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834|回复: 38

蒸发了的清真寺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8-18 14: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R]小时候总听母亲说,她的小学是在北新桥大二条(现交道口北二条)一小上的,学校在北京四大官寺之一的大二条清真寺里,学校很大,大殿也很大还是黄顶子的,比牛街的还气派,可是现今这个清真寺的迹象一点也没有了,在他的原址上盖起了二十二中分学(过去的交道口中学)和第六医院的宿舍,对于他的过去就连胡同里的老住户也说不太清。
- J7 a3 @6 `, L0 g; n7 ]' M0 Z* X[BR]在北京这样的现象还很多,教子胡同清真寺里的大殿比牛街礼拜寺的大殿还大,而且据说是金丝楠木的,可是那楠木的大殿早已不翼而飞。王府井的清真寺先是改为了清真第一餐厅后来变为了裕华民族大厦,现在是一个阿拉伯型的顶子的下面是商户上面是住宿的综合体,它的建筑外型忽悠来了不少外国穆斯林,当他们想在那里进行宗教活动的时间才发现上当。禄米仓、钟楼湾、苏州胡同、剪子巷。。。。。。一个一个迷一样的清真寺,没有照片,没有遗迹就这样的蒸发在了偌大的北京城中。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8-18 17: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寻得的安内二条法明寺

$ c" g& l& W1 [- O# B/ W0 M9 L


该寺明代与牛街寺、东四寺、锦什坊街清真寺并称为京师“四大官寺”。所谓官寺,即拥有礼部所发札副、冠带,从而掌教者冠带荣身、住持是寺,以领众焚修、祝延圣寿,享有一切差徭概在蠲免之列特权的清真寺。其中一部分系奉敕修建重修或由皇上题名。北京一城同时有4座属于官寺,并由皇帝分别题名为法明(安内二条法明寺)、清真(东四清真寺)、礼拜(牛街礼拜寺)、普寿(锦什坊街普寿寺)。(另据河南沁阳水南关寺明掌教札副题刻,大兴县亦有官寺。)据该寺明万历八年碑记“寺成,蒙恩赐额曰法明寺。盖经始于正统十二年二月十九日,落成于明年五月五日”句,可知此寺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敕名。

( d& ]) F8 m* U e6 z


历经改朝换代,天灾人祸,这四大官寺如今尚余三座,但也早已面目全非。而安内二条的法明寺,则彻底的消失了,仅留下一件石碑,和诺大一个被中学、医院分割占据的院落,证明着它的古老和恢宏。

2 ]$ F2 D+ Q ~* g


那块石碑如今就安放在东四清真寺大殿廊庑之下,不足一米之高,却弥足珍贵。这就是明北京安内二条敕赐法明寺圣赞碑记(万历七年)。其上的《清真法明百字圣号》,与署明洪武元年《御制至圣百字赞》大体相仿,可能是前者仿后者而作。据民国著名回教学者金吉堂先生在《敕赐清真寺的五百年》一文中也说:此碑“原为敕赐法明寺物(敕赐法明寺在北平安定门内二条胡同,为北平回回四大官寺之一)。清初法明寺不戒于火,故物唯此碑与另一圆形石刻保存,其后移碑存于本寺。”而写有《北京伊斯兰教研究》的李兴华先生称,他在交道口中学未能将原安内二条法明寺明万历八年碑记寻得,大概正是此因。

' F+ |8 k7 F& K) Y' t2 w


    另外,在《穆斯林的葬礼》这部小说中,也提及此寺,鉴于作者的生活背景,应是反映了老北京回民的一些记忆吧。原文如下:“吃过早饭,吐罗耶定便带着易卜拉欣出门了,首先要去牛街清真寺凭吊祖上的遗迹,然后还要去瞻仰、参拜东四牌楼清真寺、锦什坊街普寿寺和二条胡同的法明寺,北京这“四大名寺”,至少都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吐罗耶定仰慕已久了。”

" N: i7 Z' O4 }8 q8 P1 Y$ s+ p, g

 

