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30|回复: 21

今天大家在北大湖边看到的小花[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6-6 2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大家在北大湖边看到的小花

今天大家在北大湖边看到的小花

7 {6 k: O5 e$ C6 i5 h) Y

       莕xing菜 别名荇xing菜,金莲子,莲叶荇菜,水镜草,我记错了,它不是睡莲科的薤是龙胆科,莕菜属的一种小植物,
外观;多年生浮水草本,根茎:茎多分枝,具不定根;叶:对生或互生,圆形,全缘,下面紫色,具长叶柄;花序;花单生,有时伞型花序,花单生,有时伞型花序,腋生;花;金黄色花冠辐射对称,花瓣5枚,边缘流苏状,基部略合生;萼片面5枚,雄蕊5枚,雌蕊1枚

8 D; @$ H/ y( ~

关于荇菜,有这样的话
《关雎》

# g4 j$ p! n1 H9 V+ n6 S0 S9 X% Y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_3 }0 i8 n' j! h. N( S$ H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6 z' Y8 u, w/ o) D: n" f( R6 g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 t( ~& F% _) V& o. k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3 g Y4 X6 Z S- \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 Z2 \+ Z5 r5 ?: @. G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 |' d. q! z: E+ y

  【题解】诗人对水边采摘荇菜的美丽姑娘的恋歌。

9 k; o0 F. U% o7 w, k; S

  【注释】

( `# `2 i* b% t3 n

  1、关关:水鸟叫声。雎(jū)鸠(jiū):水鸟名。

) A! P; o3 k/ a5 j& o0 Z

  2、洲:水中沙滩。

6 Y# F+ f8 Z/ l9 ^1 o g

  3、窈窕:容貌美好。淑:品德贤良。

. D" ?: S o% ?# ]! r. G

  4、君子:《诗经》中贵族男子的通称。逑:配偶。好逑:即佳偶。

2 e% H4 h4 [* f1 X3 b7 m( h

  5、荇(xìng)菜:草本植物,叶浮于水面,夏天开碎黄花,嫩叶可食。

, i7 l+ x* z, t* m; o

  6、流:择取。

+ a- l) o2 {3 @+ O$ P

  7、思:思念。服:语气助词。

! Y8 {) F. j/ i

  8、悠:忧思貌。

/ W i- [0 e* d" M

  9、友:亲爱,亲近。

, m- {2 A5 d; r0 h1 g9 u% w

  10、芼(mào):拔。

3 |' }" H# _9 C" _+ x. f

  《关雎》小的时候就已经熟读,并且是在老师的严威之下,字句不差地背诵过的。幼小无知,对读《诗经》的事,象完任务一样,读过,很快也就忘了。等到年长重读,忙碌世事里芜杂愚钝的内心,被这些千载之下水灵扑闪的性灵句子一次次惊醒,才重新觉得,所谓《诗经》,不单单是几十页纸里隔章断句枯坐着的文字,而是透过时间的通道,我们苦难深重的淳厚文明里所藏着的永不老去的几束新枝,几片嫩叶,是值得闲暇夜半时细加品读的。

( s8 G8 ^/ H4 q% i% a+ b1 e) [: B

  见着美丽的姑娘心生赞美,并且自然生出与之结伴同行的愿望,这是再真实不过的人之常情。所谓娱乐世界里眼中的“媚目”、“妖身”、“柳肩”、“玉容”,这多是从欲念的心理所发出的声音。这样的声音里,我们所思的,多是占有、焚毁,而非欣赏。商周的先人行道路旁,见着心动人儿,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遮不掩,坦坦荡荡的,“参差”,“寤寐”,这样的词读起来,觉得其中大有深意,有不解的味道,是欢喜的心引得人念想不绝,思虑如烟。其中更有相融和谐的潮声。关于诗意背后的话,可能是要依循自己的心,敏悟万物,顺着自然的情势爱怜心里欢喜的人吧。

