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33|回复: 19

昌平崔村镇八家村李恩绎墓碑[含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2-9 2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昌平崔村镇八家村李恩绎墓碑

昌平崔村镇八家村李恩绎墓碑

昌平崔村镇八家村李恩绎墓碑

昌平崔村镇八家村李恩绎墓碑

2 c; B8 f8 T6 A* q Y# u

建国之初,文物工作者做了很多基础工作,在今天看来,尤其是经过文革,58年前后做的第一次文物普查留下的大量资料尤为珍贵。很多或消失或湮没的文物信息,都能从中找到蛛丝马迹。翻看碑帖记录,一块墓碑引起我的注意,此碑题名为“李公神道碑”,地点位于昌平牛家坟村,细看只是一块墓碑,碑额“皇清”,正文是“例受通奉大夫貤封朝议大夫原任江西广西布政使李公神道”,仅此而已,再无其他资料。从碑文上看,只能知道这位墓主姓李,是清朝官员,以及他的官职。那么这位李公究竟是谁?他在清朝哪个时代为官?叫什么名字?带着诸多疑问,继续查找资料。

# P/ m3 a0 u) f) o ~1 C

在1997年出版的《昌平县地名志》上查到一则相关记录,“牛家坟,清光绪年间称黄泉峪,因清朝官员李公葬于该地,后牛姓人家从棉山迁来看坟,故习惯称牛家坟。村西北有古井一眼,深约60米。”依然不知道这位李公到底叫什么。还是要感谢我们生活的时代有强大的互联网,抱着试试看的心里,我用李公的官职查找了一番。一则信息显示出来,“国家图书馆藏有一本古籍,名为皇清例授通奉大夫貤封朝議大夫原任江西廣西布政使顯考東雲府君行述 ,作者叫李祜。”从这本书分析,这位东云府君应该就是牛家坟所葬的那位李公了,如果单一的职衔、封号可能会有重名的,但四项(通奉大夫、朝议大夫、江西广西布政使、李姓)完全符合。我想应该是八九不离十了。当然,严谨的话,最好是看一下古籍中的内容,才能下最后定论。

: T3 @. X# x9 X5 J2 J& W

李恩绎(1776-1846),字巽甫,号东云。滦州人,隶汉军正白旗,嘉庆十三年戊辰科进士,由编修历官江西广西布政使,著有《读易备解》、《古韵备考》等。李祜,道光二十年庚子科进士。这二人可谓父子翰林,这本行述是李恩绎去世后,李祜所著的记录父亲一生生平事迹的书。通过对李恩绎相关资料的查找,此人生平逐渐清晰。现存一件内阁档库所存的吏部文件,内容是吏部为李恩绎奉谕补授河员,录文如下:“道光五年四月十四日,奉上谕山东运河道员缺著李恩绎补授钦此,于十五日抄出到部。移会吏部,四月二十日。”在山东运河道任上,李恩绎还曾经在名臣林则徐手下办过差。林则徐评传中有这么一段记述。道光十一年十月初七(11月l0日),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河东河道总督。运河冬挑工程,林则徐在冰天雪地里,亲自“周历履勘”,并令“运河道李恩绎督同各该厅营按段签钉志桩,埋记灰印”。《宣宗实录》卷278,道光十六年二月丙辰,以陕西按察使李恩绎为江西布政使。由此看出,李恩绎道光五年至少到道光十一年都在山东运河道上,后历任陕西按察使,江西布政使,广西布政使。可以说,李恩绎的仕途还是比较顺当的。

6 L6 o7 o7 n/ g) v6 B

查了这么多资料,我决定去这位李公的墓址牛家坟村寻访一下,在今天的昌平文保目录里我没有发现这里的记录,经历文革,我猜想石碑想必已经被毁坏了,墓地也许已经被平毁,但是能找村里老人了解一下以前的面貌也是好的。

