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065|回复: 20

[原创][讨论][求助]请老北京网的前辈们,提供一些文保方面的经验!谢谢啦!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3-1 1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届首都八大高校辩论赛要开幕了,主题是“城市与生活”,我们设计了一些城市文化保护方面的辩题。

6 O g( x8 I+ g+ t r

这是初赛的拟定辩题,老北京的前辈们用文保方面的知识提供点经验!

" u& u5 u2 W- A5 S4 h

 

$ j6 p2 Y0 r8 \: }& D. v

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城市化是否会造成“千城一面”(正方:会,反方:不会)
上海世博会应不应实行单双号限行政策(正方:应该,反方:不应该)
"上海新天地发展模式"是否适合北京近现代建筑群的保护利用(正:适合,反:不适合)
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是否是不可逆的趋势(正:是,反:不是)
城市文保更应注重专家意见VS民间意见(正方:专家,反方:民间。。。能猜到大家的态度)
宜居城市的建立是否取决于人口密度(正方:是,反方:不是)
发展经济是否会影响民间历史建筑群的保护(正:会,反:不会)
世博会外国馆的城市化经验能否为北京文保提供启发(正:能,反:不能)
“改迁”是否能为城市历史文化提供有效保护(正方:能,反方:不能)
现代地标性建筑是否能展示中国城市核心精神(正方:能,反方:不能)

+ u. }' X7 Y2 V* J8 o! C% ~2 J& Q8 t% |

 

: U. X2 p: x# ~& S! z


   您认为哪些辩题不错,请说明您的立场(正方或反方),并表明您的理由;您觉得那些辩题有问题、没意思,请给我们讲一讲,启发我们,最好能提供一些好的辩题,启发我们的灵感!

7 O- z) U5 Q- B! `) x

   正打算邀请老北京网的老师们去现场做点评呢,希望大家支持啊!

, h; K Y) T4 G4 P/ ^: D8 X3 H

 

/ D1 d( L; q, p9 `" n; s* C

   作为“上海世博会注册大学生记者选拔活动”的正式候选人,我在去年10月中旬前往上海,参加了“上海世博会注册大学生记者训练营”。从小在北京长大,对比这两座城市的差异和特色,我决定以辩论赛的形式,发挥北京高校“以辩会友”的传统,交流争辩,尽青年之责,探讨城市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
   随着中国进入城市化的攻坚阶段,迎面而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也引发了专家和学者的激烈讨论。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如何适应中国实际情况,走出符合北京、上海等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建设道路,是我们应该深切思考研究的事关生存的重大议题。首都高校的青年学子历来有“以辩会友”的传统,在辩论与争鸣的过程中碰撞思想、求得真理。我们希望以上海世博提出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作为突破口和契机,为首都青年所关注自身生存发展话题提供一个思辨与交流的平台。同时通过对辩题的理解和诠释,发挥高校青年人的激情和智慧,为兄弟城市上海办好世博谏言献计。

' d/ z w8 _7 N+ \# \3 b6 A


活动主办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文学院分团委。

' A: ?: d+ V2 }

本次比赛的参赛队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8 S" s8 @0 v' s* U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人文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 14: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二世在2010-3-1 13:56:00的发言:
6 q1 }; z# B& C) S( s; U8 X

宜居城市的建立是否取决于人口密度(正方:是,反方:不是)

1 b. l5 G: I8 b) K

 

4 ^( G$ o8 p2 E

这个我不太懂,很像听听学生们的意见。尤其外来人口涌入对一个城市的影响。北京,上海,纽约和香港都面临这个问题。

% f4 v0 o# h t- A$ U t$ ]+ s" ]7 U

同学们会用自己的眼光观察分析,特别是北京郊区居的同学住或者在北京读书的外地同学。他们经常抱怨节日期间北京的拥挤的车站。。。这个辩题我正想改改,因为“宜居城市”的涵盖面太广,一场辩论赛很难往深了说

发表于 2010-3-1 1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宜居城市的建立是否取决于人口密度(正方:是,反方:不是)

3 H$ X; f8 V g. w9 P

 

. ?$ J) @* d- U8 j* h

这个我不太懂,很像听听学生们的意见。尤其外来人口涌入对一个城市的影响。北京,上海,纽约和香港都面临这个问题。

发表于 2010-3-1 15: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iuchangbj在2010-3-1 14:40:00的发言:
1 u9 m9 ~4 d0 c+ D& Y2 g

