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京小白

石头胡同拍记[含14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24-4-8 22: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4-8 22:23
1 H0 U% Z% t3 S/ T8 M- C: ?这是1956年前门大街照片,1957年大北照相馆开始准备搬到前门大街北口东侧,56年东侧第一家楼房,好像后来 ...

& c' l7 d% R9 n7 U 这张更清晰些,应该就是左侧这座二层楼。一直到前些年前门大街大规模改造,这座小楼才被拆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24-4-8 23: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4-8 20:34
, ^% O" ]2 s+ N$ _1 q发2张独家的石头胡同83号天和玉饭庄照片,先发第一张。% ?  W  H: G- K6 }; I  W
2016年6月4日,我去石头胡同83号去看晴天是否出 ...
# w; l: u& L2 }9 o) c# ]
独家第一手!厉害!
 楼主| 发表于 2024-4-8 23: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24-4-8 22:44% u# r: k; V$ \
这张更清晰些,应该就是左侧这座二层楼。一直到前些年前门大街大规模改造,这座小楼才被拆毁。

  G6 m1 Y# _+ b# `. J6 f& e70年代末大北照片' H4 w1 F0 ]  U9 O6 ?  E1 P

. p, [7 g" K& j$ i

, s3 P% O$ s* G4 `! o2 Y
上世纪70年代末的前门大街.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4-9 00: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4-4-8 23:05
( c# y; P) l% m# S* C4 ]独家第一手!厉害!

7 a+ G& ^" t2 S* r9 }2 n到了2016年盛夏,石头胡同83号立面砖雕基本全部剥出,天和玉饭庄的字号也显露出来了。大门两侧的广告语,双线刻写小字“本馆包办满汉酒席、应时小卖、随意便饭,一应俱全”,192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增订实用北京指南》“食宿游览”一编中录有“天河玉饭庄”的电话,为南局号码六五九。公记号大烟馆的前身是“天河玉饭庄”,实锤了。
- e; T2 |6 J# X: Q) H$ i% G( v1 a
2 l$ t2 r1 ~+ j. z  i  J
( g# X0 O5 p) R9 C  ~- ]
b005-石头胡同83号天和玉饭庄2.jpeg
b006-本馆包办满汉酒席,应时小卖,随意便饭,一应俱全.jpg
发表于 2024-4-9 01: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4-9 00:06
7 ~0 W$ i7 i- e5 Q- _- f: A  d: H到了2016年盛夏,石头胡同83号立面砖雕基本全部剥出,天和玉饭庄的字号也显露出来了。大门两侧的广告语, ...

1 I  [6 D" A& S( ^2 h: a7 w2 B有时候真是搞不懂字号牌匾上的文字顺序。比如中间主匾文字是由右至左:天和玉;而两侧副匾应当念:餐秀、舍芳,还是:秀餐、芳舍呢?这一处正反还都能读通。但有些过去看到的店铺老照片中,门面副匾内容只能由左至右念,否则肯定不通。甚至有些主匾也是由左至右。真叫人费疑猜!
发表于 2024-4-9 10: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4-8 23:57
4 M- i$ H5 F! j# r' F) N# o2 p70年代末大北照片