- c( l7 p* f) R3 ~) q9 |2 s

如今的牛家坟村由于人口增加,已然和八家村连为一体,合并成一个行政村。沿村东公路一直向北,沿路没有看到什么空地遗迹,遂决定进村问问老人。在村子中街停下车,步行间眼睛扫视着街道,希望能看到路旁的碎石遗构,无果。路旁的一位老人正在收拾柴禾,我上前询问,可知道村中以前老坟地的情况,石碑还在不在。老人说让我去村委会问问。进得村委会,办公室里一位戴眼镜的师傅正在给村民发补贴,我说明来意,这位师傅还真知道石碑的事,说道那碑不大,上面写着“江西广西布政使李公”,我一听十分惊喜,忙问这碑还在不在?这位师傅让我找财务室的韩师傅问问,韩师傅了解这事,这碑还在。找到韩师傅,韩师傅十分热情的跟我介绍了这碑的情况,据他说,这个墓地早就不在了,石碑曾经在村西北的古井上 做过井架,后来被人拉到后面山上,被他发现,恐石碑被人损坏,他把石碑收了起来。在韩师傅引领下,我见到了这块李恩绎的神道碑,碑青石质,碑首雕云纹,长1.6米左右,宽0.6米。碑文那一面朝墙,碑阴无字。

$ h% a5 h& W: X& B8 I

出于保护文物的考虑,我建议村里把这石碑转交昌平文委保存,韩师傅也表示赞同。这趟寻访,收获真是不小,没有想到这块石碑还能完好保存,从资料而实物。看到石碑,联想到墓主人的生平,有种邂逅名人的感觉!(事后我已联系昌平文委,他们已经把石碑收回所里保存)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12-9 2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馆堆碑处?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2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易水离歌在2010-12-9 22:29:00的发言:
文化馆堆碑处?
2 r: M7 D) e; A$ h3 M

暂存暂存,将来昌平博物馆建新馆了,全都要进室内展厅的

发表于 2010-12-10 0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松园在2010-12-9 22:37:00的发言:
3 E7 j* T" S' V0 ~$ e- b; v

暂存暂存,将来昌平博物馆建新馆了,全都要进室内展厅的

& V' ]: H0 ~. Y1 J @1 I, u% X0 Q

昌平公园碑林里那些是否也要进新建的博物馆?

发表于 2010-12-10 0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

发表于 2010-12-10 1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深的赞一个,这种从蛛丝马迹入手层层剥茧的过程,真是有韵味啊,给平淡的生活添点儿乐趣。

F4 g. N& K: b! y2 I

 

9 x. J+ e$ ~5 b( e% y

这些散落民间的遗迹,发掘和保护,于私于公都是好事。

( i9 ~/ \. I$ m: }2 e

 

# F( _0 u4 A- e; k

有空再查查此位李公的事迹。

发表于 2011-4-29 1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收之

发表于 2011-6-7 1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别的地方也查到这个李恩绎(或许还有亲戚关系),想请教一下。

李恩绎的一个孙女嫁给了延祺(马佳氏,咸丰进士),这个人的朱卷履历记载李恩绎的儿子中貌似没有叫李祜的,只有个李希曾是进士。请问您说的行述怎么可以找到?
- ^7 @- B7 w$ b/ a kD8aV7ve.jpg
- U, r$ i. I5 g" f 1 `% X) i; U; n: p8 B, o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7 13:31:29编辑过]
发表于 2011-6-10 14: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可能李祜的《行述》里的称谓是“先大父”而不是“府君”?也就是说李恩绎是他的祖父。

我又查了查,李家好有不少人,一兄一弟一侄都入了翰林:

李恩绥 嘉庆十六年进士 翰林院庶吉士

李恩绎 嘉庆十三年进士 翰林院编修

李恩庆 道光十三年进士 翰林院编修 (有李恩庆的履历)

李希彬 恩绥子 道光二十一年进士 翰林院编修

李希曾(增) 恩绎子 道光二年进士

另外李祜还有他弟弟李祉同样也中了进士点了翰林,但还没有查到他们和上边几位的关系。(只知道他们同样是正白旗汉军)

李祜 道光二十年进士 翰林院庶吉士

李祉 咸丰十年进士 翰林院编修

(参考《词林辑略》)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2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太液池在2011-6-7 13:25:00的发言:
我从别的地方也查到这个李恩绎(或许还有亲戚关系),想请教一下。 7 S& V- K1 b) H. s0 F K

