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94|回复: 22

1906年前的正阳门东水关门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4-28 09: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阳门东水关,是北京南北走向的御河的南出水口;御河北起后海,穿后海永安桥,过地安门西,然后一直南行,东侧联通天安门前金水河和北京皇城护城河,继续南行,至正阳门东城墙,穿过水关出口,流入内城护城河。作为北京内城的城墙上的一个水利设施,正阳门东水关并不起眼,内城城墙其他方向也有类似的结构。正阳门东水关出名在于,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英军攻入广渠门后,但因内城城墙坚固高大,一时无法攻克正阳门和崇文门,英军担心军事行动中使馆被围困人员的安危,一对英属印度士兵发现,护城河已经干涸,东水关,很破旧,于是破坏了水关下的铁栏杆,冲进了北京内城,直接进入了被围困的使馆区。因为这是最先进入使馆区的部队,被很多外国人所记载,正阳门东水关名气由此而生。    1901年英国人主导下,改造了东郊民巷,八国相继瓜分了长安街以南到内城南城墙,崇文门内大街以西,前门棋盘街以东的全部地盘。期间改造了中御河桥南,把两侧堤岸包砖,并安上石栏杆,北御河桥一侧砖砌小型碉楼城关,变为东交民巷的北出口,而为配合正阳门火车站的建设,把正阳门东水关改造,刨开城墙墙体,在此单开一门,命名为水关门,做为东郊民巷的南门户,这个门主要的用途是从正阳门东站下车的外国人,可以直接进入东交民巷,路途近了不少,并不受正阳门城门开关的控制。
$ y9 t+ _. R! q0 V6 t6 Z% x    从此,6百余年历史的北京内城城墙,不再完整,虽然京奉铁路的铁轨崇文门穿过瓮城,但并没有破坏内城城墙本身,如果不是侵略者部队占领时期,如果清代靠外交手段,清政府断然不会同意如此破坏皇权象征的内城城墙。试想在1915年改造正阳门瓮城,清政府已经垮塌多年,而工程依然遇到非常大的舆论世俗阻力,还是靠袁世凯的首肯才得以实施。7 f9 y9 V9 z7 Q: y9 S6 f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09: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乾隆京城全图”上看这一带比较明确,城墙内靠近城墙有一座石拱桥南御河桥,桥并不紧临城墙,而城墙外,也有一座略简陋些的石拱桥桥,位于护城河和城墙之间,连通了城墙脚下的道路,没有查到这桥的名字,它同样不紧临城墙。8 D) ]; z: ?+ g% S0 |- A5 O. h0 R
shuimen1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09: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关是什么样子的呢?水关是一个高度低于南御河桥的一座圈拱门,上面有门,门比较特殊,分为两部分,水下部分,为铁栅栏结构,焊死固定,可以通水,并阻止杂物进出,水面部分略狭小,为对开木门结构,上有锁,可开合;怀疑是在涨水时期才开放,平时关闭,防止平时水位低时有人和物品在此出入。一张1900年联军进入后不久的照片,能看到,当时护城河和御河都已经干涸,水门的木门部分还完好,只是在下方铁栅栏有被破坏的痕迹,这就是印度兵进入使馆区的地方。照片是站在南御河桥上像南拍摄的。3 {! |* j5 s, G$ E6 n' x3 c
shuimen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09: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张1900年印度兵进入被围困使馆区时即时拍摄的照片,从中御河桥南西岸向东南拍摄,可以看到当时的御河面貌水草丛生,垃圾遍布,已及完整的南御河桥的面貌。
