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27|回复: 10

奕劻碑楼有没有逾制?[含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6-17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奕劻碑楼有没有逾制?

奕劻碑楼有没有逾制?
重檐的王爷碑楼倒是很少见,这到底算不算逾制呢?

* o& q+ \6 ~7 {

还有就是碑楼上的标语也太......

1 o0 U `+ t3 T( c/ J; p& J

 

奕劻碑楼有没有逾制?

奕劻碑楼有没有逾制?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1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庆王爷死的时候已经是民国了,应该也就不存在什么制不制的问题吧?就算把瓦片都换成黄,民国的司法机构也不会追究。
发表于 2009-6-19 0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松园在2009-6-18 22:07:00的发言:
( f7 [" z0 Z% x- A% g. F! I

遗存算多得了,凑一起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可惜都是分散的。永璘墓遗存神桥、地宫,绵慜墓遗存王八一个、宫门享殿各三间(快塌了),奕匡就剩这碑楼了(碑崩碎了垒墙了,碑楼那院子的院墙都是碑块),朝房的墙还是原来的,顶子挑了新盖的,载振姨娘坟六间朝房一神桥,外加半扇围墙

& }5 K( \1 q7 F* L" L

奕匡的墓应该算是最晚的了吧,地宫还在吗?为何当地不维修一下做个旅游项目呢?

发表于 2009-6-18 0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剩下这个残破的不完整的碑楼就已经是罕见了,别的?不知道都哪去了,那么大的墓地,就是毁,也不是那么容易消失的,可就是没有影儿了,邪门。。。
发表于 2009-6-18 0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这个墓现在还剩下多少?
发表于 2009-6-18 2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客人在2009-6-18 8:46:00的发言:
请问这个墓现在还剩下多少?
8 B3 R, ^; s& {% B. D

遗存算多得了,凑一起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可惜都是分散的。永璘墓遗存神桥、地宫,绵慜墓遗存王八一个、宫门享殿各三间(快塌了),奕匡就剩这碑楼了(碑崩碎了垒墙了,碑楼那院子的院墙都是碑块),朝房的墙还是原来的,顶子挑了新盖的,载振姨娘坟六间朝房一神桥,外加半扇围墙

发表于 2009-6-17 1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王爷坟在什么地方?
发表于 2009-6-17 2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恩,现存的王爷坟碑楼,重檐的仅此一例吧,毕竟是民国时修的,有清的制度,但也约束不了了。有意思的是,这墓用的琉璃瓦的款识是民国字样,而碑的落款却是宣统九年。

) P# j2 n: Z( C! F, E3 g/ t, v

记得以前问过羊山的大爷,说定恭王的碑楼也是重檐的,不过大爷说的也不一定准确

 楼主| 发表于 2009-6-17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客人在2009-6-17 11:21:00的发言:
这个王爷坟在什么地方?
* x/ ~% A# P2 @- U5 I

昌平流村白羊城

发表于 2009-6-17 1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代官制的碑楼重檐歇山的碑楼比较常见,倒是单檐的碑亭少见;

; O; {0 P6 W! ^

 

. j/ ~, _; ]& a" z. Q

王爷坟作为政府工程,应该不为过。

* b6 I, D; y# [: m

 

g% J5 e" y' R

明代的有些坟前碑楼比这个有趣,是石仿木结构的,当然也是重檐的多

5 P1 t( W5 y. [7 T2 }5 m% }

 

) ?7 E3 D C: o$ Z- E" Q

 

发表于 2009-6-17 17: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龙在2009-6-17 11:53:00的发言:
8 e |) w) t# |/ ^. \

清代官制的碑楼重檐歇山的碑楼比较常见,倒是单檐的碑亭少见;

/ l$ h/ y) d6 D- {9 v! e

 

( L% f' ~3 ~ u* r8 e# m8 h

王爷坟作为政府工程,应该不为过。

, K" a) B! Y7 w

 

% r# F+ p4 y% z; `. G2 I5 s

明代的有些坟前碑楼比这个有趣,是石仿木结构的,当然也是重檐的多

! }0 Y$ D% n) v5 d1 m4 t9 x

 

% q# r" T, b q3 n2 H; [ d s7 @

 

N* S E1 D8 I, c

清代碑楼的等级似乎还有商榷的地方,帝王及皇后的碑楼目前看见的基本都是重檐,妃园寝的碑楼为单檐,但也不绝对,清永陵的4个碑楼都是单檐的,只不过用的黄瓦。

, k/ n$ p% G# C1 d1 E/ Z' F. c

 

/ M( v5 C. S! c+ {2 r

清王爷坟就更难说了,主要是记载不全,实物太少。目前能看见的实物中,倒是单檐居多(七爷、九爷、肃慎、瑞怀),重檐仅奕劻一例吧。如果说庆王一系为世袭罔替,所以加恩修了重檐的碑楼,那么七爷更有这个资本,呵呵。

Q( b) I5 v5 M& Z- n6 O) z' B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26 06:43 , Processed in 1.13562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