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00|回复: 24

欻羊拐[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8-27 13: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女儿给买了几条羊小腿,加工完当享受美味的时候、关节处的羊拐勾起了老伴儿时的回忆。老伴细心的把羊拐上的碎肉及筋膜剔干净,这就是她们儿时的主要玩具之一。
5 ~4 B4 T# B$ N8 ?+ _3 z
WP_20130827_002.jpg   

6 x, h3 o3 z$ v  抓羊拐在北京叫欻(chua )羊拐。羊拐是羊小腿的关节骨,一般三至四人一起玩。要用四块羊拐及一个布包,先由一人将羊拐撒到桌面把布包抛向上方,然后快速将拐摆成同一面朝上、再用手接着落下的布包。如果一次摆不成就两次三次的重复这一动作,同一面摆成后再摆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最后一次把全部拐抓在手里再把布包接着。当然还有其它的玩法。那时女孩最常玩的是欻拐和跳皮筋。这么简单的游戏却陪伴了老伴及同学们六年的小学时光。6 [+ g  f- ?8 t' y* v2 ~2 _8 b9 {) }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3-8-27 14: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城土著 于 2013-8-27 14:45 编辑 $ v7 i3 t( P6 u: t& K
3 e; l, O5 h4 i& S% g2 \
当初的小姑娘有副拐 宝贝一样 轻易不亮出来 现在。。。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15: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城土著 发表于 2013-8-27 14:44
" I3 F+ j1 B; g$ \" b4 \# x9 C0 ]当初的小姑娘有副拐 宝贝一样 轻易不亮出来 现在。。。

  J: m6 T8 `7 w现在孩子的玩具在那时属于高科技啦!
8 X: ?. d) G+ q! m% X
发表于 2013-8-27 15: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俗傳統遊戲,雖然看不懂規則,但是覺得應該是種好玩的遊戲,可惜還是被時代的巨輪給淹沒了!
发表于 2013-8-27 16: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找到篇「欻羊拐」的文章,內容正確與否就請北京網友說三道四啦!
& Y! d. p  a+ \8 f8 |
童年的低碳游戏——欻羊拐
3 G5 V, {5 L# b! I9 ~) ~2 o' G

* _/ j+ p, J/ s/ e- U
欻(chua)羊拐,是小时候京城里女孩子们常玩儿的一种游戏。那时,我们男孩们多玩推铁环、扇烟盒、弹玻璃球、滑冰车、放屁帘儿等游戏,而女孩多玩砍包儿、跳皮筋儿、勾绳儿,而欻拐的游戏则是女孩子们的最爱。现在看来,那时孩子们的玩具多是自制的自娱自乐,不仅低碳,而且环保。
欻拐的游戏,春夏秋冬皆可进行。春天里,气温渐升,万物复苏,在院里小炕桌一支,梳着各种发型女孩儿们的几个小脑袋挤在桌子的上空,叽叽喳喳,在布包的升落中,硝烟骤起。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夏季来临,她们的战场转移到浓浓的树荫之下。秋天里,风清气爽,天干物燥,屋里院外也是她们大摆擂台的好地方。冬季寒风料峭,白雪皑皑,欻羊拐的战场转移到屋内进行。乐此不疲欻拐游戏的欢声笑语,一年四季在女孩子们的叽叽喳喳中进行,荡漾在屋里院外的每一处角落。
欻拐,其实玩的就是几块猪和羊膝关节上的骨头。因猪拐大形状不好,手不易夹住,没有羊拐小巧,故多弃之不用。您别小看了这几块羊骨头,那年月要淘换到这样的几块羊骨头也不是容易的事。您想啊,那时谁家买得起一条羊腿吃?一条羊腿才能出一个羊拐,四条羊腿才能凑出一副羊拐,老实说,凑足四个一副的羊拐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4 q; i5 w1 }. F! R4 Z
把弄来的羊拐用小刀将凹处的残肉剔净,再用碱水、醋水反复冲洗,洗净晾干后,间隔涂上红绿两种颜色,再用布缝制一个拳头大小装满沙粒的小布包,游戏就能开玩了。为写此文,我请教当年游戏中的常胜将军——年近六旬的姐姐,帮我回忆昔日她和小伙伴儿们玩儿欻羊拐游戏中的诸多细节。