& z4 Y/ ?8 e4 k' l shuimen1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09: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张1900年联军控制北京后,从内城南城墙外向内(北)拍摄的水关,能看到内城南城墙外的御河桥的样子。这时水关上的门已经完全拆除,不知什么缘故,只留下了铁栅栏上部的一根横梁没有拆除。' p$ l2 e0 x3 \9 ^5 t% {6 c5 ]
shuimen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09: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时期的另一张照片,角度稍偏北,是站在内城南城墙外的御河桥下,向内拍摄的水关门洞和南御河桥,可以看到南御河桥和城墙的大致距离以及水关门上的那根横梁。远方还能看到中御河桥。
( J7 R8 k8 a2 a! z3 r& f3 N1 u6 e5 V shuimen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09: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1901年,为了出入便捷,连接正阳门东站,英国人把这一带的御河河面盖板,拆除了南御河桥和内城南城墙外的御河桥,水关门卷洞被扩大,这里变成了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南门----“水关门”。一张同时期的照片,从护城河向北望“水关门”;看到当年的石拱桥已经为了铁路联通,变成了水泥的平板桥。在“水关门”外,设立了外国岗亭,和值房。水关门圈拱开口很高,和城门洞圈拱相近。
! R: }: F4 q7 s" y, B
# O) Y: m2 K: [, p shuimen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09: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张同时期的北望“水关门”近景,可以看到“水关门”洞内有铁门,上面还加了一块中式样的石匾。看不清内容怀疑是“wanter door”
: i, ^! C. N: u1 J# T6 E shuimen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09: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张同时期的明信片,从内城南墙内南望水关门,可以看到,御河已经改造完成,河道清理完整了,堤岸修缮了,河岸上两侧还加上了砖砌的欧式风格的栏杆。南御河桥也已经拆除,改成了水泥平板桥,在新的南御河桥北侧水中,新加了一对,非常高大的的欧式铁栅栏门,上半部呈扇形,已经高过了新的南御河桥。其到了阻止河内杂物的目的,亦如当年的水关铁门。两侧道路铺设平整,一侧是英国主导的势力范畴,另一侧是德国主导的势力范畴。: I9 J7 x" P, e! {- T
shuimen1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09: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1906年京奉正阳东站候车楼修好后,水关门起到的作用就非常有限了,随着铁轨数量的增加,护城河内到城墙的空间,几乎都被占据,而东交民巷南门的作用名存实亡,后来随着城墙的被毁,“水关门”也就消失了。& Q2 _' O- T! s4 J9 n& n$ M, ]; S