; ?0 M3 c/ p8 T7 {( { “大北”之上似还有个“新”字。我也记得似乎叫过“新大北”照相馆。
 楼主| 发表于 2024-4-9 19: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4-4-9 01:26
4 d2 S, j8 ]7 Q1 o; g+ P  [9 T8 C& {有时候真是搞不懂字号牌匾上的文字顺序。比如中间主匾文字是由右至左:天和玉;而两侧副匾应当念:餐秀、 ...
6 V; v( q% g" {0 }  L' I
石头胡同83号主副匾上均有落款、印章。这三块匾额均为户部郎中赵汝涌所书。门楣上主匾“天和玉”这三个字的落款为“秋江赵汝涌”,秋江是赵汝涌的号。下面还有两方印章,均是赵汝涌的印。北侧的牌匾是“餐秀”二字,印章两枚,为“臣汝涌印”和“秋江”,南侧的匾额刻的是“含芳”,印章同上。
赵汝湧(?-1936),榜名赵汝勇,也写作赵汝涌,字伯江,号秋江。山东省登州府蓬莱县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参加光绪戊戌科殿试,登进士二甲22名。同年五月,任户部主事,后升郎中。匾额落款印章上有“臣”字说明赵汝涌题字之时应该还在朝为官。“天和玉饭庄”开业的时间应为晚清。
赵汝湧父亲是做豆腐的,家庭生活颇为艰难。赵汝湧在光绪年间的蓬莱科试中,考中了秀才,且是榜首。在后来的登州乡试中,赵又考中了举人,又是榜首。报喜的差人举着喜报跨进了赵家的门槛,赵家却凑不出赏钱。一块锅巴,一飘豆腐汤打发了差人。差人只好自叹自己没做好梦,愤愤走人。他永远也弄不明白,做豆腐的儿子怎么能考中举人。清光绪二十四年,对于光绪帝来说不是什么好年头。“戊戌变法”失败,人也被囚禁在瀛台,而对赵汝涌来说则显得很幸运。就是在这一年他考中了进士。自此,他的书法作品上便多一枚“戊戌进士”的闲章。赵汝涌是清末著名书法家,作品广受欢迎,传世作品以对联居多,诸体兼能,大字对联骨肉丰润,墨色布局有法有致;大字中堂元气浑沦,游行自在;小楷条幅用笔精到,亦温亦雅。“天和玉”门旁的广告词,应当也是赵汝涌所书。
4 @* M2 K6 w% g, i* V) u
' Z+ ^2 u% w4 d/ e1 O: G" Y
 楼主| 发表于 2024-4-9 19: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江赵汝湧“天和玉”提款,双印可能当时一个印刻错了,结果刻重了。9 w' _5 ]! z/ C6 c2 M1 x
. I; k5 A0 r, _2 U: O

# \/ M" y, E$ h* y. Z
秋江赵汝涌提款1.jpg
发表于 2024-4-9 20: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4-9 19:444 ^* u% i6 [1 T" n) M
石头胡同83号主副匾上均有落款、印章。这三块匾额均为户部郎中赵汝涌所书。门楣上主匾“天和玉”这三个字 ...

; o' }2 I0 d+ {# B3 J2 I, [9 q0 ]( o研究细致,考证有据!
 楼主| 发表于 2024-4-10 16: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4-4-9 20:30
/ q+ q( i# U$ }/ ~1 ~' @研究细致,考证有据!

1 Q* [; V& U3 Q& B
附:天和玉饭庄的其他一些资料
1、天和玉饭庄原为天和玉旅店。936年,梅兰芳先生在上海曾采访过京韵大鼓一代宗师刘宝全先生,刘先生回忆其受京剧界老艺人指点和影响的经历,曾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二十一岁住在天和玉客店。由此可见,“天和玉”早年间是一家旅馆。
2、北京的天和玉在陈莲痕的《京华春梦录》中有提到:“酒肆饭馆,所在多有,然烹调之法,各有特长……天和玉之软炸鸡……皆脍炙人口者也。”天和玉的名菜软炸鸡也印证了天和玉的饭庄身份。
3、梅兰芳曾在天和玉饭庄就餐。梅兰芳与名丑迟子俊为连襟,《立言画刊》1938年第11期中《迟子俊轶事:计赚谭鑫培,智护梅兰芳》记载,二人曾赴约天和玉,席间迟子俊刚柔相济警告一梅迷对梅兰芳的长期骚扰。
4、冯玉祥曾在天和玉饭庄出席答谢宴会。民国十三年(1924年)10月,冯玉祥改部队名称为国民军。20日清晨,冯军部将鹿钟麟指挥部队控制了北京全城。曹锟被监视在中南海延庆搂内,旋即清废帝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此次事件被称为北京政变。后其部队改编为西北军,1925年3月,冯玉祥赴张家口就职。在此期间,《冯玉祥自传》记载:他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去八大胡同是出席答谢宴会,主人设席石头胡同。席间到处莺歌燕语,婉转娇啼,冯玉祥自言“简直待不住了”,离席而去。嗣后感慨:“历年以来,我所结识的有志气有血性的朋友,不知有多少,平常谈起话来,多是壮志凌云,激昂慷慨……你叫四个姑娘,我叫八个姑娘。要这样,才能显得感情特别好。造成了风气,大家见惯,不以为怪。”主人设席石头胡同,只能是在当时石头胡同唯一一家能办满汉酒席天和玉饭庄。
# u9 C9 U, C2 _" ~; ]
发表于 2024-4-10 20: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4-10 16:52" y4 E; g5 q+ o+ q: f% x8 u
附:天和玉饭庄的其他一些资料1、天和玉饭庄原为天和玉旅店。936年,梅兰芳先生在上海曾采访过京韵大鼓一 ...

