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5286
帖子
阅读权限8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08-12-11
最后登录1970-1-1
|
http://auction.artron.net/showpic.php?picid=art88633796 *3796
/ t" V" ?8 N* D3 B; S! }影像·大清国
" Y* s& Y3 v0 ?% C4 J8 Y N' z6 E: W. n: G3 u, g
4 d! d, i! \6 S/ ~. V , K4 o& H ?8 H0 j; [3 \+ i
0 g) Q' d# S$ Z" _ 4 p7 h: l. u* O# @& H8 n2 ]$ e
7 i3 v! z7 { R6 j2 L+ n
0 I' N* g0 q. D4 F 类 别: |
2 P: P9 S& q0 R3 `9 ~3 d 5 g4 j* C! g: y, }8 K" a
古籍善本>舆图照片 |
; m8 E- o2 h4 |% s* D2 R3 ^3 e
! V. J6 {8 W* C3 u ]/ ~0 B2 o 9 T8 t9 T+ s+ D& y2 {" [+ e8 C7 O
5 y2 w) y% w5 I& V4 o
估 价:- r+ z/ W8 p' c: j
| ; w) E. x& ?- D k5 k$ b+ M, ^
- a) D+ m3 @2 Y" V2 G RMB 600,000-700,000 |
0 b g0 J2 O' P" o; h
3 ~9 N5 b- Z4 j7 D" N* X' ?/ }/ N9 }0 M
: {: v0 K1 X% i3 e* R. V |
" m" \% t! G" e, X" N0 Y
5 T9 M# O- ?8 }" z$ D4 R
& x! V. j5 |4 a5 t. `! ?
! B) X$ k. W% X" {* d 成交价: |
; u' A, y, O1 j5 c! `% r- Z RMB 795,200 | 1 n! O. Z7 g5 G" l
. k: [/ G. M" o# k9 C2 T
0 v! S5 p1 ~3 z! W $ n2 O5 W( f5 |5 k- M- B4 w2 E b
|
7 J/ N0 ?- b6 y3 N
1 e2 d1 m$ ^/ |: ]1 \( _, p# x HKD 903,636 | - [) W& _, D7 M* |5 N& k9 Q
" g# p) n# L3 \7 Q9 z e
- d( V S! l9 K2 N4 W8 J " S. l: l: G7 e( ]* L0 n
2 |1 K5 k, Z* N$ |
|
3 E% H2 G. Q% a) X; k) b
4 w A# `) P% y- `! U" t& G3 }" _ USD 119,280 | ' c/ r+ Q; c, W
& y( i. `* _/ H+ w 6 S* r* K) C0 N5 W/ Z1 t4 J; M
| : A* x0 _* P; h
* [$ n- b2 m( _) |* w* o EUR 87,472 |
, X" a3 Y6 {6 V. t& q5 e+ n! Q, i
/ N ^- y: O/ d8 D * C; g" @+ P# S' Y1 E/ J3 N
| 9 o m3 D. F) k9 y" z- B
1 C" f$ M V0 a2 i3 n( ~
D3 S9 x: H$ T/ N: [
5 e" Z, ^# x3 d) u 拍卖会名称: |
1 {2 p. c3 f" x( G 嘉德四季第十七期拍卖会 | 9 e& \7 H! ~! o) a( j
4 ?1 z0 u0 Z* \$ k! h 9 `$ S q( c# w0 T; z7 V2 s1 I6 k
专场名称: |
+ r v- X L6 [0 x% s& r 古籍善本?碑帖法书 | k0 F& h. {. P7 i9 Y( T
$ `5 p( m2 V( x( o' z* K, E
8 {! o. S7 z+ P, w 拍卖日期: | * R2 {1 y. E) p& A3 I6 ?: n