8 Q; m1 S, A7 {

  最好的诗,往往都是和谐简练的大白话,等到说出它来的一刻,你自当觉得它听起来想起来是那么舒坦,似乎它原本就在某个未知的地方暗暗假瞑,只是等着合适的时刻,被感知到它的人惊醒,给你一喜的笑、一悲的怜。千古情话同样应该如此了。

' P' V# {. \* L

  荇菜是水环境的标识物。荇菜所居,清水缭绕;污秽之地,荇菜无痕。如果用“高洁”二字形容,它作为普通万物里的一种,高到未必,但长在秀水边上的荇菜,洁却是当得上的。《颜氏家训》里有:“今荇菜是水有之,黄华似莼”的句子,也是训导族人,行世要有清澈之心。

6 c- c7 u* @3 Q0 p0 P& _

  荇菜,书中说可以在嫩芽初上,新叶正憨的时候,采摘了来食。我没有品尝过。在古人眼里,正握在窈窕淑女手心里的,想来是既好看,又好吃的自然田园里的美味吧!我想起了另一种美食野菜薤xie菜

b7 ^# j# O' m5 c# w m" f( p

根茎可供食用。全草为解热利尿药。荇菜和弎菜形态、习性很相似,不同的是花朵的颜色和叶片的形态,荇菜是金黄花,弎菜花为暗紫色。它们都可做蔬菜来煮汤,柔软滑嫩,在上古是美食。

  晋朝张翰的‘西风弎鲈’之思,思念的一半就是弎菜。辛弃疾‘秋晚弎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亦写思乡之情。姜白石的‘双桨弎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却全是一派江南水泽的烟波流落之感。

  荇菜,是的,就是诗经关关雎鸠里那个左右流之的参差荇菜。

  躺在诗经句词里的荇菜,常常被简单地注释说,一种水草,可食。

  荇菜粗粗地看上去和睡莲几乎没有什么分别,如果不看它们的花的样子。

  开着有黄色蕾丝花边仿佛女人裙琚般小花的“睡莲”,原来正是荇菜。

  龙胆科荇菜属的荇菜,样子与生境和睡莲相似,开出的花却不同,恰如两个同样衣着光鲜的人,说出话来,一则让人喜一则惹人厌般的分明,虽然睡莲的花并不惹人厌,相反地却让人心生圣洁,而荇菜的花呢,小小的却精神抖擞着,有可以拥之入怀的亲切——难怪诗经里的那些女子,要左右地采之芼之……
* M- I- F4 H1 z# v & n8 w+ M4 G. Q5 i: ]! {

( h0 r& F9 x" h$ N# [$ h1 t

根茎可供食用。全草为解热利尿药。荇菜和弎菜形态、习性很相似,不同的是花朵的颜色和叶片的形态,荇菜是金黄花,弎菜花为暗紫色。它们都可做蔬菜来煮汤,柔软滑嫩,在上古是美食。 荇菜粗粗地看上去和睡莲几乎没有什么分别,如果不看它们的花的样子。

: Y' n# X, i1 m! t4 [ v Z' A

  开着有黄色蕾丝花边仿佛女人裙琚般小花的“睡莲”,原来正是荇菜。

8 W- _) M8 P' s1 I j

  龙胆科荇菜属的荇菜,样子与生境和睡莲相似,开出的花却不同,恰如两个同样衣着光鲜的人,说出话来,一则让人喜一则惹人厌般的分明,虽然睡莲的花并不惹人厌,相反地却让人心生圣洁,而荇菜的花呢,小小的却精神抖擞着,有可以拥之入怀的亲切——难怪诗经里的那些女子,要左右地采之芼之……

% ?' ^2 {% d2 D ^1 {2 e

我忘照了.......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9 1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的关注..