同学们会用自己的眼光观察分析,特别是北京郊区居的同学住或者在北京读书的外地同学。他们经常抱怨节日期间北京的拥挤的车站。。。这个辩题我正想改改,因为“宜居城市”的涵盖面太广,一场辩论赛很难往深了说

0 L% o# j, ]" K% J2 d

 

8 A6 Z; a! j0 I0 f

春节期间的北京就不是很拥挤,我大年二十三开始就发现拥挤的十三号线和五号线早晨没人了,恢复到正常运营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3-1 17: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二世在2010-3-1 15:26:00的发言:
) B4 O0 c5 u& o! x$ C4 L

 

4 B- C E& ^6 d) V- k

春节期间的北京就不是很拥挤,我大年二十三开始就发现拥挤的十三号线和五号线早晨没人了,恢复到正常运营了。

4 [% M, ^* x4 l2 E) K4 A

应该是节日前夕

% n8 I7 [# G+ ~* d9 ]

嘻嘻,我家住平谷, 如果周末回家,每次都在东直门车站挤得跟相片似的。

! ^: [; ]3 E+ @- {

四川、贵州的同学更不用说,春运的时候站几天几夜的都有。。。。他们调侃:如果火车急刹车,我们能站在车厢里纹丝不动。。

5 G1 t; k# v! Q' G

当然动车组除外

 楼主| 发表于 2010-3-1 1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唉,前几天发表了一个投票,希望大家给辩题提供一些建议啊,毕竟在老北京网呆了这么长时间,知道这里藏龙卧虎,是北京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圣地。
发表于 2010-3-1 1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新天地发展模式"是否适合北京近现代建筑群的保护利用(正:适合,反:不适合)

# u0 V1 j4 m! x" p4 V% K4 r. r4 O9 J- d$ X

 

( c+ X& ^: ]* \4 }9 _' D+ J( t

 

" }' q% F z( G* L2 A' Z$ x4 b) O

这个题目非常好!支持!上海新天地发展模式值得学习,但不能完全的照搬在北京,北京的近代建筑的用途和历史背景及周边环境和上海有很大区别。

: o# k ]; m, F4 i7 \1 t

 

 楼主| 发表于 2010-3-1 1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哈哈,谢谢您的意见!我在课堂上问老师的时候,他都不知道新天地的模式是啥,给我伤心的!!!
' H6 O+ G8 N8 B
QUOTE:
希望大家踊跃发言啊,让我的比赛更有社会舆论支持,引发北京市民的思考!以下是引用斑马二世在2010-3-1 11:50:00的发言:
6 g, Z _+ t& K- z( ~" r1 d" `* C7 D

"上海新天地发展模式"是否适合北京近现代建筑群的保护利用(正:适合,反:不适合)

' h9 y5 {2 `1 M9 y1 U- |& I

 

7 }) u' z/ X. {4 T# i: s

 

" ^6 W& u3 I: w# }. r* m Y

这个题目非常好!支持!上海新天地发展模式值得学习,但不能完全的照搬在北京,北京的近代建筑的用途和历史背景及周边环境和上海有很大区别。

" \# E9 T; W. R

 

5 U) f/ @* C7 q+ ^9 `/ `7 M

 楼主| 发表于 2010-3-1 1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龙在2010-3-1 12:09:00的发言:
! O" @( D7 G' h' H

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城市化是否会造成“千城一面”(正方:会,反方:不会)
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是否是不可逆的趋势(正:是,反:不是)
现代地标性建筑是否能展示中国城市核心精神(正方:能,反方:不能)

+ ~* `0 J0 X& b2 P% e) s: ~

 

2 @* q1 k' L+ X$ G" {6 l

 

4 F, p; s" k4 C" E) |

个人比较喜欢这几个

9 b0 V6 O+ T q8 S

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是否是不可逆的趋势(正:是,反:不是)——这个辩题跟同学商量的时候,他们都认为面太大,理论性太专,不太好辩,怕场面会不好看。我就坚持一个原则:引发思考,广泛讨论。一帮大学生都是年轻气盛的,他们能关注这些问题,争论对峙,我就很满足了!