2009-03-29 |
; F- g" n0 X2 } D1 {+ c7 G/ _
. g: N6 S( t2 P* ]0 H2 j $ R" c5 A' j2 w: M* b. o
|
- O: D% d7 f. g' G9 n0 G+ ?- d
1 H* r& X1 D) r- K& Y' s' L6 W! Z
, A) k& u( A* O. P( o
) Y1 X4 Q }+ l
! z3 G$ w$ M; P9 n6 o* W$ W
* ^" L' K8 Y# e5 r" z2 z + ^3 B" P8 U; V% Y% L/ p' o) E
| # b- Q. P6 |! }! Q0 A" r
1册71张 1844* I! J3 f1 T6 x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两年后,诞生仅5年的摄影术随着前来换约的法国军舰进入中国,但那时使用的是工艺复杂的银版照相法。待到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 w' A: m, R- D6 `4 W- f
之后,中国被迫对西方世界进一步敞开,不仅在广州、上海等地有外国人居住,甚至作为皇城的北京也可以任由驻京的外国人随意走动(除皇宫内苑外),同时,摄
' z M D5 Q/ @4 w& ~$ U影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相对简便的湿版和干版技术被普遍使用。摄影变得相对容易了,使得摄影在1870年代的中国达到了一个高峰,这期间产生了几位知5 P0 c2 Z! E9 t* H
名的国内外摄影师,他们也都留下了经典的影像作品。其中的佼佼者如约翰·汤姆森、托马斯·查尔德、约翰·德贞、威廉·桑德斯、米尔顿·米勒,再如中国的赖- f0 ^# F3 O5 E/ U0 _
阿芳(一译黎阿芳)。 在这本名为《CHINA》的相册中,收录了上述著名摄影师中多数人的作品共计71张,既有中国北方的风景(北京、天津),也+ h* B8 Q& y9 B8 Y/ `# w6 N
有中国南方的见闻(上海、广州、厦门、福州、香港、澳门);既有通过外国摄影师眼睛看到的中国,又有通过中国摄影师看到的中国,品相完美。这些作品中不但
1 \; D8 F6 H3 U很多都是他们的代表作,而且每张照片所包含的历史信息都丰富且重要。如托马斯·查尔德的《北京天主教南堂》,是他于1873年在宣武门城楼东侧的城墙上拍0 M# M6 N0 _* ?. m8 R7 Q" U
摄的,记录了1900年南堂被毁之前的景观;1875年拍摄的《未经修复的清漪园(今颐和园)大报恩延寿寺遗址》、1877年拍摄的未遭到大规模破坏的
: A; H& d! A4 q8 t$ }《圆明园西洋楼遗迹》、其所雇佣中国仆人的合影;德贞拍摄的《圆明园西洋楼遗迹》;威廉·桑德斯在摄影棚内拍摄的《上海苦力》、《拿雨具的中国人》,还有: k4 E V t( |0 l. r
《两个戴枷的囚犯》;特别是早期在广州和香港开设照相馆的华人摄影师赖阿芳,拍摄了大量1870年代广州、福建和香港的影像。这些摄影师和他们的这些摄影
' b% O) j( a& e作品不仅在当时向西方介绍中国起到重要作用,还为今天的我们了解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1、北京哈达门(崇文门)内大街 25×19 cm. 9 7/8×7 1/2 in. 2、北京内城 20×16.5 cm. 7 7/8×6 1/2 in. 3、北京哈达门(崇文门)向西望 25×18.5 cm. 9 7/8×7 1/4 in. 4、北京哈达门(崇文门)瓮城内 25.5×20 cm. 10×7 7/8 in. 5、北京的店铺“宝裕字号” 24.3×19 cm. 9 5/8×7 1/2 in. 6、托马斯·查尔德 北京清漪园(今颐和园)石舫 1875年 24×17.2 cm. 9 1/2×6 3/4 in. 1860; {, B. G9 a" w( j, M6 P5 x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道光帝逃往热河避难,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占据圆明园、清漪园等皇家园林,并于同年10月放火焚烧了这些精美的园林。一直到光绪十四年慈6 h6 D6 L4 R6 B# @& B/ N
