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50|回复: 13

[分享]奢香墓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1-19 0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Y" M2 H9 L( P* H% R

奢香墓位于贵州省大方县城的雾笼坡上。

, u* H+ s5 x) ~

该墓因年久失修塌毁,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奢香的后裔安淦辛等禀请大定知府、黔西知府修墓、树碑、建祠,以表业绩,将原“明封顺德夫人”嵌于墓前。碑高3米、宽2米、厚0.50米,正面阴刻“明顺德夫人宣慰使司奢香夫人之墓”等文字,并建有一座碑亭,还建有奢香祭祠。

/ B8 ]: _* y: `' q5 t% r( d

奢香(1368~1396年),四川古蔺人,彝族君长奢氏之女,下嫁明朝贵州宣慰使霭翠为妻。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霭翠死,奢香代其职。当时的贵州都督马晔“欲尽灭诸罗,以代流官”,于是制造借口,辱挞奢香以激变。当四十八部土司要求“扫境以反”时,她坚决拒绝,于洪武十七年(1384年)亲赴京师,自陈家世及马晔的罪状,并向朱元璋表示:愿效力开辟西鄙,世世保境。朱元璋出于政治的需要,将马晔处死。奢香回到贵州,宣扬了朝廷的威德,并开辟了一条自东到西横贯全省以达川滇边境的交通要道,还通过朝觐、输赋、进贡等活动,使贵州和中央王朝的关系更加密切,从而巩固了祖国的西南边陲。

2 D" H5 F! j& S6 h4 T5 Q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奢香卒,明太祖朱元璋遣使祭奠,特赐“顺德夫人”的称号。其遗体按彝族传统实行火葬。水西实行改土归流以后,凡在大定、黔西任职的流官,也按汉族的风俗,每年清明节为奢香扫墓,对加强彝汉人民团结起到了良好的影响。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9 0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奢香墓

[分享]奢香墓

[分享]奢香墓

[分享]奢香墓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9 0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奢香墓

[分享]奢香墓

[分享]奢香墓

[分享]奢香墓

[分享]奢香墓

[分享]奢香墓

发表于 2010-11-19 06: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介绍。

1 }2 p& r# `5 Q% l) `

此墓今日能有此待遇实属不易。

: t3 x" U6 i) p3 N4 G( N

那些坟裙上高浮雕真美,不知是否有近景大图?

`6 m: t6 B0 x3 S8 w, f7 z; f

也不知道现在能看到的东西有多少还是明朝初年原墓的实物?

! k3 Y# u* Z6 U8 v" j8 O& J, x

哪怕是道光十三年的物件?(石祭台可能老一点。石狮上的黑

: o4 }4 J/ R% Q1 I2 g* Z- p

苔藓较重,年代有可能早一些。)

3 E$ _4 Y/ c! p2 `! X6 ~/ u

从照片上看,建墓规制如此高贵,过格,过于“讲究”,已经

) T+ k* E ^: z' t3 k5 [( v

大大地超过了当时人的想象力,可能附着了现代人太多的想象,

7 ]: A: J, y3 j2 ~, d/ H2 K

从石雕的品相和表面的“干净”程度看,疑多为现在制品。

发表于 2010-11-19 07: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革期间境遇如何?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9 2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U3 o. J) T/ }' T" J/ T& G5 r; Z

 奢香陵墓九层台,人龙文虎彝象开。墓葬坐北向南,左面有条“青龙”,乃是“万山环地拱,一岭向天撑”的云龙山登高放眼,层峦叠嶂,云雾缭绕,伟岸如海,会使人顿生胸襟宏阔,意兴高远的情怀;右边有条“活龙”,则是已经通车,川流不息的黔西北第一条高等级公路,由大方县城抵四川的纳溪,直接与长江水运相连的大纳公路。前有浪风台“驰逐于其南”,后有将军山,“坐镇于其北”。在四周山高林秀的风景映衬之中,更显示出奢香墓的建构布局,气势恢宏,肃穆庄重,岿然巨制。环围墓表的板柱、瓦筒、瓦当和护栏、华表等的浮雕、雕刻精细,刀法古朴,造型生动,智利健有力,全是形态各异的生龙活虎之象,鲜明地体现了彝族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9 2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0 \3 L2 I% W6 ]3 J: ]

