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 X g9 j: ? ) R7 ]: o- y5 R; u# K, P% }
% d+ U. N2 p8 B1 L0 W0 I
社科院内部对《房地产蓝皮书》的学术争论余波未了,出版蓝皮书的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总编辑邹东涛昨日(25日)更发出惊人言论,称高房价问题确实是个事实,但如果突然房地产价格降一半,是国家的灾难。
, \' v8 J# g5 X3 h 中国社科院蓝皮书事件的三位学者昨日共聚一堂,首次面对面激烈交锋蓝皮书的权威性,以及楼市走向。高房价是否会酿成经济发展死局,统计局数据是否可信,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官商勾结,学者是否已经成了开发商的“走狗”,这些话题轮番上场,各方争论一度“火爆至极”。
6 B4 h. d5 [1 Y% |1 [5 [0 t# E房价下降一半是国家灾难? 7 e0 F- O( B7 K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蓝皮书事件事发于5月中旬,中国社科院自己成为了主角和配角。 ; J1 w" l* h' d1 i, P& r
该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海率先发难,批评本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主编的《房地产蓝皮书》“年年预测年年错”,并称其站在了开发商的立场上。 $ O7 E. U; T: Y2 R9 x, Q2 X
曹建海因近来多次坚称未来两年房价将大幅下降40%至50%,被誉为当前看空中国楼市的“尖刀”人物。
Q6 j/ I) ^( f* S9 k 有人发难在先,牛凤瑞随即作出回应,称蓝皮书不代表任何人的利益,而是站在学者良心和对客观规律正确认识的立场上。
: a9 |! q- M: y/ |0 H; d: u1 r0 g 而在两者隔空叫板后,蓝皮书的出版方——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总编辑邹东涛近日也介入争论,发文声援牛凤瑞,称曹建海的想法过于理想。
: x, u* K8 z+ w' [0 P 当上述三人同时出现在一次网络访谈中,争论的“火爆”似乎是必然。曹建海、牛凤瑞、 邹东涛三人的观点碰撞无时不在,常常在一个话题上争论得近乎面红耳赤。
q. ~5 T6 X! C, `0 K. ] 如在当前房价问题上,曹建海依然声称,当前的高房价将造成中国经济发展的死局,高房价抑制了消费需求的扩大,而降价是解开这个死局的唯一途径,他表示到2012年房价将跌入谷底。 9 e% z2 o2 _# ]) E; R, j
对此牛凤瑞回应称,高房价是市场供需造成的,如果实行低房价政策,国内没有那么多的房子可卖。 ! j* @' I; g$ J- R4 A4 O# }
为了反驳曹建海房价将大降50%的说法,牛凤瑞不惜用“打赌”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立场,“如果以最高点为参照系,任何一种价格都是下跌,如果以最低的为参照系还有上升的。你(指曹建海)认为2011年下降40%、50%,我认为不可能,咱们可以打赌。全国的房价2011年下降50%的话,你赢我输。” 5 ~( R3 h! P0 P
而邹东涛也发出惊人言论,称高房价问题确实是个事实,但如果突然房地产价格降一半,是国家的灾难。“不能用行政命令把房价打压一半,市场上形成的房价政府不予以干预,政府只应制订多元化的结构性住房政策。”
+ V- O* D5 `, a' \统计局房价数据完全不可信?
. @$ f* v# M/ B3 ^6 w* j' J 之所以称为蓝皮书事件,祸因当然在于蓝皮书。曹建海认为蓝皮书预测房价涨跌错误,牛凤瑞称蓝皮书预测的是整体趋势而非个案。
$ O }+ \* T. ]8 z- r: M “全国2009年1到4月份房价是下降了1.4%,不能用个别城市这个月涨了,这个月降了,证明全局是这样的。”牛凤瑞称。
* l3 _, h! q% c$ |5 w$ n 2008年版《房地产蓝皮书》曾指出, 2008年中国房价上涨幅度将大大低于上年,但出现房价拐点的可能性不大。牛凤瑞称,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房价上涨了6.5%,与蓝皮书的预测方向是一致的。
$ M) c- t: a2 o9 s 对此,曹建海则反驳认为,房价具体涨没涨需要网友来判断,“我们的房地产统计方法为什么是错误的?比如说我们去年开发的房子在三环,今年开发的是在四环,但是今年统计的是三环的,去年统计的是四环(价格)。”
$ ]2 u$ T: V7 S 曹建海认为,如果统计局的数据是同地段的房子,就不会出现2008年房价上涨的结论。
; J% A$ q% A7 t$ h 类似的激烈交锋还发生在经济适用房问题的讨论上。曹建海甚至“爆料”称某著名经济学家收了开发商数千万元的研究资助,所以其观点与任志强“一模一样”。 9 T5 e5 e5 n/ G9 ~0 P* L) |0 j: o
对于曹、牛两人的争论,曾担任过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的邹东涛试图予以平息。他对曹建海称,作为社科院的研究者、思考者来说要从整体上分析。“不要剑走偏锋,还要争取全面思考,不能说我们数据全是假的。” 0 [; J f1 B6 N9 |4 X: _ R- Q- k
“要关注各个方面的利益,不能关注一面否定另一面,有问题要协调,要注重结果是否和谐。”邹东涛称,“我们要给国家出点子,关注老百姓。但要反民粹主义思想,用民粹主义说话是危害老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