8 r+ N( ]- H1 B- a! g: _2 m
李恩绎的一个孙女嫁给了延祺(马佳氏,咸丰进士),这个人的朱卷履历记载李恩绎的儿子中貌似没有叫李祜的,只有个李希曾是进士。请问您说的行述怎么可以找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untitled.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 K$ }! M* h" @# U+ Q4 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7 13:31:29编辑过]
# F* v4 t9 G3 }/ Q: j) h6 Z" X2 n% `

现在貌似查不到了,我之前是百度“江西广西布政使”查出来的链接,《皇清例授通奉大夫貤封朝議大夫原任江西廣西布政使顯考東雲府君行述》显示作者是李祜,这本书是善本藏于国图,可能不太好查阅。同时担任江西广西布政使,又姓李的,应该不会有重名的。怀疑李祜就是李希曾。不过这还要更多的资料来证实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2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太液池在2011-6-29 8:56:00的发言:
查到了,国图藏的《行述》收录在《中华历史人物别传集》中。 ( d( k1 x% _2 e4 d6 s5 v- a

: p( f7 A8 n ~7 [+ `+ O
最后的落款是“不孝承重孙祜不孝希晋泣血谨述”,就是说李祜是李恩绎的孙子,因为李希曾死在恩绎前头,所以长孙主丧,是谓承重孙。李希晋是次子。
- }8 m$ Z8 O# P* [

! ^ o, d' d) K- P3 f7 i/ Q
另外,楼主可能感兴趣的是之前的一句,“敬择于(道光)二十七年  月  日安葬于昌平州黄泉峪之新莹”
- q: h2 ^7 R; w( @

W! F" E: [# D& g- o6 y, h" U
李希曾的死只在李恩绎之前两个月,按理应该葬在左近。
8 s; S% k% e. A3 N$ W8 X" T

哎呀呀,您这条信息太重要了,一个历史人物,逐渐清晰啦。只可惜现在墓址已不存,只有李恩绎墓碑留下来了。如果说昌平黄泉峪为“新茔”,想必李家还有祖茔地。在网络中寻找蛛丝马迹,也注意到李家人才辈出,很多人做官。好像他是承德那边的人,印象不是很深了

发表于 2011-6-29 0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查到了,国图藏的《行述》收录在《中华历史人物别传集》中。

最后的落款是“不孝承重孙祜不孝希晋泣血谨述”,就是说李祜是李恩绎的孙子,因为李希曾死在恩绎前头,所以长孙主丧,是谓承重孙。李希晋是次子。

另外,楼主可能感兴趣的是之前的一句,“敬择于(道光)二十七年  月  日安葬于昌平州黄泉峪之新莹”