# g; _0 O. _6 T! z0 U

荇菜是金黄花,莼菜花暗紫色。因为产在南方我还没见过实物,不过既然它是睡莲科的植物这一定是不同的两种植物,但长得很像莼菜又名马蹄草、水荷叶、湖菜,为睡连科多年生宿根性水生草本植物,以嫩茎和嫩叶供食用,它与鲈鱼、茭白并称为江南“三大名菜”,自古就被视为珍贵食品,在国内外久负盛名.莼菜营养价值极高,地下茎富含淀粉,每100克鲜莼菜含蛋白质745毫克、总糖290克和铁0.47毫克、多种矿物质及氨基酸.同时,莼菜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能清热、利水、消肿、解毒、降低血脂.据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有“清渴、热脾、下气止呕、沼热疽、厚肠胃、解百毒、延年益智”之功效.现代医学证明,可治疗热痢、黄疸、痛肿、肥胖等症. 
 
 莼菜  莼菜或作菁菜,学名Brasenia schreberi,属睡莲科的一种水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中国黄河以南所有沼泽池塘都有生长,尤其以江苏的太湖,苏北的高宾湖,以及杭州的西湖等地生产为多。采其尚未透露出水面的嫩叶食用,是一种地方名菜,古人所谓"莼鲈风味"中国的"莼",就是指的这个菜,亦作药用。
  《性奈》甘、寒,无毒。
  成分 叶的背面分泌一种类似琼脂 (洋菜)的粘液,在末透露出水面的嫩叶,此种粘液更多。又含蛋白质、脂肪、多缩戊糖、没食子酸等。
  功用 止呕,止泻痢,消炎解毒。
  [胃病,呕吐翻胃(包括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等)]
  鲜莼菜与鲜鲫鱼同煮食(宜清淡一些,不要太咸)。亦有单用药菜煮食治疗胃癌,获得满意疗效的报道。
  [高血压]
  鲜莼菜加冰糖适量炖服。
  [痈疽疔肿,头上热疖,无名肿毒]
  鲜莼菜,鲜大青叶适量,一起捣烂,加白糖再捣如泥,敷于患部,干即更换。同时,另用温黄酒送服此药半杯,一日2次。
  --------------------------------------------------------------------
  莼菜
  莼菜为睡莲科植物药菜BraseniaschreberiGmel. 的嫩茎叶,又名蒪菜、
  马蹄菜、湖菜等,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鲜美滑嫩,为珍贵蔬菜之一。
  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主产于浙
  江、江苏两省太湖流域,4 月下旬至10 月下旬采摘带有卷叶的嫩稍。莼菜具
  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的功效。治热痢、黄疽、痈肿、疔疮。《医林纂
  要》载“除烦,解热,消痰”。莼菜性寒,不可多食和久食。
  【食疗作用】
  1.清热解毒,杀菌消炎 莼菜的粘液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及多缩戊糖,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能抑制细菌的生长,食之清胃火,泻肠热,捣烂外敷可治痈疽疔疮。
  2.防癌抗癌 莼菜粘液中的多糖,对实验动物某些肿瘤有抑制作用,将加入癌瘤毒遗传基因的B淋巴细胞和致癌物一起培养后,再把莼菜中的成分掺入,结果发现其对癌瘤毒的活化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3.防治贫血、肝炎 莼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它是细胞生长分裂及维持神经细胞髓鞘完整所必需的成分,临床上可用于防治恶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肝炎及肝硬化等病症。
  4.益智健体 莼菜中含有丰富的锌,为植物中的“锌王”,是小儿最佳的益智健体食品之一,可防治小儿多动症。
  5.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莼菜含有一种酸性杂多糖,它不仅能够增加免疫器官——脾脏的重量,而且能明显地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异物,是一种较好的免疫促进剂,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预防疾病的发生。
