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774|回复: 5

[我爱北京老照片] 我爱北京老照片055——天安门(一)[含6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4-9 04: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4-9 04:48 编辑
3 H# x. s. `; E- Y, S* a) C$ G
4 N" h  ?3 u( f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时,它仅是一座三层五间式的木结构牌楼,名字叫做“承天门”。
9 s3 t; Y! b: j  y  Q& ?
1 S" l) z; a+ s5 q% A明天顺元年(1457年),牌楼毁于雷火。' d" V/ K. B# K$ V! {

/ Q2 a8 Y- o7 {, [: k7 y& m, M: ?明成化元年(1465年),重建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门楼。) y% I) M5 F0 E
1 G1 U( H4 @, o3 ]- o! M! `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仅逗留40日便被迫撤出,撤退前草草登极,当晚“焚毁宫殿及九门城楼”,承天门再次被毁。1 K- f. f4 K  }- `1 S

2 O1 j. V: I8 I' r' E清顺治八年(1651年)在废墟上进行了大规模改建,重修为一座城楼,名字也改成“天安门“。
' k) ~# q$ J# F5 ^# ?9 b* @6 r" C$ D, j
+ J. R! i4 }" ]3 `& \. h7 i
天安门城楼前有外金水河。" c# I6 E9 ?* d7 g. Z2 h$ w
外金水河的南岸及天安门城楼的后面,各有一对通高(连同须弥座)为9.57米的华表。
- ]+ b0 n1 p& [; p7 g外金水河的南.北两岸,各有一对石狮。; L' n9 u5 A- F: C
外金水河上飞架7座汉白玉雕栏石桥:/ P8 e) [' }8 y4 a: Z
中间一座是专为皇帝而设的御路桥;
7 H; [1 ?! U: i* B: L$ u御路桥两旁是供亲王及宗室行走的王公桥;1 @- ?; W! f* K4 Z
王公桥两旁是供三品以上的官员行走的品级桥;$ C: x: n! {" |5 r
品级桥两旁是供四品以下的官员及兵弁、夫役行走的公生桥。
7 T5 O, x% C# P! K" Q% ]& l( q; j% |  I9 @
  Z$ U1 u% H; E* A9 W7 g% ?1 Y+ ~
图558.是1917-1919年间拍摄的外金水河南岸的华表。      
; e: t7 T1 g& Q
4 T( E+ s, R( y- y" H8 g图560.是1917-1919年间拍摄的外金水河南岸的石狮。
5 k/ q: z; x5 [3 `) @
5 h% [2 G7 Y' j: M  ~6 ^图561.~图563.是外金水桥。/ m4 @" o8 e" d

% p9 Z& m$ ]( v  a5 l图564.是位于社稷坛南面,外金水河上的西公生桥。
) _: ^" ^9 n9 K4 Q& R. m2 t: |! y) z7 [0 Z* a% B, U  H
图557.和图559.是我私人相册的预留编号。6 |; q0 K5 J% N, i4 j9 R5 X
558.天安门-华表       (1917-19年).jpg
560.天安门-石狮       (1917-19年).jpg
561.金水桥            (1933年).jpg
562.俯看外金水桥      (1933-46年).jpg
563.俯看外金水桥      (1946年).jpg
564.外金水桥·公生桥  (1918年).jpg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3-4-9 08: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发表于 2013-4-9 09: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看到更多的,
发表于 2013-10-12 16: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
发表于 2014-3-29 14: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4-5-7 10: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6 06:37 , Processed in 1.168671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