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 何力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史论部 4 p, k! j8 Y* }# m9 R
时 间: 2010年3月5日(周五) 14:30—16:00 ; C) b) C7 `7 y9 o/ q. }" l
题 目:《圆明园营造意匠解说》
" g Q: N$ u* H: h" d5 P6 O4 q! m地 点: 圆明园管理处大殿会议室(管理处大院月亮门内)
0 q3 C: Z+ T0 X+ e% b; Z- I ) `' Q2 ~) \! D" r* U0 b
5 i1 B; j1 |' O7 K: J' ^
7 \& B8 O5 M5 S# E- N% D8 O
讲座内容简介:
+ h/ a0 n4 E# c; x! x; Y" a3 \
, C: r. t, ~. G: L/ J 圆明园营造所处阶段,是清宫廷木材采办等向东北转移的时期,此时,西洋建筑等外域文化类型伴随宗教等深入中国皇廷;而样式雷家族为代表的传统匠作在宫廷建设上不仅留下大量图样记载,也成为其中代表;受江南园林影响,圆明园等皇家园林的建设屡获浸染,使得空间极大丰富于金、元、明以来帝都园苑的气质和风骨。皇家匠作内部自古也有着一套隐秘的传播方式和工具,方案设计也要参照皇家旨意、官方条则及匠作思想等;此外还有明清时期北方建筑的生活习俗造成的园林意趣与一时天地人和……
* b0 ^" j* S8 G& x, Y. d7 s$ [ 因上述重重因素,我们所了解的圆明园建筑有着属于自身特征的一套科学和艺术体系。这既是再现遥想这些建筑的一个依据,也是复原想象中论证其建筑形貌的障目之处。本次讲座借用圆明园的一些知名景别的再现,解释上述现象。并结合图文实例介绍复原圆明园景别的一般方法和一些淡出当下生活的建筑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