  【保健食谱】
  1.莼菜羹 莼菜250克,冬笋25克,香菇20克,榨菜丝15克。将莼菜去杂物,洗净切段;冬笋、香菇、榨菜分别切丝;锅中放入鲜汤,烧沸加入冬笋丝、香菇丝、榨菜丝,同煮至沸,再加入莼菜,汤沸后加盐,出锅后淋上麻油即成。此羹鲜美清淡,味道可口,具有止呕、止泻痢、消炎解毒的功效,可作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痛、呕吐、高血压以及胃癌等病症患者的辅助食疗菜肴。
  2.莼菜鲫鱼羹 鲜鲫鱼4条(重约5O0克),药莱150克,葱、姜、蒜末各10克。将鲫鱼去腮、内脏、鳞,洗净;莼菜去杂,洗净切小段;鱼放锅内,加水适量,煮熟捞出,拆下鱼肉,鱼汤倒出待用;锅内放猪油烧热,下入葱、姜、蒜煸香,放入鱼肉、莼菜、酱油、白糖、精盐、鱼汤烧至入味,用湿淀粉勾芡,出锅装碗,淋入麻油即成。此羹质地浓稠细嫩,咸鲜清香,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清热利水,消肿的功效。适用于身体瘦弱,消化不良,乳汁少,乏力,黄疸,痈肿,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病症。
  3.西湖莼菜汤 瓶装西湖莼菜1瓶,熟笋、西红柿。水发香菇各50克,姜末适量。药莱沥去卤汁,倒入碗中用沸水泡过后,沥干水分;水发香菇、熟笋切成丝,西红柿洗净切成片条;炒锅放油,烧至五成热,放人姜末偏炒至油热姜香,加入鲜汤、香菇丝,烧沸后放人笋丝、莼菜、西红柿,加入味精、料酒,烧至人味,淋上麻油,装人大汤碗。此杨清香鲜美,味道可口,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抗癌等功效。可作为高血脂,高血压,癌症,冠心病等体虚患者的营养辅助食疗汤菜。
  4.凉拌莼菜鲜莼菜500克,姜、葱、蒜末各20克。将莼菜洗净,入开水锅中体熟,捞出漏勺沥水,然后放碗内,加入精盐、味精调匀,再加葱、姜、蒜末及香油拌匀,装人平盘即成。此菜爽滑脆嫩,香鲜酸辣,具有健脾开胃,润肠通便的功效,适宜于胃呆脾滞,不欲饮食,大便不爽者食用。
  5.莼菜鱼柳汤
  主要材料:罐装莼菜1听 鱼肉300克 肥肉馅75克 鸡蛋1个 淀粉适量
  莼菜鱼柳汤调味料:高汤15大匙 胡椒粉少许 精盐1小匙
  制作方法:
  1、鱼肉洗净,剁末,加入肥肉馅同剁至匀,拌入鸡蛋清、精盐、淀粉,搅拌成有弹性饿鱼浆;
  2、高汤烧开后关火,将搅匀的鱼浆装入塑料袋内,剪开一角,将鱼浆挤成条状,滑入汤中,全部挤完再开火煮沸,并轻轻搅动使它成小段;
  3、将莼菜倒入汤内同煮,并加精盐调味;
  4、淋入水淀粉勾芡,汤汁稍稠时关火,食用时撒入胡椒粉即可。
  【注意事项】莼菜性寒而滑,多食易伤脾胃,发冷气,损毛发,故不宜多食。
  【文献选录】
  《齐民要术》:“魏,性纯而易生。种以浅深为候,水深则茎肥而叶少,水浅则茎瘦而叶多。其性逐水而滑,故谓之药菜,并得葵名。”
  《日华子本草》:“治热疽,厚肠胃,安下焦,解百药毒。”
  《医林纂要》:“除烦,解热,消疾。”
  《本草汇言》:“药菜凉胃疗疽,散热痹之药也。此草性冷而滑,和姜醋作羹食,大清胃火,消酒积,止暑热成痢。”
  【文化欣赏】
  唐·白居易:“犹有路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
  宋·苏轼:“若问三吴胜事,不唯千里莼羹。”
  宋·陆游:“店家菰饭香初熟,市担莼丝滑欲流”;“小艇湘湖自采部’,“携友菜采湘湖路”。
  宋·徐似道。《花羹》:“千里餐丝未下盐,北游谁复话江南。可怜一著秋风味,错被旁人舌本参。”
  元·黄复生。《莼菜》:“被人绣满水仙裳,地轴天机不敢藏。水谷冷缠琼缕滑,翠铀清缀玉丝香。江湖美味牵情久,京络思归引兴长,欲剪吴松缝不得,谩拖秋思绕诗肠。”
  清·宋革。《摸鱼儿·莼》:“露葵生处春洲远,翠叶紫茎铺水。轻摘起,见说道,参差荇菜浑难比。”
  历史典故:据《晋书·张翰传》载,齐王眼周辟张翰为大司马东曹椽,在洛阳。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莼菜、莼菜、鲈鱼脍,说:“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后人常用“莼羹鲈脍”为辞官归乡的典收。又据《世语新说·言语》:王武子问陆机江南有什么东西可以与北方羊酪相比,陆机答复,“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当时人誉为名对。
  民间谚语:“摘老菱当心触刺,采药菜当心滑脱”。意指做任何事情都应小心谨慎才好。
  
