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18|回复: 4

[分享]雍和宫"打鬼"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3-14 06: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em01]4 P1 t) _9 e# o+ ~) U, Q

说起雍和宫的ANG="EN-US">“打鬼ANG="EN-US">”,老北京人几乎无人不晓。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底,雍和宫内人头攒动,争睹这一ANG="EN-US">“打鬼ANG="EN-US">”的场面。其实,ANG="EN-US">“打鬼ANG="EN-US">”乃京城百姓的俗称,藏语称ANG="EN-US">“羌姆ANG="EN-US">”,蒙古语称ANG="EN-US">“布扎克ANG="EN-US">”,学名叫金刚驱魔神舞。它是在西藏土风舞的基础上,吸取了本教仪轨和印度瑜伽宗面具舞的某种形式而成,为藏传佛教的一种密乘仪式舞蹈。至公元十五世纪,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为弘扬佛法,在拉萨法会上将原黑衣舞改编完善后成为祈愿法会的一大仪式,并延续下来。明朝末年传到北京。至清代,皇宫中正殿和许多藏传佛教寺院每年均要举行这一仪式,旨在驱除邪恶,祈愿天下太平。在清代,雍和宫打鬼的扮饰者不全是本寺的僧人,还有京城各藏传佛教寺院中挑选出来的僧人。至大愿祈祷法会前,由雍和宫扎萨克喇嘛行文喇嘛印务处,再通知各寺院派僧人到雍和宫练习。那时,此舞共跳三日。第一日为排练。第二日是正日子,第三日为绕寺。因为排练绕寺的时间太早,故很少有人观看,只有第二日,雍和宫内外人山人海。正如清《燕京岁时记》载:“打鬼本西域佛法,并非怪异,即古者九门观傩之遗风,亦所以根除不祥也。每至打鬼,各喇嘛僧等扮演诸天神将以驱逐邪魔,都人观者甚众,有万家空巷之风。那时,官署的蓝布帐幕,搭满了昭泰门内外,雍和宫牌楼前卖大糖葫芦、风车和京味小吃的比比皆是,叫卖声此起彼伏。打鬼的坛场即设在雍和门庭院,石阶之上搭有红栏杆看台,上置金漆桌椅。即时,众高僧及身着礼服、项挂朝珠的官员人等依序入座,两侧有乐队侍立。清代打鬼的服装均由皇宫专门定制。现今雍和宫珍藏有数套这类服装,其上满饰龙纹、八宝纹、云海纹,做工精美。

9 w( M w9 D$ c* V/ `) b5 O

据《北京晚报》2008年载:每至此日,红墙黄瓦的雍和宫门前;悬挂着永保护法吉祥天母地狱主三幅大唐卡画,院内还搭起了舞台,上铺红色地毯。台下中外游客熙熙攘攘,等着一睹打鬼的风采。舞台前方,置一用大红纸和高粱秸糊制的三角架。此架称巴凌,藏语称朵玛,待舞蹈结束后,向邪祟抛掷朵玛咒时用。即时,随着铿锵有力的鼓乐声,身着金色盔甲的四大天王出场,立于舞台四隅。布袋僧和六名小童至台前坐定,形成六子戏弥勒造型,给观者以喜庆祥和的气氛。如此,打鬼开始,其意是要为驱魔除障(主要指人世间的烦恼)而尽兴狂舞。具体每幕为:

    
一、绿度母献神饮:又称黑帽度母舞。此舞不带面具。舞者眉清目秀,头戴遮沿帽,右手持小铜碗,左手持鲜花,不断作敬献状,动作和缓,柔中有刚。意为以甘露供养、祈愿佛、菩萨度化一切有情众生,使之驱除妄念。二、阿杂日:系古代西域的游方僧和印度瑜伽咒师,或称来藏弘法的译师和高僧。他们是文化交流的使者。在唐卡中有《财神牵象图》,即一西域僧人牵着载满珍宝的大象,象征招财进宝。其意为外来使者带来了犹如珍宝般的佛法。但见舞者头戴螺旋形面具,身着红襟衣,下着彩条纹筒裙,腰系彩带,右手执彩棒。动作轻松而有节律,夸张诙谐。意为要以佛法度化众生,启迪众生战胜邪恶,还有感恩外来使者传法之意。