禧修复清漪园并更名颐和园前,园内仍保持被烧毁后的状态,这张照片即1875年托马斯·查尔德拍摄的清漪园内石舫,可见舫上建筑已无存,仅留石质船体。 7、托马斯·查尔德 北京天主教南堂 1873年 23.8×17.5 cm. 9 3/8×6 7/8 in. 北京天主教南堂建于明万历年间,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创建,位于宣武门内,清顺治七年由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在原址重建,一直是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堂,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被焚,现在的南堂系1904年重建。 著录:樊国梁编着《PEKING北京》,1897年出版。 8、托马斯·查尔德 北京古观象台简仪 1875年 24×18.4 cm. 9 1/2×7 1/4 in. 9、托马斯·查尔德 北京古观象台浑仪 1875年 24×18.4 cm. 9 1/2×7 1/4 in. 10、北京古观象台天体仪 23×18.5 cm. 9×7 1/4 in. 11、北京景山 22×15.6 cm. 8 5/8×6 1/8 in. 12、托马斯·查尔德 北京辟雍石牌坊 1876年 23.3×18 cm. 9 1/8×7 in. 著录:樊国梁编着《PEKING北京》,1897年出版。 13、托马斯·查尔德 北京天坛祈年殿 24.3×18.8 cm. 9 5/8×7 3/8 in. 14、托马斯·查尔德 北京八里庄慈寿寺塔 1875年 24×19 cm. 9 1/2×7 1/2 in. 15、托马斯·查尔德 北京的马车 21×16 cm. 8 1/4×6 1/4 in. 著录:樊国梁编着《PEKING北京》,1897年出版。 16、北京贵族的丧礼 22.8×19 cm. 8 7/8×7 3/8 in. 17、托马斯·查尔德 中国仆人 1876年 23×18 cm. 9×7 in. 托马斯·查尔德被中国海关雇佣来京工作后不久,他的妻子孩子也远渡重洋前来陪伴他,因此他家中雇用了几个中国仆人,这张照片是他家中仆人的合影。 18、北京的骡轿 21.3×15.5 cm. 8 3/8×6 1/8 in. 19、北京长城 27.3×19 cm. 10 3/4×7 1/2 in. 20、托马斯·查尔德 北京明长陵棱恩殿 23.3×17.5 cm. 9 1/8×6 7/8 in. 21、托马斯·查尔德 北京明十三陵石牌楼 1876年 23.3×18.5 cm. 9 1/8×7 1/4 in. 22、北京明十三陵神道旁石像生 23.5×18.6 cm. 9 1/4×7 3/8 in. 23、托马斯·查尔德 北京明十三陵神道旁石像生 1877年 24×18.8 cm. 9 1/2×7 3/8 in. 24、北京静明园(今玉泉山)内“天下第一泉” 23.5×18.5 cm. 9 1/4×7 1/4 in. 25、托马斯·查尔德 北京清漪园(今颐和园)东宫门外铜狮 23.2×17.8 cm. 9 1/8×7 in. 26、托马斯·查尔德 北京清漪园(今颐和园)万寿山北的四大部洲遗址 24×19 cm. 9 1/2×7 1/2 in. 著录:樊国梁编着《PEKING北京》,1897年出版。 27、北京清漪园(今颐和园)绣漪桥 25×19 cm. 9 7/8×7 1/2 in. 28、托马斯·查尔德 北京清漪园(颐和园)十七孔桥 1875年 24×18.7 cm. 9 1/2×7 3/8 in. 29、托马斯·查尔德 北京清漪园(今颐和园)大报恩延寿寺遗址 1875年 24×19 cm. 9 1/2×9 1/2 in. 30、托马斯·查尔德 北京清漪园(今颐和园)花承阁琉璃塔 24×18.5 cm. 9 1/2×7 1/4 in. 31、托马斯·查尔德 北京清漪园(今颐和园)宝云阁 24×21 cm. 9 1/2×8 1/4 in. 