$ K4 N: l* y6 @: y! r2 M名人典故,风化趣谈。
 楼主| 发表于 2024-4-11 20: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4-4-10 20:161 \$ J' w+ h+ t, i# e# p$ v( |$ j
名人典故,风化趣谈。

; t/ C( c/ `8 S& g5 G
  《大栅栏街道街巷胡同史话158把石头胡同西侧85号的“客来宾馆”说成是迁往贾家胡同之前的“龙岩会馆”,“龙岩会馆”并不在胡同西侧,而是在胡同东侧。龙岩新馆碑,原在北京市西城区贾家胡同。现藏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其拓片图载于《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拓本汇编》第91册第138页(拓片编号:京7075)。其文曰:“石头胡同路东,龙岩旧馆在焉,原有建筑物,系吾岩段云龙君所充。石头胡同路东,龙岩旧馆在焉,原有建筑物,系吾岩段云龙君所充。
  对于“天和玉”饭庄,竟称“经过考证”,“天和玉”是抽叶子烟的烟馆(不是大烟馆),而且与胡同里著名的“龙岩会馆”拉扯到一起,由于“龙岩会馆”的创始人段谭波是烟商,就把“天和玉”烟馆与烟商捐献的“龙岩会馆”两座建筑挨在一起。作者不仅不查资料,而且不去实地考察,否则“天和玉”饭庄门两侧的本馆包办满汉酒席的广告不可能看不到。作者最后大谈“对于传统文化的探讨和认知”问题,让人啼笑皆非。

2 K6 V6 A2 l1 a
! V- k) c# v- w
大栅栏街道街巷胡同史话称“天和玉”是烟馆.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4-11 20: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胡同路东,龙岩旧馆在焉,原有建筑物,系吾岩段云龙君所充。”打重了,无法编辑修改,甚歉。
发表于 2024-4-12 00: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华文正 于 2024-4-12 00:06 编辑
) F$ c* G- U0 P5 ~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4-11 20:07
6 I( F/ f( t& b石头胡同路东,龙岩旧馆在焉,原有建筑物,系吾岩段云龙君所充。”打重了,无法编辑修改,甚歉。
  D$ w. j! H0 F8 t5 C' s9 ]5 I
即便《大栅栏街道街巷胡同史话》第158页的作者“不仅不查资料,而且不去实地考察”出现了张冠李戴,把“天和玉”与“龙岩会馆”以及之后的“公记号”大烟馆联系在一起,做出了“天和玉”是烟馆生意的错误判断。我有几个问题想与您探讨:天和玉饭庄的创始人到底是谁呢?天和玉会不会与龙岩会馆有关系呢?天和玉左侧副匾的“含芳”(我一开始看照片时以为是舍芳)二字的确可以形容喝茶、抽烟,而形容进餐似乎不大准确。我有个大胆的设想,天和玉饭庄不但可以提供:“本馆包办满汉酒席,应时小卖,随意便饭,一应俱全”的服务,并且饭后还提供吸烟服务。不是早就有“饭后一袋烟赛过活神仙”的说法吗?
 楼主| 发表于 2024-4-12 21: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4-4-12 00:050 x* i. k# z4 U) J6 y: M- N
即便《大栅栏街道街巷胡同史话》第158页的作者“不仅不查资料,而且不去实地考察”出现了张冠李戴,把“ ...
) F: A' `" T) Z
  您这几个问题,实际上是北京胡同历史文化深层次的问题,即胡同中某一建筑主人、建筑用途、名称的历史变迁过程与胡同其他建筑主人、建筑用途、名称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史中的相互联系,有关学士争议的判断与取舍。以《大栅栏街道街巷胡同史话》为例,现在的胡同史话,像陕西巷、石头胡同建筑主人、建筑用途、名称历史文化的叙事出现臆造、张冠李戴等现象,都是不看资料文献、不去实地考察、不看学术论文而产生的错误认知。此外,龙岩会馆位于石头胡同何处也产生学术争议。龙岩(州)会馆的位置问题后面再谈。
  1、天和玉饭庄的创始人到底是谁?由于商业档案无法查询,具体何人无从知晓,只知道和玉饭庄的创始人最初开的是天和玉旅店,旅店为石头胡同81、83号,这是一组相同的建筑。
  2、天和玉饭庄与龙岩会馆没有关系。龙岩会馆建造者段潭波起初在京城以斗鸡为业,后渐有积蓄从事烟草贩卖,资本壮大。龙岩过去与漳平、宁化共用会馆,后来特进为州,段潭波觉得自己虽然不是读书人,但自己出钱建个同乡会馆,也要首先服务于读书人和做官人,自己“报志有年,私心未遂,爰将石头胡同房屋一所,大小十八间,价银五百两谨先捐出,以为之倡”。段潭波在石头胡同只有这一处房产。
  3、天和玉左侧副匾的“含芳”二字可以形容喝茶、饮酒。不一定吸烟。