    
三、好迈:系蒙古语。舞者头戴骷髅面具,身着白色短衣和缎裤,腰系红带,足着白色绣花鞋,手执黑白相间的木棒。他们象征阎王的使者,手中的木棒称为拘牌,黑色表示罪恶,白色表示善德。他们有节奏地舞蹈,要将魔障辨认出来,驱灭降服。此舞体现了因果论这一法则。四、地狱主:又名降阎魔尊,为文殊菩萨的化现。舞者戴牛首面具,手执绢索和棒。舞蹈动作铿锵有力,那勇猛精进、惩恶扬善的气势尽现于舞台之上。五、尸陀林主:又名墓葬主,还说是胜乐金刚之神变。舞者面具两侧饰有五彩冠翅。身着白缎紧身袄,上绣红色纹饰,红兜肚,绣花红裙,裤、鞋、手套红白相间,胸前佩戴璎珞。他们做飞舞状,动作轻盈、快活。其意为在众护法、菩萨的协助下,终将魔障捉到。舞至最后,他们将象征魔障的模型灵噶团团围住,做驱魔除障之动作,表示将其灵魂从肉体中分离出来。

    
六、牛、鹿面神:舞者头戴牛首和鹿首面具,分别身着蓝、黄二色绣花缎袍。寓意他们是地狱主的侍从,为驱除一切魔障和人世间的烦恼而尽兴狂舞。舞者边持刀砍那象征邪恶的骷髅面人,边跪下来做抛扬之势。其意是已经将魔障的灵魂引度后脱离了肉体而超生。这是法舞的关键一幕,舞姿勇武刚健,具有较强的雕塑感。

    
关于法舞的动作,有严格的要求,《金刚驱魔神舞缘起》一文载:“上身犹如狮子,腰部如盘绕,关节像幻轮、肌肉当放松,血脉似沸腾,举止应尊严,作舞亦缓慢,膝盖要弯曲,骨骼现安乐,皆勇显威猛。

    
舞毕,抛掷除祟朵玛咒仪式开始,俗称送祟。鼓乐声中,众僧经长长的甬道至牌楼院。此院内备置了以干高粱秸搭起的柴堆。但见住持带领众僧诵经,随后,将巴凌尖端对外,猛地投入点燃的熊熊烈火中,意为将我执投入火中燃烧,使之达到圆融无碍的大自在境地,或者说恶魔被彻底歼灭,从此天下太平。


    
之后,僧人陆续归来,在盛满甘果的铜盘前诵经。这些甘果可称为胜利果。诵经毕,众僧将甘果分发给游人信众,得到甘果被认为是一种福分。

    
二月初一晨,当太阳即将升起的时候,雍和宫绕寺活动开始了。又称弥勒转寺日,意为接未来佛弥勒到人间清邪除祟,使人间的每片土地、每个角落都平安洁净。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8-4 15: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10-8-5 2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补上一张1901年继任的德国公使,在雍和宫前拍的片子,文图并茂,对"喇嘛打鬼"更易体会.

图片来源:图像日记中,编号第135号照片
图片英文说明amaist monks of Yunghokung are gathered for an exorcising ritual, which is held in the New Year every year on the temple compound, attracting thousands of spectators.
译文:雍和宫的喇嘛和尚聚集一起,在雍和宫门前广场,举行每年一次的驱魔法会,吸引了上千的观众.

[分享]雍和宫"打鬼"

[分享]雍和宫"打鬼"
发表于 2010-8-5 2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8-7 1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您发的图片。感谢各位浏览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9 05:11 , Processed in 1.14227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