' v% h% u* ?9 \* Q5 K; O- A, `; _虽然他只是一个城墙变迁中的微不足道的一个环节,但可以看到中西文化军事的交流和冲突,感慨清代中国的主权被逐步丧失,同时感慨,自明代规划的北京合理和先进性,到了清末已经完全落后和跟不上时代。
; U; ]3 J. M5 C' i# @; m$ B
发表于 2013-4-28 10: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门没有门扇,24小时开放吧。
发表于 2013-4-28 10: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4-28 10:57 编辑 # Q2 F7 B" e) g! {( ~! Q. N

. V4 T- ^, B$ A9 J( \6 Z9 R疑似有门扇(东侧门扇)。
复件 682.水关门·门内-2    (190-年).jpg
复件 680.水关门·门外-4.jpg
发表于 2013-4-28 14: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关门算是北京老城门之外的,与和平门,复兴门,建国门(不含豁口)叫得上门的四个新城门中最老的了。' s% }5 v: x# L% }/ q4 B; M
还请版主顺带都一起补齐了吧。
发表于 2013-4-29 06: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维基百科:
# ^* r7 ~; `8 ?* U4 m- X水关门:位于正阳门东水关处,1905年东交民巷使馆界工部局将水关河道上加盖水泥板,并在城墙上原水关位置开辟门洞,形成城门,以便日后围城时即时撤至正阳门火车站。门洞内安置铁门两扇,两侧挖有耳室,供值班卫兵休息。3 S* C& Q. ]7 ~; _$ Q3 P2 f
% M# T; ~7 s" Z* J
发表于 2013-4-29 07: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4-29 07:23 编辑
  [9 |* o. }! D/ g8 w) y. R4 ~' @% V8 J
甘博先生在1919年夏拍摄的编号 270A_1542  (中文标注:水门和水渠)。
5 C2 T) `7 U7 k' L. B  J- S: b: b图片是在中御河桥处由北向南拍摄的。$ K& L1 K# [+ Q0 r$ C% W% `! B
水关门的内侧(北侧)也有一块中式样的石匾,看不清内容。% d* ?( m) M; L* _
此时,水关门外还聚集了一些人。
4 z2 B! }( _$ m! p# d(点击看截图一&截图二的大图)
编号270A_1542      (1919年夏).jpg
编号270A_1542      (截图一).jpg
编号270A_1542      (截图二).jpg
发表于 2013-4-29 07: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关的栏杆是铸铁的。我在西便门东边的水关见过实物。那时没有“焊”,电焊气焊都没发明。栅栏上下横撑,铸有凹槽。竖的立柱,两头搁进槽内。柱的粗细在10公分以上。槽是方形的,和柱一致。柱子尖棱朝外,减少阻力。修水关时现场安装组合。
发表于 2013-4-29 08: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我的哥哥家就住在广渠门水关胡同,通过学习明白了一点儿,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3-4-29 15: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定神闲 发表于 2013-4-28 14:55
! p. Z, A8 Q: d6 U5 }: F9 i: q水关门算是北京老城门之外的,与和平门,复兴门,建国门(不含豁口)叫得上门的四个新城门中最老的了。: \% e; T) S( w2 t1 a: B2 R
还 ...

: D1 X: |, \! ^" c$ p6 f感谢支持,您说到的几个门,资料比水关门少很多,并且变迁比起水关门又单一些,我水平有限,写不好啊
 楼主| 发表于 2013-4-29 15: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pangong 发表于 2013-4-29 07:53
1 s0 Q6 I- s* o( s- ]水关的栏杆是铸铁的。我在西便门东边的水关见过实物。那时没有“焊”,电焊气焊都没发明。栅栏上下横撑,铸 ...

, f! @6 n+ c" e% B7 L感谢潘老关注和指点,活动中见过您几次,不过我相貌普通,估计您不一定记得住。+ g+ T4 f/ E% o% j7 W

& |% ~! d$ O/ m( w* o您是老北京变迁的亲历者,我只是爱好在文字图片中研究老北京,水平差的很多,4 P' ?2 j8 m# B9 N1 a+ F4 h) H
& }9 z, E% a6 q4 g2 V, h9 G4 Q( Z
肯定有很多不足,有机会还请您多多指点
 楼主| 发表于 2013-4-29 15: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zhaohq 发表于 2013-4-29 07:06
) O* {0 }' R4 a9 P' k: n$ q甘博先生在1919年夏拍摄的编号 270A_1542  (中文标注:水门和水渠)。: E/ ?& t$ ]2 r- {4 C+ ?
图片是在中御河桥处由北向南拍摄的 ...

" h) f$ N) u- J5 H- s/ H: _; t感谢zhaohq兄补充
发表于 2013-4-29 16: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龙 发表于 2013-4-29 15:11
% c  r* o* j% I9 C# E' J感谢潘老关注和指点,活动中见过您几次,不过我相貌普通,估计您不一定记得住。( b7 R( |1 Q! F, ?6 Z) k8 b& C

5 ^+ E0 Z; S0 K% Q" x; e4 m3 ~您是老北京变迁的亲历 ...
  ^; k/ o: |! }& G
你太客气了。我常看你的帖。佩服你的钻劲,也看得出你的才识。十分佩服。不配说什麽“指点”。祝愉快!
发表于 2013-5-1 19: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介绍的真详细,犹如身临其境!
发表于 2013-7-15 18: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御河排水沟 → 八国联军突破口 → 使馆区洋人进出口,记录着上世纪初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这是我们学习和研究“水关”老照片的历史意义所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3 01:55 , Processed in 1.187543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