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 Q/ f- S: y0 X3 E6 n7 Z. N
3 p& k' B) R r- o( U1 e* u ...... # a2 E: k' L0 f- Y! A7 I
手机闹钟响过数遍,我终于醒过来。
1 m6 \; ?) b5 |9 r( b6 u睡了5个小时,感觉挺好。
! w; \! Q& I. I$ c* E洗漱后退房,去对面的火车站。 * l. \" v4 ^; n- u/ d
21:50. 登上承德始发的4454次普快列车(绿皮车)。
: w; h, t+ _9 y% l/ g5 S: D& P. V我的座位靠窗口。 9 m- ]8 ?7 z& l2 `$ D
附4454次行车时刻表: ) y- f0 Y3 ^+ X3 D- n
1 承德 22:23 2 鹰手营子 23:54 23:56 3 兴隆县 00:22 00:27 4 密云 01:55 01:58 5 怀柔 02:19 02:23 6 北京 03:32 04:06 7 丰台 04:23 04:26 8 高碑店 05:20
9 G! f+ n* w [; d 列车正点驶离承德,我接着打个盹..... ! E4 Y! n5 }8 J' l7 l! V
03:00. % \3 G$ x4 K5 Q! _
夜色中列车已经进入奥运后的北京,内城的东南角楼从车窗外滑过——北京站到了! & K( }2 D& `9 f6 G
不知为甚麽,该列车在北京站停车34分钟。
0 p! G4 U8 \- }+ t我走到站台,伸伸腰,再吸上两支烟!
7 @/ G0 y8 W3 ?5 x) L凌晨的北京站内空气清新,地面微湿,好像刚下过小雨。
# {; B/ b4 I1 U- l n 列车正点驶离北京站,不久又穿过灯火通明的美丽的北京新南站,向南飞弛...... % H: @7 u3 |+ F* W! y% w) Q$ R N
我在车上解决了早饭。 % R, i, V) B j- q; ?5 F
车内有点凉,我又喝了点白酒,准备下车。 : o% [/ \6 Q3 C" W; ^! u
我与同车的人闲聊,正好有一男青年也在高碑店下车然后去易县。
3 q, p. z) E) O9 u) @ s5 u他约我同车先去易县,他介绍说:易县有很多到清西陵的客运小巴。 5 V; H: K$ a$ c! t6 G" C* p7 X8 O
/ T: H3 C _; {, y. {9 D+ K' ]
. V. L7 f$ a6 }5 `/ z+ L" E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一)
! @' o2 h8 V6 g9 V
3 k: u k6 ~# A( ~3 J05:20.列车到达高碑店站。
: I* d% f5 i. w; o& B/ V% l$ A时差原因,火车外一团漆黑。
g0 B2 c/ s( ?& D1 f四周全是浓雾,能见度不足25米。
& C& |4 w0 @! C0 {0 l! E车站真小,竟是个三等小站!
7 Y( O Y* ^/ o6 i1 r5 o% u9 F随着新结识的年轻朋友,一同登上一辆很破旧的中巴车。
5 }7 i$ @! S- J0 \2 i+ L* _ P9 q高碑店到易县,票价10元。
* {8 D% k" r5 ? w% h5 ]; A7 g' h/ [* V......
7 V7 w& H8 y# E! t0 g" W, i: V天空已慢慢地放亮。
9 S, U+ S* i7 ?+ s路况还好,依然是雾气迷漫。
0 O# d3 N8 {( N! m不过看样子开车的司机师付对这种天气倒习以为常。 % O! t( [6 b. }1 z8 r, }0 Q8 b
07:00. 中巴车驶入易县北汽车站。 ' d/ c' @4 \# P" F, d
先问好易县到北京的客车最末班是16:00发车。
1 ~) Y4 Q# S( c1 T5 ^; y然后出车站到东北角的马路边等小9路。
- y. c. ~1 w9 X' h0 {7 e) y5 i07:20. 5 W+ @3 L2 h' E
小9路公交车来了。也是破破烂烂的车况。 3 F% x, {) G- V- Y5 e! \ X
开车了,一共5——6人吧。
6 v0 y( p }3 f" s7 h8 P" A收了我5元,送到环陵路的泰东陵路口。
6 p! P3 {' d% Z4 G! E
' W' a; g& ]/ s
. G V( w% w4 W1 r: a6 Z3 k
; h% X5 }: H3 U* s0 o$ F
6 E7 ~7 U# e8 Y2 E! w* o. |
. g5 c$ B5 K7 o% F
& k: V d9 b, B+ g* ^# N: P7 h3 }破烂的中巴车一路颠簸。
6 F7 f6 v: I6 S热心的售票中年妇女向我介绍车子经过的景点: : h5 P4 }$ h9 Z# A) a7 l- e0 p$ w, v
永福寺....崇陵...公主园寝...阿哥园寝...泰陵妃园寝...
