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揭秘"紫禁城雨花阁"
1 l9 ^7 T7 U2 |
+ D! u6 A8 `/ N' N7 c 乾隆九年(1744年)的一天,乾隆帝与西藏的章嘉国师论讲佛法时问:在西藏,佛教是如何弘传?有哪些佛教大师和佛教寺院?章嘉国师一一作了陈述.乾隆又问:西藏杰出的佛教人物有哪些?他们的功迹如何?章嘉国师也一一详细列举,其中提到大译师仁钦桑波,及其主持创建的托林寺,寺内正殿有四层,内设四续部佛众的立体坛城.乾隆帝即谕示:"佛教之弘传及长久住世,全仗讲论佛法之寺庙.若兴建闻修显密教言等一切学科之经院,对佛教传习大有益处." ' _# w* V3 n- ? Z) W' |
0 o: q- k. I6 T; F; o6 u( g (一) 雨花阁建设背景 ; U3 \ R; b; G0 d8 a5 F
3 y* x1 X Z3 g: w4 h I T+ e" |! f 于后,乾隆帝便开始在宫内外建立寺庙佛堂. # w) o7 B% e O% A
乾隆九年十月,乾隆下令改建雍和宫为藏传佛教寺庙,建立雍和宫扎仓,创立四大经院,招收蒙古四十九旗、喀尔喀七部及汉藏地区的五百名天姿聪颖的年轻僧人学习五部经论,而担任各扎仓喇嘛和教师的格西都是由西藏派遣的.乾隆在西藏制定了通过金瓶掣签选定达赖喇嘛和班禅的继承者外,则把青海、蒙古等地喇嘛教大活佛转世金瓶掣签的场所移至雍和宫,由皇帝直接控制.各地喇嘛进京朝贡时,都要到这里来礼佛诵经.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改革,雍和宫成为北京一座规模庞大的佛教中心,并在蒙古、西藏等地树立了很高的声望和权威.
5 l1 M: Z9 _3 m, I 5 i5 l$ K* B0 Q9 y4 |/ a1 d, p
[原创]揭秘"紫禁城雨花阁"
$ U0 R- q2 j/ q. U v9 g9 ^, d& X# Z 宫内,乾隆帝指定章嘉国师负责,在紫禁城西中正殿前建立一座四层的金顶佛殿,仿仁钦桑波创建的托林寺.乾隆十四年佛殿建成.佛殿四层,内设四部佛众塑像,顶层供奉密集像,三层供奉大日如来现证佛像,一层作为各扎仓僧众念诵三重三味耶仪轨的场所.四层分别题为:第一层"智珠心印"、第二层"仙楼"、第三层"普明圆觉"、顶层"雨花阁". % D. E# J. h3 [0 d. a4 n
) F: y- }9 l& I/ a) {
(二) 雨花阁建筑特色 3 R1 m3 n, u) o0 U) D e3 l
, i. @4 O$ F' i1 f% ]; X
雨花阁在建筑格局和风格上,强调其独尊性和唯一性. 紫禁城中,中正殿与香云亭、宝华殿和雨花阁三座佛殿组成了宫中最大规模的佛殿群,后又于雨花阁的西北角增建梵宗楼,东西建雨花阁配殿,雨花阁作为这一区域的最高建筑.从而形成众佛殿拱卫雨花阁的格局,突出雨花阁的独尊性. 2 O0 U0 ^4 f$ U! ^/ |9 l
4 n/ Z! F3 t6 h: i% F( [
[原创]揭秘"紫禁城雨花阁"
3 v; G$ a+ X! j; k( u
) D O7 {' c0 b, ]# O& [3 v
建筑风格上,雨花阁融合汉藏两种建筑形式,是清代宫廷建筑群中唯一的汉藏合璧式建筑.汉式单檐攒尖顶,上覆鎏金铜瓦,顶立鎏金喇嘛塔,顶脊装饰藏式鎏金蹲龙,每层檐下有泥金彩龙盘绕柱梁之间,在顶层和二层之间的东西壁龛里供奉藏式塔,底层檐下装饰藏式斗拱和藏式兽面,室内天花装饰观音六字大明咒.乾隆还为每层题写了众多的匾联.这在清宫佛堂中绝无仅有.
5 y$ U1 B ?$ M 1 r& u4 t5 ?0 q9 n$ R* q
(三) 雨花阁内陈设
% o/ [8 H- X$ V' \' R# a/ z 4 P" H6 E% P$ k2 H9 Z8 ~
雨花阁现在的陈设格局基本保持了乾隆十九年时的状态.
Y' t, `$ T: z" y0 r 一层南端是抱厦.穿过抱厦后是正间.迎门正中是一座紫檀木雕七级楼阁式八方塔,左右对称安置一对佛塔、一对楠木雕楼阁式八方塔.这是由五座塔组成的第一排陈设;第二排陈设有两盆掐丝珐琅荣花树;第三排陈设有木珊瑚树四棵;第四排中部陈设有铜镀金五供,两侧分别有一对掐丝珐琅象鼻鼎炉、一对掐丝珐琅塔.殿正中为紫檀木佛龛,供佛三尊.中供铜镀金释迎牟尼,左右供无量寿佛.一层殿堂前部置满了佛塔、佛像、供物等,几无行走的空间.
