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鱼可不是看着凶残,好友们知道倒啥程度吗,以前海钓带鱼,头一条上钩的瞬间旁边 % p, i" e# a/ h2 u% R6 q. k
的或者后边的带鱼看见了毫不犹豫的咬前一条的尾巴吃结果能掉上来一串鱼!这也是市场 ) p$ _/ x1 w0 D! s' B
上带鱼看不到尾巴的一个原因不过网扑我就不清楚了,现在我国沿海灭绝性捕捞,网已经 ) U. ^8 T3 d. y% l6 @5 x
小到连小鱼都扑没了,加上沿岸工厂不负责任的污染排入沿海。。。。
. U: y5 G' Y0 i2 |/ y8 z2 J唉。。。都不是好东西!
0 j. Z( s3 V+ [( K4 }( ~顺便弱弱的问好友们一下如果大家在海里你们能认出带鱼吗,其实我都不一定认得出来,
$ W2 ~6 C! z5 L它很像梭鱼
' H w) m8 n9 J
5 [) n2 L2 P& M 带鱼又叫刀鱼、牙带鱼,是鱼纲鲈形目带鱼科动物,带鱼的体型正如其名,侧扁如带, 2 R+ N, i- u- Y
呈银灰色,背鳍及胸鳍浅灰色,带有很细小的斑点,尾巴为黑色,带鱼头尖口大,
$ W" o4 _ M! [! `" w# b2 K) `' _5 S到尾部逐 渐变细,好像一根细鞭,头长为身高的2倍,全长1米左右,1996年3月
" ~+ W, j# c0 n0 s w# f, `中旬浙江有一渔民曾捕到一条长2.1米、重7.8公斤的特大个体,这条“带鱼王” & Y/ `, ~" f6 \7 y y3 b
后来被温岭市石塘镇小学的生物博物馆收藏。带鱼分布比较广, 6 S1 f X7 f) Z# d5 x( I0 m' R: Y0 a
以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最多,我国沿海各省均可见到,其中又以东海产量最高。 6 \+ e: N1 ]2 Q1 `
中文学名: 带鱼 拉丁学名: Coiliaspp 别称: 刀鱼、牙带鱼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辐鳍鱼纲 目: 月鱼目 科: 带鱼科 分布区域: 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沿岸。
/ @9 ]& D3 x+ g" u9 X: ] 英文名:hairtail 汉语拼音:dài yú 带鱼 带鱼是一种比较凶猛的肉食性鱼类,牙齿发达且尖利,背鳍很长、胸鳍小,鳞片退化, * r, h$ C7 }! W; [$ c
它游动时不用鳍划水,而是通过摆动身躯来向前运动,行动十分自如。既可前进,
6 \, |, N! J0 G& _' m6 k1 a也可以上下窜动,动作十分敏捷,经常捕食毛虾、乌贼及其他鱼类。带鱼食性很杂 4 s$ q: s- [; a7 c
而且非常贪吃,有时会同类相残,渔民用钩钓带鱼时,经常见到这样的情景,
' @3 C, w p& t# J7 `钩上钓一条带鱼,这条带鱼的尾巴被另一条带鱼咬住,有时一条咬一条,一提一大串。
5 i0 G) Z& S: D; Y/ U8 O用网捕时,网内的带鱼常常被网外的带鱼咬住尾巴,这些没有入网的家伙因贪嘴最终
1 O5 U& _2 H W, Y也被渔民抓了上来。据说由于带鱼互相残杀和人类的捕捞,所以在带鱼中能见到寿命 $ i W; s% @" s5 U! {0 z. J
超过4岁的老带鱼,就算是见到寿星了。带鱼最多只能活到8岁左右,不过带鱼的贪吃 ( v3 N# M3 w, z5 _* I$ s& n4 u
也有一个优点,那就是生长的速度快,1龄鱼的平均身长18厘米~19厘米, & f! x x5 _: T5 c# A7 V
重90克~110克,当年即可繁殖后代,2龄鱼可长到300克左右。
2 C( r# `8 S! e# p8 i' N" V 带鱼属于洄游性鱼类,有昼夜垂直移动的习惯,白天群栖息于中、下水层,
% v6 A7 H! a- \# E晚间上升到表层活动,我国沿海的带鱼可以分为南、北两大类,北方带鱼个体