/ `' i* B+ O9 v2 A8 z
发表于 2024-4-12 23: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4-12 21:42+ ^8 \0 w7 h+ u- G: x+ c
您这几个问题,实际上是北京胡同历史文化深层次的问题,即胡同中某一建筑主人、建筑用途、名称的历史变 ...

# \& `* a9 P# [' x1 [感谢您的长篇回复。天和玉门联位置左侧“本馆包办满汉酒席,应时小卖,随意便饭,一应俱全”的广告内容我也有疑问,为什么是套刻了“公记号XXX”的文字?而不是磨平砖雕或换砖重新刻字?右侧的文字内容是什么?还有您谈到天和玉最初是家旅店,后改饭庄。我觉得有可能天和玉一直就是带住宿的饭庄,或者说是带餐饮的旅馆。老舍先生的《茶馆》老裕泰不是也在后院经营过学生公寓吗?刘宝全先生就近向京剧老艺人请教住在这里是很合理的。
 楼主| 发表于 2024-4-13 22: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4-4-12 23:19
$ n8 F+ @; W& K3 _) r5 I7 v" o感谢您的长篇回复。天和玉门联位置左侧“本馆包办满汉酒席,应时小卖,随意便饭,一应俱全”的广告内容我 ...

. U  D  y& _# p1 O
  天和玉饭庄立面从窗槛下至女儿墙下坎满作龟背纹砖雕,繁复精美,每个小龟背纹中刻不同古体“寿”字,间或搭配“卐”字和盘长纹饰,拱门上方龟纹内有蝙蝠图案,寓意“万寿无疆”、“福寿绵长”。副匾使用“臣汝涌印”,诚惶诚恐。天和玉门边位置“本馆包办满汉酒席,应时小卖,随意便饭,一应俱全”的广告内容左右均一致,而非对联形式。这位户部郎中的题字印章的使用都很特殊。天和玉饭庄在晚清的实际主人是谁,为历史之谜。
  天和玉很有可能最初是带餐饮的旅馆。后来餐饮业扩大,旅馆完全成为饭庄。冯玉祥去天和玉赴宴后感慨,“你叫四个姑娘,我叫八个姑娘。要这样,才能显得感情特别好。”办酒席的做东者为宾客叫条子,旁边4个、8个姑娘,场面得多大,旅馆业占用房间的收入肯定不如餐饮。
  天和玉饭庄后来被日本浪人霸占,“公记号”具有饭庄和烟馆双重功能。张文钧口述,李宜琛整理的《旧社会吸毒、贩毒琐记》中记载:“到了1935、1936(民国二十四五)年间,在石头胡同天和玉饭庄的旧址,开了一家大烟馆,里面备有铜床、铁床,来吸烟的人,可以在那里叫酒、叫饭、叫条子(娼妓),正好适合当时社会颓废堕落的风气,所以门庭若市……里面有雅座,有散座。散座是一间大屋子,屋子里有一个大炕,炕上有许多烟鬼,脊背靠脊背,躺在那里吸烟,就像罐头沙丁鱼一样。”(文史资料出版社《文史资料选辑》丛书第九十五辑)
  公记号套刻新广告,换砖重新刻字嫌麻烦,磨平砖雕两侧就凹陷不平了。因此将门两旁的原有小字又刻上了大字,大字为阴刻,为“公记号批发土药”七字(现在还能看见阴刻的七个大字的痕迹)。“土药”就是鸦片、大烟。
  可以想象,抗战胜利后,公记号做为“敌产”被国民政府没收,后来的故事就不得而知了。
( Y' G# l/ n( |# i- B5 |

& [7 ]9 ^: U: L; B; U/ H9 ]
臣汝涌印,秋江.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4-13 22: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公记号阴刻大字广告词。. D0 ?8 {; ~8 h) p: ~

: Z$ `% \* J$ y% M1 q$ v/ Y
+ Y" l9 X& G9 p" ]
公记号批发土药.jpg
发表于 2024-4-14 04: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4-13 22:26( \$ J; O& R  Z' a
天和玉饭庄立面从窗槛下至女儿墙下坎满作龟背纹砖雕,繁复精美,每个小龟背纹中刻不同古体“寿”字,间 ...

