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过这篇文字,我摘了几个认为表述不甚清晰的句子,然后我放弃了,我觉着读者之所以有‘散’的感觉大约出自于作者一味说话,并没有过多考虑给读者留‘气孔’。
% j5 J% A# f0 o# M 就我的理解,实际上作者的感受一直绵延着,散 的感觉,在于文字处理手段没有跟上。
% W z% c& D$ i, Z/ u) b 倘在下来写这篇字的话,或许我会先交代清楚故事生发处所以及它的变迁;然后叙述故事,再后阐发。 9 K& y$ ` t$ v* t5 s/ M8 a
夹叙夹议对写者永远都是一种挑战,剪裁不好就连了片儿,补子连大襟一个颜色,汤水倘再多些,多好的材料也成了一锅乱糊。
9 V# N4 |& E3 l9 U M% c) ] 7 O. r, u5 R/ i
2:取舍 在写字过程当中务须潜心领会。会留白,善留白,会成一幅好文人画,事无巨细全糊上,那是亮白罩顶棚。 7 M( Y" @7 W# h; g `: U& l' ^
6 N! d% O; ~" A- t R7 @
3;定语、状语的使用也很重要,好的句子是能正确表述自己感受的句子,不是定、状语愈多愈好。
( d' W, ]& S) O+ H' ^# k( V ) x" ^: D2 Q- Z: W _) k
4;善为文者,如调羹汤,啥时该入啥佐料,啥时该放菜烩,顺序为之,味自醇美。 , j: {$ w/ N7 a* u& k
}& }# }5 _2 q2 l/ l) s9 ~5;不懂瞎说,楼主您别恼咱!!
* }1 p: f* H# d: D) M ! `7 n* U' w9 X1 {9 X5 Y4 F5 }
6;问候您,欢迎您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