& y# o# H+ _/ T/ }' X较南方带鱼大,它们在黄海南部越冬,春天游向渤海,形成春季鱼汛,
2 K2 C; T" H( _- b4 S& ^秋天结群返回越冬地形成秋季鱼汛,南方带鱼每年沿东海西部边缘随季节不同
6 F8 A: F% \1 J7 G* j; e作南北向移动,春季向北作生殖洄游,冬季向南作越冬洄游,故东海带鱼有春汛
" g' q3 f& S- V0 e; z8 c和冬汛之分。带鱼的产卵期很长,一般以4月~6月为主,其次是9月~11月,
8 s1 U/ ~: I% x+ E2 ~; n一次产卵量在2.5万粒~3.5万粒之间,产卵最适宜的水温为17℃~23℃。 ( @' `0 Z" z4 a) R" o; H# w0 v
- I6 E( L% c8 c6 _4 m; R 带鱼是我国沿海产量最高的一种经济鱼类,70年代年产量一般在50万吨左右, % ?- T. W/ ?& \) W4 Z
90年代上升到110多万吨,后来产量不断下降,不过比大、小黄鱼要好一些,
/ e" W* g. N$ ?* q8 r尚能形成鱼汛,近几年经过禁渔和开展保护渔业资源方面的宣传教育, , A% o4 c6 ^8 v5 n5 y3 v
比较好地控制了过度捕捞,使带鱼生产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
& M2 j" s2 F% s% d- A带鱼肉嫩体肥、味道鲜美,只有中间一条大骨,无其他细刺,食用方便,
$ V5 k* X9 e+ z0 Y是人们比较喜欢食用的一种海洋鱼类,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对病后体虚、 9 F @9 n' @% Y6 V
产后乳汁不足和外伤出血等症具有一定的补益作用。中医认为它能和中开胃、 0 i; K" C8 R+ k J9 M' h! v. O
暖胃补虚,还有润泽肌肤、美容的功效,不过患有疮、疥的人还是少食为宜。
& A, N. F; O4 m& j- y: [ 1、生物学性状 带鱼的身体为带状,浑身银白的海洋肉食鱼, 5 t% f3 o, ]- e
是一种十分凶猛的鱼类。带鱼的游泳能力差,白天浮在海水中层,晚上就降到海底。
, x9 ?7 D& j/ O9 t# o7 ]9 ^静止时头向上、身体呈垂直,只靠背鳍及胸鳍的挥动,眼睛注视头上的动静, $ c7 k, _3 c7 O) A" [
若发现猎物时,背鳍就急速震动,身体弯曲,扑向食物。
& x& h7 S1 V/ m: H2 Q7 c) Y& K! L带鱼具有结群排队的特性,每年春天回暖水温上升时,带鱼成群游向近岸, / U7 b/ v( c4 X
由南至北于生殖回游,是为捕捞季节;冬至时,水温降低,带鱼又游向水深处避寒。 ( G: u) M& g/ W& S' E
2、有效成分 每100克带鱼肉中,蛋白质有19克,脂质有7.4克, ! k- h7 u' v' K8 z5 u+ z
其他营养成分未见特色。带鱼的鱼鳞中还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 0 s l0 W; Y6 R9 C$ \4 ?2 U
纤维性物质(硬蛋白中)、6-硫代鸟嘌呤等有效成分。 3 o! B$ D" E6 X0 ^, I
3、保健功能 带鱼肉含多种营养素,带鱼鳞可以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
& p4 s& _' Y. _; K) _, K2 a预防冠状动脉心脏病、抗癌等等。
4 j n; o! [# o' H4、开发现状及前景 科学家发现,饲以带鱼鳞油的大白鼠,可以降低血脂胆固醇
N$ {, [% Q" H8 Q( ?# C: ]且毛长得很好。1986年日本的岸田忠昭教授指出,带鱼鱼鳞硬蛋白中含有的纤维性物质,
+ W/ w2 U$ O: Q) I5 Y- C/ |可以抑制胆固醇,也可以抗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