" \9 q6 h8 x" v受益匪浅,收获良多!
 楼主| 发表于 2024-4-14 17: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4-4-14 04:169 _3 y) z! B7 W4 ^% F
受益匪浅,收获良多!
$ q- N3 v% a+ _; b
石头胡同说明牌专门提及龙岩会馆因青楼聚集原因迁往贾家胡同一事。《大栅栏街道街巷胡同史话》又臆造称85号的“客来宾馆”是在“龙岩会馆”旧址上建的,那么“龙岩会馆”旧址究竟在石头胡同何处,现在旧址还有吗?
《北京历史地图集》(人文社会卷)与《宣南历史地图集》都将“龙岩会馆”标注在石头胡同北段东侧,石头胡同后河(小石头胡同)西口对面。今天大概是石头胡同9号温馨家园的4号或6号一带,其标注肯定有依据,但读图的人无法知晓。刘征的《更多会馆应列入历史建筑名单》(首都文化智库 2021年第1期)则认为“龙岩会馆”旧址位于石头胡同北段东侧的68号,与我在1楼拍摄的66号清吟小班为邻。如果“龙岩会馆”旧址无误,与小班离得这么近,邻居楼上整日莺歌燕语,婉转娇啼,难怪会馆要考虑搬家了。
龙岩新馆碑上说:民国五年,国会重开,旅京者麇集,佥以旧馆地点不良,且受乡人委托,爰将该馆售去,即以售出之款,于贾家胡同购新馆一所。
民国五年(1916年)岁次丙辰,国会召开,数十名龙岩才俊聚会于京城,受龙岩乡人委托,始由连贤基、刘斗南、詹调元、苏逸云等人将位于石头胡同的龙岩会馆18间房卖以杨姓为业,得价六千一百二十元,又购得贾家胡同北头路东张姓房屋一座,大小共四十二间,用费四千六百五十元,作为龙岩会馆,俗称龙岩新馆,此时旧馆已出售,不复存在。卖18间房置换42间还能剩一千多元,从房屋置换可以看出,当年石头胡同的房产价格远高于果子巷的贾家胡同。
下图为“龙岩会馆”旧址68号大门与院内情况。
, ^1 s4 @/ [) L9 X9 B5 b8 P

# m2 L' @- Z* H
9 i2 k! |) h- E- f! r! U# c
c003-福建龙岩会馆.jpg
石头胡同68号龙岩会馆旧址院门.jpg
石头胡同68号龙岩会馆院内.jpg
发表于 2024-4-15 16: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4-14 17:07
* U5 \9 O) P. p1 d+ o% _石头胡同说明牌专门提及龙岩会馆因青楼聚集原因迁往贾家胡同一事。《大栅栏街道街巷胡同史话》又臆造称85 ...

5 p7 i2 E2 H4 L  R精彩!我有一本《北京的会馆》回头我找找。
 楼主| 发表于 2024-4-15 21: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4-4-15 16:417 @! X. E8 w! Q6 a5 w
精彩!我有一本《北京的会馆》回头我找找。
- L0 o5 S" }- X1 \2 ]
  会馆的变迁也复杂,福建龙岩(州)会馆是政区创新划分时的产物。
清康熙时期,龙岩为漳州府属县,漳州府所属各县在永定门外冰窖胡同二十四号创建漳州会馆(是为旧馆,俗称“漳州东馆”),因旧馆狭隘,遂于雍正四年(1726年)于前门外煤市街四十六号创设漳州新馆(俗称“漳州西馆”),漳州西馆创设后,东馆则日渐废弃。漳州东、西两会馆创建之时,龙岩、漳平、宁洋均为漳州府属县,故该馆亦属三县之公产。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龙岩升县为州,辖龙岩、漳平、宁洋三县。漳州人以龙岩、漳平、宁洋三县非漳州属县,逐渐排斥龙岩州人,为此,漳人编了个理由,以雍正四年(1726年)创置漳州西馆时龙岩人未曾捐款,故不认其共有权。自此,漳州会馆几无龙岩州人容身之地,正是在此背景之下,龙岩烟商段潭波慨然将石头胡同房屋一所,大小十八间,价银五百两,捐出以为会馆。

& w( e* J+ K- `+ ]+ I  Y
发表于 2024-4-15 22: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4-15 21:16$ E  z, Z7 Z( q5 [4 d$ \4 Y
会馆的变迁也复杂,福建龙岩(州)会馆是政区创新划分时的产物。清康熙时期,龙岩为漳州府属县,漳州府 ...

