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585|回复: 30

[公告]老北京网准备推出《拆城记》,现征集资料!!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4-11-3 2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北京网准备推出《拆城记》,现征集资料!!
% |/ c$ X4 N! h5 }; ^如果你对拆除北京的历史了解,请在下面跟贴,把你知道的告诉我!
1 `; k+ {, n) L2 B+ M/ H1 x5 o& E《拆城记》包罗万象,如城墙、城门、四合院和某条胡同消亡的时间,及您知道的幕后故事!
5 ^/ r/ q/ q" {  l2 d我们的原则是对北京负责!!
  i/ f8 I& @/ I9 T+ k% Y谢谢!& ]8 R& S4 a0 \* S+ I+ C* [5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7 0:48:13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4-11-3 2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em4]
发表于 2004-11-4 0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掌柜的~~~~~~

怎一个拆字了得~~~
发表于 2004-11-5 05: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大家一起搜集资料吧[em30]
发表于 2004-11-9 2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搜搜哈
发表于 2004-11-15 17: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点子,up!
发表于 2004-11-18 2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现在要写的毕业论文、我急需这样的资料
发表于 2004-11-22 15: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崇文 金鱼池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2000年拆的 我大概上高二 以前我小时候我们家住三里河一四合院儿 就在金鱼池胡同对面 记得那会儿每礼拜我爸我妈都带我从这条胡同穿过去进天坛玩儿 一开始是坐小车儿里推着 后来就成了我自个儿骑那种后轱辘上一边还有一个小轮子的单车 一晃十五年 我已经离开我们家那个院子十五年了 而对面的金鱼胡同现在也已经被所谓的广安大街夷为平地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叫金鱼池的住宅小区 几栋六层小楼儿 以前我有一跟我挺好的男生他们家就住那儿 因为拆迁搬到南四环以外的一个什么小区去了 整个儿就是一城乡结合部 我记得我还跟我们班另外一同学、他哥们儿一块骑自行车去他们家找他玩儿 比现在这天儿还冷 来回得有仨小时 当时都冻傻了 就觉得他每天上下学真叫一个不容易 现在偶尔从那儿经过 看着空洞洞的大马路和同样空洞洞的写字楼 就觉得物是人非呵 那些有我从前快乐或者悲伤的回忆的地方已经不复存在了 一个不要记忆的城市早晚会成为一座没有灵魂的城市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2 16: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曾经住在金鱼池附近,是三里河,2000年修"大都市街"拆掉的,现在我看见218厂已经改了批发市场了,原来我家就在厂子的墙外,是东半壁街胡同
发表于 2004-12-10 1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长街的几个胡同(如勤劳胡同),被中南海占了,拆了,多好的地方呀,幽静清雅,可惜,不是咱老百姓的地方。住不起了,家都住不起了,怎么还在拆?!我们怎么没有权利管我们自己的家呢!我一直怀疑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以“设备落后”为拆的首要理由呢?看看日本,先进的地方表现在返朴的住宅,先进的设备,我们太多的民俗文化的保护没有邻国好,不是抬高日本,在学习的角度来看,我们该借鉴他们的,到底什么是现代化的城市?要不要自己城市的特色,干嘛拆了历史的如此容易!历史的是可以重新修建的么!

反对拆胡同,有能力就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改进,添家先进的设备,不要用“影响市容”的幌子,遮住“利润少的种种”。

发表于 2004-12-26 1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实验一小

座落在北京琉璃厂古文化街北侧的“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前身是“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创办于1912年,9月5日是她的成立纪念日。

' G" ?) E$ [9 h

后原址改为宣武区实验小学。

+ y2 v, D1 o+ h: ` o( B0 \! K

许多名人都曾在此就读:国家领导人吴学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任建新、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著名数学教育家钟善基、中科院院士马大猷、两院院士张维、著名作家颜一烟、林海音等等都曾就读于本校。还有许许多多在不同岗位努力工作的普通劳动者,他们都是实验一小的骄傲!

$ j" J! k% T) _- J

大约于2001年拆除。

, `: h! L9 \' n, A% \

发表于 2004-12-26 13: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第一实验小学

现在是不是搬到原来克勤郡王府原址了?