: I- q! S9 i0 r3 c9 `, K4 T3 d


 

发表于 2010-3-1 1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iuchangbj在2010-3-1 11:54:00的发言:
8 O# P" ] L1 |
QUOTE:
希望大家踊跃发言啊,让我的比赛更有社会舆论支持,引发北京市民的思考!以下是引用斑马二世在2010-3-1 11:50:00的发言:
* A7 ]" r8 d, Q

"上海新天地发展模式"是否适合北京近现代建筑群的保护利用(正:适合,反:不适合)

8 s/ f' u# Y& q. V9 ]+ O* a. P4 l

 

+ V1 w- p$ s! u6 h0 H

 

0 h- T. ^2 V* y- N8 N) |3 {

这个题目非常好!支持!上海新天地发展模式值得学习,但不能完全的照搬在北京,北京的近代建筑的用途和历史背景及周边环境和上海有很大区别。

1 {. X: R! @9 a/ F2 o# `6 N8 C; |! w4 R

 

# m% d) b8 g8 z3 c- p1 o6 N6 h

+ Y$ i0 ]! A. O5 s' f

 

" ^+ l! H# b3 x; n `/ n6 Z

 

6 B4 f" \, R2 T2 a$ G

上海外滩源计划是不是又重启了?听说圆明园路那边在改造?不知道如何改造,那边可是英国建筑比较集中的地方啊,有几个建筑还很英国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3-1 1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二世在2010-3-1 11:56:00的发言:
% K4 r- C# u, v0 L" }2 \/ P/ I' P( _

 

) d# C: d; P9 G3 l: ]. m

 

; W2 C( E* @8 B8 G- r( G

上海外滩源计划是不是又重启了?听说圆明园路那边在改造?不知道如何改造,那边可是英国建筑比较集中的地方啊,有几个建筑还很英国呢!

5 A# L! @8 L% s

一期资金到位 洛克菲勒有意重启“外滩源”项目

2 y( d3 c+ H+ g0 v2 e
+ u$ @6 p w: m1 U6 K5 _8 i
2 m2 W/ R3 ]# |: G0 I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叶国靖
2 v1 x& d3 ^' W/ R' v a
2006年09月01日10:55   [我来说两句]
! v( w( i4 k4 X) x1 x
7 |& ]& v& p9 w# C. a& F
# k( n# {( Q$ A5 l4 a# E# c0 o
+ B1 P0 Y+ x% r5 [7 U
  一度停滞的上海外滩源项目,不久前再现曙光。 1 o1 Q# L4 b/ q

+ `( ~1 H" l" ?

  美国洛克菲勒集团在中国内地唯一设立的机构——高纬环球董事王铮近日在一次小范围的业内交流活动中传递出该项目将继续进行的信号。王铮透露,“在经历了外界种种猜疑之后,外滩源合作项目一期开发的资金已经完全到位。” ' a9 m2 ], L# t3 w

1 x6 { L" c1 V( S

  9个月前,“外滩源”项目一期正式启动;同时,洛克菲勒集团和新黄浦集团组建的项目公司——上海洛克菲勒集团外滩源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揭牌。 ! x* R% H: R* F0 b" c

但此后,由于洛克菲勒集团资金迟迟不到位,而合作方之一新黄浦集团又无力单独承担如此浩大的项目,使得合作一度陷入僵局。 Z% A" S5 A* B% q

' q9 E# X( I( V' r) i

  记者近日在调查中发现,关于洛克菲勒集团为何资金迟迟不到位,外界仍有各种猜测。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说法是洛克菲勒集团认为现有的规划不能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 o) `' w; ^9 Y

# q/ [. o9 k' f L' g3 o& \

  “洛克菲勒集团可能对现有规划表示不满,该区域内一批老建筑物将被保留下来。”同属外滩区域的某5A级写字楼开发企业营销总助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另外,根据政府的有关指导意见,近岸50~80米土地将被用来建设公共绿地、开放空间。这样一来,可以用来建设新房产物业的占地面积就少了很多,投资回报会受到影响。” 8 q4 `) L) J4 c( q7 t

" }* }; c$ L3 T! C/ ]

  此前,高纬环球亚太区集团首席执行官Michael Thompson也曾公开表态:“任何再发展计划,一定要以经济效益为主。” 7 q& J; }: R7 ?( S' w

