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查看: 16688|回复: 35

酒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7 2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真正喝酒的主儿,不就菜。站那儿一扬脖儿,“咕咚”一口;或者慢慢泯着,怕杯子见了底。
    我见过的、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是个赶车的,路过一酒铺,手里攥着正好的零钱,到门口往下一跳,车照走着。
    “二两!”
    柜台上有一个盛散酒的坛子和茶碗儿,上岁数的女售货员也似乎认识这位把势,铁皮提子一歪,那白瓷茶碗可就满了。
    车把势敞胸露怀,侧歪着帽子,左手扶着鞭子,右手接过茶碗,就一口把酒喝净,钱往柜台一撂,出门追他的牲口去了。
    我说的这可有年头了,“文化大革命”那晚儿还能见着。北京城里有不少酒铺,我住东四的时候,附近就有好几个。十字路口往南路西一个,隆福寺街路南、挨着丰年灌肠铺一个,沙滩儿一个……
    酒铺的门脸儿都不大,里面也不宽绰,一般都有桌子没凳子。玻璃柜台,台面上是两个坛子。一坛子是二锅头,一坛子是比二锅头便宜,但是更有劲的,俗名叫“金刚头”。柜台里面是几盘荤素凉菜,拌豆腐丝、煮花生、小肚、蒜肠等。后面货架上摆几瓶包装酒,基本上是做样子的,没什么人问。
    条件好一点的顾客,或者白酒、或者啤酒,再来一碟儿酒菜。那没条件的或者没时间的主儿呢,就是二两“金刚头”,下班路过酒铺,来一杯,遇上熟悉的酒友聊几句。临完门帘儿一挑,出门蹁腿上车,走人了。干嘛那么快呀?他媳妇在家等他吃饭呢。一问:“喝酒吗?”这边说不喝,他媳妇以为他学好了,其实早在外面喝完了。

4 x. F6 Y+ }7 y0 Z
[此贴子已经被老盘子于2008-1-9 13:04:12编辑过]
发表于 2008-1-7 2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生活,真实。
发表于 2008-1-7 2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酒”,够味儿。
匿名  发表于 2008-1-7 23:31:00
     胆大能问问楼主的岁数吗?我今年周岁50小时侯曾见过家门口的二荤铺!
发表于 2008-1-7 2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胆大!斗胆的问一句,本人今年周岁50,小时侯见过家门口的二荤铺!好象和楼主说的不一样!
发表于 2008-1-7 2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光喝酒不吃菜的好象叫靠柜酒!那好象是祥子那个时代![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8-1-8 0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  b  |7 v) Q% 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8 6:46:54编辑过]
发表于 2008-1-8 0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 v0 I9 q0 F+ n+ {9 L% |) e  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8 6:46:1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1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虚长楼上几岁。
继续这个话题,当然,那喝酒就菜的还是多,我说的只是极端的。不过也分什么菜,有些人到那儿,从兜里摸出几块豆制品,要不是一个煮鸡蛋,也算是吃了。您要是真花一块钱,切一碟猪头肉,说不定会招来大伙的白眼,心里话:发什么意外之财了吧?
我也在酒铺喝过,那时侯我小,跟人家搭不上话,自跟儿找一旮旯,去那个听的。您还别说,酒铺的酒就是香。

谢谢“不算老的北京人”,连顶四帖,哪天我请您喝酒。

发表于 2008-1-8 14: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秦文在2008-1-7 21:09:40的发言:
 真正喝酒的主儿,不就菜。站那儿一扬脖儿,“咕咚”一口;或者慢慢泯着,怕杯子见了底。
    我见过的、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是个赶车的,路过一酒铺,手里攥着正好的零钱,到门口往下一跳,车照走着。
    “二两!”
    柜台上有一个盛散酒的坛子和茶碗儿,上岁数的女售货员也似乎认识这位把势,铁皮提子一歪,那白瓷茶碗可就满了。
    车把势敞胸露怀,侧歪着帽子,左手扶着鞭子,右手接过茶碗,就一口把酒喝净,钱往柜台一撂,出门追他的牲口去了。
    我说的这可有年头了,“文化大革命”那晚儿还能见着。北京城里有不少酒铺,我住东四的时候,附近就有好几个。十字路口往南路西一个,隆福寺街路南、挨着丰年灌肠铺一个,沙滩儿一个……
    酒铺的门脸儿都不大,里面也不宽绰,一般都有桌子没凳子。玻璃柜台,台面上是两个坛子。一坛子是二锅头,一坛子是比二锅头便宜,但是更有劲的,俗名叫“金刚头”。柜台里面是几盘荤素凉菜,拌豆腐丝、煮花生、小肚、蒜肠等。后面货架上摆几瓶包装酒,基本上是做样子的,没什么人问。
    条件好一点的顾客,或者白酒、或者啤酒,再来一碟儿酒菜。那没条件的或者没时间的主儿呢,就是二两“金刚头”,下班路过酒铺,来一杯,遇上熟悉的酒友聊几句。临完门帘儿一挑,出门蹁腿上车,走人了。干嘛那么快呀?他媳妇在家等他吃饭呢。一问:“喝酒吗?”这边说不喝,他媳妇以为他学好了,其实早在外面喝完了。

