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91|回复: 14

再游清西陵(2)——泰东陵.泰陵妃园寝(E)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0-12 05: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续前文。

3 O# t) z# W' y b8 R9 g

 

U7 N! d( r" Q0 @7 u

我沿着泰东陵东面的院墙外的小路向北走:

4 }$ u$ V6 h/ V$ Z: z3 t2 f" h' W

 

% C) t4 Q: P( n; @9 }2 P9 S

 

. @9 j9 N0 G' L7 |0 S% [1 _


4 O7 J: L0 s' s5 G7 E! _, _

 

+ Q+ g0 |- p: e: e8 p: A* P* L

我来到陵寝后面的砂山上。

7 Z- W- |9 c$ K; W. j* Z+ K

 

* Z4 W$ U! g7 W5 N1 Y/ o% _3 s0 J B

浓密的古松林包围着硕大的宝城。基本拍不到甚麽:

% }; P3 E% o5 R5 a1 ^) O


 

9 m" z0 W, d3 w$ l7 t1 ~# j

( Q: R/ i: W+ `: k- O" g

 

6 N3 d+ x( o: ~9 s) ^/ E* E

 

! e7 C' F) M; N, ^3 `/ n, q

泰东陵是关内清皇陵两陵区内的第二座皇后陵。

3 M. S* i. S1 I2 g

 

1 W0 I x+ c2 @' O3 f5 G

泰东陵是标准的皇后陵。

. w5 A. ?' t5 E' e4 _; B

 

) _, `" z+ h; z& y/ s

 

' m% T. {' p: m( ~# C7 T4 O- `: S

[转文]

" `4 Y3 U0 ]' M- L8 H a

 

( F1 m7 d5 |1 r: Y( Z/ l% b' Z

泰东陵与其他皇后陵相比,有三点独创之处:

* m+ C" Y5 D7 H" r4 A

 

) m! P4 v, U. j/ J

一、首创隆恩殿月台上设铜鹿、铜鹤之制。在泰东陵之前建成的昭西陵和孝东陵,隆恩殿月台上只设铜炉一对。而泰东陵则又增设铜鹿、铜鹤各一对。很明显,这是仿照帝陵之制,首创了皇后陵设铜鹿、铜鹤的制度。以后建的各皇后陵改为设铜鹿、铜鹤各一只,成为定制。

0 `; m; o: O1 M# O& j

 

6 |# b4 C- I% A

二、首创大殿内东暖阁建佛楼之制。在泰东陵以前建的皇帝陵和皇后陵,均无佛楼之设。泰东陵则在隆恩殿东暖阁建了佛楼,为一层。这与孝圣皇后笃信佛教有关。从此以后,凡皇帝陵均建佛楼。皇后陵只慈禧陵建了佛楼。凡以后建佛楼均为上下两层。

* g q3 P5 f' d1 i: c& X3 B

 

# T2 |1 x w- k( o

三、地宫内雕刻经文、佛像。以前总认为清代皇陵中,第一个在地宫内镌刻经文、佛像的是乾隆帝的裕陵。清宫档案记载,泰东陵地宫里也镌刻了经文、佛像。泰东陵早裕陵6年而建。这表明第一个在地宫内镌刻经文、佛像的不是裕陵而是泰东陵。清宫档案还记载,泰东陵地宫的地面不是用条石铺墁,而是用金砖铺墁。具体泰东陵地宫的规制、经文佛像的内容,因为地宫尚未开启,档案也不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

3 A, I+ \. q& F6 K/ j

 

4 l! G$ i" Z! u8 }. |3 e

 

/ Z% l0 C0 n/ \ p q5 _2 z( P

 

' Q+ U, c' k, k$ v+ Y- b

 

: v7 a" B- p; |+ |- Q: M3 o& H

 

' d9 O7 x, y/ P

泰东陵现不对游客开放。

! K/ t: U6 K$ C

 

- Z% [! N7 b- p, d' {+ g3 o4 H

进又进不去。

: j0 M) ^+ w( c& B

 

( O9 ]5 n# m0 i" W- o- C j* n

拍又拍不到。

! W! l) A Q5 {% R3 E

 

D+ O9 J1 x: a& p8 }" T0 E% R$ Z

唉!