著录:樊国梁编着《PEKING北京》,1897年出版。 32、北京圆明园方外观 25×17.2 cm. 8 7/8×6 3/4 in. 33、托马斯·查尔德 北京圆明园法慧寺寺琉璃塔 1877年 23.3×18 cm. 9 1/8×7 in. 34、托马斯·查尔德 北京圆明园谐奇趣八角厅南面 1877年 24.3×18.6 cm. 9 1/2×7 3/8 in. 35、北京圆明园谐奇趣南面 23.5×19 cm. 9 1/4×7 1/2 in. 著录:樊国梁编着《PEKING北京》,1897年出版。 36、托马斯·查尔德 北京圆明园养雀笼东面 1877年 24.4×19 cm. 9 5/8×7 1/2 in. 37、托马斯·查尔德 北京圆明园远瀛观南面 24.3×18.8 cm. 9 5/8×7 3/8 in. 38、北京圆明园谐奇趣南面 25×18.8 cm. 9 7/8×7 3/8 in. 39、托马斯·查尔德 北京居庸关云台 1877年 24.2×19.3 cm. 9 1/2×7 5/8 in. 著录:樊国梁编着《PEKING北京》,1897年出版。 40、上海外滩 26.5×19.3 cm. 10 1/2×7 5/8 in. 41、天津 27×18.2 cm. 10 5/8×7 1/8 in. 42、上海的舢板 26×19 cm. 10 1/4×7 1/2 in. 43、上海的苦力 21×25.2 cm. 8 1/4×8 7/8 in. 44、会审 28×19.8 cm. 11×7 7/8 in. 45、上海两个带枷的囚犯 21.5×25.3 cm. 8 1/2×10 in. 46、雨伞和蓑衣 21×25.5 cm. 8 1/4×10 in. 47、上海的独轮车 25.3×18.8 cm. 9 7/8×7 3/8 in. 48、福州1 26.8×21.3 cm. 10 1/2×8 3/8 in. 49、福州2 26.4×20.3 cm. 10 3/8×8 in. 50、闽江南岸俯瞰外国领馆区 24.5×21.6 cm. 9 5/8×7 1/8 in. 51、福州的外国领馆区 26×21.5 cm. 10 1/4×8 1/2 in. 52、福州闽江上的石桥 24.5×18.2 cm. 10 7/8×7 3/4 in. 53、上海豫园内湖心亭茶楼 23.8×18.7 cm. 9 3/8×7 3/8 in. 54、厦门 27.5×19.7 cm.10 7/8×7 3/4 in. 55、香港跑马场 27.4×20.4 cm. 10 3/4×8 in. 56、香港太平山下 27.6×20.7 cm. 10 7/8×8 1/8 in. 57、香港维多利亚湾旁 26.7×19.5 cm. 10 1/2×7 5/8 in. 58、广州,在镇海楼上望六榕寺花塔 27.6×20 cm. 10 7/8×7 7/8 in. 59、广州六榕寺花塔 29×20.5 cm. 11 1/2×8 in. 60、广州珠江上的舢板 27.5×19.2 cm. 10 7/8×7 5/8 in. 61、广州珠江上的舢板 27.8×18.8 cm. 10 7/8×7 3/8 in. 62、华丽的广州花船内部 28.2×19.8 cm. 11 1/8×4 1/4 in. 63、广州的花船 27.5×20.2 cm. 10 7/8×7 7/8 in. 64、广州的货船 28.8×17.4 cm. 11 3/8×6 7/8 in. 65、广州河南桥(漱珠桥)和城内的茶馆 27.6×16.4 cm. 10 7/8×7 5/8 in. 66、广州华林寺五百罗汉堂中央为阿育王塔 27.5×20.5 cm. 10 7/8×8 in. 67、广州贡院 27.5×19.5 cm. 10 7/8×7 5/8 in. 68、澳门大码头 27.5×18.4 cm. 10 7/8×7 1/4 in. 69、澳门白鸽巢公园小径 24.5×19 cm. 9 5/8×7 1/2 in. 70、鼓浪屿西南侧的外国寓所 27×19.2 cm. 10 5/8×7 5/8 in. 71、福州罗星塔 20.5×14.7 cm. 8×5 3/4 i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