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21|回复: 1

三游清东陵[09][含47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0-12 17: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日的计划是:

& [5 C2 L& J# U" e


拍摄孝陵的朝山(金星山)——访苏麻喇姑宝顶(老贵人园寝遗址)——拍摄兴隆口——谒昭西陵——游走孝陵神道(影壁山以南段)。

* }5 [+ L& ]/ W

 

$ d* z1 t! w5 h: w- N H7 F5 a

 

) i3 b: Q+ ]3 J: \8 j

 

8 E$ H9 i; y/ v% ? ~2 E" s3 J' S

续前文。

, k" t0 ^( [8 ~5 c/ }% _

 

* k; b& h. U1 a9 c

 

- `1 y3 `- J$ F* q1 A

往北为大红门,面阔37.99米,进深11.15米,开三券门洞,黄琉璃瓦单檐庑殿顶,大门两侧还各有角门。

- B$ Z# J' E3 O2 L* j

 

[8 g& J4 ~/ M3 i8 i& y

 

' n( d5 u7 | C) t

 

. N9 R& F! s( D' d# @

[转帖]:

3 n( [3 \7 n1 J

 

( `: p+ A) b/ Z- ~4 G! v

大红门是陵园的正门,单檐庑殿顶。

1 @) J" z; ^' ?4 Q* a; _

 

- y" q1 N8 D& A B, }( s2 _

凡来谒陵者,均由此门出入。

3 ^) w: J$ g% O* z$ H

 

5 G- R; R% w, U% b9 g l7 \

 

/ M8 h3 Y- X. e2 r; t& s

 

$ b# K% L* X+ b! Q

由大红门两侧伸出的长达40里的风水墙就像两条长臂把陵园的“前圈”抱拢起来。

3 G% p) {) @# q/ r0 Z k

 

8 ], S5 c2 K# d6 x# z* A

 

5 w# Y; `# \$ q5 ?2 n/ {9 G* v0 V ]

 

( m; t8 c6 k6 {; r9 g7 @3 W$ ?5 P

大红门有3个拱券式门洞。

1 w0 h$ W6 {0 z7 N8 Y

 

& n. n7 {( I* A2 b

3个门洞各有各的用处,各有各的名称。

5 y0 ^5 o5 O( s) d' x

 

9 S. P' [. E- {# W1 @. t/ O

中门称“神门”,是皇帝、皇后棺椁和神牌通行的门户。因为皇帝、皇后死后升入极乐世界后,成了神,所以称为神门。

# t/ ~* Z4 C, r

 

; Z% O' C, Q; l3 S4 [( U

左(东)门是“君门”,是皇帝谒陵时出入的门户。称皇帝为君,所以叫君门。

! G S/ b( W+ X' T0 s) m

 

$ g. U- s' A% ]" s& V; J/ k

右(西)门叫“臣门”,不言而喻,是大臣出入的门户。

1 ?0 T" V2 f& g _: E$ d

 

2 U4 f1 x4 T/ g8 c) Y& O$ p

 

; e! [! H4 [ S

 

; T* D: R8 w8 E8 v0 L+ B2 _

虽然中门是帝后棺椁进入的门口,但实际上帝后的棺椁并不从中门进入的。

9 A( `* {& p2 S3 Y& T1 a

 

6 H! |( [3 C% n- w2 U$ s

皇帝和皇后的棺椁用128人抬着,中门根本过不去。

3 N$ {( ^- [; w0 M, |

 

( w( |( l/ [1 p0 j3 H8 ?& X, ?) U

所以每次皇帝、皇后的棺椁入葬山陵,进入陵园时,就将大红门旁边的风水墙拆一个大豁口,棺椁从这个豁口通过,进入陵园。丧事结束后,再将豁口砌好如初。

b$ @$ k2 k5 f$ c% c+ l

 

5 r( g- ]4 M9 U








 

. y8 ?' T# y: t5 E

 

% v1 }; k+ t1 {9 i# u( e3 v

 

" r7 F+ f2 c& @/ j' d


[转帖]:

5 q5 O7 S' v3 [: R* O; E

 

# y# L5 B: k8 P2 A

 

9 D. `7 p3 n1 Y& M( Q, |' I

大红门东西建有长达四十余华里的风水墙,向东抵达马兰关,与长城相连,向西达黄花山麓而止,墙上建有便门共六座。

6 N8 j6 F( T1 ~; p/ z

 

- H2 }; M: y6 V% e* W

大红门今东西各残余百米墙垣,其余砖石1928年被北洋军阀进驻部队盗卖,计得价银700元之少,大红门也被拆毁。

* X# O( S! ?+ F6 r) W

 

( Z8 R- F1 o! x# V7 N

1979年,仿照清西陵大红门复原,耗资十六万元。

* {- I. k' V3 ~$ m" u4 ?