, S5 u1 E6 N3 G6 \, W. u' y- a

 

+ f( o- U$ K% a" Q3 x, I6 y3 L

网上搜到一些片片,一起过把瘾吧:

( m J+ y0 `* ]5 P" v: d


, a7 J3 B# c J0 r2 {; T: n















`6 I, }) r: U" K A3 x9 x4 V

 

4 j+ n# y x- [& r b. N$ g* x. q

泰东陵是清西陵景区内最有魅力的皇后陵。

^) a! j# p6 `% a5 S

 

8 S+ e, r0 N4 {4 z( k

不整理开放是极大的浪费。

, U5 U+ e3 V m- F" L L( R

 

2 N( I# r% a) Y0 b" F

......

9 O# ^; e6 O. B4 Y& H$ X/ U

 

$ M4 W- x2 v; G# Q" e- M5 S

 

+ x$ `# y$ A& o: x6 K

现在的时间是  10:00.

: G y+ d3 J+ W8 O/ q+ M

 

$ r+ u8 o; h4 A

依依不舍,我离开了泰东陵。

5 d. v F: T7 G/ m3 w- E; P4 q, y

 

+ j) `7 p+ z$ u: N# Z

我沿着环陵公路步行1公里,回到了燕赵山庄。

; O; Z! F$ K6 M& k2 {( _* ]4 n% W

 

! M8 l6 p* f$ F3 s! M; C' c

休息一小时。

3 d0 Q4 J- x1 F7 e

 

5 @) X) L1 ^' h) h8 X3 n E; `

吃饭,电池充电。

7 f) a' |% p z) `5 j B

 

" Z& f/ j$ i( t: Z5 [0 j

今天是西陵镇逢五的大集。(十.一长假前的最后一个了)

; }; b3 s" x9 {. K

 

# |6 [2 B6 j+ `/ f0 E& z" Q9 N7 Z

11:30.  我背起行囊,到300米外的大集上去看看。

2 j7 L& N' B& @! u# x8 i$ q) p

 

3 R0 Q* Q" f7 C. V8 N

 

{5 {* r9 b; t

图片整理中。

" Q8 u1 C9 h; c7 f2 F

 

, `& J9 z- e+ Z

待续。

* [5 R3 O. {+ H; U9 S- b, k/ x

 

- B0 \! c. K7 |% O2 Y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4 1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07年去西陵的时候没去泰东陵,也不知道里面也这么多的典故,长知识了

: u/ c4 F1 o3 _% X& U

 

1 O% E7 l" `7 }, G* }

作为陵墓爱好者,即希望文物得到保护,又希望能有更多的秘密揭晓

发表于 2009-10-13 2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10-12 09: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明楼还是有木头门的。这个陵不开放的确可惜,我觉得这里面原因应该很多,首先就是交通问题,如果没有把道路修好,开放是很难的。不知道大殿里面还有什么。那铜鹿铜鹤早没了吧。还有我认为这个陵地宫里面东西一定不少。
发表于 2009-10-12 07: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碑还是带颜色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2 0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山底在2009-10-12 7:30:00的发言:
 这个碑还是带颜色的
$ \8 B, k( q6 H

明楼内的庙号碑都有色。

, X' ?$ s; L9 O' ^6 l7 f

 

" v8 }3 t8 R) s

俗称朱砂碑吧。

发表于 2009-10-12 1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不保护性开放呢?发掘也可以啊,这样就是纯属浪费了,不知道那些所谓专业搞文物的怎么想的?我们国家政府又不缺钱...
发表于 2009-10-12 1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金砖铺的地?比皇帝的还高规格?那光这金砖就已经非常价值连城了啊,盗墓的不知道?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2 1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云游的东东在2009-10-12 12:46:00的发言:
用金砖铺的地?比皇帝的还高规格?那光这金砖就已经非常价值连城了啊,盗墓的不知道?
3 k% i( E+ o6 \$ Y

那一段文是转帖来的。

1 w7 r ]4 X5 ]9 B+ i6 g" Z1 K( {4 Y

 

7 a# V, v$ g- e' j$ e* x* a; |

老兄逗我。

9 W7 K9 K# k* r: W" {

 

}( X# c' a) a3 ~

此金砖非彼“金砖”。

: [. K% {9 N0 l$ ?1 J+ E

 

