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来了.这次是带着近三四个月的精华收藏来的.最近一直在整理近三四个月来搜集的老照片.全是我从国外网站搜罗来的,之前曾经发的帖子仅仅是我收藏的小部分.最近在对这些资源重新整理,选择.决定做一个名为"Peking 1860-1910 - Chinese History Photographs Digital Collection"的综合展览.点击链接可以查看这个展览的简介.需要重申的是我的搜集只到民国时期,民国后摄影技术在中国已较为普及,而且留存下来的照片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很容易遇到.所以我大部分的照片时间基本上只到1910年.也必须指明的是这个专题不全是新资源,过去很经典的我有时也会列在其中.(提示:图片是外链,所以刚打开图片会显示慢些.希望网友仅作为研究学习之用,不要用于商业行为,一旦发现我会删除所有上传的图片.有些图片本人是有很大尺寸的,如你特别需要,可以发短消息咨询.但基本上我上传的图片能够满足普通网友的).
* q+ d9 B2 r" t* A2 V! ?$ U+ F8 b; ^
. b0 x* e2 p: n5 v/ j- ~" ` 此贴是其中的一个大分类"西方建筑篇"的小分类之"西方使馆".1860年后,英法率先在北平建立使馆,后来各西方国家也纷纷到来,1900年后清政府则将原"东江米巷"改名为"Legation Street".中文改为"东交民巷". % J+ s: i5 x2 ^% q8 ] T
1 u: b, Z5 u5 b 一张东交民巷早期的照片,当时只有英国一处使馆区.
6 u7 l' D2 F' K& G1 Y& E( @% u & c- G* z6 I! s- v0 o7 T4 p

- x" Z# e4 g7 ?* w- [- f# @1 h2 W B6 ?+ I, s7 L8 f: v/ _5 t
一张应该为庚子年后1910年以前的东交民巷照片,英国海关总署系列收藏
, [: l. ^1 q9 D5 P4 K; v) [7 } $ q3 T/ O& j3 H9 p

5 I b. S0 N/ p j _ 3 i- H) o0 ?$ D& V% L
下面这张我保留了英文说明(凡是有的我尽量保留,作为对具体位置的考查),是作者从当时街边的饭店观望远处紫禁城的照片.这个饭店我不太明确,六国饭店是我猜测的.最晚不过1914年. 4 [% O1 u E& r5 B$ n; r0 m
+ H9 k8 N' G9 {0 `9 V7 Y: V$ }1 a- H

$ Y$ g7 q( N2 N% T; S/ _4 t
% P. ~; K, F% C& ]& K' q$ @
1 Y4 a1 M: u# J! N 英法两国在1860年后签定的条约中规定将原醇亲王府(当时名为梁公府)归为英国使馆,安郡王府(当时名为纯公府)归为法国使馆.不太清楚以前是否有人研究过英国使馆的建筑分布.这是一张在说明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所手绘的英国使馆内部平面图. 2 Z1 @4 c; G H0 m3 q
) W1 O' d0 c; z. Q0 }

# e: j% X* d6 J7 s3 ^8 L
2 T6 ^4 F' b3 B8 B2 \6 S: a$ }" E5 U 可以看到,其实他是有两处门的,一处是原王府的正门,这个正门在前几个月中的海关总署收藏中曾经看到过一张,我又找到一张可能更早时期的原醇亲王府正门照片.(点击查看大图效果好些.由于论坛显示限制,导致图片的条纹异常明显) 3 i' {6 Z$ G# h% ]2 z3 E% J
" h+ F1 j. T+ f* x; {# _# _ 0 n1 r1 M8 x. p9 \! }
. r9 a0 [, S, G* M
一张1904年拍摄的英使馆门前石狮的照片 9 U r7 l6 b& r. H$ B# c9 y$ s
4 e* H8 R: ? V# f; Y2 `4 B, E
 # m0 d# }5 l2 Q: ~1 E# U/ j+ w
$ V: v9 s4 z, k1 Z- r$ _( w 而英国使馆另一处石门,以前较为常见,这是出自《北清事变写真帖》中的一张,反应了1900年后两门前的状况.
4 x1 i5 P7 U! \3 V0 E/ Z# n 
/ |3 F' `- ~' n, Z8 y ( f- S8 n; i- ?) o- w
海关总署Robert Hart在北京期间居住的院子我没有查明,是否在英使馆内也不太清楚,来自于一部对Robert Hart回忆录中的两张其住所的照片.其实前几日发的四张北京曾经的雨季也是出自此本回忆录中. 7 u4 y: `8 t( Z' R
m2 w, f" S! X- X. J1 j! [

1 t4 A. n0 j/ I4 t( O ( _8 i2 o8 m8 g
\9 J; J/ ?# K3 @% o6 z
 q) {( ~9 |9 h. D$ _- t
& m7 g2 H9 L- l 法国使馆占据的原纯公府,同样于上次的海关总署1870年组照片中曾有一张垂花门的照片,但此应不是正门,下面两张应该是法国使馆正门处在义和团前后的不同照片. 3 y, |8 I- P( m* `: h
; @5 M1 N5 z: B" ` & v4 o0 B$ Q/ k- [+ ]/ G
" q" J+ e1 w: w, _
0 j& D3 ? A+ T1 E9 q/ Y8 E - d( J5 a2 d3 D& P4 e! l
5 o, Q9 p: ^1 _ 最近回顾1870年组照片的帖子时看到有网友提到,1900年后法国使馆将正门改造,只保留了门前的石狮子.下面这张照片之前也曾发过,毁于1900年义和团运动的法国使馆和奥匈使馆 " w8 C" H. ]4 Z' B$ w. E# |4 c9 \
6 ]9 e) u2 E" h! \6 R" I; F
( K ?6 u( v5 a3 Z9 W8 f6 \- Q
$ N" [) l6 S! U( a,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