" ^3 m% r& {0 z+ R & {+ w2 w: j2 G1 q
[原创]揭秘"紫禁城雨花阁"
. y. N) j$ g t 6 f q8 T7 c. A& A u3 c
[原创]揭秘"紫禁城雨花阁"
. u0 l$ |' D6 @' ~9 r6 ^+ H4 \
& e' i3 z" q9 t0 G0 ?
紫檀佛龛后即为雨花阁内的国宝级珍品-三座掐丝珐琅坛城. 坛城座落于汉白玉须弥座上,外部为一紫檀木重檐亭式罩.坛城是用铜镀金掐丝珐琅制造.圆形底盘直径3.65米,中间为蓝色正方体供台,高0.70米,每边长1.69米.四个立面为四种颜色(北红 南白 西黄 东蓝)的金刚杵头.供台上是正方体宫殿,开四门,每门前是装饰繁缛华丽的五彩牌坊.方殿内是圆形框架,圆中心是井字,坛城的主尊神像立于井字正中,周围格内是护法神像.圆形框架上部开一单檐盝(lu)顶天窗.盝顶上是一长方体平台,台上是一小方阁,内供佛经一部,此阁称"续阁",即"经阁".宫殿内外装饰有幡幢、白猿、飞天、宝瓶等.供台下围绕着64个金刚杵组成的金刚墙.此墙外是一圈彩色火焰墙.两墙之间是八大寒林.按东南西北和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摆放有塔、树、山、祖师、龙神、树神、骷髅、狮子、狐狸、狼、虎、象等,数目都是八的倍数.每个方位都有护方神,各有一宝树,树下坐着一天的主宰者,如帝释天、大自在天等. 0 Z! y- l% E4 ~' H% P
: s% E3 ^5 i' a
[原创]揭秘"紫禁城雨花阁"
$ g/ ]* W* W3 D1 y @0 o% u
2 q7 X. D0 |! {# y" r6 |: {( \* I- i$ I 三座坛城造型颜色完全一致,只是内供神像不同.正中是密集坛城,东边胜乐坛城,西边大威德坛城.掐丝珐琅坛城是雨花阁内制作工艺最精、耗资最大的工艺品.根据清宫档案记载,三座坛城建造从乾隆十八年开始,至乾隆二十年建成,买办物料和外雇匠工等耗银一万二千九百三十六两三钱九分六厘.坛城外紫檀罩共约用紫檀木九万三千二百余斤.三座珐琅坛城建造耗银连同紫檀木耗银数估价超过建造雨花阁此工程(约二万二千五百多两)造价.足见此掐丝珐琅坛城的国宝价值. 坛城北面三间使用雕龙门罩与南面隔开,自成一活动空间.其上部是雨花阁二层(夹层),二层栏杆外朝南贴有磁青纸金字经,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书写.正中大字"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安养道场".此活动空间宽敞,但光线昏暗,顶棚低矮,另人产生压抑、神秘以至恐怖之感,这恰与西藏寺庙中密宗殿的氛围是一致的.空间正北是一座红漆描金大佛龛,龛前放一长供案.佛龛两侧写有四种文字的佛名.二至四层佛龛两侧也均写有四种文字佛名.一层佛龛汉文书写"此层供奉智行品佛,应念智行品内无量寿佛、四臂观世音菩萨、尊胜佛母、白救度佛母、大悲观世音菩萨、绿救度佛母、随求佛母、白伞盖佛母等经."现存佛龛中的十尊佛像有几尊与上述佛名不符.现存佛像为一组铜镀金坐像,无量寿佛居中.
' z% _' T: g( X6 K- L 3 u4 i \$ `0 q# _6 x a" G
[原创]揭秘"紫禁城雨花阁"
. }& @& \, h0 S% a( Q y7 T
[原创]揭秘"紫禁城雨花阁"
8 v# w1 G, ]3 P
- G$ A7 n2 [& ?) @4 I! D6 K" u 二至四层,每层均设一佛龛一供案,与一层形制相同.不同的是每层供奉的佛像.
