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33|回复: 13

1959—1962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北京的食品特供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7-19 17: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G1 L* |0 L4 s! p/ R) C

 

5 ^+ a' I9 [( b5 ?8 N! y, |* W

 

& p$ l* k( ?2 r- |0 w

 

5 p* \: y1 M5 [: E

 

- a0 g9 O) U1 s! X7 B6 a V$ G

1958年冬各地都开始发生了大饥荒,民众特别是农村,饿死人的现象已经很严重了,首都北京也出现了商品匮乏,食物短缺、市场紧张,中央命令全国各地以“政治大局”为重,压缩当地人民的基本需求,全力以赴要支援北京。但是1959年以后,北京调入的物资也越来越少,一度出现了库存用粮,不够维持6天需求的紧急状态。当时北京全市人口不足400万,这是享受商品粮待遇的“非农业人口”,于是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居民的口粮低标准供应,把自1954年“统购统销”后开始实行的居民“凭证”改为“凭票”供应。

凡是在北京有正式户口的,每人每月发放粮票,粮票又分为粗粮票、面粉票、大米票等等,粮食定量依年龄大小因人而异,从婴儿降生的3斤,少儿的6斤,儿童8斤,到成人的21斤等等。此外还依身份的不同,指标是各异的。如在校的大中学生、机关干部、特殊工种都略有所增加。但是北京也有它的特殊情况,作为首都,北京集中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人大、政协、解放军、公安等啊,首脑机关的一大批领导干部,为了保障这一特殊族群的日常消费,坚持“为党中央服务”的主旨,北京在物资和商品供应中也出现了“特需”。

“特需”又称为“特供”,机构的正式名称是“北京市食品供应站”,坐落在东安门大街34号,对外统称就是34号,从不叫它的全名,它的前身就是原公安部八局五处的“食品保卫处”。早在中共建政之初,为了保卫中央领导人的安全和健康,公安部曾设立食品专供站,也就是中南海特需供应站。这个特需供应站对外称北京饭店招待所,起初是一个处级单位,下设四科一室,管辖了几个专用生产基地,基地建有专门的屠宰厂、肉食加工厂、糕点糖果加工厂、熟食制作车间、检测化验室等专门的设施。

这些设施当时都是最先进的,甚至连猪舍、养牛场都是聘请苏联专家设计和建筑的,享有“特需”待遇的干部特供的标准,是依照每人的权位高低,官职大小,级别不同而不同。人大的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简称“四副两高”。中央明确规定,除按照北京市的居民定量供应之外,每户每天再供应鲜肉1斤,每月供应鸡蛋6斤、白糖2斤、甲级香烟2条、食油、果蔬等适量。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7-19 2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发表于 2009-7-19 18: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1959—1962三年自然灾害"不够准确!
) o# P* o+ `& m7 [& x
5 P1 l7 c% {+ L3 _0 x3 f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在1980年代以前则多称其为三年自然灾害,后改称为三年困难时期!!!
  Y% {3 X7 S, X$ u( h  {也有一些学者则称之为三年大饥荒,或大跃进饥荒.% T$ d% k$ `+ J* a1 {: ]

4 |! {. U0 B% v" F7 J0 @  D3 Y3 ^# s
+ `4 q% h& U% p. r' q
这三年困难时期是指中国大陆地区从1959年至1961年期间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3 g/ D) q1 ~. D- v9 g

4 X, e3 Y9 P4 V1 I) z
- Y6 \. T: ~# u1 I按照官方1980年以前的用语以"三年自然灾害"来描述这一时期.但是,研究现代史的学者们却很少提出这样的问题:在那三年期间到底在中国的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样的自然灾害,灾害又严重到什么程度以至于造成如此惨重的灾祸
 楼主| 发表于 2009-7-19 18: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34号鸿运轩老爷子也提过,当年居然可以买到鱼露。
发表于 2009-7-19 1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人民服务!
发表于 2009-7-19 2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小的我在2009-7-19 20:26:00的发言:
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 H0 W" `) P8 g9 |

这观点有道理

 楼主| 发表于 2009-7-20 0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看看沈志华讲座《中苏分裂的原因》据其说,根据目前苏联留下的档案,(中国档案这部分大多不开放没法比较)当时苏联并没有逼迫中国还账。而且还提出过给援助。不过毛认为既然闹掰了,不能让人家拿咱们把柄,一定要还上!援助更是糖衣炮弹不能要。

5 m: y3 H% i& M7 e. _

 

% |: s, j. a6 ~: ~2 ^( x$ o

这是部分地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 m/ F2 e, A& ~

 

+ {' Q7 Q% X2 f; n) s8 b2 o4 w4 V

http://video.google.cn/videosearch?client=aff-os-maxthon&oe=utf-8&hl=zh-CN&q=%E6%B2%88%E5%BF%97%E5%8D%8E&um=1&ie=UTF-8&sa=N&tab=wv#

5 z# F. r t+ L4 |4 v

 

: v( r2 [1 w8 x& |! i

 

8 O5 b" o5 c. E$ J

 

: U' a4 z! r8 U1 U

http://video.baidu.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C9%F2%D6%BE%BB%AA

 楼主| 发表于 2009-7-20 0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video.baidu.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C9%F2%D6%BE%BB%AA
发表于 2009-7-20 0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善缘残梦在2009-7-19 23:43:00的发言:
, H. ]" K7 B- }( ?8 T7 p) O