/ `9 ~0 ? ?1 u% s, f5 {

  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阮仪三教授则坚持“首先是保护,其次才是开发”的立足点。他呼吁道:“必须保护历史建筑,维护历史底蕴和整体市政规划,希望有关部门不要在外商的压力下妥协。” : {+ ?$ d/ R, ]& s

% \6 g3 u6 G, c- ~6 F

  按照黄浦江两岸开发办的要求,外滩源将实行低密度开发,商务办公楼的净容积率不超过4,住宅不超过2.5;而沿岸第一层建筑则要严格实行高度控制。 7 {5 U' c3 A" Y/ Y* T5 A- V

' d& d$ b" l% E& }( X- T* t

  但关于洛克菲勒集团一期资金是否因为不满这一规划而姗姗来迟,王铮未透露更多细节。

 楼主| 发表于 2010-3-1 1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二世在2010-3-1 11:56:00的发言:
. I& l' n* G: Z8 m! a0 W1 i& w( O

 

4 t5 G* [5 l6 t# e c; D

 

9 e! W: I. o& m, K

上海外滩源计划是不是又重启了?听说圆明园路那边在改造?不知道如何改造,那边可是英国建筑比较集中的地方啊,有几个建筑还很英国呢!

: ?* h O% H7 _2 G- }' B7 d- F

一期资金到位 洛克菲勒有意重启“外滩源”项目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一度停滞的上海外滩源项目,不久前再现曙光。

; S8 x7 J( B3 T- h4 R+ r

  美国洛克菲勒集团在中国内地唯一设立的机构——高纬环球董事王铮近日在一次小范围的业内交流活动中传递出该项目将继续进行的信号。王铮透露,“在经历了外界种种猜疑之后,外滩源合作项目一期开发的资金已经完全到位。”

8 v h9 U6 g' ^ m& {( K; s# _

  9个月前,“外滩源”项目一期正式启动;同时,洛克菲勒集团和新黄浦集团组建的项目公司——上海洛克菲勒集团外滩源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揭牌。<span class="ad">
<div id="HZH01" class="xwhzh"></div></span><!-- adv_tag -->但此后,由于洛克菲勒集团资金迟迟不到位,而合作方之一新黄浦集团又无力单独承担如此浩大的项目,使得合作一度陷入僵局。

* D# l+ {5 r% T5 ?$ W0 @" ^2 n. k

  记者近日在调查中发现,关于洛克菲勒集团为何资金迟迟不到位,外界仍有各种猜测。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说法是洛克菲勒集团认为现有的规划不能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 j1 W z9 r. ?- J% }2 n

  “洛克菲勒集团可能对现有规划表示不满,该区域内一批老建筑物将被保留下来。”同属外滩区域的某5A级写字楼开发企业营销总助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另外,根据政府的有关指导意见,近岸50~80米土地将被用来建设公共绿地、开放空间。这样一来,可以用来建设新房产物业的占地面积就少了很多,投资回报会受到影响。”

# v) }4 R2 Z0 U+ ~0 V" s

  此前,高纬环球亚太区集团首席执行官Michael Thompson也曾公开表态:“任何再发展计划,一定要以经济效益为主。”

0 s5 L I% `- e2 I& W

  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阮仪三教授则坚持“首先是保护,其次才是开发”的立足点。他呼吁道:“必须保护历史建筑,维护历史底蕴和整体市政规划,希望有关部门不要在外商的压力下妥协。”

k9 {& X; m( q( ]0 p. X

  按照黄浦江两岸开发办的要求,外滩源将实行低密度开发,商务办公楼的净容积率不超过4,住宅不超过2.5;而沿岸第一层建筑则要严格实行高度控制。

! v8 B: P; k7 I+ P

  但关于洛克菲勒集团一期资金是否因为不满这一规划而姗姗来迟,王铮未透露更多细节。

发表于 2010-3-1 1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城市化是否会造成“千城一面”(正方:会,反方:不会)
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是否是不可逆的趋势(正:是,反:不是)
现代地标性建筑是否能展示中国城市核心精神(正方:能,反方:不能)

, z3 h( V: W1 l9 O2 W: R" O

 

* o! E- r% q T0 d

 

& J |: k- K3 X+ C: f% E

个人比较喜欢这几个

 楼主| 发表于 2010-3-1 1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二世在2010-3-1 11:56:00的发言:
3 `+ \3 R$ {( k1 p: D

 

/ `2 b5 u; y1 ` p% k$ w

 

9 ~+ `' ~& C- U1 V

上海外滩源计划是不是又重启了?听说圆明园路那边在改造?不知道如何改造,那边可是英国建筑比较集中的地方啊,有几个建筑还很英国呢!