7 }; ?, X5 v- h) d8 h) o3 b: j% |

与飞涨的国际金价风.马.牛不相及的。

) y) r# C8 f% `( q2 g9 y' Z

 

& U' a8 G }' u. N8 W* I; G

 

( [& z% y1 H& B

 

2 t/ X. j$ R- [" `9 T* v4 Y* L


4 ^1 q l" J4 p, |

 

: l" t' T* P& ?" J' }# j* ^% r- N

请仔细看图片。

. Z) S& d" |' Z8 T3 \" |4 J4 a4 l

 

& q2 L: I- Z. a: ^' h) u& ~" ?( A

古洞门内的地面并非条石,疑似金砖。

发表于 2009-10-12 2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那些地下文物大都差不多,金银珠宝什么的,定陵的那些我看后没啥感受

" G+ R! v) I8 f) ^" ^- m

也就是学术上研究有些用处,文物反正要归国家,不能进入市场,挖不挖的没啥用

& Y% w; L3 P* J4 H3 g' ~

再说 学术上研究的那些个历史也没多大现实意义 比如搞清楚万历是否抽鸦片 身高有一米六没有等等

6 f& Q% R9 k1 h1 R* `

为了这些东西就要掘坟盗墓,太过分啦

发表于 2009-10-12 2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0闲云野鹤0在2009-10-12 19:48:00的发言:
. {$ E( S' ^/ h3 o. e$ F

在老北京网浏览  似乎不应该说这种话吧

+ s. w8 b7 B/ ]6 Y) W; f

国家政府今天再文盲无知   也不会再做当年那种无知  缺德 断子绝孙的无耻勾当了

( c- B ~# L$ Y! i5 n

我说的是保护性的发掘.如果类似的古墓全埋在地下,那就是等到很多年以后,不也就全废了吗?和全毁掉也没有本质的区别啊?况且现在已经灭失的就很多很多了.那里面的文物价值和供人们的观赏学习价值不是没有的毫无意义吗?无论是精神上和物质上的价值,如果都灭失了,那肯定不如利用起来更有价值吧?

发表于 2009-10-12 2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0闲云野鹤0在2009-10-12 19:49:00的发言:
3 h3 X9 e. u+ h) h' O

去补一补课  用百度搜一下 “太和殿金砖” 了解一下基础知识

+ u& C( Z5 Z, |6 x9 V

其实我说的时候就觉得这可能是一种夸张的用词,国人常用这样的修辞方法,问题是真的金砖又怎么和它区分呢?

发表于 2009-10-12 19: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云游的东东在2009-10-12 12:31:00的发言:
为什么不保护性开放呢?发掘也可以啊,这样就是纯属浪费了,不知道那些所谓专业搞文物的怎么想的?我们国家政府又不缺钱...
+ x/ R; o( {3 g6 j7 v

在老北京网浏览  似乎不应该说这种话吧

# N& k1 Z# |( U3 m% w* ?

国家政府今天再文盲无知   也不会再做当年那种无知  缺德 断子绝孙的无耻勾当了

发表于 2009-10-12 19: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云游的东东在2009-10-12 12:46:00的发言:
用金砖铺的地?比皇帝的还高规格?那光这金砖就已经非常价值连城了啊,盗墓的不知道?
3 ~( l+ z1 x0 _/ N2 {

去补一补课  用百度搜一下 “太和殿金砖” 了解一下基础知识

发表于 2009-10-12 17: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ohq在2009-10-12 13:43:00的发言:
9 N+ W5 g; \8 \6 U4 N S

 

, Y9 \' C0 D. Y4 O: m9 x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76.古洞门内.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S3 r# _- Q* v; h3 Z

 

! s0 |2 c8 c8 i* V# g; V" ?8 B

请仔细看图片。

9 ?" i' k$ d" Z' M

 

, s$ E2 d# f( Q$ D5 C& e, Q" g

古洞门内的地面并非条石,疑似金砖。

$ \+ G1 Z( l$ k: `; O9 S1 P

 

( I; H. [$ K- ~" u2 D* n& ~8 @

漂亮的古洞门,那正对面挡墙的后面、下面就应该是隧道口吧,也不知道有没有残留的被盗痕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7 07:54 , Processed in 1.164993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