$ v# v7 [3 S, g% Y# }1 K* I
羊拐接近长方形,有四个形状不同的表面,每个表面有不同的名字。“针儿”是狭小的侧面;与之对称的“轮儿”是像人耳轮的侧面; “坑儿”,是有凹陷的大表面;“鼓儿”,是凸起的大表面。
欻拐可以两个人玩儿,也可三个人玩,最有意思的是四个人一起玩儿,两人一组对垒,捉对厮杀。欻玩儿羊拐的四人游戏规则是:参加游戏的四个人以锤子、剪子、布的指猜方式确定出场顺序。玩游戏的第一人一把将四个羊拐抛洒在桌子上,视其相同表面数的多少计分,即针儿、轮儿、坑儿、鼓儿朝上的表面数。如两个“坑儿”和两个“鼓儿”,或其它各面的两对儿,计20分;有三个一样的,只欻这三个即可,计10分;如果出来三样,如两个“轮儿”、一个“鼓儿”、一个“针儿”,那就太杂了,没分。没分的也要欻起来,欻不好,也算输,就要换人玩了。如果你有幸,一下子撒了个四个一样的,那最好,一下欻起来就得40分。
% F2 V/ I: j  [- z7 d6 K
欻满100分,就要“搬针儿”。在将包扔起的过程中,把四块羊拐依顺序摆成四个“坑儿”、“鼓儿”、“轮儿”,再摆成四个“针儿”,然后再全部欻起来,就算过了关。
水平一般的人,“搬针儿”时一手扔包,另一只手只能摆好一块羊拐、最多摆好两块羊拐。但高手则不同,无论四块羊拐的形状如何分布,在一手扔包的过程中,另一只手会用极其敏捷的中指和食指,依次采用夹、捏、抓等手法快速把四个羊拐摆成“坑儿”。第二次扔包的升落过程中,一下就用全手掌把四块拐全部翻成“鼓儿”,第三次一手扔包的过程中,另一只手快速将羊拐摆成“轮儿”,而且一队间等排开。最精彩的是最后一下,在一只手将布包抛向空中的刹那间,另一只手的手心朝上,用五指夹住已摆成一排的四个“轮儿”,手掌一翻,“啪”的一声,同时把四个“针儿”面翻拍在桌上,那叫一个精彩。四人中如果有此等水平的人与你一伙,恐怕你永远也不会失败了。
羊拐的各个部位如何翻动是有次序的,不能乱翻。在翻转其中一个羊拐的表面时,是不能碰到其他羊拐的,否则算输。最后把四个同面的羊拐一同抓到手里,另一只手同时稳稳接住抛空而落的布包儿才算完成。如果两手配合不默契,羊拐没全抓到或碰到其他羊拐,布包儿落地就告失败,此时就会轮到下一个人上阵了。四个人中,看谁最先准确完成全部规定的动作,就算赢家。
' P: ^. ?  r! a
欻拐讲究的是眼疾手快,两手配合娴熟默契,凸显女孩子敏捷灵巧的同时,也在欻玩儿的过程中体验着无穷的乐趣和成就感。那时,谁有一副精致的羊拐,在女孩之中是相当有威信的。我记得姐姐当年就有一副精美的小羊拐,拐的表面规整端庄,由于经常使用的原因,涂上油彩的表面已成斑驳状,露出了奶黄滑润的本色,因而她的身边总是追拢围集着几个女孩子。现在想起来,那时的姐姐为什么总那么神气,恐怕与她有一副精巧的羊拐是分不开的。玩羊拐过程给众多女孩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也尽显女孩子心灵手巧的特性。
儿欻羊拐游戏的年龄,一般在初中以下,有多种玩儿法,它是这个年龄段女孩们的专利。我还记得,在春熙浓浓的日子里,在院子的一隅,常常是姐姐校外学习小组活动的地方。那时的小学是半日课,每天下午,小炕桌在院中一支,几个小女生头挨头,脸贴脸的做起了课外作业。作业完毕她们聚在桌前一起欻羊拐,玩儿时只见沙包上下翻飞,大家的眼睛也随着上下转动,羊拐被一只只稚嫩的小手摆弄着一会儿躺着、一会儿站立着,不断与桌面碰撞发出欢快的声响。女孩子们三五成群,玩着游戏,演绎着天真无邪的童趣。现在回想,那真是春日里一幅很童真的美好画面。
至今我也不知道姐姐当年从哪儿搞到的那副羊拐。欻拐时用自己缝制针脚大小不一、里面满了沙粒的小布包,随着布包一次次被抛向空中,四个羊拐也被不断地改换着立面的朝向。她们口中振振有词的念叨声,证明“战斗”已趋于“白热化”。 赢者继续,输者换人。我清楚的记得,“战斗”进行到最为激烈的时候,童声鼎沸,呼叫叠交,姐姐和她的“战友们”的小脸总是通红的,小小的鼻头上总会渗出密匝匝一颗颗细小的汗珠来。
. S- X. \0 z+ v3 i1 Z8 B' ?
如果说玩儿弹弓、弹玻璃球、搧烟盒是男孩子们的最爱,那么歘羊拐则是女孩子们锻炼敏捷度和表现她们心灵手巧的好游戏。一首竹枝词高度形象的概括了欻羊拐的游戏:“四枚羊拐欻连声,鼓儿坑儿要扳平,抛起布包才一霎,小丫巧手快又灵。”
一块小小的羊骨头,连接着一段美好的少年时光,承载着一份快乐与幸福的童年记忆,它不仅锤炼了女孩子们头脑的应变能力,也使动手的能力变得灵活多巧。那时,欻羊拐的游戏曾风靡京城,无数个女孩子在低碳的游戏里陶冶情趣,在快乐的氛围中健康茁壮的成长。
資料來源:邱崇禄博客  F9 Q' v8 [! u
http://blog.sina.com.cn/dalj ' _2 o# [' f" O. T  k8 S
1 K/ Z* b: z- Z1 }' m