主要产于西湖的莼菜,又名马蹄草,水莲叶,很早以前就是我国的一种珍贵水生食品。相传清乾隆皇帝巡视江南,每到杭州都必须以莼菜进餐。而把莼菜与松江鲈鱼并提的“莼羹鲈脍”之说,则在《晋书》中已出现。还有一个“莼菜之思”的故事;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 

; b/ ^" v1 y9 [; m9 D$ U# ?

杭州西湖的渔民种植莼菜已有很长的历史。据明代《西湖游览志》记载,西湖第三大桥(即苏堤望山桥)栽种莼菜。在当地,全年除大伏天和结冰期外,均可种植莼菜。一般要选择水深一米左右,水质肥沃,排灌方便的池塘或内湖栽种。由于莼菜种子发芽率低,一般采用茎蔓进行扦插繁植。挖取泥中越冬的地下茎或生长时期地上部分进行扦插。种植方法有斜插和平插两种,种前都要把水放浅。从每年五月初到十月底,是莼菜的采摘期,尤其是五月中旬到七月中旬的莼菜,茎叶肥壮,鲜嫩,蛋白质多,质量最佳。采摘下来的莼菜,经过 加工,可以长期保存。用新鲜莼菜可以制作“西湖莼菜汤”,“莼菜黄鱼羹”和“虾仁拌莼菜”,“莲篷豆腐”等杭州名菜。烹制莼菜也很讲究。以西湖莼菜汤为例,先将鲜莼菜放入煮沸的水中一氽,迅速捞出,放入汤碗中,然后把鸡肉,火腿原汤和盐一起放在锅内烧开,加入味精,浇在菜上,再撒上鸡丝,火腿丝,淋上熟鸡油,汤中莼菜翠绿,鸡白腿红,色彩鲜艳,味道清香。 

" s. I! Y! W7 A1 t

莼菜不仅味道清香,营养也很丰富。它的嫩茎,嫩芽,卷叶周围都有白色透明的胶状物,含有较高的胶质和其他成分。据测定,每100克鲜莼菜含蛋白质900毫克,糖分230毫克以及较多的维生素C和少量铁质。若以莼菜与鲫鱼一起调羹,除味道鲜美外,还有消气止呕,治热疽,除疮毒等作用。
2007-08-02 16:43:57



发表于 2009-6-8 2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树人老师的图文并茂.  "黄华似莼"之莼是否指在南方"是水有之"以杭州西湖产为代表的莼菜? "荇"."莼"二菜习性如此相近,不知其株形,叶,花是否也很相似? 
发表于 2009-6-9 0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下知道什么是  荇菜  了
发表于 2009-6-9 18: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听语漫步在2009-6-7 6:04:00的发言:
一直以为这是浮萍
- L$ b4 K( N5 v E8 h9 p

我也和您一样呢

发表于 2009-6-9 18: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树人treeman在2009-6-6 22:09:00的发言:

y7 N. |- U" G; {# Z4 X

  最好的诗,往往都是和谐简练的大白话,等到说出它来的一刻,你自当觉得它听起来想起来是那么舒坦,似乎它原本就在某个未知的地方暗暗假瞑,只是等着合适的时刻,被感知到它的人惊醒,给你一喜的笑、一悲的怜。千古情话同样应该如此了。

# Z" i4 {. s' w7 h6 }4 z8 }" y$ f

  

. `, ^/ c' |7 ?