          三年困难时期,定为1959年_1961年较为准确. 造成困难的原因; 除了"以农业为基础,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方

1 A0 a) d4 A3 ~" @) Q. X

    针, 有一定失误. 加之大跃进运动不顾基础急躁冒进. 伤及农业的內部因素外.  还有社会上普遍传说的重大的外部因

4 M% H0 f8 E! k; L7 M: T- I" F9 \! G

    素; 中国为捍卫主权,坚决拒绝了苏联指挥中国海军操控中国国防的霸权主义无理要求, 进而暴发中苏两党大论战,最终

# p. W% @4 Q8 q3 `, u+ P3 F

    导致两国关系恶化.  苏方脑羞成怒,逼迫中国限期还两笔巨账. (1) 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从苏联领取的所有军火武器装备.

+ B+ v- s @# | o; M

    (2) 1956年至1960年,我国第一个国民经济建设五年计划从苏联引入的门类极为齐全,数量极为庞大的重工,轻工,农业

1 v c+ f- e6 q. N8 ^( T( A

    设备.    这两笔巨债重过两座大山,压在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头上, 无黄金美元可还,又因苏联数十年全力发展重工业,

9 O' j% u; V ~" C4 N. w

    轻视轻工业和农业,农产品极其匮乏. 苏方讨账以肉类,蛋类,粮食,水果为主.  中国人民在自己农产品尚且欠缺的状况

; a2 s2 C4 J& i6 A1 C

    下,去还这两笔巨账,只能将腰带勒紧,勒紧,再勒紧.  所受苦难,可想而知.      这段历史是我和所有58岁以上的人亲身

" e1 v3 ]% n# G3 C- C4 m6 W8 K

    经历过的, 不知为什么现在人们提及那段苦难,只强调国内因素,  绝口不提外部因素? 是不知呢?还是有意廻避?抑或

2 K, |9 _% g: l4 i2 |

    根本就不存在外部因素?    笔者接触不到有关这段历史事件的政府文件,不知详情.    希望知详情者能说真话,能全面

9 _& n* o1 b1 a# p4 e, R$ ?

    介绍一下真实情况. 

4 p1 {" ], m5 ~3 e/ b8 x

   

- m. x, \7 I4 \6 u/ k

作为一个政治家,要这么讲诚信的去还债吗?既然都和人家彻底掰了,就索性不还,而且你一个人讲信用去还债,难道要让几亿人民饿肚子去替你还债吗?

发表于 2009-7-19 2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09-7-19 18:20:00的发言:
34号鸿运轩老爷子也提过,当年居然可以买到鱼露。
% x Q+ X. y. N" e$ v" l! c, f, z

东华门34号,高干特供处。

发表于 2009-7-19 2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年困难时期,定为1959年_1961年较为准确. 造成困难的原因; 除了"以农业为基础,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方

4 A; h4 ^* ?* j- t0 _& ]. g. s, _

    针, 有一定失误. 加之大跃进运动不顾基础急躁冒进. 伤及农业的內部因素外.  还有社会上普遍传说的重大的外部因

( U ~0 M( C; w! M" i5 {# u4 p5 q8 X

    素; 中国为捍卫主权,坚决拒绝了苏联指挥中国海军操控中国国防的霸权主义无理要求, 进而暴发中苏两党大论战,最终

2 I/ R* z3 N2 K5 v6 N% r

    导致两国关系恶化.  苏方脑羞成怒,逼迫中国限期还两笔巨账. (1) 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从苏联领取的所有军火武器装备.

+ }7 @4 G5 @& e, D% x5 S

    (2) 1956年至1960年,我国第一个国民经济建设五年计划从苏联引入的门类极为齐全,数量极为庞大的重工,轻工,农业

! b' ?0 U8 v% [

    设备.    这两笔巨债重过两座大山,压在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头上, 无黄金美元可还,又因苏联数十年全力发展重工业,

+ Y- L0 b$ V8 N- [" i

    轻视轻工业和农业,农产品极其匮乏. 苏方讨账以肉类,蛋类,粮食,水果为主.  中国人民在自己农产品尚且欠缺的状况

) m5 v, ^' {( I, n( }

    下,去还这两笔巨账,只能将腰带勒紧,勒紧,再勒紧.  所受苦难,可想而知.      这段历史是我和所有58岁以上的人亲身

; G4 H. _' }7 _0 D) ^0 ?7 m

    经历过的, 不知为什么现在人们提及那段苦难,只强调国内因素,  绝口不提外部因素? 是不知呢?还是有意廻避?抑或

( Q1 u0 @ r, L8 j

    根本就不存在外部因素?    笔者接触不到有关这段历史事件的政府文件,不知详情.    希望知详情者能说真话,能全面

& Y; w9 P4 E2 b6 }( m

    介绍一下真实情况. 

9 b& y4 Y3 p) u* e4 }

   

发表于 2009-7-20 16: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小的我在2009-7-19 20:26:00的发言:
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 I! u2 N9 n. f: l( D

刘少奇这句七千人大会上的话还算客观,但实情可以说是“半分天灾,九分半人祸“

发表于 2009-8-2 16: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8-2 16: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赶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0 03:24 , Processed in 1.151233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