: y/ N$ I- n  Q
发表于 2013-8-27 16: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岁数小,小时候还零零星星看见有人玩儿过,好像是往上一扔麻利儿捡地上的。好像都是女孩玩儿,小小子都是玩儿烟盒瓷片儿的。
: e, p( O1 w* n$ M* N, W我小时候大人管得太严没怎么出去玩儿,养成习惯大了不太和群儿{:soso_e113:}
发表于 2013-8-27 16: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女孩游戏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16: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13-8-27 16:34
) f  I2 n& U3 i5 \- k女孩游戏
$ k- }) _+ L. `  P+ k6 s" E
属于女孩的专利。8 u3 O4 S" l3 m2 `6 `7 g% m
发表于 2013-8-27 16: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常见辽东山区孩子玩这东西,他们叫做"抓嘎啦哈",是满族语的语音。通常四个嘎啦哈两红两绿涂着油漆。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16: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hwar4073 发表于 2013-8-27 16:06# J* i8 L+ B6 u" I% L
找到篇「欻羊拐」的文章,內容正確與否就請北京網友說三道四啦!8 T" |, d# R, j# P+ N
童年的低碳游戏——欻羊拐
% G# X7 _! K, I$ j# d: [- A. H
先生搜到的资料把欻羊拐描写的活灵活现!* H7 s- R" J4 s: {* W1 n) h, c4 _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16: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宿城小雪 发表于 2013-8-27 16:48
: _  Z2 C2 ?( m4 X经常见辽东山区孩子玩这东西,他们叫做"抓嘎啦哈",是满族语的语音。通常四个嘎啦哈两红两绿涂着油漆。
$ K7 l1 z0 d7 l  R. z; ^
玩法可能与北京差不多。6 D" q: q; X# ]6 r) n
发表于 2013-8-27 17: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宿城小雪 发表于 2013-8-27 16:484 I4 I( ^7 k$ |" B8 z: O  }% o
经常见辽东山区孩子玩这东西,他们叫做"抓嘎啦哈",是满族语的语音。通常四个嘎啦哈两红两绿涂着油漆。
9 N- g" O$ t' R* {
您這個「抓嘎啦哈」的滿語稱呼與上顏色的羊拐在網路上都有看見類似的文章,很有意思的一種滿族遊戲!# E: c1 }# i7 R" \8 K
发表于 2013-8-27 17: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war4073 于 2013-8-27 22:31 编辑   L* `: w" M) c) w0 b3 `
东郊老土 发表于 2013-8-27 16:530 U& v) H$ I3 G2 R
先生搜到的资料把欻羊拐描写的活灵活现!

7 N( V2 W' K+ {+ e把這資料讓老北京回憶回憶,勾起他們兒時的記憶,他們就會有興趣上來說三道四的,這樣的帖子一時就不會被遺忘,而我呢,則可以在這些回帖文章中學習老北京的文化,順便請教些我不懂的事情,一舉好幾得,豈不快哉?  {" X3 }8 \# I  W
发表于 2013-8-27 19: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hwar4073 发表于 2013-8-27 17:01
$ T# V  N" o: }5 B) b! s! _您這個「抓嘎啦哈」的滿語稱呼與上顏色的羊拐在網路上都有看見類似的文章,很有意思的一種滿族遊戲!
9 X. F* c/ v  Q
{:soso_e120:}不瞒您说俺收集好几套红绿“嘎啦哈”和沙包口袋,这东西是民俗文物呢。不过存在一个问题,听说这东西似乎是猪骨而不是羊骨,不知其中的所以然...
! ~9 A6 E/ D0 O- U% O
9 i6 r3 L+ V. D% u$ n$ G; q6 d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19: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郊老土 于 2013-8-29 08:28 编辑 / L$ Z/ ]- _/ i! ]
宿城小雪 发表于 2013-8-27 19:353 L! H( C! H  g  |8 ?/ `
不瞒您说俺收集好几套红绿“嘎啦哈”和沙包口袋,这东西是民俗文物呢。不过存在一个问题, ...

