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北京古塔集锦”帖子中的一张明信片。
1 u/ _: \8 a0 [) W s; l! Y
- x6 G. X! J- j# C' P
7 B7 f+ z& T3 m8 y这是维基百科上介绍的宏仁寺。
5 z2 m% Y3 i0 r( |. @* M |3 F+ ~$ b. T( u2 |
! x' w( A; h3 ^8 V" N* g宏仁寺位于 北海西南岸,其址 明朝时为“清馥殿”。清 康熙四年(1665年)改建为佛教寺庙。 [1]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春, 义和团于宏仁寺(旃檀寺)及 大光明殿设坛练拳,这两个坛遂成为义和团火攻 西什库教堂的后援据点。与此同时,被义和团抓住的“二毛子”(洋教徒)嫌疑者均被集中在这两个坛“焚表明心”,若焚表不“起”(就是焚烧疏表的时候,火焰未能借空气喷出)或烧香时烧不出“主香”(就是燃烧一股高香时,其中无不倒不化的香炷),即确认此人是“二毛子”,立斩无赦。这两个坛成了义和团“老团”的核心。同年八月,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之后,便当即占领了这两个坛。为了进行报复,八国联军乃纵火烧毁了旃檀寺与大光明殿及其附属殿宇。
' [. k9 F3 ~1 h& A9 y) s' c& H
. j0 \# y9 I [& f& G宏仁寺坐北朝南。该寺南面有一座戏台,坐南朝北同山门呼应。山门外东西两侧各有一木制 牌楼。西牌楼额书“普度能仁”,东牌楼额书“广恩敷化”。 [1]山门内有石桥三座,桥下是方形水池,池中水来自寺东的北海。池北为天王殿,殿前东西分别有钟楼、鼓楼。 [1]天王殿后为慈仁宝殿,殿前两旁有配殿,东配殿为弼教殿,西配殿为翊化殿。 [1]在慈仁宝殿与大雄宝殿之间,有藏式佛塔一座。塔前立有石碑多通。 [1]塔后为大雄宝殿,其左右两侧各有一座经房。殿前有东西配殿,东配殿为普慧殿,西配殿为觉德殿。[" C$ I X0 u% u4 E* E
! c# U; p# |$ \旃檀佛 康熙四年(1665年), 西单鹫峰寺内的一尊旃檀佛被移入宏仁寺。传说该佛像是由 西域工匠制做,用旃檀木雕刻的 释迦牟尼立像,所以宏仁寺又俗称“旃檀寺”。旃檀佛高大约五尺,《金鳌退食笔记》称,“旃檀佛扣之声铿訇若金石,入水不濡,轻如髹漆。晨昏寒暑,其色不一。”1900年宏仁寺被焚毁,旃檀佛下落不明。 0 s4 |# R2 _2 n. S
+ i( v9 _2 c5 Y* ~
/ \2 _5 l3 |& \% }0 V
乾隆京城全图弘仁寺
0 b$ b: `% g0 o/ s9 [# U! I
. n7 q) J: ^* H
5 U: R2 S. l) | R8 r5 x% S3 v4 C0 [* L: A$ K m" A
9 B8 A5 h4 _* t+ s8 L1 I( S# X* y: l; F8 \% `3 [! b+ H8 A6 i- [
- L5 U V4 y( z2 l' L8 i! ]& l6 V$ J$ x# \2 _
% n5 u& X4 s7 k, O5 D1 Q# m5 F' B m
# H4 [& i* B" [# @
[! v7 e) x7 C
$ h' s3 w0 C, E) T4 F: w4 Z' ~3 f* x: X. g
5 d/ V5 ~" z( }
! j1 k5 s5 ~7 E7 {. F6 @! [+ z w( f0 `& I
1 Z9 L4 a; ]+ S( A+ i% m" X8 z% R" Q) e: M/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