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玛窦带来的数学著作标题就是《原本》,是徐光启翻译时加了一个中国古名词“几何”,中译本遂名《几何原本》。演变至今就是初等几何教科书。因此说利带来《几何原本》是不准确的。这不怨秋雨先生,因为一般都这么说,就象现在普遍把最后一个节目说成“压轴”一样,貌似约定俗成,其实最后一个应当称为“大轴”。但是已经纠正不过来。 - K. x* Y) R9 }! p6 U
二、余先生在解释云冈石窟与龙门石窟的美学价值时,说.两石窟都是"唐代"所建,错!应当都是"北魏".
) v( u6 o) {6 W p# j' o) I5 {5 y# M9 @8 w+ f: f
三、汴梁的名称在北宋即有,余先生说是“元”。相信他也紧张。 ( ` v5 n$ v. s+ e$ K- ?
四、对联题,严格地说前两个都不是书写于门楹的联语。第一联是杜诗律诗中的“颔联”,第二联《滕王阁序》是“赋”中的对仗句。出题人的问题! ; S6 g4 B' P5 J7 y
五、“低碳”一题,应是《京都议定书》,不是《协议书》,大屏幕上对。余先生在解释温室气体时用了太阳辐射,如果再用”地面辐射“就更清楚了。 $ [: |4 J9 P3 j: D; j
六、没有“冰川期”这一概念。只有“冰期”和“间冰期”的概念。冰期是指地质历史上气候寒冷、冰川广泛发育的时期,早在27-23亿年前,近至240-1万年前都有发生。间冰期是指两个冰期之间气候比较温暖的时期。再,关于李四光“中国东部有大面积第四纪冰川遗迹”的说法,基本上已被业内否定,就像中国东部石油的开发不是依据地质力学一样,不宜再做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