喜欢这段

发表于 2009-6-6 2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赶快上真照片?不是看书上的图片.
发表于 2009-6-7 0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幅小地图是荇菜分布图吗?为什么没有湖北西北角和陕南呢?关雎是周南之地的诗,周公所领南国应该是这一带的啊!........上古诗对植物的描述是可信的,清朝陕西中部和西部是没有桑树的、不能养蚕,有一位叫做王双山的人通过研读《豳风》古诗,发现上古时代那里是种植桑树的,于是就亲手种植,他就成功了。

9 W/ C/ W! E% O6 P; b; V9 K6 v/ P3 k

不过上面文中“【题解】诗人对水边采摘荇菜的美丽姑娘的恋歌”,恐怕很有问题.........我觉得这是望文生义,虽然雎鸠、河洲、荇菜都是水景,但是《关雎》是借水景喻情,感情是端正自然的,只说追求心地相貌都好的姑娘,那便不是容易的事;并没有一定的眷恋目标。若是如此解释,那便是暗中打某位姑娘的注意,便不从容,便是孔子所斥的“某风淫”,那也就无所谓正风了,这样解释违背诗旨。

3 Y9 s8 i4 E# M. h0 _

《雎鸠》是正风,历代经师奉以为经。这不同于变风之《郑风 溱洧》那样火辣直接。周南诗不可以做这样的解释。

$ ?8 I9 p7 C, \- |) v6 y& T

梦话飘过.....

发表于 2009-6-7 0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详细介绍!

1 s# `* q% n" ?$ c# o

巧了!今天上午也拍了一幅,看了楼主的帖,方知它叫“荇菜”。多谢~~

+ g- r, |7 e) B! `$ F1 j. z+ n

顺便把照片发上:

发表于 2009-6-6 2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参加活动的有古文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还有植物学家树人,如果今天有鸟类学家就能知道那只不同于喜鹊的小鸟是什么名堂了,如果有天文气象学家就能知道今天几点能放晴了,再找几个会武功的就能横行霸道了,呵呵!
发表于 2009-6-6 2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09-6-6 22:16:00的发言:
赶快上真照片?不是看书上的图片.
' q4 S4 b8 O8 \5 i9 W& x9 [

对,支持。

发表于 2009-6-6 2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支持一下

9 Y( U& w4 ?3 q9 F

与树人老师合影


 楼主| 发表于 2009-6-6 2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谢谢你们...

发表于 2009-6-7 07: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燕京琐忆昔话在2009-6-7 5:58:00的发言:

 

7 P' r$ |& M; I( {

 再找几个算命的,就知道前程了,找个交通专家就知道在哪里回家方便了,找个政治家就知道朝鲜核武器问题了,找个医学家可以预防猪流感了,找个娱乐明星专家没准可以自我包装出名了……

, W h: I& T& i, p% X4 P

 

2 D' g: x+ e* J9 e+ q! c5 g

:))

% A/ R8 j& [! c7 K; T; P * T N5 }" m) m 能人高人多多益善!
发表于 2009-6-7 06: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以为这是浮萍
发表于 2009-6-7 05: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纸扇轻摇在2009-6-6 23:44:00的发言:
今天参加活动的有古文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还有植物学家树人,如果今天有鸟类学家就能知道那只不同于喜鹊的小鸟是什么名堂了,如果有天文气象学家就能知道今天几点能放晴了,再找几个会武功的就能横行霸道了,呵呵!
0 F9 G( ~; m- ~9 e! e& ^0 z

 

! F) z4 v. B) a7 {1 z+ \; {0 a

 再找几个算命的,就知道前程了,找个交通专家就知道在哪里回家方便了,找个政治家就知道朝鲜核武器问题了,找个医学家可以预防猪流感了,找个娱乐明星专家没准可以自我包装出名了……