 大明顺德夫人-奢香夫人传

& ~2 a8 H; g$ F( {/ Y

  奢香,彝名舍兹,生于元顺帝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系(四川蔺州)宣抚使、彝族恒部扯勒君长奢氏之女。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年方十四,嫁与贵州彝族默部水西(今大方)君长、贵州宣慰使霭翠为妻。其夫霭翠,彝名陇赞阿期,系贵州彝族默部德施氏勿阿纳四十六世孙,元末袭任顺元宣抚使,八番顺元宣慰使加云南行省左丞。明太祖朱元璋灭元后,在金陵(今南京)建立明王朝中央政权,于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撤销原元建制,设贵州宣抚司。霭翠与水东的宋蒙古歹、普定的女总管适尔等先后率部归附明王朝。朱元璋皆"予以原官世袭","赋税听其输纳"。以霭翠为贵州宣抚使;宋蒙古歹为宣抚同知,并赐名曰"钦"。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朱元璋鉴于霭翠统辖的水西领地较广,是控制川滇黔边境的战略要地,民族众多,具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兵力强大,行动统一,其对西南政局的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于是下诏,"升贵州宣抚司为宣慰司,以霭翠为宣慰使,宋钦为宣慰同知,令霭翠位各宣慰之上,设治所于贵州城内(今贵阳)"。奢香自幼聪明能干,好学深思,婚后成为霭翠的内助,经常辅佐丈夫处理宣慰司的许多政事。在与丈夫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奢香逐步增长了摄政理事的政治才能,以贤能闻名水西各部,受到族人爱戴、尊称为苴慕,即君长之意。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水东的宋钦死去,由其妻刘淑贞代袭宣慰同知一职。同年,霭翠病逝。由于子尚年幼,不能承袭父职,奢香毅然克忍居孀抚孤之痛,代袭贵州省宣慰使职。

. Z" N( L! J1 X. D: h' F

  奢香袭职摄政后,正值明王朝揭开消灭故元梁王政权,统一云南之战的帷幕。盘踞在云南的割据势力主要有故元梁王和土酋段氏。梁王巴匝刺瓦尔密以昆明为其统治中心,在明王朝建立后,仍奉元朝正朔,服从退据蒙古沙漠的元朝残余势力的命令。土酋段氏控制着大理一带,虽然直属北元政府管辖,但处于半独立状态。

5 l6 `0 M6 @* J' N0 }

  洪武十四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命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左副将军,西平侯沐英为右副将军,率师30万人,从四川、湖南兵分两路,经贵州南征云南。盘踞在云南的元蒙割据势力视云、贵、川三省交界处的黔西北为军事重地,暗中与这一带的土酋相勾结,企图屯兵固守,阻止明军征讨。奢香审时度势,以国家统一为重,坚持不卷入使西南分裂割据的旋涡,积极让明军在水西境内安营扎寨,主动贡马、献粮、通道,支持明军经贵州进伐云南。再是凭借水西与西南彝族各部的宗族姻亲关系,亲自出访乌撒(今威宁)、芒部(今云南镇雄)等地,向诸土酋宣以大义,晓以利害,进行劝说开导,从而使割据势力失去支持。明军顺利进入云南,一举消灭元守军,梁王自缢而死;再又挥师攻克大理,土酋段氏就擒,从此结束云南割据势力的统治,使明王朝实现了对西南边陲的统一,奢香为国家的统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 ]% K" C3 T4 y% f! b

  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明王朝派驻贵州的封疆大吏--都指挥使马晔,执大汉族主义偏见,视奢香为"鬼方蛮女",对其摄贵州宣慰使职政绩卓著,忌恨不满;好事贪功,企图以打击彝族各部头领为突破口,一举消灭贵州少数民族地方势力,"代以流官"、"郡县其地",达到邀功朝廷,专横贵州的目的。因水西奢香力量最强,就把矛头对准奢香。为此马晔作了充分的武装准备,等待机会。是时,有人污蔑奢香,马晔即借机将奢香抓到贵阳,用彝族最忌讳的侮辱人格的手段"叱壮士裸香衣而笞其背"。以为如此激怒奢香,扩大事态、就可趁机出兵,大动干戈。奢香无辜受到辱挞,极为忿怒,折断所佩革带。与宣慰同知刘淑贞"走诉京师",朱元璋下定决心召回马晔,定以"开边衅,擅辱命妇"之罪,将其下狱。然后赏赐奢香金银和丝织品等物"遣之归","命所过有司,皆陈兵耀之"。临行,马皇后又在御花园设宴款待奢香,郑重饯别,奢香在同马晔的较量中,"居然巾帼丈夫雄",终于兵不血刃,洗雪挞辱,金殿胜诉,扬眉吐气。她的胜利,客观上起到了反对分裂,消弭战乱,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进步作用。