" f1 I: [* a ^* \+ G" X! `2 h

另附敕赐法明寺圣赞碑记如下:
        清真法明百字圣号
        乾坤初判。天籍注名。西域传法教主。至德大圣仁慈。正烈行政天经。众圣之宗。七天游奕。协助天运。护佑国王。公直无私。白帝真君。普度群迷。五朝祈天。默助太平。阐教祖师。灵明洪枯。救苦拯难。明冥超拔。脱离罪愆。降服诸邪归正。清真法明大道。穆含默德圣人。
        本教经中译述圣赞
        至圣默德。清教祖师。生自西方。出于唐时。母受胎先。光显父额。正离母身。异香不绝。右手蒙眼。左手下遮。脐肠自断。生成受戒。额广准隆。两眉相接。凤目须稀。分明威烈。口动馨香。汗浸过民毫光满面。群他工列。背生肉印。受天封册。生知颖异。凝一精白。蝇不落身。白云拥遮。飞仙洗濯。七情净洁。天仙赞讳。竹笔莹裂。默祝穹苍。指分圆月。国人进瓜。味苦不说。作保放獐。毒羊具白。德量宽宏。经旨赞德。孔雀飞翔。口衔赞帖。升霄下世。神明通彻。接受天经。三十部册。立教化人。事凭经折。独敬天主。诸像不设。竭尽忠孝。众善成德。济度众生。明冥救厄。每七礼拜。兢兢业业。五明朝礼。感天恩泽。道德无穷。万世正烈。
    供奉源流谨题二首
    无始无极真天主。至人至教大圣人。一理相敷弘化育。清真万古秉和纯。
    至人施教出天方。善德遗风被远荒。真节有灵穿玉石。志诚无怠达穷苍。星前斋沐充清静。道上资谈识本常。五礼七瞻俱戒谨。无疆熙化祝吾皇。
    赞曰 天气禀革 圣智生成 道传万代 教授真经
    万历七年岁次己卯仲春上瀚之吉古燕教人薰沐述□捐俸镌
    碑侧:山东都司都指挥金事思德尤铠相俸。
    碑阴:[上部为阿拉伯文“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下部为汉文“理本无极”]。
   

5 C9 S5 I: V& C& U; D

http://baike.baidu.com/view/2657233.htm

# ~/ @9 Y8 K4 j1 ~4 |

 

: Q( e0 X- x4 r: [0 K* e

这是百字赞的详细解释。

 楼主| 发表于 2010-8-18 16: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老地图上,其实二条的东口还应该有一座寺庙,可能是佛家或道家的,这条胡同本来是个佛、耶、伊文化交流的典范,再加上国子监的孔庙和雍和宫这个地区简直是宗教文化的大百科。
发表于 2010-8-18 15: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城的历史和古迹就这么一点点的消失了。没有影像没有文字。
发表于 2010-8-18 15: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肯定有影像存世,只是缺少人去寻找,去发现!
 楼主| 发表于 2010-8-18 15: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堂蒸发了,可以教堂的医院(就是北京市第六医院,原道济医院)和教堂的学校(二十一中,原道济学校)都还在呀,这么大的一个官寺(明朝政府建的清真寺)连一点遗迹也没留下呀。
发表于 2010-8-18 15: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蒸发的好人更多。我国朝擅长玩儿这个。

发表于 2010-8-18 16: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lmlj在2010-8-18 15:47:00的发言:
教堂蒸发了,可以教堂的医院(就是北京市第六医院,原道济医院)和教堂的学校(二十一中,原道济学校)都还在呀,这么大的一个官寺(明朝政府建的清真寺)连一点遗迹也没留下呀。
4 |+ e5 t9 S9 J2 r! F

 

4 \2 ?! n3 v7 A5 P& @ k6 y" t

照片肯定有,不过需要时间和人去查找。

发表于 2010-8-18 14: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座清真寺当年还附属有一个回民小学,旁边据说还有一个崇真小学,不知这崇真小学是不是教会学校。关于这座大清真寺,有了解情况的老北京,还望告知一二。
发表于 2010-8-18 14: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二条里面还有一座大教堂呢,也很著名,后来也蒸发了。
发表于 2010-8-19 1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找到了明万历八年碑记拓片

