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 [5 i5 O3 g, J7 A6 A 记得以前院里有个老工人,纸库的搬运工,干重体力活的,回民,看他喝酒特有意思。
: T' q7 \, A8 U* C5 @1 m4 D( S* N/ J: s& c每逢开支,老太婆就照例给他上盘葱爆羊肉之类(味儿那叫一个膻啊!那时买羊肉得要回民票)。老头滋溜一口酒,吧嗒一口肉,喝舒服了,就唱京剧(这家人是老北京),那叫一个有滋有味。 3 w3 A- A. j" U2 U, T7 [
喝酒时,他还要用火柴在小酒盅上烧一下,那种淡蓝色很微弱的小火苗。他喝的是北京二锅头,65度呐! 3 A, O% p, G7 R' s
我从不吃羊肉,那时也不喝酒(小孩么,当然不喝了),但看他那种怡然自得的样子,充满了生活的小情趣和满足感。
' `3 H0 I$ x9 Y) ]$ v. j3 Q后来在上海待过两年,上海人喝酒另有一番景色。那时晚饭后没事爱出去溜达,住的地方周围都是低矮的民房。每到夏天,常看到一些上海人在自家门外摆开桌子自斟自饮,就在马路边上。
" l0 Y D" v% u) Z3 J桌上摆着粗瓷大碗一只,斟满了黄酒或啤酒(印象是光明牌的),外加菜碟或大碗若干,碟子里是煮毛豆、煮熟的带壳花生之类。身边的马路上人来人往、车来车去,汽车喇叭、自行车铃响成一片,很喧嚣。但饮者从容淡定地剥着毛豆、花生,随后细细地咀嚼,端起碗来再闷上一口酒,很怡然自得、很惬意的样子。由是感叹:生活,真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