+ F$ k( ^. T7 u6 F' L6 Z8 h

  奢香回到贵州后,一面宣扬朝廷的威德,使"诸罗大感服",人心安定;一面履行诺言,刊山通道。在洪荒草昧,"羊肠险恶无人通",雪栈云林,"落落千秋无通款"的贵州高原,奢香亲率各部,组织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披荆斩枳剪蒿莱","凿山刊木穿蒙茸",开辟出以偏桥(今施秉县境)为中心的两条驿道:一条向西经水东(今贵阳东北)过乌撒(今威宁)达乌蒙(今云南昭通);一条向北经草塘(今修文县内)、陆广(今修文六广)、谷里(今黔西谷里)、水西(今黔西城关)、奢香(今大方大渡河桥西北)、阁鸦(今大方响水小阁鸦)、归化(今大方双山归化)、毕节(今毕节二铺)等九驿(龙场驿为首,故称"龙场九驿"),岁贡马匹和廪积。

& ?4 T- G. D. C4 a6 @: Q' h: ~* Z

  "鬼国山河改,皇华驿路存";"九驿邮初置,三巴路已通"。奢香主持开辟的驿道,成为纵横贵州以达云南、四川、湖南边境的交通要道,改变了贵州险阻闭塞"夜郎自大"的状况,沟通了边疆与中原内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增进了汉民族与西南各兄弟民族的交流,促进了贵州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龙场九驿"成为奢香为国为民建树煌煌业绩中的一座丰碑。明王朝亦把奢香当作巾帼功臣。明太祖朱元璋曾这样称道:"奢香归附,胜得十万雄兵!" "九驿路开山失险","自是大道通而西南益辟"。从此之后,奢香多次到金陵,通过朝觐、禀呈政务、输赋、进贡地方物产和马匹等活动,使贵州和明王朝中央政权的关系更加密切起来。"每岁贡献不绝。报施之隆亦非他土司所敢望"。通过广泛地接触汉族地区文化。奢香开阔了眼界,深感贵州远在边陲,贫困落后,决心"躬亲倡文明"。奢香摄职期间,多方接识中原内地的才人学士,聘迎汉儒到贵州兴办宣慰司学,传播汉文化;招来能工巧匠,传授先进的耕织技术,开置农田,发展生产;倡导彝汉融和,安居乐业。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奢香将长大成人的独子阿期陇的派到金陵,请入京师太学读书,明太祖朱元璋特下诏"谕国子监官,善为训教,庶不负远人慕学之心"。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阿期陇的学成而归,朱元璋赐与三品朝服并袭衣、金带等,并钦赐姓"安",汉名亦叫安的。同年十月,奢香派遣子媳奢助及把事头目允则陇,带上被朱元璋赐名曰"飞越峰"的水西名马60匹入朝献恩。经过奢香的勤政治理,苦心经营,使莽莽黔山彝岭的水西地区,社会安定,民族和睦相处,经济发展,文明气象日昌。

3 h# h0 K# n, o9 X3 m2 s

  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年仅35岁的奢香不幸病逝。明太祖朱元璋特派使臣到水西,参加奢香的葬礼,加谥奢香为"大明顺德夫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9 2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奢香墓

[分享]奢香墓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9 2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x1 p; k! N4 L+ s% e7 g6 j