2 ~0 r! M' t9 w

去上海之后,我去仔细了解一下!、

0 o! N0 Z6 Q% ?3 L4 _

新天地的建筑毕竟近代风格居多,改造可操作性较强,它的模式能给北京的民间建筑群利用保护提供一些启发,但肯定不能生搬硬套的。

发表于 2010-3-1 2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城市化是否会造成“千城一面”:
5 M& K1 [) L' S$ a4 D5 g% n# ]按现在的城市化速度不可避免会有这样的倾向,因为模式总是类似的。不过反方可以说,不是每个城市都有自己明确的文化遗存,城市化进程也可以创造出一座城市独特的面貌。
5 F0 N4 [) ]8 K- U/ ~! {1 q7 e. k; _2 v1 J
上海世博会应不应实行单双号限行政策:* [8 M- J7 D9 L5 V' G6 {& O
限行不是长久之计。要鼓励公交,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公路交通,把红线划得窄一些,比限行更有效果。( s# v: K) t/ Y- `: S% e

( z6 t/ e2 S( j; E3 {"上海新天地发展模式"是否适合北京近现代建筑群的保护利用:
! Q1 k, \3 s9 _2 {0 s; ]这个我同意斑马的意见,每个城市都是不一样的。
- O/ `( M) j) A" v) B; [$ A( s* ?( p8 \
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是否是不可逆的趋势:
7 F# Z2 u& S7 s+ E# d7 e在近期的确是。那些什么逆城市化本质上是城市化的不同方式。反方会比较难说的。
1 f  \1 q. ^0 Q- L& ^
1 k9 }5 a- m1 k6 ]城市文保更应注重专家意见VS民间意见:- K$ C( K% W$ R' h& [. K+ K
都要有,但是要杜绝利益牵扯者的直接决策。# g# w9 e" o! B8 K8 L

. d& G1 i, J  }8 `# y宜居城市的建立是否取决于人口密度:
; M2 k4 o( P# f- t个人认为不是。. H) c2 G4 G0 d7 l, h$ e: j
; ?5 E# o& ^, O& I7 D7 r
发展经济是否会影响民间历史建筑群的保护:, C$ r5 }5 z# Q$ ]/ v$ M
在理想状态下不仅不会影响,而且会促进。但是现状不理想。8 b5 k& w0 M# t8 T

( y" L  H- z% ]1 R# j" V世博会外国馆的城市化经验能否为北京文保提供启发:
' }% F* Q, R) N$ ]5 T/ Z这个辩题的可辩性有限。8 m9 w8 j  H0 b8 Z7 C' e( v; |

6 y/ P2 X5 L2 ^. h  J$ p4 ~“改迁”是否能为城市历史文化提供有效保护:
+ o. [2 _% A$ x( V! L0 j$ g个人认为不能。至少不是有效的。+ [" B& F6 B1 @
4 f! [7 l4 Z- X
现代地标性建筑是否能展示中国城市核心精神:
. c6 F# p1 ~3 V1 P2 Q, X当然可以。事实上,在无法复制传统建筑设计精髓的现代,各个文明展现自身精神的方式之一就是现代建筑。就好像各自有各自的语言,但也需要一种世界语。优秀的现代建筑是必不可少的。
发表于 2010-3-2 2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iuchangbj在2010-3-2 20:02:00的发言:
! _# `! W: _( J( A / t( g+ k0 i& }- W ( U; N; f0 ~' ]; f

高手啊,每个辩题的点评都比较客观理性。特别是最后一个辩题,我就一直迷糊,因为对北京的新地标有抵触情绪(也许不能称其为地标),想通过辩手们的智慧寻求一个解答。“专家Vs民间”是一个普遍现象,文保方面特别激烈,“避免利益牵扯者的直接决策”,这话说的解恨啊。老北京网的前辈们智慧无穷啊。。。谢谢大家的关注和讨论,继续啊!