......

( G/ [8 W; x" H0 q8 F

 

. _( l3 q: f/ A$ F5 w+ @4 I) W


图054.为清东陵大红门南面丹陛石。

/ L) p: ] m, J, Y {* z# N

 

1 }& v; f( P( e/ H# q

与图107.  中清西陵大红门南面丹陛石雕刻不相同。

. q5 X- l% q9 V+ G( ?% Z) b# G

 

+ x4 C2 p4 e F1 \+ W1 q+ {

这块丹陛石大概是被拆毁的清东陵大红门的遗物吧。

7 |0 l) k0 J) |7 Q9 ~$ ?0 Z


 

. }" [0 A2 H" x0 Z1 h9 M: \



 

% ?: ~" g+ ~) Z# \' Z( Q, G' c

 

+ x2 d, J/ A8 z% r) j4 r

 

/ y1 ^8 f* D( n+ x4 D

我从东券门进入陵园。

9 a% }; w# D3 ]! j

 

7 q9 |* H& l$ |1 ~2 y3 _


[转帖]:

5 P6 _* R+ h. @' F; r+ q

 

6 D n: Y- D7 S9 ?

大红门内东侧有具服殿院。

, o! g/ D7 Y, Z ]( N8 b' ]) b

 

5 Q& O! l: b4 F- K; X' S: g* e

具服殿环以围墙,西面开3个门。

3 a) i$ B; C% K% _6 t P

 

; m- @7 ]0 f" j. x: s- k

正门一间,朱红大门,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两旁的门为随墙门。

* _* c6 ]9 {, b; C

 

% @/ w* D& Z8 K

具服殿坐东朝西,面阔3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

: n. U; B1 G4 p1 }

 

$ f- r, Y6 G2 n+ u

具服殿的后面有一座小建筑——“净房”,面阔和进深都是1间,黄琉璃瓦顶。

) n, B; l ?6 l. F- }" S( L$ x7 n

 

* V8 L) |# [( N) M) X0 ~

 

# m- E4 M) E9 Z# w7 R

 

, \" r! Z4 @' M0 Y


具服殿院1928年被毁,1993年复原。

2 G+ D: e- R$ [7 {) X) }

 

3 t) y* X u! h: U5 L. i$ R) y

 

2 J2 c$ M! J- ^9 n


 

+ R0 L9 K2 G4 I" h1 Q+ n


具服殿院门紧闭着。

: I: W5 ^9 M! s6 P, _0 N

 

% y/ o& s$ h) p! \9 f# S

这是清西陵的具服殿的照片:

. O, m" @2 z7 b4 A5 k


 

9 D' B/ g: x0 q4 P) |2 ?


 

2 r1 d$ V) X6 T- k+ E

 

+ ^, z" p; t' d# G& U- Y$ y

 

+ [5 g, y, {3 c: n; \

 

5 \: j8 L! D0 g

[转帖]:

' n3 g% X& h1 K6 S4 B! M5 l" H. `+ L

 

$ v) J4 W- U, s9 a' O7 C

具服殿之北500米处,为神功圣德碑楼,高达30余米。

, U& Z4 K) _( N' a8 b+ w3 [* X

 

, z% E% M8 i+ I8 ]+ ] I* r

碑楼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四面各有一券门。

8 [& G. f' t |) n9 |0 E/ `! c: _

 

) e6 N4 k8 f- k/ b5 c6 a7 }* d

碑楼基座为正方形,边长28.76米。

) N& T! ?% _5 R. T! j3 j

 

* I7 \3 X- z" \" A4 a" u: m

碑楼内石碑碑身高6.72米,宽2.18米,厚0.75米。

( L( n s2 L: I4 Q. ~# I

 

, y! d z4 z; C# J

石碑碑帽正面碑额上刻篆字:“大清孝陵神功圣德碑”。

2 `3 ]1 M5 g$ c) @2 S5 K

 

9 I; |4 w c% p" l' {" a/ e w

石碑碑身刻有满.汉双文的碑文,乃康熙帝亲自撰写。

/ ~- d) R% [+ \2 a- U% r: M C

 

( q5 b3 |( P: v( l

碑座为龙首龟趺。

: y! P3 s5 l7 Y" {4 @( `; O

 

5 u: ?: W( o" `6 P

 

; ^# U- E4 S6 _- D; x


原碑楼光绪年间被火焚毁,后对石碑重刻。

( S' C B% F# c" z% h% T

 

4 B" K' f: w* \. |/ m {

 