奢香翘楚水西,奄奄声华夏,彪炳千秋,是我国历史上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巾帼英雄。奢香逝世600年来,其墓葬是几经沧桑陵谷改,一抔黄士嗟犹大;行人人凭吊荒烟笼,欲识原告文扫苍苔。清康煕三年(公元1664年)。平西王吴三桂率兵“剿水西”时,毁于兵燹。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奢香后裔安淦辛以奢香代夫袭职,开通九驿,“勋垂竹帛,在国为功臣;守励冰霜,于家为节妇”为由,禀文大定府请予修葺“顺德夫人祠墓”。当时大定府即予立案,批文曰:“顺德夫人以笃忠贞,志坚金石;名垂竹帛,望重华夷。路通九驿,凿山著磐石之功;坐镇百蛮,赐姓奠苞桑叶之固。实千古伟人,幸一抔沿在,宜加奖藉,以励精诚。”后由大定知府王绪昆、黔西知州吴嵩梁于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主持将墓修复为围石封土,另立面碑和墓志碑,立“奢香夫人故里”石标于墓侧卧路旁。发国以来,由于未加管理,日久年湮,濒于毁废。1960年,人民政府贯彻发展政策对奢香的历史功绩认真作出评价和肯定,对奢香墓进行了初步维修,并列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到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国家兴旺、巾帼建功,盛世弘扬。1985年起,中央和省、地县各级政府拨款修葺奢香墓。1988年元月,经国务院批准,奢香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修葺后的奢香墓,在规模和结构上恢复了原貌。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墓葬围石封土,高4.5米,直径6米,圆围18. 84米;采用须弥座式,分9盘围石安砌,每盘用36块精料白石,为9的4倍;第六圆围是9板9柱高浮雕,柱上是虎头纹构成的图案花纹,板上为9龙9虎变形图;第九圆围为瓦筒,72瓦当虎面浮雕组成。墓前依地形筑砌两道堡坎劳动力石平台,各高1.5米;第一平台长46.8米,中为9米宽的9级踏云梦山,踏垛左右为120X60厘米栏板立柱浮雕各3块,平台左右为36块120X80厘米白石双面虎头纹图案的浮雕栏板,和38根120X30厘米白石虎头圆雕的立柱镶嵌而成;第二平台长23.4米,中仍为9级踏垛,左右各安栏板3块,立柱3根,左右平台仍镶嵌栏板18板块,立柱20根。第一平台中轴线上立墓碑1块,高3.6米,宽1.45米,碑面刻彝、汉文合璧的“明顺德夫人摄贵州宣慰使奢香墓”各14字,背面刻奢香夫人赞》五言诗,共248字。第一平台前,左右为石狮1对,各高2.6米;平台前的神道宽7米,长70米,立有华表1对,全高6.4米,华表下各为120X80厘米的白石浮雕护础立柱栏板16块16柱,华表上为云鹤高浮雕,顶为坐兽。墓地四周为仿古马前汉墙圈围环护,内有水池亭榭,石栏小桥,花树草坪,构成可供游息欣赏的幽雅环境。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9 2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3 S2 @/ `" A: D& J" B

 奢香墓址,原是彝族先哲建立罗甸王国城堡所在地。据《西南彝志.六祖起源》记载,贵州水西彝族默部始祖德施氏第二十五世孙妥阿哲,于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在楚敖山与诸葛孔明结盟,助孔明南片有功,受册封为罗甸王,令其治理慕胯(今大方)。于是建都在此,营建城堡。国号彝称“慕俄格”,汉称“罗甸”。水西彝族以“龙”、“虎”作为自己的图腾,并视为祖先加以崇拜,自称“诺苏”或“尼署”,意为“龙虎之邦”、“虎族之地”,汉称“卢鹿部族”、“罗甸”亦同为此意。据此可称这里为虎遗憾龙蟠的形胜之地。

发表于 2010-11-19 2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乍看上去像民国墓,呵呵,南方风格都是那种飘飘的感觉
发表于 2010-11-20 1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松园在2010-11-19 22:29:00的发言:
乍看上去像民国墓,呵呵,南方风格都是那种飘飘的感觉
7 W9 G. \* y6 R, ~

 

) g: F: T0 R* r& @1 w8 L: K

仔细一看更像,多谢居士分享。

发表于 2010-11-20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真去了不少全国各地的古迹,羡慕。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4 2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京北老梁在2010-11-20 11:30:00的发言:
6 b X7 [& W. c: O/ z6 e

 

: Y9 z3 l. {- }- J5 A" f

仔细一看更像,多谢居士分享。

) @9 W6 _: ]% a( c/ @8 s# \% h% ~" F

民国马的特点是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31 14:48 , Processed in 1.20193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