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6689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11-1-3
最后登录1970-1-1
|
本帖最后由 南城外农夫 于 2012-11-26 18:52 编辑
- Y# e1 R1 H! O2 W! |! ?
# A- U' r; X. O+ E4 s1 \《北京旧事》作者●常锡桢, R+ @7 K u. |& e) f: Q
三、启明茶社听相声 北方杂耍包括各种大鼓、评书、相声、太平歌词以及莲花落、河南坠子等,都曾经在平津两地盛行。在广播电台的节目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已故的燕京散人丁鐩先生,在生前一直在广播办服务,来台前即在天津电台工作,与当地杂耍界多有接触,对各艺人的情况知之甚详,曾经在杂志上有过记述性的文章。因为艺人有时候跑码头,平津两地又近在咫尺,所以对平津两地的大鼓说唱艺人,都作过介绍,可惜这些资料已经不在手边了。
" w) K. p; Y# o0 \1 Q% L 北平相声场子不少,天桥云里飞的场子和宣武门外小市儿,都有相声可听,但这些地方均属撂地的玩艺儿,难免低俗“撒村”,西单商场靠最东边有一家启明茶社,可以说是一家最为著名的相声园。这里没有别的,只说相声。老板叫常连安,据说是富连成科班出身,和马连良是“连”字辈的师兄弟,由于学演不精,未能出头,所以改唱太平歌词。不曾想却在杂耍界闯出名号。! v" ?3 U5 d8 a3 y& q6 q6 r
常连安的儿子“小蘑菇”则在天津发迹,和吉平三(说评书单口相声)的女儿荷花女两个人搭配在天津庆云茶社,说男女对口相声,嘴里总是带点黄味儿,却正合津下人士的口味儿,因此声名大噪,红极一时。! ~) f( m$ a L% w( ]1 ~
启明茶社里的大将有:王寿臣、侯一尘、赵蔼如、于浚波、二蘑菇、三蘑菇、郭荣启等。据说著名的相声搭档高德明、绪德贵早先也在启明茶社说过。而云里飞(白宝山)的儿子白全福后来也加入了阵容。' E$ S' w, _7 m6 a
吉评三曾在启明茶社说开场,也时候说单口儿,有时说段小笑话。而侯一尘和赵蔼如这一胖一瘦的一对,原来是唱莲花落的,后来改说相声。有时候也应老主顾要求,披起歌衫,摇击呱嗒板,再唱一段莲花落。! G! W% C! y5 R, r% v0 w6 Z
启明茶社地方不大,大概只有两百个座位,都是旧式的木板条椅子,椅背后边可以给后排的客人摆茶杯。那个时代,设备不太讲究,坐在木头椅子上听两个钟头,也不觉得屁股疼,现在想一想真是不可思议。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到启明茶社坐两个钟头的人真是不多,都是听个一两段、两三段就走人啦。. j$ R9 B. e% _4 R6 M5 `. f8 f ]( g
当时听玩艺儿不兴卖票,都是按场打钱,随客人赏多少收多少。早先给一大枚,后来给一毛钱,等到钱毛了的时候,就都给一块啦。如果刚进来没听满一段,只要说一声:“才坐下”,打钱的也绝不勉强,等听完下段儿再来收。如果想要一直白听,这些说相声的嘴巴可缺德的很,他会故意讽刺人,叫你不好意思不出血,万一没带钱也只好拍拍屁股走人了。
8 |) w- g W- G, k7 e! ^1 Z1 o9 Z 比方有位客人上段听完没给钱,这回打钱的来了还是摇摇头不给钱,打钱的会大声的说:“这位又才坐下啊!”故意加重‘又’字,如果觉着不好意思那只好掏腰包了。
( B; T: K$ k0 r2 k; [/ y 没有君子不养艺人,到启明茶社听相声也有出手大方的客人,常有赏千数百的。这些说相声的,招子特别亮,讽刺话可是要看人的,万一得罪了吃生饼儿的,也是自找倒霉的。
9 K% I) u) R, ~4 s0 O 下场来打钱的其实都是说相声的,伙计只管领座、倒茶或是侍候手巾把儿,而不管打钱的事。相声演员下场打钱也借机会抓哏(逗乐子)。有时客人拿出一张千元大钞,他接在手里大喊:“赏一千”,此时全场演员和伙计都回应“谢谢”客人难免吓一跳,恨不得抢回钞票。这时候他又接着喊道:找九百九,意思是只赏十元而已。. [5 N8 R6 n' N' R( b6 _4 C1 z. k
有一次王寿臣就是为了跟听众开玩笑,晚上回家时候被人扁了一顿,王寿臣自认看走眼了,挨揍是应该的。
% j+ J4 R, b1 D, J8 C4 }+ I9 C 抗战时期,华北沦陷在日寇手中,经济日趋衰萎,币值暴跌,因此对启明茶社的打钱制度居然发生了影响。客人不知道给多少钱合适,给多了心痛,给少了茶社入不敷出。所以启明茶社开始卖牌子,就象单张的公共汽车票的道理一样,不过是用小木板制作的,有两张麻将牌那么大。听一段收一个,用不完下回还照用。& X. \. m/ V6 g& }
启明茶社的相声,也有点‘出’的,不过凡是点的都是不常听到的,比方《八扇屏》、《满汉全席》一类,讲究一口气背出一大套玩艺儿。若是学艺不精的相声演员可不敢应承下来,万一嘴里拌了舌头,那可要砸锅的。所以在启明茶社的相声演员,听说有客人点相声,年轻的只好往后边站站,要请老一辈的偏劳啦。凡是点相声的,必然是懂得听的主儿,听完了也必定有重赏,这对茶社来说,他们是欢迎之至。
0 P& V$ F/ \7 H4 A6 | 常连安虽是启明茶社的老板,上台的机会并不多。有一次十二点半开场时间到了,可是后台还没有人来,常连安便亲自登场说了一段单口相声。他说:“你看十二点半啦,虽然场子里边只有十几位客人,我们也要准时开场照说,并且说到把您逗乐了才行。当然啦,客满的时候我们同样冲着满堂的客人说,说到满堂大笑才行。如果场子里边只有一位客人,我们就冲着这一位说,也要说到这位客人开怀大笑才行。万一场子里一个人都没有,只要开场时间到了,我们也要冲着椅子说,说到椅子站起来的时候,——我们也吓跑了。”3 _1 o. q; a8 Y
其次要提一提二蘑菇,他是常连安的二儿子,玩艺儿不错,就是太爱笑场,别人还没乐哪,他先咧着嘴乐啦,这是个大毛病。好在他个子修长,很有点帅气,人缘极好,虽然他笑场,大家也都跟着乐,没有嘘过他。- K2 @) B+ C7 q" k
) g+ _( s O8 S
注:抄录于常锡桢《北京土语》一书,对原文略有删减。
* S& F7 q8 T: X2 g;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