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79|回复: 10

理发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2-8 13: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要过春节了,今天我去理发却碰了个闭门羹。玻璃大门上贴着一张告示:因春节将至,已放假。开业时间,正月十五以后。
民俗讲究正月不剃头。在过去,腊月小年一过,北京各个理发馆门前全排起了长队,一直能排到三十那天。排队理发,也是过去北京春节前的一景。
北京人,我是说老北京人,都把理发叫剃头。我们家里连我算上,也都是这么叫。
剃头和理发,截然不同,一个用刀子,一个是推子。虽然我没用刀子剃过头,但是当年剃头挑子给人剃头的情景,我至今记得清清楚楚。
俗话说“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确不假。我小时候见过的剃头挑子,一头担的是放剃头工具的箱子,另一头是炉子。炉子上放着一个铜脸盆,里面盛着热水。剃头挑子当然是一头热了。
剃头就是用刀子刮头。先用盆里的热水把头发浸湿、泡软,然后剃头师傅一手扶住这颗头,再一只手拿着锋利的剃刀,在上面飞快地滑动。随着刀刃刮在头皮上发出的咝咝声,一缕缕头发飘然而落。一会儿,刚才还乱扎扎的脑袋变成了光光的秃葫芦。
后来,这种剃头挑子被取缔了,人们想剃头就得进理发馆了。
理发馆也有高低贵贱之分。便宜的叫理发铺,小孩理发只要一毛钱。贵的也给小孩理发,但价格不优惠。
我当小孩的时候,从不进高档理发馆,太贵了,理不起。这种理发馆是给演员和有身份的人准备的,但追求时髦的青年男女也会光顾。
高档的理发馆北京有两个,一个在西单。另一个坐落在王府井金鱼胡同西口,名字叫“四联”。当年在北京提起“四联”,那可是大名鼎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为支援北京建设,五十年代,上海四家理发名店组成了“四联”理发馆,迁到了北京。
在当时,“四联”的理发设备和理发技术在北京首屈一指。尤其是它把南方理发的细腻、时尚与北方理发的朴实、庄重相结合,创作出不少新的发型,深受北京人的喜爱。那时的年轻人,以能到“四联”理发、烫发而自豪。
“四联”如此出名,费用也相当高。在“四联”理一次发的费用是普通理发馆的几倍,一般人会望而却步。
说来惭愧,我曾在“四联”免费理过一次发,享受过一次高级的服务。。
一次有个同学送我一张理发票,是他父亲单位发的,面值很大。用这张票在普通理发馆理发,不会把多余的钱找给你,于是我拿着它走进了“四联”。
“四联”之所以名声在外,是有它的道理。进去后,如果是冬天,会有人帮你脱掉大衣,并把它挂在衣架上。夏天会递给你一条毛巾,让你擦擦脸上的汗。仅从这点看,就显出它和别的理发馆档次的不同。
“四联”的理发厅,宽敞明亮。理发设备不但新,还都是进口的。理发员身上的大褂整洁挺括,一个个显得干净、利索。尤其他们说话的声音,带有江浙一带的口音,让听惯了北京话的我感到既新鲜又好奇。
顾客围的围裙“四联”也别出心裁。顾客坐下后先用一条纸巾把你的脖子围起来,然后再把围裙隔着纸巾围在脖子上,卫生、干净。
洗头也和别的理发馆不一样。别的地方是理完了拍你一下,你随着理发员走到水池跟前洗。在“四联”是理发员把椅子放平,让你平躺下,然后把洗发液涂抹在你的头上,给你坐洗。他们的指法轻柔,抓挠得当,让你感到舒服解痒。很享受啊。
如此到位的服务,费用不高就说不过去了。
那次在“四联”,吹风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
洗完头,要吹风了。
我前额的发际高,吹的时候需要把发梢往下拉。一位女理发员摆弄了半天,总感到吹的不理想。那时我还是个孩子,她并没有因为我年龄小草草了事,而是把一位年龄较大的师傅叫来帮她处理。师傅过来很认真地给我吹理了半天,同时不断和女理发员交流看法,力求做的好些。
最后这位师傅端着镜子一边从后面照给我看,一边歉逊的征求我的意见,态度很诚恳。
我过去理发从没遇到过这种待遇,有些受宠若惊,坐在椅子上非常不好意思。
“四联”称得上北京第一理发馆。
如今走在北京的大街上放眼一望,发廊比银行都多。尤其是离市区远些的地方,发廊几乎扎成堆了。让人奇怪的是,每个发廊里面都安着一张床。
有一次我路过一个发廊,门口坐着一个打扮妖艳的女人,骚首弄姿的冲我喊道,先生,进来玩玩吧。
好家伙,吓我一大跳。理发怎么成了玩玩,到红灯区了吧。
即便正规的发廊也不尽人意。前些日子我进一个发廊理发,小伙子很热情,剪得也很仔细。头发剪好后,小伙子用吹风机把发屑吹干净,很客气地对我说,大叔,剪好了。
我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想了想对他说,你不用剃刀把发边给我刮刮了?
小伙子说,我们这都不刮。
我说,不对吧,到哪儿理发都得给刮边啊,要不多难看。
小伙子有点不好意思,他说,我不会用剃刀。
看样子小伙子确实不会,我无奈,只好走了。
回家老伴问我,你怎么没让他们给刮刮边啊?不整齐。
我说,下次再理发得找个会使剃刀的了。
: R- F' o- _8 }1 \- P$ U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3-2-8 14: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理发馆刮边儿,也是收费的,理发两毛五,刮边儿三分。
发表于 2013-2-8 14: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佳节寻亲启事7 K7 N8 Y0 J2 S# M; `4 g8 q
8 a- a8 F% E7 b7 y& R0 V# n
    吾父骆小海,又名杨海平,HARRY YOUNG,1947年1月生于南京,1957年-1961年就学于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1961-1966年就学于清华附中初中部高中部,1966年为海淀区著名红卫兵。现归化美籍,行踪不定。5 q8 X: u0 _- g' T2 i5 b