蒸发了的清真寺

蒸发了的清真寺

) P3 K# R3 l0 q% {9 L. X

蒸发了的清真寺

蒸发了的清真寺

5 g; v, Y2 [- Z' g% d

蒸发了的清真寺

蒸发了的清真寺

蒸发了的清真寺

蒸发了的清真寺

发表于 2010-8-19 1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万历八年碑阴

蒸发了的清真寺

蒸发了的清真寺

蒸发了的清真寺

蒸发了的清真寺

蒸发了的清真寺

蒸发了的清真寺

发表于 2010-8-19 1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8-19 0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纸上寻得的法明寺

3 M+ B4 I0 j; Z+ `6 d: y7 ]0 F

 

1 O1 R4 l4 y6 O

据回宗正先生所编写资料,东城区安定门内二条清真寺,又称大二条礼拜寺。建于元代,历代重修,规模宏大,自明朝廷恩准发给扎付,清代继承明制沿授本寺李伊玛目为掌教,享有朝廷官职俸禄,称为四大官寺或四大明寺。

1 p# v4 `1 d# c: Y$ F2 k


本寺在解放后至文革期间寺房殿宇建筑齐全,及宗教活动正常进行,本寺坐落于安内交道口北二条四十三号(旧门牌为安内大二条二十二号),为京城清真名寺。寺内曾办清真回民小学。自1966年5月1日,寺全部由房地局接管并经租,于1984年被教育委员会拆除所有殿堂房屋,翻建教学用房,现仍被教育部门占用,寺产应归东城伊斯兰教协会所有,此问题一直在商洽,尚待合法解决。

5 ]7 W5 W: e, @ Q" n; G4 n


本寺现存碑文拓片于北京市文物局,即《清光绪庚辰年重修法明礼拜寺碑记》、《民国十年重修法明礼拜寺碑记》。

发表于 2010-8-19 0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蒸发了的清真寺

蒸发了的清真寺

4 b/ R2 f% \ B4 t) G' K* z U; R

这就是消失二十载的安内二条法明礼拜寺。

发表于 2010-8-19 0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腊月二十九北海庙会小车会表演!》组图

蒸发了的清真寺

蒸发了的清真寺

. r$ k& G; I& K; E6 T6 n6 |7 S

 

 楼主| 发表于 2010-8-19 09: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在一个网名叫花店老板娘的Windows Live空间里又找到一份关于大二条清真寺的信息。她是50年般到这条胡同里来的。以下引用她写清真寺的一段:
( _: W5 w5 \: X' a4 E[BR] 我们斜对门是六院的宿舍,从我们胡同一直通到大三条,我们常在那里跑来跑去。六院宿舍过去是个回民小学,我的中学大学的好友的妈妈在那里教书。那里有他们的礼拜堂,但是进到里面之前,必经过一个大大的浴池一样的地方,好像是他们必须先洗干净才可以去礼拜,或者是死人要先洗干净才能裹上尸布。我小的时候经常去看他们杀牛,那牛真可怜每次好像都知道自己要死了,眼泪不断地流。至于他们礼拜的地方我们是进不去的,也看不见里面有什么,从小猜到大也没闹明白,至于猜的结果我不便写下来,以免发生民族矛盾。
发表于 2010-8-19 0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光绪年碑记

蒸发了的清真寺

蒸发了的清真寺

2 w$ L f% R. x+ `1 ~& c3 M+ I

 

发表于 2010-8-19 0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碑记上半部分

蒸发了的清真寺

蒸发了的清真寺

发表于 2010-8-19 09: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碑记下半部分

蒸发了的清真寺

蒸发了的清真寺

发表于 2010-8-19 17: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那个复原图,有些疑问,

1 w: M0 N- v- j- `2 z4 h9 t @

前有凉亭后有敞轩,四面游廊,

) H2 U& g5 s) D! H

这个效果实在是像某府邸的后花园,

5 U% x# A$ j! B, `

 

