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K! ? k) K" v) m
北京中轴线保护无统一规划 缺失被占用情况突出 2012-02-06 光明日报 王海磬
; \5 Z4 T! C2 n$ z5 |3 P ) A$ d$ _1 U& @/ a! z" d& N
中轴线,始建于元代,成型于明清,发展于近现代,被称为古都北京的“脊梁”和“龙脉”。 1 [5 i5 y* N0 ? h4 h h
古都北京以这条中轴线为中心,形成“东西对称”的棋盘式格局。中轴线以紫禁城为核心向南北延伸,北至钟鼓楼,南至永定门,贯穿于紫禁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全长7.8公里,集中了钟鼓楼、景山、故宫、太庙、社稷坛、正阳门、天坛、先农坛、永定门等多处著名历史文化遗产。
" L7 M ]9 [0 Y9 N: V, h 缺失被占用情况突出
0 V( p& m7 N3 W$ @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重构历史文化魅力走廊、系统规划实施魅力中轴线工程。2011年3月以来,北京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会同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等民主党派市委及有关专家学者,对中轴线进行调研。调研报告指出,目前,中轴线的主要建筑主体基本完好,但保护缺乏统一规划,缺失、被占用等情况突出。
) r7 ^ l* N$ [0 A$ j 据统计,中轴线及周边区域曾排列着40余座古建筑,因各种原因部分建筑被先后拆除,如天桥、地安门等。调研报告指出,这些建筑的拆除,影响了中轴线建筑结构的历史完整性,失去了古都北京的一些重要标志,造成中轴线建筑文化的缺失。另外,还有一些古建筑被长期占用,严重影响了中轴线承载历史文化的完整性,如天坛外坛内、先农坛、故宫西华门内侧等被多家机构占用。 " F+ S3 k! a1 [( M/ R
调研报告指出,历史上的中轴线及建筑具有规范和制约古都城市建筑高度、体量的功能,形成一种城市建筑左右对称的格局和景观。然而,几十年来,逐步出现在中轴线两侧不同地段的体量高大的现代建筑,破坏了中轴线的传统风貌;还有一些正在进行和即将开始的建设项目,由于进行超大规模的拆除式改造,对历史风貌造成较大威胁。
h+ u0 J2 u% t8 {" S 呼吁单独立法保护中轴线
# F! B7 y- ]# y! o, Q' Y 缺乏统一的规划以及相关地方性立法的保障,是导致中轴线历史文化遗产难以整体保护的关键。 & S& ]+ V2 D" Y p
针对以上问题,调研报告分析指出,1958年以来,中轴线及其两侧被行政区划分割,分别由原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个城区管理。尽管2010年北京市将原四城区调整为东城、西城两个城区后,行政区划减少了,但中轴线上的文物建筑隶属多元、管理分散的基本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0 @, h4 w7 x7 a: X; [ 调研报告指出,目前北京市旧城区内划定了33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但作为一条完整贯穿北京城区南北、凝聚北京历史文化精华的中轴线却没有单独列为专项保护区,同时也没有制定中轴线的整体保护规划,城区之间、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各自为政,难以进行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保护利用情况并不乐观。
: _% D$ e) o1 Z; e/ d. g 据悉,目前北京市政协常委会已通过“关于加强北京城中轴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案”,向北京市委市政府呼吁中轴线保护亟待有独立规划并单独立法。北京提出中轴线申遗是个目标,但目的是“抢时间,保护古都风貌”。建议案认为,为了保证中轴线保护规划的严肃性,北京有必要为中轴线保护单独立法。 $ z7 o8 f$ C6 G1 x- G" T B" ?
建议案建议,应尽快制订中轴线整体保护发展专项规划,并以法规形式将规划确定下来。对中轴线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及两侧建筑的数量、高度、色彩、装饰风格等做出严格限定。同时,对中轴线上被占用文物的腾退拆除做出可操作性的规定和要求。
0 M6 \0 U0 p7 ~3 R6 I 建议案表示,应探明缺失建筑的地下遗址的位置,不得在原遗址上再建新的建筑,以防止对地下遗址的破坏,并在遗址旁竖立标志牌。对于那些严重破坏和影响历史风貌和传统特色的建筑,建议案认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中轴线沿街的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特色。同时,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围绕中轴线开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
; X8 u, m8 Z, j% D/ V) Y- X9 s' o" A 推动修缮百余古建筑
, P Y7 y* T1 ?5 m7 h! ^ “2012年,将是近年来北京市对文物、古建筑保护力度最大的一年。”北京市政协委员、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在政协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召开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今年开始,北京市政府每年投入的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将由往年的每年1.5亿元大幅调整至每年10亿元,资金将主要用于古建筑维护,将以中轴线的古建筑腾退和修复为工作重点,推动百余项古建筑修缮工程。
( |% O2 _* C Z' _1 t 孔繁峙介绍,目前中轴线申遗的四大工作任务已经确定,正开始全面推进。四个任务分别是古建筑维修、缺失建筑复建、整体环境整治和相关法规制定。这其中包含了旧城文物维修百项工程的主体内容。“中轴线两侧古建筑占用问题目前还比较严重,比如太庙里长期存在‘城中村’,天坛里还有天坛医院。这些单位或居民点和文物本身没有太大关系,不仅影响了古建筑的整体风貌,也给自身带来许多安全隐患。不腾退,维修工作无法全面推进。”如今,这个问题伴随中轴线申遗的提出,将加速解决:天坛医院和景山公园中的市少年宫,都已列入“腾退表”。 * O# Q! s7 p# `" R8 [: D, D% V
在北京两会“政务咨询会”上,北京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中轴线申遗的保护规划和申遗文本已经完成,中轴线的核心保护地带将把永定门南侧的历史遗迹燕墩也纳入其中。中轴线申遗将倾向于以一条线作为保护本体,向两侧扩展形成一个面的核心保护范围和缓冲区范围。钟鼓楼、故宫、皇城、天坛、先农坛等著名文物建筑都将划入核心保护范围。中轴线的南起点还将有望从原来的永定门,扩至燕墩,并将成为中轴线南起点的标志物。 & _: S V+ K6 ~) i! a. c
孔繁峙表示,永定门的瓮城、箭楼,左安门和右安门的角楼,今年都会动工,并且要严格采用传统材质、传统工艺,保证其历史价值的延续。“我们的原则是能重建的重建,对那些不便重建的古建筑,例如天桥、正阳桥、地安门等,会通过立牌等方式,做地标性说明,至少让大家了解原有的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