4 y" `6 |9 S' M3 f4 e& r. ? " Z: l! K- o$ s) ^& L+ N
[原创]揭秘"紫禁城雨花阁"
% s4 y8 u1 \, J& s `; v S' v
二层佛龛汉文为:"此层供奉行德(即行部)品佛,应念行德品内宏光显耀菩提佛、佛眼佛母、无我佛母、白衣佛母、蓝救度佛母、显行手持金刚、伏魔手持金刚、蓝摧碎金刚、白马头金刚、无且寿佛等经".行部佛像九尊,以宏光显耀菩提佛为中心,四尊佛母四尊金刚分列左右.四尊佛母均为右舒座式(左腿盘着,右腿伸出,右脚踏一朵莲花),其装束和面部表情相同,只是手式和持物各异.四位金刚均展左立(左腿伸直,右腿弯曲似弓箭步的姿式). 7 H; g$ |0 l& a6 Y
9 t8 {1 p( h% T. F" |
[原创]揭秘"紫禁城雨花阁"
. p0 C6 l h/ K1 a2 h5 z5 Z
: }" I# c" O [$ \& b+ | 三层佛龛汉文:"此层供奉瑜伽品佛,应念瑜伽品内金刚界毗卢佛、成就佛、最上功德佛、普慧毗卢佛、度生佛等经".瑜伽部五尊像,均着菩萨装,全跏趺座.这些佛像即如章嘉所说:"第三层内塑有大日如来现证像". 8 @9 _# E5 g4 A( D
( `- T* \! [6 W. A9 }& A3 K
[原创]揭秘"紫禁城雨花阁"
1 T* q% v$ s* F1 m1 l- @) i
- N1 g: l9 }* o* f- b. Z1 ~ 四层佛龛汉文:"此层供奉无上品佛,应念无上品内秘密佛、威罗瓦金刚、上乐王佛等经".龛中三尊青铜塑像高44公分.一至三层均为铜镀金像,唯有这三尊佛像是青铜制作.体积虽小但工艺高超精美远胜过其他佛像.这是三尊双身像,中间密集(即秘密佛),西边大威德(即威罗瓦金刚、雅曼达嘎),东边胜乐(即上乐王佛),位置与一层坛城一致.拉萨上下密院主修的就是这三大金刚.
) H9 N7 l3 |3 b 综上所述,雨花阁密宗四部佛像合计二十六尊,这是一种微妙的组合体系,每一尊神都有其确定位置,它们的排列组合与密宗仪轨紧密相关,玄密难测.雨花阁是一座典型的密宗神殿,陈设有三大立体坛城,众多的佛经、佛像、佛塔,完整的密宗四部修习场所及神像.对于研究清代藏传佛教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 Z4 s U+ ?( X- H5 \ ]0 S - P" }2 ^$ D. x7 @. ~
(四) 雨花阁的动荡 $ ^1 r, ?! A7 a
5 a( y: r6 v) u, k A. l3 t
雨花阁在乾隆朝建成后一直静静的矗立于皇宫大内.直至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联军占领北京后,实行了疯狂的劫掠行动.皇宫大内、西苑三海、颐和园、皇家寺院、陵墓、王府及民居商店无一幸免.雨花阁也未能幸免.根据光绪朝内务府陈设档《雨花阁、普明圆觉、仙楼、智珠心印、佛像、佛经》一册来看,许多物品的物名下贴着一寸来长、一指来宽的黄纸条. 如"紫檀嵌玉垂恩香筒一对"项下黄条写:"此于光绪二十六年九月,洋人摔碎陈设香筒二个,于光绪二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奏准,奉旨知道了.钦此". "铜胎上乐王佛一尊,随香胎护法三十六尊"项下黄条:"此于光绪二十六年九月,洋人持去佛二尊,于光绪二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奏准,奉旨知道了.钦此". "金镶白海螺二个"项下黄条:"此于光绪二十六年九月,洋人持去金镶白海螺二个,于光绪二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奏准,奉旨知道了.钦此". 档案中总计有十六条之多,全部用蝇头小楷恭写.统计有洋人持去铜胎佛二尊、玉佛一尊、玉香筒一个、铜镀金嘛尼一个、铜镀金珐琅筒子幡一首、铜镀金珐琅鹿一个、铜镀金杵四个、香胎护法二尊、小葫芦灯一个、金镶白海螺二个、擦擦白救度佛母六尊、银珐琅马象各一个、珠子两颗、九江磁轮三件,合计二十九件.摔碎的有紫檀嵌玉垂恩香筒二个、九江磁八宝二件,合计四件.洋人抢劫、毁坏雨花阁文物共三十三件.而掐丝珐琅坛城由于体积较大,不易搬动,幸免于八国联军的疯抢,只是局部损坏.
0 ]; E* I4 A* J4 w6 E
^+ h |+ \2 \/ K8 z6 i0 u; K5 c
[原创]揭秘"紫禁城雨花阁"
, [1 j5 k( Y) H: @8 \* n) E 1923年,雨花阁附近的香云亭和中正殿毁于大火. 由于雨花阁一直未正式对外开放,游客们来到故宫,只能远远的望着四角攒尖的鎏金宝顶.现雨花阁内基本为原状陈设,考虑到阁内陈设的繁复及重要性,我想适当的保护还是有所必要的.
, E5 f9 b u1 ]) V
( r$ ?( D( ]6 N) F 6 g& p) P$ G0 E* C
本文参考: 王子林 《雨花阁原状陈设》 王家鹏 《故宫雨花阁探源》《八国联军抢劫雨花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