    宿命波折,父子失散多年,生死不相知。今逢佳节,户户张灯,思吾父孤零,涕泪交集。愚子骆海婴在此拜求,若有故友知骆小海踪影,切请转告之珍重玉体,迷途知归。6 r  I) ~# h) Z) F& M& B  k
                                                                                                                    京北 骆海婴 谨启    2013.2.1
4 \4 g2 f0 D: k+ k7 U. S7 E2 v
发表于 2013-2-12 08: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起理发想起解放前我3岁,邻居干妈的三女儿结婚,让我去拉纱,就是婚礼上替新娘子抻着婚纱以免走路绊倒的童男童女。( L8 ?0 G' x9 k  G2 x9 b: v6 y8 Z
这可高兴死我了。我一直是留小刘海的娃娃头,都是妈妈在家给我剪。只知道剃头的串胡同,并不吆喝。那剃头挑子一头是火炉子上面是个大铜盆,另一头是个高凳子,正中还有个高挑的杆子,听说那是清朝进关后要明朝遗老遗少剃去后脑勺那根辫子,施行"留发不留头"政策,专门为挂那些不听话的撅主儿人头的!可我只看见剃头师傅用它挂个皮条子,理发前蹭刀用。师傅技术高,挑着担子,一手手里拿个铁音叉另一手拿个铁棍噌的一声从音叉中穿过,犹如那快刀削头发一样,"噌__"那悠扬的声音在胡同里回响。真是余音绕梁,穿堂过户,谁都知道,剃头的来了。小孩都爱看热闹,时而有人落座,一群孩子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只见师傅像变戏法的甩开一块白布围在客官的身上,麻利地倒水洗头那刀子在皮条上杠杠,有时拿刀吓吓挤着围观碍事的孩子。客官也会不耐烦地挥挥手说:去去去!看什么看!后来才发现理发店,那玻璃门上的"男女理发"随着门的开合不断地重复"男理""女发"着实让我们小孩笑弯了腰!店里不见了剃头挑子那套家伙,夏天多了个煽风的布帘子。2 Y9 w$ n! ]4 T6 ~8 c
你看我又扯远了,接着说我当拉纱的趣事。结婚大事马虎不得,我和三姐一起到西单高级理发馆烫头发,那时叫烫"飞机头"看见烫发的都把头发用电夹子吊起来,不时还闻到糊味,吓得我哭了死活不烫,又是好话劝又是给好吃的,三姐还说你看人家烫完多好看啊,你要是不烫,就别给我拉纱了!我禁不住诱惑乖乖地烫了头,着实让我臭美一阵子
9 n9 {5 S, o$ X! Z' s# C7 |5 p
发表于 2013-2-13 00: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了然客 于 2013-2-13 00:08 编辑
9 f0 x5 W5 x' x! R, A" _: P- h( b$ S% R* ^2 I
“四联”“美白”的名声至今不输给那些“有名”的发廊。怎么着也算是京城老字号了。{:soso_e179:}
发表于 2013-2-13 19: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我们家这边的理发店,剃个学生头,1毛2。
 楼主| 发表于 2013-2-13 21: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门 发表于 2013-2-13 19:29 6 l% z6 S# S- s- a7 \
小时候我们家这边的理发店,剃个学生头,1毛2。
/ Y- V& F8 N( i, n
你们家那边贵了,多收二分钱。
 楼主| 发表于 2013-2-13 21: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了然客 发表于 2013-2-13 00:07
! |- H# o  l: z( @" P' n“四联”“美白”的名声至今不输给那些“有名”的发廊。怎么着也算是京城老字号了。
( H5 `, E4 Z* y& I3 [
没错,四联理发的技术就是棒。
 楼主| 发表于 2013-2-13 21: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残荷听雨 发表于 2013-2-12 08:17
, p' z  |1 [' D( t说起理发想起解放前我3岁,邻居干妈的三女儿结婚,让我去拉纱,就是婚礼上替新娘子抻着婚纱以免走路绊倒的童 ...

6 J5 q9 \+ Y& D  L3 x6 w/ y$ t那时候烫头是真“烫”。
 楼主| 发表于 2013-2-13 21: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百事顺遂 发表于 2013-2-8 14:40
4 z% Q4 A; C$ j1 J& |过去理发馆刮边儿,也是收费的,理发两毛五,刮边儿三分。

1 i- D4 k1 x3 ]刮边还单收钱?
发表于 2013-2-14 09: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营海 发表于 2013-2-13 21:47 0 |7 Y! M' Z" }" r5 ]& z6 ]9 B. ^( {* k
你们家那边贵了,多收二分钱。

( K) L' U' F9 A) e8 a嗯,那时候我妈一看我长毛拉孜似的,就给我1毛2,让我到院里的理发店推头。现在省事了,用风速3,几分钟脑袋就锃光瓦亮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7 17:06 , Processed in 1.15711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