李希曾的死只在李恩绎之前两个月,按理应该葬在左近。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2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资料本就支离破碎,偶尔错误,莫怪莫怪,呵呵。希望大家继续加油,让李恩绎的故事越来越鲜活
发表于 2011-11-2 2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太液池[/I]在2011-6-7 13:25:00的发言:[BR]我从别的地方也查到这个李恩绎(或许还有亲戚关系),想请教一下。
6 C: F4 ~! u" A' l2 p9 A6 K
4 l* J" M) g: I6 f) C& a- A李恩绎的一个孙女嫁给了延祺(马佳氏,咸丰进士),这个人的朱卷履历记载李恩绎的儿子中貌似没有叫李祜的,只有个李希曾是进士。请问您说的行述怎么可以找到?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untitled.jpg; s' g. p' r7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7 13:31:29编辑过]
& \, T6 x/ z/ r' C0 W  p- X[BR]
. ]6 x: T1 ]- Z1 D* F
[BR] : z2 f+ ]0 |5 T" c; e. w
[BR]貌似咸丰年间没有叫延祺的进士。
发表于 2011-11-2 2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查到了,这个“马佳氏”,叫绍祺,咸丰2年举人。老兄也太随意了点。[/SIZE]
0 [  g# y! ]* P/ y7 s) K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 20:10:35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0-31 2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5 K4 d' l/ Y: O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时间是把杀猪刀,它抹去了许多曾经显赫一时的事物,让他们逐渐消失在黑洞里。7 W+ H; P$ Y* f/ e- g9 c
 ; g+ `3 f1 q! n: v6 n% W4 c
        比如这个至少有着10多位举人的滦州李氏家族,除了文史爱好者,谁知道他们呢? ( n% H& u) |( V
  $ v* C! l, A9 [( s& ]
        我最近在翻阅〈道光20年顺天乡试同年齿录〉时,也留意到李氏家族,所以找到这个帖子。7 M }- s- z7 C! Z4 A* U) I& w ?
  4 ~9 l1 g9 A! B2 ~/ `
        从〈道光20年顺天乡试同年齿录〉李恩龄的齿录里,我知道这个家族是现唐山市古冶区范各庄人,一部分人入了旗,这个家族最有名的人是李恩庆——即李恩绎的胞弟。 , p: H* B# ?5 M# b; x
  ; {4 N* M& j$ B3 @" I, r$ }
        再以“李恩庆”为关键词查询,知道他辑有《爱吾庐书画记》,书画市场上经常看到和他有关的东西。他的著作,仅香港大学图书馆有藏本。网上关于李恩庆的生平履历,多来自〈清画家诗史〉、〈八旗画录〉,且误认他为遵化人。6 x: ]6 h- J% @# T4 ^/ C% m! c
 " J! q1 n3 |6 K! s7 o) u# {$ q8 ^
        不过,〈清代朱卷集成〉第9册里有李恩庆的履历,由于他是旗人,所以未标原籍。拿它和李恩龄齿录对照,才知道他们同出一个家族,但分支较远。李恩龄这一支未入旗,所以记载了原籍所在地。他的履历刻录得较李恩庆的更详细一点。 6 F* r [: ]; V$ C& [7 W
  0 O% C# o5 F. q# F6 D, Y6 q
        从李恩庆的履历,又知道李氏有两个堂兄弟,是嘉庆己卯科的同榜举人。于是翻出手头正好有的〈嘉庆24年_己卯科直省乡试同年谱〉,果然在录。 - g1 n) Z& Y, k4 \+ Z/ g8 x& {
  4 a+ H( _7 C7 j. G+ T" h4 _" \
        李氏的亲戚,也发现了好几宗。都是过去已经掌握的史料,但未曾仔细留意的。但8楼的那一个马延祺没见到。  0 h* R# E5 w: Q. `: v
 1 I- c# A8 ^1 V) C8 u/ J( J
        看了楼上几位的介绍,了解的信息更多了。 ; l/ V, Q) h% g0 ]
[/SIZE] & M- S% X! v) b# r0 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 8:45:56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1-1 0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家祖茔可能在原籍滦州。
 
最初接触到的李家的成员,是李湘,〈滦州志〉里说他是旗人,我还以为是圈地的缘故。但后来看到李恩龄的履历,他们又不是旗人,所以李恩庆他们这一支,可能在清初满人入关的过程中,被掳或者主动跟着清人到了北京,而李氏家族还有其他很多人在原籍,故没有入旗。
 
看了李恩绎的行述,更可以肯定他们明朝初年就居住滦州了。
 
大概被掳掠的人都有某种难言之隐,往往讳言原籍,李恩庆(字季云)在书画收藏题跋中署名,一般都写“北平李**”,真是“反认他乡作故乡”了。
[/SIZE]- H! i6 Q. W1 {. z3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 8:58:15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1-6 1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贴一个亲戚。他弟弟的亲戚。

7 T- \5 b5 `/ k' }" i6 c+ m2 p

史恩培,遵化人。

; G& J+ c1 J) i a2 c% [3 G

 

昌平崔村镇八家村李恩绎墓碑

昌平崔村镇八家村李恩绎墓碑

发表于 2011-11-6 1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贴个李氏家谱的亲戚。
! P1 F# C  |# C$ e, S[BR]董大任履历。董,现丰南县宋家营人,光绪8年举人。+ ^  r; U, k' ^% k  b4 W
[BR]

昌平崔村镇八家村李恩绎墓碑

昌平崔村镇八家村李恩绎墓碑
发表于 2011-11-29 2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图有拓片。

7 c. `; |3 `# L$ `, z9 m& x

昌平崔村镇八家村李恩绎墓碑

昌平崔村镇八家村李恩绎墓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5 19:22 , Processed in 1.18482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