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5-10-20 22:32 编辑
, h' A# a* x7 ?+ V; D: p) X3 I* o$ b
$ V+ r+ B; |+ G4 B) c 补充资料 1 f* P' `+ T# _ x3 @; F
※景星勋章
5 D4 k% f; j: R! r
此章,中华民国总统府所颁授,属文职勋章,依《勋章条例》授予对国家政务有勋劳的公务员,或对国家有重要贡献的本国及外国人士。 " r6 }( O R. k9 w! B5 B; x
景星勋章中心为五角星形图案,所谓景星,犹言德星,指其德性崇高,典故出自《史记·天官书》,所谓:「天精而见景星,其状无常,常出现于有道之国」之意。
* i6 G3 z/ ]/ \/ E/ {景星勋章于1941年 民国30年2月12日颁行,分一等至九等。除一等景星勋章以及特定状况为中华民国总统亲自颁赠,其余则由主管长官授予。其勋劳办法于《勋章条例》第6(有勋劳之公务人员)、第7(有勋劳之非公务人员)、第8(有勋劳之外国人)条与卿云勋章同办。 / C) ~1 Z+ _$ L4 I& X& y: z; [
% e# P( I. ]4 C, `+ z) v
& [% P* t4 v$ q9 k6 T) i y二等景星勋章 ! A: [% ^. |5 c- E) X8 E
; x% T$ H8 v) K* ~! n- t
V }, v" H5 g/ z- _& s K
& q' e {) n, ]0 Z, q# I
K: G% f! F# j/ O( L7 n
8 \# C/ ?4 Z8 s; X' W" J3 X
※国军革命军誓师十周年纪念勋章
8 x. @) a) X3 _5 r% A0 p S
中心为先总统 蒋公中正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时肖像,章为十字型,背面为九层宝塔之图案。为纪念在 蒋总司令领导下北伐战役中着有功勋者。 此章于1936年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七月八日于国民革命军誓师十周年纪念日颁行,为襟绶,有表,不分等级。 此章颁给凡自民国十五年广州北伐誓师以后,迄十七年统一全国期间,在革命过程中,师长以上之将领,及中将阶以上之幕僚,着有功绩者。 ! T0 T1 N4 c# z, _1 s' f
誓师北伐十周年纪念勋章
# q& h/ V! D5 s: s
I( O* u. C$ K( J" ^& p' b" t
' n. X! y' Q; i2 l
) y/ u3 n9 x$ r t* Z1 t
3 H* m. H) Z8 U4 M! z; Z. \8 v. R, H
) z4 a1 b. L. b' k
/ f7 V! @8 U$ q
; H4 v( [: w% I+ ?( ]
* x% A# [3 z/ a# _) A※抗战胜利勋奖纪念章 ' D4 m! g: M8 k! Y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抗战胜利后 国民政府十月十日颁行「抗战胜利勋章」〈附图一〉 对着有勋劳之中华民国官民暨对我抗战有贡献之外籍人士,授予抗战胜利勋章 ,是参与「对日八年抗战」胜利的荣典, 此章外绕以八颗金星,四周为光芒。红色代表胜利,象征荣获此章者,在蒋主席领导下,八年抗战中功勋卓著,使胜利之光辉四射;章环用嘉禾环绕国徽,表示抗战胜利、国运昌隆、物阜丰登。背面刻有「八年抗战胜利纪念」字样,为襟绶,有表,不分等级。奉核定颁授期间,以一年为限。 4 g9 i6 h9 b# x4 e" A
到了1946民国三十五年一月八日,增定「抗战胜利奖章」,‘胜利奖章’和‘胜利勋章’略有不同,一、是勋章金色八角星芒变为白色八角绶带图案 二是奖章章环未用嘉禾环绕国徽 其他形制大抵相同,是为第二款奖章〈附图二〉 2 q" a8 [0 m# P3 u
1946民国三十五年十月又颁行「抗战胜利纪念章」此纪念章系颁给八年抗战期间服务于军、公人员,不分等级,襟绶有表。中心为卢沟桥,上端交叉国旗暨蒋中正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时肖像图,以示七七卢沟桥事变后,蒋委员长领导全国军民对日艰苦抗战,终获最后胜利之意。是为第三款奖章〈附图三〉 ( u+ J: @1 G$ A5 f6 S
2 y- C8 m3 W; f; @5 \- t
〈附图一〉抗战胜利勋章