发表于 2004-12-27 0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雪娃娃,真巧,实验一小是我读过两个月的母校(我的两个姐姐都在这儿读书)。而克勤郡王府现为实验二小,其前院原为石驸马大街小学,后院是幼儿园,我们姐儿仨都是这个幼儿园的。我们的院长是一个修女(我怀疑这个幼儿园可能曾经是教会的幼儿园),极其善良。如我的大姐不爱吃肉馅包子,绝不强迫,每次都叫厨房单给她包甜馅的。我二姐病了,她特地叫厨房做了鸡丝面,把二姐领到她的办公室,亲自看护她。可惜今天这样的幼教工作者再也找不着了。

3 F) Y$ R# I( }7 M" z

听我姐姐说,侯宝林的那个公子是这个幼儿园(或是小学的),不是候耀文就是侯耀华。人家有私家车——三轮接送。

发表于 2004-12-27 0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验一小现还在南新华街,在原址的对面。不过好像原址盖新楼以后还是给实验一小了。
发表于 2005-1-26 17: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后细瓦厂:关于你讲的石附马小学和幼儿园的资料,在“古都深巷”的这部30集的纪录片里有详细介绍,如你想知道,明天写给你。
发表于 2005-1-26 18: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令人怀念的校园

+ X+ u! i2 Y) ?4 W& W5 ?

* t9 _, R* \, r: u+ N/ D9 \5 H

7 r, @& c; D6 l% z' s0 K

8 X, J0 e8 w. L$ ?

看到了实验一小的老校门。又想起了在那座校门里三年的生活。

发表于 2005-2-2 0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宣武实验小学俯视图

1 v/ R4 q8 ~+ i" s7 ^% k

% R" Y; i$ T' X' O" `

那天突然回忆起已拆了的宣武实验小学(原来的实验一小)。自己画了个当时校园的俯视图,是建筑以及树木大概的位置。简单一画,供大家回忆。

+ s" K4 t# P! v) N5 {% `

电影《我的九月》是在这里拍摄,电视剧《过把瘾》有些场景是后院的二楼拍摄。

* H- S0 U6 ?) f- H$ a

0 p/ g3 U# `9 A) W; L6 p5 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2 0:10:10编辑过]
发表于 2005-2-2 1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shuofeng在2005-1-26 17:22:39的发言:5 G6 B* I+ A" _+ q% T6 S 后细瓦厂:关于你讲的石附马小学和幼儿园的资料,在“古都深巷”的这部30集的纪录片里有详细介绍,如你想知道,明天写给你。
0 ~+ Z! b# t* `6 f6 z # r- U4 @' W* \! \: A6 L9 i/ f谢谢!这部纪录片在哪儿能买到? + A0 {/ d0 e7 r" f/ y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2 10:14:28编辑过]
发表于 2005-2-2 1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虫子:

谢谢你提供的老照片,尤其是你画的那幅平面图!

发表于 2005-2-2 1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部片子看起来是93-94年左右拍的,因为片子里还有很多“面的”。我是今年年初在地坛庙会上买的,当时只有两部,不知在哪里还能买到。片中不少地方,现在已经没有了。不过,您要是喜欢,我可以给您刻一套,一共10张。请把您的联系方式告诉我,可以发邮件到chen.tong@vatech.com.cn,我会与您联系。
发表于 2005-2-3 15: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支持 [em01]
发表于 2005-4-6 0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小时候住在东直门,东直内大街东段路北有座药王庙,小庙不大,但是从外观看也有年头了。2000年东内大街马路拓宽,路边的民居不用说,拆的拆,推的推,就连那么个小庙都难逃厄运,唉!那么个小东西,占不了多大个地儿,招谁了,惹谁了,现在就剩下个庙门了,告诉路人,这儿原先有个庙。可惜我一直没有进去过,现在也没有机会了。
发表于 2005-4-6 1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决策者在处理业务问题的时候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思维简单,那马路就非得直来直去,稍拐个弯或是建个环岛,可以为马路增添多少美景?哼,是啊,有那心思他都用的勾心斗角上去了。

咱们的民众目前也有个毛病,叫墙到众人推,你不信八国联军再来一趟把故宫烧了,中国老百姓肯定有上那拣东西往自己家里顺的。

连领导带国民,劣根性!

发表于 2005-6-2 14: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片子在    马莲道茶叶城中有一个比较大的北京影视销售城,就在那里能买到的。
发表于 2005-6-29 2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斑竹提出这个论题,我们能不能好好组织一下呢。整理胡同等的消亡的时间!!!只有有计划的,才能把大家的力量集合起来!!
发表于 2005-9-21 1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西城察院胡同西半部,2002年6月14日贴拆迁布告,8月31日前已拆一半,03年3月拆平。 ) i# Q5 o# L; X# E( l1 w
发表于 2005-9-21 14: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周日刚和冯肯老师考察了那里,叶嘉莹教授的家也被拆了。
发表于 2011-7-17 1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拆城记出了吗
发表于 2011-7-18 16: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选题好。建议新开个栏目。
发表于 2011-8-2 1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我要支持一下了,是个好事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18 17:52 , Processed in 1.22194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