董瑞征 发表于 2020-5-16 22:57; b! ~6 e2 ^% ]; V$ F
往东新风饭馆高台阶儿去的多,一升啤酒一盘凉菜一碗馄饨,齐活。

- e3 O$ e- R. V- F4 v1 G您离着高台阶儿最近,肯定去的多。他家的大火烧配馄饨特地道!
发表于 2020-5-17 02: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还记得西单路口的又一顺吗?

华文正 发表于 2020-5-16 23:22
6 p3 u/ ^. C* a您离着高台阶儿最近,肯定去的多。他家的大火烧配馄饨特地道!

  l/ c0 u5 `6 T! E# P7 D  您应该比我近,您往北从新昌胡同出北口往东一拐,过了打字机行就到了。
发表于 2020-5-18 16: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还记得西单路口的又一顺吗?

本帖最后由 华文正 于 2020-5-18 17:10 编辑 6 \: i1 g( Q) l4 b5 P
董瑞征 发表于 2020-5-17 02:10  g% j; J# U( k' _
您应该比我近,您往北从新昌胡同出北口往东一拐,过了打字机行就到了。

& X" O* `! L+ u) t' u我印象中七拐八绕的去趟首都挺费劲的,尤其是从后牛通安福的胡同特窄。如果顺着后牛继续往东到新昌往北,还得顺安福胡同继续往东一截才能拐向长安街。由安福通长安街的那一小段还叫新昌吗?我查了老地图那里曾叫头牛肉,我后来一直以为没名了呢?
0 y/ B& g; }  X. j9 s: p# W. s 捕获.JPG $ p' b, A9 ~% k6 z; r
发表于 2020-10-21 11: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鸿宾楼的羊肉西葫芦馅儿锅贴儿,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20 06:42 , Processed in 0.153001 second(s), 22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