, a9 E* t6 \- D, _; D: E8 ]# S0 M3 U
〈附图二〉抗战胜利奖章
?. z4 u, n" D8 D# x8 G1 Z
1 V+ c& z1 ]9 r3 i% N〈附图三〉抗战胜利纪念章
6 J1 H+ O O% w. c9 G: K3 p/ l: p& s
抗战胜利奖章1 l: z7 v6 d% {$ _
- W& R: X0 ~, L0 _
. A& V% a' X8 Y5 z" n1 c. f
故「抗战胜利章」的颁行过程是经过三个阶段 章亦有三种形式 从最初的「颁行给胜利勋章条例」到最终,是引用同一条例,只是在「颁行给胜利勋章条例」的‘勋’字补增‘奖’一字为「颁行给胜利勋奖章条例」
: n: M8 H$ _5 t1 c6 A( A
% ?. g# I% I( f% g f. g※「颁给胜利勋奖章条例」修订过程:
一、1945民国三十四年十月十日公布「颁给胜利勋章条例」,规定抗战胜利勋章。 二、1946民国三十五年一月八日修正为「颁给胜利勋奖章条例」,增定抗战胜利奖章。 三、1946民国三十五年十月颁行「抗战胜利纪念章」。 9 w0 c* o9 y- O& p! Z! n: V
) O: s+ [' x; }" I2 Q' l3 A# Y※「颁给胜利勋奖章条例」(内容):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十月九日公布「颁给胜利勋章条例」十月十日实施。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一月八日修正为「颁给胜利勋奖章条例」。 第一条 国民政府为抗战军事胜利结束,特依本条例之规定颁给胜利勋奖章。 第二条 胜利勋奖章不分等级,凡中华民国官民对于抗战胜利着有勋劳者,均得由国民政府主 席 特授之。前项胜利勋奖章对于友邦人员之有贡献于抗战工作者亦得颁给之。 第三条 公务员具有下列各款勋劳之一者,得由其服务机关查明事实转呈上级机关审核,层报国民 政府主席特授胜利勋奖章。 一、对于抗战大计赞划匡襄勋劳卓著者。 二、守土有功者。 三、受敌伪胁迫不屈者。 四、抗战期间服务八年以上考绩优异现仍在职者。 第四条 非公务员具有下列各款勋劳之一者,得由地方主管官署或驻外使领馆查明事实,转陈上级 机关分别审核汇案层报国民政府主席特授胜利勋奖章。 一、对于国防建设有专门发明或重大贡献者。 二、增加生产运输物资大有裨益于军需民食者。 三、维护地方救助灾难保育难童者。 四、宣扬正义鼓励民气作育人才着有绩效者。 五、受敌伪胁迫不屈者。 第五条 国民政府主席遇所报请勋事实,认为有查核必要时,得发交稽勋委员会调查审核之。 第六条 本条例自公布尔日施行。 * T5 V; O8 q% Z7 H; E- d5 V- V
; B7 u1 u# q4 h3 Z
国民政府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十月九日公布「颁给胜利勋章条例」与实施的训令 、司法公文。 〈附件一 国民政府十月九日423号训令〉。 〈附件二 司法院胜利勋章条例 法令类第33号甲六卷宗〉。 〈附件三 司法院1912号训令〉。 〈附件四 司法院秘474号训令〉。
+ \2 ^" O' a! Q0 q
# c$ v/ O& `+ h! F, G附件一之一 ( C6 i: p2 Y. r7 z7 C: B) g0 c
3 C J5 ^ M5 D$ a/ b+ {+ f
附件一之二 # E0 ~9 M& [# j6 J) i) d- W
9 o1 [/ ?: C, i' S
附件一之三 : h6 G8 {1 ^! E, p+ Q: v
$ ?0 }. y2 \6 j0 g: ]附件二 " Q) Y' V2 h! J, e5 J4 ~
. ?3 W* H5 i1 e/ {/ q附件三 # s/ Q9 T, U* u9 G& @2 m
1 q( @8 N2 n: `+ C: }& K附件四之一
; K8 o( P$ {/ [2 \+ n
1 G; s% M. G+ r附件四之二 ! ^$ B4 H, I9 j9 ~
8 k3 P2 m' E$ b" [
附件四之三
* s% W8 m; U: l5 e" k0 x0 J9 O9 I. s! d9 t' d- o) w( S, J& E- x0 V
2 E& p f1 g5 Y9 z0 y$ g; m, d0 y( U& a0 i5 @, \
5 M# `+ D4 }0 T4 U% ~)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