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3647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10-8-28
最后登录1970-1-1
|
1950年,南京博物院考古专家在江宁南郊祖堂山南麓发掘了震惊中外的南唐二陵,南唐开国皇帝李昪及皇后宋氏的钦陵,及中主李璟及皇后钟氏的顺陵在5 }; E o& }3 ?2 `
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次考古发掘历经60年后,南京市博物馆一支考古队悄然进驻南唐二陵,而这次他们所进行考古勘探的则是在寻“南
1 o0 E( G, G& B% u C唐二陵”外的“第三陵”——“千古词帝”后主李煜的懿陵。 为何再次勘探? 文博专家推动60年后“再考古” “19508 H* m) w- P, H, y4 e8 i5 H
年10月7日,南博田野考古工作团的主要工作人员在曾院长的带领下,步行来到‘太子墩’墓地,我们从该墓前室西侧室西南角的盗掘洞爬进墓内,用多支手电筒
. w* g8 H, E2 y1 W- i) L; h+ |照明,自前室南墙上半截测出墓门的大致宽度和比较准确的方向……”这是一份蒋赞初先生所记录的60年前南唐二陵考古第一天。 60年后的104 \. o& B. H i5 M1 M3 @! ~
月,南京市博物馆的这支考古队再次进驻南唐二陵,沿着曾昭鹬、蒋赞初等一批前辈考古学人的脚步再次启动南唐二陵考古。他们的前辈所发现的钦顺二陵,继承了1 n' t8 X8 q) ?) f
隋唐以来陵墓建筑的基本特点,布局规矩,结构严谨,并保存有精细的石雕和彩画,对研究南唐时期的建筑、帝王陵寝制度、艺术都有重要价值 作为当年考古亲历者,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蒋赞初认为,由于当年条件所限,60年前的那次考古工作只对两座帝陵的墓葬核心区进行了发掘清理,并未在陵墓周边区域展开全面的调查勘探。 / r$ X! h% e; u6 J. D D
“这也给南唐帝陵考古留下了许多待解之谜,最大的谜团就是后主李煜的懿陵在哪?既然李璟的顺陵在李昪的钦陵偏北50米,那么李煜的懿陵会不会就在顺陵偏
: ^# P, q u3 F; p% x4 N) w. {北50米呢?虽然史料没有明确记载,但我觉得应该有50%的可能性。”蒋赞初先生表示。因此,在蒋先生与另外几位文博界专家的推动下,南唐二陵发掘六十周* s7 R$ i; A2 X
年之际,本次考古勘探工作正式展开。 目前有何发现? 陵墙和两座陵前建筑初露端倪 “我们考古队目前在顺陵西侧偏北方向
6 ?; q3 n. H9 ^* r进行勘探工作,摸清陵园区的四至范围和建筑布局,以及可能存在的皇族宗室墓和其他高等级陪葬墓。目前也仅仅局限在勘探,还没有进行考古发掘,因为南唐二陵
/ v W- L0 H' X5 a+ B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果要进行发掘必须征得国家文物局的同意。”南京市博物馆一位考古负责人告诉记者。 曾参与发掘南唐二陵的南京文博泰斗蒋赞初先生告诉记者,按照帝王陵寝的规制,陵园区应该存在围墙、神道、石刻及其他附属建筑,“当年,我们在顺陵西南方找到了享殿遗址,并发现了三个石柱础及部分砖瓦、瓷片,但由于时间有限,没有展开进一步发掘。”蒋先生表示。 ! E) q, Q) n* H# H2 C
而在经过几天的考古勘探后,考古队员们取得了可喜的发现,一条围着南唐二陵的围墙遗迹被发现,这被考古队员们认定为“南唐二陵”的陵墙。随即,更多南唐
@, B6 F6 ~, S( \! S. k的遗物相继出现,南唐时期的瓦当等建筑遗物,两座当年陵前建筑都被“锁定”。而一切的疑问都集中在:“千古词帝”李后主李煜的懿陵到底在不在南唐二陵周: ~4 V/ J6 x% a" V
围? “我们对此也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是考古勘探工作不是探秘,是需要一步步严格的程序的,当然,我们会随时关注懿陵的,如果能够发现懿陵,那么南唐二陵可能要改名为南唐三陵了。”这位考古专家表示。 懿陵里埋着谁? 不可能是李煜,葬着大周后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首《虞美人》词,是我国历史上“千古词帝”南唐后主李煜留给后人的佳词丽句。幽怀故国,情深意切,肺腑之感,催人泪下,道出了亡国之君的独自忧愁与无可奈何。 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目前考古队员们所进行勘探的这块土地如今已是一片茶林,葱郁的绿色覆盖在略微突起的土丘上。这块地下是否真藏着李后主李煜的懿陵呢?那么,如果考古队员们真的发现了李煜的懿陵,这位词帝的尸骨是否会现身呢?