; P6 s1 U+ R5 c/ Z1 k. x) n0 @


碑楼四角有四根汉白玉石柱,名为华表。

/ E. n0 C& E5 }8 D

 

% i1 \1 J1 g" m

华表每柱承以须弥座,四周有石围栏,柱身雕蟠龙,四周围以祥云,柱上为承露盘,横插云板一块,柱顶雕一蹲龙。

7 Q" t- s# O% Z. f K

 

6 H# t! R2 }/ {0 c9 o: }

 

% f. e* j% c' l9 H2 r4 V

 

6 K# g# o4 J6 w" M6 B

清亡后,碑楼遭到严重破坏,1984年修复。

# [+ \& g8 h% U8 X

 

! E3 f' q& R# t4 Z0 Z; j, Q


 

, O5 b4 W c1 j# M/ j0 t/ H2 n

 

/ H0 w- u, F- M) X2 f( d/ {0 C




8 J/ i+ F( d9 v/ H: E



1 \4 K: X& n x/ u. z( m7 O/ ~8 I

 

2 {$ M4 X. Y+ b4 F

 

1 _0 E# _4 i p4 Z4 X( m' r

大碑楼已关闭大门。

& o% k& S( R3 S4 W/ _

 

6 T' a' Z/ E. }0 C* l


这是今日07:30拍的:

% g" |6 C4 i6 ]: d& T! k' [

 

& L1 m% }- U% D# C2 o3 R! a

 

" K. ?( P; z o! k5 j0 X) n/ b


















 

$ u% Z( I4 i9 e8 ~7 q, l

 

( y4 f! L( q" P' F; r. h L G

 

+ b! b. b( R ^: X# H' y; y

 

# D- s6 @) j9 { v0 x4 O

大碑楼外的图片:

# P" B5 b! N! W) Z, |* Y4 |# L3 e


 

. t% M: H8 I, T8 n








 

. d+ O, x2 k: a3 I$ @


 

4 c, G2 d: Z. @5 e1 L

我离开大碑楼。时间是16:30.

' S) v5 }4 w# G/ i+ ^

 

3 d+ E! e4 H2 g3 y4 o/ M5 w% J

 

1 u( ]8 | k6 D% ]; n) b

 

$ p4 K" X6 o# o

我沿着神道向北,到影壁山的观景台上,去眺望一下清孝陵的石像生(俗称十八对)。

: X" h; W: ]/ D2 W% c/ W

 

- O- g+ ]& T, W: q* m

 

5 |; }5 m5 ^' h0 B% k



 

) R K D# W; V7 {


图104.  中,红点处即观景台。

! x% C% L- X1 ?, s- w$ t1 v `* s


 

! ~/ s+ o& G0 J y


 

) J: f3 A* c5 |" I4 o* F& Y

 

7 V% S( d/ u4 u* G6 E' h* c% W

 

0 z7 p2 h& h0 ]3 |+ V

图105.  中,黄点处是登山起点;绿线是登山线路 ;红点处是观景台.

+ _! t' f8 n6 i8 j

 

" J$ ?2 U7 \8 Y8 b; j8 i

 

( O: ?) x4 n/ ]% x: i) w/ k


这是石像生卫星图:

& T4 e2 H! _ H8 K1 b



 

0 N& k4 s. R4 g9 [( R* [

 

( X: ~8 a4 S4 S2 F+ W% ~1 @3 M

这是观景台路标:

, ?7 j; Y3 W. [" f( ~, v

 

8 c. D8 i! G' U$ e3 `- |


 

0 s$ e. X( ~( `/ A$ l

 

% L( _' p! A& ?& u

路不长,5分钟登顶。

4 ~# r, c% \% Q( _1 i

 

. L+ q1 p/ q' j$ y, \: B$ e* w

登上影壁山的观景台,景色真美:

% G& C+ z1 R# s! H9 p

 

3 \0 w* a- B: d- N" D

 

7 Z# R- N! @0 p7 U1 t





 

2 q/ s- T% @9 b! C* V

 

9 V) A1 ]0 s$ i' P. ?

我在这里坐了20分钟......

; D. a( Z% P) J* S5 x

 

4 D: }4 x7 g) ~


第一天的游览结束了。

% u# m0 I+ X9 x( T% h5 v

 

5 D% m! t* [+ _! {& s

明日接着游。

( x1 B# }1 }# a4 L9 F0 Z$ w4 ?: x

 

. t; A3 i* n/ R) s) F0 [3 J

 

: t' |5 r* W5 A* b


待续。

1 a1 C9 P/ O$ @' E5 D1 U( u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三游清东陵[09]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5 15: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错,观景台没注意过,下次去走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9 17:01 , Processed in 1.14515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