% g1 w! c6 R9 x  i驻京办的历史其来有自!
 楼主| 发表于 2024-4-17 2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4-4-15 22:14- l3 O8 Y# `1 A  i" Y/ l
驻京办的历史其来有自!
) x9 M3 @5 H1 t' m# M
(日)上野太忠《天津北京指南》是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书籍,本书于20世纪20年代初版发行,是以商务、观光为目的的天津及北京指南。书中内容分为“天津部分”和“北京部分”两大板块,对了解民国时期二十年代的天津、北京提供了珍贵的史学参考。在饭店餐馆方面的介绍有石头胡同的“天和玉”饭庄,可见“天和玉”当时还是比较有名的。
8 w  j# a; I5 A- j( W
发表于 2024-4-18 00: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4-17 21:43
. c) [, e4 ^& P(日)上野太忠《天津北京指南》是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书籍,本书于20世纪20年代初版发行,是以商务、观 ...
* R, G) M# m8 [1 |1 ~
肯定很好看,不好找吧?
 楼主| 发表于 2024-4-19 00: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4-4-18 00:52. t6 Y- n. C  l' c
肯定很好看,不好找吧?

- W  @& o  B% v2 E' ~该书不太好看,也不太难找,书不厚,以天津为主,书的后半部分全是天津广告,北京部分内容很少,也很简略。但书中有一点日本商铺洋行名录,有一定参考价值。举例:
7 ~: _! |. b, O6 ~. v/ o1 ^: t

) M0 a9 u' N7 P6 T
上世纪二十年代日本洋行.jpg
发表于 2024-4-19 14: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4-19 00:47
0 g' y9 f3 t' L3 x该书不太好看,也不太难找,书不厚,以天津为主,书的后半部分全是天津广告,北京部分内容很少,也很简略 ...
, M! r8 q& F2 }& d& M
我觉得挺有意思。利华药房和利华洋行的电话都是西104,可所在地却一个写顺治门大街,一个写宣武门大街。这日本鬼子也有稀了马大虎的时候?
 楼主| 发表于 2024-4-19 17: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4-4-19 14:442 i: X, b$ M- k% w, N
我觉得挺有意思。利华药房和利华洋行的电话都是西104,可所在地却一个写顺治门大街,一个写宣武 ...
3 A8 \% t4 M4 i
日本人有可能是故意这么写的,以示两家日本商店的区别。
 楼主| 发表于 2024-4-19 21: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4-4-19 14:442 n" u: Y. e$ u. \# W
我觉得挺有意思。利华药房和利华洋行的电话都是西104,可所在地却一个写顺治门大街,一个写宣武 ...

. K; ~& A' z% E. Q) {
  1923年,石头胡同清吟小班名称为:(北派)涌泉班、松凤班、萃华班、翠仙班、文华班、四海班、双福班、荣椿班、贵莲班、翠芬班、朝阳院、升平书寓、云兰阁、咏霓舫、云和班。(南派)凤翔院、武林金共十七家(见资料001--004),
  到了日伪时期,石头胡同清吟小班名称为:三福班、莲香班、桂香班、云和班、文华班、天宝班、久椿院、贵莲班、云兰阁、金美园、四海班11家(其中云和班、云兰阁等5家为1923年就存在)。韩家潭7家,百顺胡同8家,陕西巷则一家清吟小班也没有。可能是当时集中管理的结果。
; s$ i9 L, P6 `4 D+ J

! o1 I1 c% B$ z! h' _
1941年北京八大胡同青楼统计表.jpg
发表于 2024-4-20 05: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4-19 17:524 V0 k( d2 Z6 K9 j9 ?: f  Z
日本人有可能是故意这么写的,以示两家日本商店的区别。
+ k. Q  _3 \2 v8 L8 U
没有门牌号,打电话哪那么方便?不是老北京人谁知道顺治门就是宣武门的小名儿?再说压根儿也没有顺治门大街,从有地图那天起自宣武门至菜市口这条大街就标注:宣武门大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15 19:49 , Processed in 1.23594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