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4 U' S( x 吴牛喘月 6 r) R; w! v# i% C
出处一:《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 w7 B6 _; C. X) a2 Z吴牛指江淮一带的水牛,吴地天气多炎暑,水牛怕热,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故卧地望月而喘。 7 I3 h1 D- c+ c9 v* U) S: p
出处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 & @3 B5 _: z0 |9 |: H1 M5 P
在晋武帝时,有一个叫满奋的人,向来怕风。 有一天他进宫朝见晋武帝,因为北窗户是透明的琉璃做成的,误以为窗户是通透的,害怕吹风而不敢就坐。好像很不坚固,不禁发起抖来,脸色变得很苍白。晋武帝笑话满奋看错了,满奋觉得很不好意思,便也自我解嘲说:“臣犹吴牛见月而喘”。意思是说:我就好像吴地里的牛一样,一看到了月亮就吓得喘起气来了。 ' {6 v1 P9 z1 f" \% s' c
2 w+ c8 h; H# b, P: v
( }. K( _: E C& o. R4 N乾隆皇帝在《五牛图》上的题诗写道:“一牛络首四牛闲,弘景高情想像间。舐齕讵惟夸曲肖?要因问喘识民艰”。诗中的“齕”音“合”,意为“咬”;“讵”音“巨”,意为“岂”;“曲肖”意为“酷似”。
' d$ I( z; f# k/ {. W: b乾隆皇帝题诗引用的“问喘”典故出自《汉书》。汉宣帝的丞相丙吉,春季外出时遇见民众斗殴发生命案,并没有停车过问,但是见到路旁正在吐舌气喘的耕牛,却要停车详细查问。丙吉认为,斗殴命案自有地方官处理,无须丞相过问,而耕牛在不该炎热的春季就吐舌气喘则说明气候反常,可能会影响农业收成或导致其它灾害,这才是丞相应该关注的大事。 * d0 r: {+ P. T* I, d1 n
$ }; D6 k8 ]) G2 }" a! P: A7 z

夏日骑行第三集之高梁河溯源
夏日骑行第三集之高梁河溯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