" [7 u8 i& y5 t3 C8 _- F. D

另外“圆形石刻”;只听说方外观曾有四个圆形阿文石刻,会不会是。。。。

发表于 2010-8-20 07: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黑龙兄关注,有些清真寺的确建的很惬意,刚看到的朝外南上坡清真寺的格局,也是四面游廊,绿树扶疏,可惜被国民党48年防共时给拆了,说是要扫清城墙周边视野。

发表于 2010-8-20 07: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龙在2010-8-19 17:26:00的发言:
* d$ a" r, f3 ^. w

 

* f2 ~, F6 y* F1 N

另外“圆形石刻”;只听说方外观曾有四个圆形阿文石刻,会不会是。。。。

. I. C5 ?$ A. j- W3 j3 j

 

+ E% M! j6 h8 A d2 B# C. D

圆形石刻目前还没在清真寺见过,但很多北京的清真寺如牛街、花市都挂有圆形木刻经字牌匾,锦什坊街清真寺如今的大门上方也有一个类似的,意为“真主喜爱穆民”。这和方外观圆形石刻内容很接近。

5 P! |( y5 f: }& Y t7 D

 

发表于 2010-8-22 1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询问,复原图中的清真寺院落并非清真寺正院,而是前院,大殿所在正院在其西边。

 楼主| 发表于 2010-8-22 1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老北京也只剩下对过去的怀念了。。。。。。
发表于 2010-8-21 2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同蒸发的还有老北京人的对过去的怀念
发表于 2010-8-22 2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中国穆斯林服务网,在学术中心一栏点击“清真寺的变化 折射中国西北回族群众生活的变迁 ”一文,再点击相关文章栏目中,有“试论北京清真寺文化”文章值得一读。
发表于 2010-8-22 2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llmlj)蒸发了的清真寺

坚信只要有大能的真主在就有伊斯兰在,有伊斯兰在就有清真寺在!向aidushu亲切地道一声:“安塞俩姆尔莱昆”,学习分享了。祝世界各国穆斯林在贵的斋月里身体健康!

发表于 2010-8-23 09: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idushu在2010-8-18 17:42:00的发言:
# ~2 ?) p0 g7 Y: p0 l9 a) w

网上寻得的安内二条法明寺

, e2 _& K: P# Y1 t9 U0 [


该寺明代与牛街寺、东四寺、锦什坊街清真寺并称为京师“四大官寺”。所谓官寺,即拥有礼部所发札副、冠带,从而掌教者冠带荣身、住持是寺,以领众焚修、祝延圣寿,享有一切差徭概在蠲免之列特权的清真寺。其中一部分系奉敕修建重修或由皇上题名。北京一城同时有4座属于官寺,并由皇帝分别题名为法明(安内二条法明寺)、清真(东四清真寺)、礼拜(牛街礼拜寺)、普寿(锦什坊街普寿寺)。(另据河南沁阳水南关寺明掌教札副题刻,大兴县亦有官寺。)据该寺明万历八年碑记“寺成,蒙恩赐额曰法明寺。盖经始于正统十二年二月十九日,落成于明年五月五日”句,可知此寺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敕名。

& A7 }% h) ~1 D; k( P


历经改朝换代,天灾人祸,这四大官寺如今尚余三座,但也早已面目全非。而安内二条的法明寺,则彻底的消失了,仅留下一件石碑,和诺大一个被中学、医院分割占据的院落,证明着它的古老和恢宏。

0 Y- y/ z% L( ^& u, E4 ?


那块石碑如今就安放在东四清真寺大殿廊庑之下,不足一米之高,却弥足珍贵。这就是明北京安内二条敕赐法明寺圣赞碑记(万历七年)。其上的《清真法明百字圣号》,与署明洪武元年《御制至圣百字赞》大体相仿,可能是前者仿后者而作。据民国著名回教学者金吉堂先生在《敕赐清真寺的五百年》一文中也说:此碑“原为敕赐法明寺物(敕赐法明寺在北平安定门内二条胡同,为北平回回四大官寺之一)。清初法明寺不戒于火,故物唯此碑与另一圆形石刻保存,其后移碑存于本寺。”而写有《北京伊斯兰教研究》的李兴华先生称,他在交道口中学未能将原安内二条法明寺明万历八年碑记寻得,大概正是此因。