; V6 U4 H4 C& u" Y( r

 

; P M; \: S/ v6 _

:))

发表于 2009-6-8 16: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树人是个热心肠
 楼主| 发表于 2009-6-8 0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9-6-7 1:22:00的发言:
6 ]$ A8 d I. |1 W

那幅小地图是荇菜分布图吗?为什么没有湖北西北角和陕南呢?关雎是周南之地的诗,周公所领南国应该是这一带的啊!........上古诗对植物的描述是可信的,清朝陕西中部和西部是没有桑树的、不能养蚕,有一位叫做王双山的人通过研读《豳风》古诗,发现上古时代那里是种植桑树的,于是就亲手种植,他就成功了。

- c& @' a: C/ J& @3 A% `

不过上面文中“【题解】诗人对水边采摘荇菜的美丽姑娘的恋歌”,恐怕很有问题.........我觉得这是望文生义,虽然雎鸠、河洲、荇菜都是水景,但是《关雎》是借水景喻情,感情是端正自然的,只说追求心地相貌都好的姑娘,那便不是容易的事;并没有一定的眷恋目标。若是如此解释,那便是暗中打某位姑娘的注意,便不从容,便是孔子所斥的“某风淫”,那也就无所谓正风了,这样解释违背诗旨。

: g. A( q1 g+ a: e# K/ C" H

《雎鸠》是正风,历代经师奉以为经。这不同于变风之《郑风 溱洧》那样火辣直接。周南诗不可以做这样的解释。

- R& a2 h( v8 e K. N5 N

梦话飘过.....

/ H" A" w2 G' u4 [; c9 {+ i& a' B8 N

谢谢虫老师关注!我的那本书是华北野花常见种,如果是全国的书就太大了,也不太有把握定,我先学家门口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6-14 0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善缘残梦在2009-6-12 18:15:00的发言:
1 J2 X6 D! E9 |! i o- Y

             树人老师 对"荇","莼"两植物介绍非常祥尽.  准备大量资料并发上来, 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辛苦了.  照单     

6 M0 n% i Z7 n# O4 w; Y% E

      全受, 谢谢!  

8 z0 C. g0 D$ v/ h6 o1 w, X

客气啦!谢谢大家关注!

发表于 2009-6-12 1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树人老师 对"荇","莼"两植物介绍非常祥尽.  准备大量资料并发上来, 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辛苦了.  照单     

6 ]8 e; n! t) m& p2 O* |3 w# ~

      全受, 谢谢!  

发表于 2009-6-12 2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9-6-12 14:53:00的发言:
# s' f R1 r o7 w

菱荇鹅儿水,

0 N& G3 G' F& k) f

桑榆燕子梁。

+ ]9 f% }- k4 z/ N- A3 r

一畦春韭绿,

& o' e+ g! v5 S! N) p7 d" t

十里稻花香。

% R3 q& V% j! `& M% c# A

 

e2 { u! Q: s9 [. H8 q

稻香村的来历。

5 [) i# s' p4 O( v4 i

回陆老师:出自红楼梦元妃省亲,此诗是林黛玉替贾宝玉所做.

. k( }9 y: {( N* ~1 P1 x! r6 ^

诗名:杏帘在望.前面还有两句: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 s/ _8 ? O5 `4 U' a5 [

后面还有两句: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 r% P: G1 s b: Z( q7 F) U* @

回答完毕.

发表于 2009-6-12 14: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愿意给出此诗句的出处?

菱荇鹅儿水,

. j7 _: |( H- D- u

桑榆燕子梁。

! U F* [# ?) r y( S( e

一畦春韭绿,

- ?8 E1 K5 t; T8 i$ s+ E% B

十里稻花香。

0 } x/ r- }7 A# J, P) \( ?

 

1 |5 o. C3 K6 U) T4 F, k6 N' m

稻香村的来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7 20:29 , Processed in 1.29520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