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937|回复: 20

老北京的點心匣子[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2-17 1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北京的點心匣子, i9 z/ N5 G7 ~2 U% Z* r

天气越来越冷,年关也就越来越近了,说到过年(春节)就想起小时候随大人去亲朋好友家拜年的情景,使我记忆犹新的不是过年时的鞭炮,而是咱老北京的点心匣子。提起老北京的点心匣子  非常让人回味,老北京的点心匣子是长方形的盒子外边花花绿绿的印着什么“丹凤朝阳”、“福禄寿”等图案里边用防油纸铺衬好把点心一块一块的码好后盖上衬纸和盖儿点心匣子上面附上一张大红的盖纸,其实红底黑字的盖纸就是您去的糕点铺的买卖字号的广告,您买点心就是不装匣子点心用纸包好也同样给您压上一张大红方方正正的纸,点心匣子用纸绳子困扎好由您怎么提喽也不会散了,不管您是走亲访友还是自己回家享用大红盖纸的点心匣子或点心包让人看着就喜兴。咱老北京的 “京八件”点心匣子是消失了五十年后又重现京城,除京八件外,老北京平民百姓最爱吃的老北京糕点还有槽子糕、缸炉(白面红糖香油混制而成)、桃酥、茯苓饼、龙凤饼等,因其价廉物美曾是老幼产妇经常食用的大众糕点。旧时买缸炉讲究到大栅栏聚庆斋去买,其用料精良糕酥香甜营养丰富最受产妇们欢迎。五十年代后人们多购“义利”的面包动物饼干和中果条做为小食品。北京最著名的制售糕点的老字号当属“正明斎” 老北京人管糕点叫饽饽,所以,“正明斋”的全称应是“正明斋饽饽铺”。但人们为了嘴皮子省事,就简称其为“正明斋”这三个字。“正明斋”,历史悠久,始建于明代中叶,铺面位于前门外煤市街。咸丰朝以来,“正明斋”的饽饽一直是宫廷贡品,其品种大致可以分为硬皮、油炸、酥皮、蛋糕、糖皮五大类。其中精品糕点就有数十种之多,如奶皮饼、干菜月饼、萨其马、蜂蜜蛋糕、桃酥、黄酥月饼等,所用芝麻都须去皮才能使用。萨其马以其松软香甜、入口即化的优点,深合老北京人的口味。当年北新桥的泰华斋饽饽铺的萨其马奶油味最重,因为它北邻皇家寺庙雍和宫,那里的喇嘛僧众是泰华斋的第一主顾,作为佛前之供,用量很大。地安门的桂英斋,因为在皇宫附近,所以宫里的太监们常来光顾。桂英斋掌柜的投其所好,仿照御膳房点心局的特色制作,让太监们觉得甚合口味。当然在市面上影响最大的还要数正明斋和永兴斋。时光流逝,时代的变迁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现如今虽不讲究再用点心匣子送礼,外来的什么“派”什么“塔”呀充斥大街小巷的大小超市铺户,但高档精美的蛋糕以及油酥甜咸等老北京糕点,仍是咱们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喜爱。真正老北京的糕点 从里到外透着老北京的味,您说咱能忘了吗。

老北京的點心匣子

老北京的點心匣子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7 2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年来我一直想找一张北京旧日点饽饽铺的印纸,或者一块印版。见过多块外省糕点铺的,却一直没见过北京的。

发表于 2009-12-17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2-17 2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旧时点心铺逢年过节,大宗生意是供品。庙里、买卖家、宅门(包括衣食无忧小户)。都在腊月初几儿,去订。不误三十儿接神。早年是木板儿、咬榫,贴彩画。后来都是纸的了。简易包装是蒲包,单片=蒲草编的片。点心码中间,四面一拢,蒙红纸,盖张印有字号、地点、经营品种的仿单。比匣子省钱。当然要分关系远近,交情厚薄。
发表于 2009-12-20 1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说呢,现在的京八件多贵呀
发表于 2010-3-14 0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别馋我啊。。。。。。。
发表于 2010-3-17 2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象刀子一样在2009-12-20 19:46:00的发言:
还说呢,现在的京八件多贵呀
9 ]7 {$ R D4 F+ Z

味道可就不行了

发表于 2010-3-17 1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今我的担挑逢年过节回去看丈母娘还是按照老礼儿手里拿着点心匣子。

发表于 2010-3-17 1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盖纸"似乎应该叫"门票"?
发表于 2010-3-22 15: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3-22 2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蜜贡:
发表于 2010-3-22 2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3-22 2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3-22 2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4-9 0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 各位爷那个年代托人办事所说的拿着手榴弹和炸药包就把事办了。那个炸药包是不是就是点心匣子啊?

发表于 2010-4-21 15: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照片里哪个也不是点心匣子

发表于 2010-4-30 17: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小时候串门是打蒲包,
发表于 2010-4-30 2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吃萨其马!~
发表于 2010-4-30 2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先生,您说得是“文革”后期的事,“手榴弹”是酒,“炸药包”是烟。因为那时还实行粮票,点心要粮票的,不能随便买,好点心也几乎绝迹。引出又一句话:“烟说话,酒搭桥,办事还得大马勺(指请吃饭)”

发表于 2010-7-10 1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好看的包装纸啊,看着红色心里就温暖安心。
发表于 2010-7-10 2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中的点心匣子都不是我小时候的  那种长方的  这个到了头儿说也只是酷似  原来上面的纸印的没这么精美

AFT6RSxN.jpg
Mn4XBYe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15 22:51 , Processed in 1.19122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