[em27][em27][em27][em27][em27][em27]

 

[em17][em17][em17][em17][em17][em17]
发表于 2008-1-8 1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秦文在2008-1-8 10:57:35的发言:

呵呵,我虚长楼上几岁。
继续这个话题,当然,那喝酒就菜的还是多,我说的只是极端的。不过也分什么菜,有些人到那儿,从兜里摸出几块豆制品,要不是一个煮鸡蛋,也算是吃了。您要是真花一块钱,切一碟猪头肉,说不定会招来大伙的白眼,心里话:发什么意外之财了吧?
我也在酒铺喝过,那时侯我小,跟人家搭不上话,自跟儿找一旮旯,去那个听的。您还别说,酒铺的酒就是香。

谢谢“不算老的北京人”,连顶四帖,哪天我请您喝酒。

  不好意思昨晚上喝美了,如有不到的地方还请兄长见谅!您客气了应该是改天我请您喝酒![em01][em10][em10]
匿名  发表于 2008-1-9 22:03:00
真向往那个时代啊。。。
发表于 2008-1-9 2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向往那个时代啊。。。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2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谢谢斑竹给配图!不过所表现的时代更老,我们没一个赶上过。
发表于 2010-2-17 16: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国美电器,就是租用在西珠市口粮食店街把口的酒铺哪儿发达起来的。

/ {( o/ C& D: o3 l) U

那时的酒铺,散啤4角一生,散白酒一两有五分的、一角的,一角三分的、一角七分的。

! m5 P) M0 ]4 x8 n. B; ?

下酒菜,粉肠、小肚、猪头肉、五香黄豆、五香花生米.........

4 k1 h: q5 B2 X2 O. M

每天满座,酒香味浓。

; ~+ J( _+ j f! Q: k! S8 z

到了冬天,店中央一个煤球取暖炉,炉上放置一个白铁皮做的一寸多厚的铁盒子,盒子面是一个一个的空圆,正好把酒杯放进去热酒,铁盒子里面放上水,谁开了咕嘟咕嘟,热气掺着酒香,这就是酒铺的味道。

- ]6 y- ?( f, x& {2 q

最让我回忆的是那喝酒的瓷杯子,不带把儿,满杯二两酒。很多年没见到这样的酒杯了。

发表于 2010-2-20 07: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让我回忆的是那喝酒的瓷杯子,不带把儿,满杯二两酒。很多年没见到这样的酒杯了。

' ]" i9 Z+ D8 Q$ J0 a3 V! Z0 \


瓷的口杯。是这个吧

+ ]$ Q* H, F* l0 y. h+ ^

 

2 Z/ y) m2 M, r: `

发表于 2010-2-20 1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ng
发表于 2010-2-20 1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熟悉的场景!

* A1 B; t7 v9 l) _5 H/ C; B1 u

 

; r) I g1 Z& Z* t

     将宅口路口东南角104车站那原来有个酒馆。经常路过,见过“赶车的,路过一酒铺,手里攥着正好的零钱,到门口往下一跳,车照走着。“二两!”柜台上有一个盛散酒的坛子和茶碗儿,上岁数的女售货员也似乎认识这位把势,铁皮提子一歪,那白瓷茶碗可就满了。 车把势敞胸露怀,侧歪着帽子,左手扶着鞭子,右手接过茶碗,就一口把酒喝净,钱往柜台一撂,出门追他的牲口去了。”这场景!

发表于 2010-2-20 1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管这样仰脖的叫--干捻儿。

7 K5 w6 i# M3 B: u/ y

 

5 F' E/ S1 u3 X1 Y

靠柜酒是早年间的叫法儿了,解放后鲜见。

; A/ B! p+ V1 k/ g0 A k! l" m

 

, p5 @8 V# c+ q7 J8 K* }' Z

图里的酒缸画的不对,应该半截埋地下,那缸有五尺高,不埋半截只能站着喝了,板凳没法坐了。

" x* w0 C7 S$ t

 

7 W* s O7 d9 w3 |

老盘子的杯子是当年标配,呵呵。一般的干捻儿,不要二两,要一两半!一斤白酒是一块三,一两半,掏两毛钱。干净利索!