' P/ ^( T+ ]6 w6 m' t, _5 W


    另外,在《穆斯林的葬礼》这部小说中,也提及此寺,鉴于作者的生活背景,应是反映了老北京回民的一些记忆吧。原文如下:“吃过早饭,吐罗耶定便带着易卜拉欣出门了,首先要去牛街清真寺凭吊祖上的遗迹,然后还要去瞻仰、参拜东四牌楼清真寺、锦什坊街普寿寺和二条胡同的法明寺,北京这“四大名寺”,至少都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吐罗耶定仰慕已久了。”

4 l X5 S- z4 f

 

9 s' B" l6 s2 T

另附敕赐法明寺圣赞碑记如下:
        清真法明百字圣号
        乾坤初判。天籍注名。西域传法教主。至德大圣仁慈。正烈行政天经。众圣之宗。七天游奕。协助天运。护佑国王。公直无私。白帝真君。普度群迷。五朝祈天。默助太平。阐教祖师。灵明洪枯。救苦拯难。明冥超拔。脱离罪愆。降服诸邪归正。清真法明大道。穆含默德圣人。
        本教经中译述圣赞
        至圣默德。清教祖师。生自西方。出于唐时。母受胎先。光显父额。正离母身。异香不绝。右手蒙眼。左手下遮。脐肠自断。生成受戒。额广准隆。两眉相接。凤目须稀。分明威烈。口动馨香。汗浸过民毫光满面。群他工列。背生肉印。受天封册。生知颖异。凝一精白。蝇不落身。白云拥遮。飞仙洗濯。七情净洁。天仙赞讳。竹笔莹裂。默祝穹苍。指分圆月。国人进瓜。味苦不说。作保放獐。毒羊具白。德量宽宏。经旨赞德。孔雀飞翔。口衔赞帖。升霄下世。神明通彻。接受天经。三十部册。立教化人。事凭经折。独敬天主。诸像不设。竭尽忠孝。众善成德。济度众生。明冥救厄。每七礼拜。兢兢业业。五明朝礼。感天恩泽。道德无穷。万世正烈。
    供奉源流谨题二首
    无始无极真天主。至人至教大圣人。一理相敷弘化育。清真万古秉和纯。
    至人施教出天方。善德遗风被远荒。真节有灵穿玉石。志诚无怠达穷苍。星前斋沐充清静。道上资谈识本常。五礼七瞻俱戒谨。无疆熙化祝吾皇。
    赞曰 天气禀革 圣智生成 道传万代 教授真经
    万历七年岁次己卯仲春上瀚之吉古燕教人薰沐述□捐俸镌
    碑侧:山东都司都指挥金事思德尤铠相俸。
    碑阴:[上部为阿拉伯文“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下部为汉文“理本无极”]。
   

# j+ `8 @2 K Y9 B

http://baike.baidu.com/view/2657233.htm

/ E8 f' t8 ~9 t( z" v

 

a, H5 n! O4 X

这是百字赞的详细解释。

) Y% ?& L, [* u% ?' o9 z: v' U4 X

好文章学习分享了,感谢各位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人士!特别是aidushu老师,您的认真,负责,细致的工作及对教门的执著,值得我们学习!祈求真主赐予您安康和吉祥!登录http://www.mslfw.com/alm/showarticle.asp?articleID=2585“试论北京清真寺文化”一文及其他有关清真寺的文章 可读,参考学习,研究,讨论。

发表于 2010-8-24 07: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色兰!

1 b8 _8 x' l1 z, K& e

这是一个回回最起码该做的,北京的清真寺虽然古老且众多,但历史却少人关注,随着老乡老的相继归真,很多过往也都随之消失了,我们有责任把这些整理记录下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31 20:14 , Processed in 1.20683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