" L" G/ H1 y! c6 T 6 |3 Y, r, Q0 Q2 s

6 b- D9 v; s$ ?+ o, V O f% i9 X( ], I4 \! y客气了。关于“新地标”,北京的现代建筑可能有很多不妥之处,但是一座有历史有文化底蕴的大城市一定是古建、旧城和设计安排得当的新建筑、新城区的结合。我们大家都热爱北京,但真正的北京不是某一个状态,而是一个延续。目前严重破坏北京传统风貌的建筑其实不在于新城区中“新地标”的存在,而在于大量设计毫无艺术性的现代建筑代替了精致、代表精湛手工技艺和深刻规划理念的传统建筑。北京存在新颖的现代建筑没有错,但是目前对传统与现代的重视程度完全不平衡。传统不受尊重,代表现代城市规划理念的宽大红线、城市快速路深入旧城,只会造成巨大破坏。
 楼主| 发表于 2010-3-2 2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不买票在2010-3-2 18:20:00的发言:
正义 踏实 上心
) D# I0 u5 b# |4 z) ?) C

哈哈,这是对每一个老北京文化爱好者的总结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3-2 2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收获很大,哈哈,高兴
 楼主| 发表于 2010-3-2 2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京中轴线在2010-3-1 22:10:00的发言:
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城市化是否会造成“千城一面”:按现在的城市化速度不可避免会有这样的倾向,因为模式总是类似的。不过反方可以说,不是每个城市都有自己明确的文化遗存,城市化进程也可以创造出一座城市独特的面貌。 上海世博会应不应实行单双号限行政策:限行不是长久之计。要鼓励公交,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公路交通,把红线划得窄一些,比限行更有效果。 "上海新天地发展模式"是否适合北京近现代建筑群的保护利用:这个我同意斑马的意见,每个城市都是不一样的。 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是否是不可逆的趋势:在近期的确是。那些什么逆城市化本质上是城市化的不同方式。反方会比较难说的。 城市文保更应注重专家意见VS民间意见:都要有,但是要杜绝利益牵扯者的直接决策。 宜居城市的建立是否取决于人口密度:个人认为不是。 发展经济是否会影响民间历史建筑群的保护:在理想状态下不仅不会影响,而且会促进。但是现状不理想。 世博会外国馆的城市化经验能否为北京文保提供启发:这个辩题的可辩性有限。 “改迁”是否能为城市历史文化提供有效保护:个人认为不能。至少不是有效的。 现代地标性建筑是否能展示中国城市核心精神:当然可以。事实上,在无法复制传统建筑设计精髓的现代,各个文明展现自身精神的方式之一就是现代建筑。就好像各自有各自的语言,但也需要一种世界语。优秀的现代建筑是必不可少的。
]8 i/ ?8 o |- K, n3 o7 I

高手啊,每个辩题的点评都比较客观理性。特别是最后一个辩题,我就一直迷糊,因为对北京的新地标有抵触情绪(也许不能称其为地标),想通过辩手们的智慧寻求一个解答。“专家Vs民间”是一个普遍现象,文保方面特别激烈,“避免利益牵扯者的直接决策”,这话说的解恨啊。老北京网的前辈们智慧无穷啊。。。谢谢大家的关注和讨论,继续啊!

发表于 2010-3-2 18: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义 踏实&nbsp;上心
 楼主| 发表于 2010-3-2 2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京中轴线在2010-3-2 21:24:00的发言:
O- O; H2 D9 B, R: Z) I" _

客气了。关于“新地标”,北京的现代建筑可能有很多不妥之处,但是一座有历史有文化底蕴的大城市一定是古建、旧城和设计安排得当的新建筑、新城区的结合。我们大家都热爱北京,但真正的北京不是某一个状态,而是一个延续。目前严重破坏北京传统风貌的建筑其实不在于新城区中“新地标”的存在,而在于大量设计毫无艺术性的现代建筑代替了精致、代表精湛手工技艺和深刻规划理念的传统建筑。北京存在新颖的现代建筑没有错,但是目前对传统与现代的重视程度完全不平衡。传统不受尊重,代表现代城市规划理念的宽大红线、城市快速路深入旧城,只会造成巨大破坏。
& [2 G: |7 I1 w1 `1 R9 F3 Y

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亚里士多德

( ~' q) R. u6 n. W p* e* K( d

 

O/ v0 P9 S% C: ]+ y; g! ~; b

这话已经因世博会广为流传,活得更好——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愿北京市民拥有更好的生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0 04:59 , Processed in 1.182732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