$ x8 w& A, {% R- d在北京地区都是用羊拐,游戏的名称就叫欻羊拐。在羊拐不好找的情况下也可用猪拐替代,但猪拐比羊拐大的多、而且粗笨、小姑娘是不会喜欢的。7 I( t' ?- ]! {3 n; o" d
发表于 2013-8-27 22: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宿城小雪 发表于 2013-8-27 19:35
3 a: n& W3 o8 R) W0 b, ]9 ~不瞒您说俺收集好几套红绿“嘎啦哈”和沙包口袋,这东西是民俗文物呢。不过存在一个问题, ...
9 V* U4 ]) ~: R1 C3 K
嗜好蒐集古文物的您擁有這樣子的物品並不驚訝,您會玩這種遊戲嗎?是羊骨或豬骨有差別嗎,是羊骨就稱為「欻羊拐」,是豬骨就稱為「 欻豬拐」,當然這是我瞎掰的,只是給您個另類思考方向!
" U& H( r, r" ]( f- ]
发表于 2013-8-27 23: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宿城小雪 发表于 2013-8-27 16:48; u0 y9 d! U+ G- X  S; M# ?* z
经常见辽东山区孩子玩这东西,他们叫做"抓嘎啦哈",是满族语的语音。通常四个嘎啦哈两红两绿涂着油漆。

5 G) U; k$ a. |东北都叫这个名 小时候住天津大港油田邻家姐姐们也是这么叫的 因为最早的一批职工是从大庆来的
发表于 2013-8-28 17: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夫人真是下功夫啦!透着喜爱。我前些时买过棒骨煮汤,虽经高压锅施威后的羊拐已半残,但也被珍藏。那时羊拐简直是稀缺,肉哪儿能随便买?要找到两对(尖的方向不同)形状、大小都差不多的一组4个,与现在找成对的文玩核桃有一拼。" K9 R3 N- S" M
发表于 2013-8-28 19: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年在地摊上看到羊拐,买了四个,留个念想# x. I! U& y* h
小时候下课铃一响,赶紧把课桌上的东西放进位斗,腾出课桌开始玩,尤其天气不好时,就在屋里玩,很好的益智游戏
发表于 2013-8-28 21: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欻猪拐的,还染上红色;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08: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bingxue 发表于 2013-8-28 17:14
5 Y$ P6 @! \& X% P- X3 \您夫人真是下功夫啦!透着喜爱。我前些时买过棒骨煮汤,虽经高压锅施威后的羊拐已半残,但也被珍藏。那时羊 ...

* S* E; p+ V. h8 |& k提不到下功夫,而是老伴看到羊拐勾起了她对童年的回忆。4 t) A( P" ?9 [
发表于 2013-8-29 08: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喝红星的 发表于 2013-8-27 23:08/ b6 W5 g" p% f1 h- t1 E) F! k% n" _
东北都叫这个名 小时候住天津大港油田邻家姐姐们也是这么叫的 因为最早的一批职工是从大庆来的
$ e; l9 l: o, [0 S
原来您是油田家属,难怪住盘锦呢。我发现嘎啦哈这东西随着满族迁徙人传到关内,是有变化的,关内汉族人更喜欢较小的羊骨,所以他们叫羊拐;而东北满族原本的游戏是使用大小合适的猪骨,没有与羊骨的比较,也不显得大,而且名字还是使用满语“嘎啦哈”。关内“欻羊拐”的“欻”,应该是“抓嘎啦哈”的“抓”的谐音。
发表于 2013-8-30 20: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宿城小雪 发表于 2013-8-29 08:462 I4 I7 h: M. J- w+ ?7 a7 P
原来您是油田家属,难怪住盘锦呢。我发现嘎啦哈这东西随着满族迁徙人传到关内,是有变化的,关内汉族人更 ...
1 E( t* {- H. O5 f
昨天上夜班时和同事说这事她说不知道是什么东东也难怪她86年的  我们家我时第3代石油工人了
1377292049480.jpg
1377292055413.jpg
1377292066660.jpg
发表于 2013-8-30 20: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喝红星的 发表于 2013-8-30 20:16
* {4 N0 S6 L0 x9 X/ M2 f昨天上夜班时和同事说这事她说不知道是什么东东也难怪她86年的  我们家我时第3代石油工人了

8 z* F% q* Z' U6 h/ X{:soso_e179:}在油田工作很好,油田俨然是一个小世界。除了辽宁东部几个满族县,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一定不会玩这东西,在沈阳已经是文物了。
发表于 2013-11-18 19: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玩这个要眼明手快,锻炼手的灵活性。现在孩子不玩了,所以手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7 17:23 , Processed in 1.204686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