# m% ]- s; O1 j5 _3 d3 x “根据史料记载,李煜被掳到洛阳,最后被赵光义赐毒酒害死,死后葬在洛阳邙山。而如果发现懿陵,最有可能发现的则是李煜夫人大周后。”南京市地方志办公* z' a% u) {. ~$ I' S. n8 F1 P
室专家陈济民告诉记者,据史料记载:“乾德二年 964年
( k' T/ X2 N" s7 O十一月,大周后卒,次年正月迁灵柩于园寝,陵号曰懿陵,谥昭惠。同年九月,钟太后卒,葬于顺陵”。 陈济民表示,在李璟皇后钟氏下葬顺陵时,后主李煜的懿陵已经修建完成,只是因大周后先于李煜离世,故先行入葬懿陵,而李煜国破降宋后被宋太宗毒死,葬在洛阳。因此,原本应为两人合葬的懿陵,最后只入葬了大周后一人。 大周后何许人也? 曾求李煜“薄葬”,琵琶陪葬 - Z6 U$ W% S. U9 u
据史料记载,南唐建国仅三十九年,共有三位皇帝,四位皇后。第一位皇后为宋福金,南唐烈祖李昪的皇后。第二位皇后为钟皇后,南唐元宗李璟的皇后。第三位$ j! v M! R* Y& o
皇后为大周后,原名周蔷,小名娥皇,司徒周京的女儿,她就是李煜的第一位皇后。周娥皇是位优秀的音乐家和舞蹈家,“通书史,善歌舞,尤工凤箫琵琶。”史书
! J* J1 O7 T1 u8 [0 Q1 g记载她“有国色”。她重新考证编排唐明皇时代的“霓裳羽衣曲”,使其再次流传于世。 大周后与李煜感情甚笃。大周后生病期间,李煜朝夕相伴左
9 E$ D& x! k! s( J( N% s! q s' T右,所有的饮食他都要亲自照顾,汤药也一定要亲口尝过,才喂给妻子,大周后病入膏肓,临终前,亲笔写下遗书要求薄葬,将自己臂上的玉镯去下,交给李煜,留8 z. ~+ q$ W! ?+ u
作纪念。精通音律的大周后要求的陪葬品则是一件乐器,她在弥留之际,请求李煜将中主李璟所赐的烧槽琵琶陪葬,并写下遗书希望薄葬。 大周后去世1 z, p( I0 s# l3 m5 L, j$ v
仅仅一个月,出现在葬礼上的李煜,就已经由一个“明俊蕴藉”的28岁青年,变成了“形销骨立”、不扶杖就无法站立的“形骸”。李煜曾赋词“空有当年旧烟' `# l" z6 N' l5 `" A$ a+ @5 F
月,芙蓉城上哭蛾眉”悼念爱妻,并自称“鳏夫煜”。周氏病重期间,其妹常出入宫闱,与李煜渐生情愫。开宝元年 968年
) ]9 z0 C- Q. p3 y1 }: L/ ?,李煜与其妹成婚,俗称“小周后”。 (南京晨报 成岗 刘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