发表于 2010-2-20 1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初有个演拆迁前的小酒馆的单集电视剧,里头有个老头就喝一两半,当时看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意思。前辈解多年之惑
发表于 2010-2-20 17: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见过蹬三轮的也是,偏腿儿下车,大白碗,四两酒,一仰脖儿喝完,抹把嘴,偏腿上车接着走,有时还哼上两句,那个美。
发表于 2010-2-20 17: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yansh0058在2010-2-20 17:45:00的发言:
我见过蹬三轮的也是,偏腿儿下车,大白碗,四两酒,一仰脖儿喝完,抹把嘴,偏腿上车接着走,有时还哼上两句,那个美。

( v2 ]6 d; j+ @; n" d- j + ~/ f b9 d' q# y2 }这才叫幸福3 j' s) z. N& f# r* O- S1 g+ S S, ^/ A K. ~0 h/ H和有钱没钱无关
发表于 2010-2-20 18: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准确地说,叫“大酒缸”,而不是“酒铺”,现已绝迹。与“二荤铺”不是一回事儿。车把式要酒是“来一个”,不是“来二两”。再,现在都不喝热酒了,其实不好,那时都用锡壶烫酒喝,不伤身。
发表于 2010-2-20 19: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左慈戏曹在2010-2-20 18:04:00的发言:
准确地说,叫“大酒缸”,而不是“酒铺”,现已绝迹。与“二荤铺”不是一回事儿。车把式要酒是“来一个”,不是“来二两”。再,现在都不喝热酒了,其实不好,那时都用锡壶烫酒喝,不伤身。
* Q- }# G+ j& V6 w, j( b5 p

 

5 V2 C! T7 ~+ C2 j$ T R

 

' d0 |. h& g2 t/ a

酒缸比酒铺大。酒缸一般是城外烧锅的城内门市或者总经销,批发兼零售。酒铺一般都是从烧锅或者酒缸进货的零售商

发表于 2010-2-21 1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小时候见过北新桥北边王大人胡同西口的酒铺,当时就已经叫:王大人胡同副食店了。进门左手有个八仙桌,没凳子。往东是玻璃柜台,有油盐酱醋和熟食。也卖散酒。经常有几个老酒腻子挨门口桌子那站着一个瓷口杯,手里拿个鸡爪子,有时候坐门口边。几个人神侃,不过声音不大,不吵吵。好几年就见过一次一个人喝多了歪在门口树坑里。
发表于 2010-2-21 1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才真是老北京儿!
发表于 2010-2-21 1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蹬板车的板儿爷,聚几个人,老白干喝着,就铁蚕豆,炸蚕豆,花生米,牛皮纸袋儿包装的~~

1 [9 Q4 W t2 Q" I7 B2 y

 

8 h! t4 L+ w% j9 b

实在没得就了,三轮车上卸个螺丝,索罗一口螺丝,喝一口酒,哈哈哈哈~~~

发表于 2010-2-21 1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红棉袄在2010-2-21 11:35:00的发言:
6 R) X# O* g& _

蹬板车的板儿爷,聚几个人,老白干喝着,就铁蚕豆,炸蚕豆,花生米,牛皮纸袋儿包装的~~

, @5 O! v/ `0 K4 {

 

5 G& f+ v1 Y- w- O9 [

实在没得就了,三轮车上卸个螺丝,索罗一口螺丝,喝一口酒,哈哈哈哈~~~

7 R9 N5 R' |8 S4 ?7 u' P$ c

晕啊晕

6 q/ M5 r/ L- b7 }/ b' z

 

" e4 ]3 D8 z& m4 t6 J- s

“索罗一口螺丝”?

发表于 2010-2-22 0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红棉袄在2010-2-21 11:35:00的发言:
! F& |/ Z X" X% j# l

蹬板车的板儿爷,聚几个人,老白干喝着,就铁蚕豆,炸蚕豆,花生米,牛皮纸袋儿包装的~~

6 q9 V5 _, ]# ^# J

 

' M" t3 L2 V& Y% m" {/ ]

实在没得就了,三轮车上卸个螺丝,索罗一口螺丝,喝一口酒,哈哈哈哈~~~

, X1 Z* A8 [* [7 k {

那个时代应该翻过去,老的不是都好。不好的就该摒弃

发表于 2010-2-22 0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重要的还是喝酒时的神侃~~~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11 12:44 , Processed in 0.165306 second(s), 17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