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68|回复: 1

相声*艺术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6-4-12 2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晚上和朋友去听了一场相声大会,所谓相声大会就是一场小剧场的相声演出。说起相声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我是不陌生的,但是在剧场里这末近距离的接触相声还是第一次。

晚上八点来到位于鼓楼西大街铸钟胡同旁的广茗阁茶楼,从外表看这是一座四合院式的建筑,霓虹灯一串串的悬挂在大门上,不是很起眼。步入院里,院子并不是很大,东西配房没有声息,北房灯火通明,这就是演出的剧场,走入剧场,真是别有一番天地。

剧场里看上去很敞亮的,约有五、六米高的空间,顶子上垂着各色八角宫灯。西面墙是舞台,大约有十平米见方,比观众席高出二十公分左右的木板台子,这个台子的两个把角是一尺来高的木头护栏,以约束出舞台的位置;紫色的天鹅绒是舞台的背景幕布,幕布的两边垂挂着两串长长的红灯笼。舞台的正上方是几盏大灯,橙黄色的光束衬托出祥和热闹的演出气氛;光束的下面就是演出用的桌子,演员们就在这里演出。舞台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小门,挂着蓝布小白花的门帘子,这是演员上下场的通道以及厕所的所在。舞台前面当中是观众席,观众席有五排,每排五张茶桌,依照的是过去茶园的风格,一张方桌四把条凳,不同的是条凳上加了海绵垫子。剧场的四周是一间间的包厢,门框上挂着珠帘子。观众席后面是一溜买茶水、花生瓜子的,服务生提着开水壶在行间串着,给客人兑水。剧场还有二楼,二楼就是四周一圈包厢,中间是和楼下贯通一气的空间。

今天的场面不错,几乎每张桌周围都座着三、四个观众,包厢里也有人,有的喝茶,有的磕着瓜子,有的低头私语,有的聊着天,一派老北京茶园的风情图。相声表演者大多数是青年演员,穿着都是长衫大褂,说的也都是传统相声。印象最深的有《口吐莲花》、《反七口》、《双簧》等,现场效果相当不错,演员与观众的交流增强了相声的可看性。

通过观看我觉得,剧场里的相声和电视里的有很多不一样,正是这些不一样使得相声现在处在低迷状态。首先,相声应该是剧场艺术,是一门演员与观众面对面交流的艺术形式,而将相声移植到电视里,就象脱离土壤的小树,没有了养料怎莫不枯萎呢?有的相声段子观众叫好,要配合,演员才能更卖劲,演员和观众形成一种相互咬着劲的关系,演员的一个包袱,观众会默契的哄笑,观众的一个叫好,演员会更卖力的耍宝,观众成为演出的一部分,两者谁也离不开谁。相声的发展需要爱相声的人,不仅是爱说相声的人,更要有爱听相声的人;没有爱说相声的人,相声不会发展,同样,没有爱听相声的人,相声不会繁荣。因此,剧场演出是相声这门艺术垂死挣扎的手术台,反复磨合才能健康发展。

其次,相声必须有完整架构。现在有些相声分不清逗哏和捧哏,甲乙你一句我一句,议论型的相声增多了,整套完整故事结构的太少了,这和电视要求时间性分不开。传统的相声一段二、三十分钟,有的更长,电视媒体的时效性就受了局限,快餐式的文艺培养了快餐式的演员,相声短了,不仅情节丢了,演员的基本功也丢了。相声不是三言两语几个笑话,它是有铺垫,有烘托,有承上启下的一门复杂的语言艺术,短时必然短命。

第三,相声是传统艺术的综合体。语言是相声的载体,各门艺术形式是相声的命脉,演员要有多门的基本功,要会说学逗唱,会戏曲、曲艺、口技、甚至武功。这些艺术门类中,传统形式的占很多,失传的占很多,因此,相声是站在保护、保留传统艺术的最前沿,任重道远。

第四,相声是汉语言的艺术再现。汉语言是美妙的,不仅发音美妙,最美的是它的隐含意,相声利用汉语的同音、同意、通假、比喻、借喻、夸张、反讽等等表现形式及修辞形式,将雅文学与俗艺术结合在一起,集中的完美的体现了汉语的艺术魅力。演员仅仅利用语言(偶然会有小道具)让观众听后笑得前仰后合,有的甚至经典流传,这就是艺术。

从相声有这些特点当中,从这场相声大会当中,看到了相声的希望。以上是我对中国相声的几点心得,纯属个人观点。

相声是一门几百年的艺术,在中国还有皇帝的时候就有了它,我们在它面前就像一个小孩子,不断聆听着来自百年前的声音,从它身上学习着中国文化的精彩;相声也必将走向未来,此时我们又是它的家长了,几百年后(但愿如此),那时说相声听相声的我们都不在了,相声却依然愉悦着观众,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06-3-12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6-6-13 14: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好的帖子没人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1 19:40 , Processed in 1.12505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