* ^. c; g: p2 V1 S# n9 q) s. v: j 到了一个路口停下,我下了车。 % |( i5 c& k- R- G8 Z
司机指点我顺着公路前行,约20分钟就到泰陵神道。
% P' V! t6 Z4 Q中巴车向北驶去,我背起行囊向西南方向走。 4 |* {$ U2 `9 T( q1 `
现在的时间是:
i5 H8 E. c4 n+ o9 N# q2008-10-02. 08:00. 8 N( r5 Q; a1 o9 }8 f2 C
20分钟后,我看到了泰陵神道:
( t6 \0 D4 z, M8 e m6 f/ _ 3 J6 ^6 s1 e5 k' T* k* C f) X# ]
|5 {+ _9 Z& g; U( A
5 L; Q5 Z1 m# M+ X1 g+ h ) Z" L2 j3 }$ n/ E. H* m
080.(沙山北面远望泰陵[转贴])
9 k: l4 V) C4 B/ R+ x+ x# _) I哈哈!先转贴一张。我的相机还在包里呢!
; _- t$ \( E/ e. A; H
9 t' b# f' U0 d2 u注;该片漏发,补在篇尾了。
! M# g: W/ p+ o) c, Z( i
) V$ n4 J* R a8 |5 ?
! `* g7 m' z# o' `! {我回到八角楼咐近,入住在稍北面的燕赵山庄(就是农家院):
# n c# T& O$ u" S
5 S! w3 u% M# C 9 n6 Z& p8 ]8 S6 v' P9 c- P
1 D6 B$ M& Q+ X) Y F5 D
- Y) O6 @# B2 K( [3 K+ y! {# y
 ' W1 ~9 l: ^0 s% C+ v
% G$ }2 a: {; |, d |
燕赵山庄客房条件虽然一般,但是离泰陵近,到各陵的景点都方便。 & d( P; q! ]* z& C' _2 K4 U
我先预交二天(计划住三天). 2 F3 |6 G& `) e. i
洗过脸,带好水和食物,出发啦! 9 T! x" s& [; z8 X4 |0 u
当然先去泰陵神道! : a7 y' N4 A- E9 r3 x1 B% H: o7 N; o, d
' U r* ?, s. h2 f+ n
4 o( G7 H2 @: y. `2 B5 N' m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梁各庄西。 1 [, z" R' a) x# i, i4 Z) s1 T! S
清西陵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历经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余绪延至民国年间。 / Q/ s* P, N3 M) X
清西陵是一片丘陵地,周围群峦叠嶂,树茂林密,风景极佳。
- m9 d1 X" T) g. Q8 m清西陵东有2300多年前的燕下都故城址,西望雄伟的紫荆关,北枕高耸挺拔的永宁山,南抵滔滔东流的易水河。
$ {7 v% q# M# f+ N; K清西陵是清朝帝王两大陵寝之一,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 - t- Y9 r: j" c. M2 s7 I4 ~ A
清西陵周界约100公里,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 : Q8 y/ V* o1 z/ U7 E5 }! b
这里北依峰峦叠翠的永宁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参天,景态雄伟。 % u- s2 g V4 \6 X
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选此为陵址。
8 G' A1 X' `% n% U F% x雍正的陵址本来是选在清东陵九凤朝阳山,但他认为“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因而将原址废掉,命另选“万年吉地”。
1 T* ?& Z; Z% m& g/ b5 B' @( b选陵址者奏称,易县永宁山下是“乾坤聚秀之区,阴阳汇合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 ! G# T6 x$ N0 @. \3 _+ {9 m
雍正皇帝览奏后十分高兴,也认为这里“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
9 n: X$ L/ G" c8 {1 u; |自此,清各代皇帝便间隔分葬于遵化和易县东、西两大陵墓。 ) z: w ]5 d8 {" _# m
西陵自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首建泰陵,至公元1915年光绪的崇陵建成,历经186年。
( Z5 |/ E' S! y l: p2 Q$ f# k西陵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1000多间,石雕刻和石建筑100多座,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古建筑群。 " i- J' `# z: y& x9 c8 w% e
" x. F7 g& N+ r( F 5 I* a& [) J$ `! G
 - n* M( f2 P1 @* r" f
5 h2 o6 h/ k( Q! v: X/ z$ b; h

! T Z* p8 u: |; A
) e. m/ e; U" M8 ^: t6 q7 C! d
& {' \7 V! P, Z3 K& r) i清西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清西陵与清东陵一起,被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6 f" } Q5 ^2 A5 ~2 L7 _清西陵有规模宏大、体系完整的古建筑群,是一处环境幽雅、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 ( E9 @& ^$ L1 a* E
在方圆200华里、面积800平方公里的陵区内,有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古松林。 . D7 w7 U0 h! y/ h3 {% P, y9 G
从建陵开始,清王朝就在永宁山下、易水河畔、陵寝内外,栽植了数以万计的松树。
" s( o$ A* q' h0 b现在这里有古松1.5万株,青松幼柏20余万株。
2 w6 M; @- o' s7 q陵区内松柏葱郁,山清水秀,14座陵寝掩映在松林之中,若隐若现,俨然一幅绚丽的山水画。 8 x2 M9 D3 k* F+ l( D
陵区内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气势磅礴。 9 Y2 f4 j5 V8 {! N6 w4 V
每座陵寝严格遵循清代皇室建陵制度。
% ]* K) x; m( H2 s$ U皇帝陵、皇后陵均采用黄色琉璃瓦盖顶。 - X& A0 a4 R! \3 Z
王爷园寝,妃、公主、阿哥园寝均为绿色琉璃瓦盖顶。
. D; F! ^% A& e4 r; f( U' o这些不同的建筑形制,展现出不同的景观和风格。
% n0 H0 i: S {$ c; R- C/ U/ l- B ) W5 t/ f# G/ D5 Q
7 {9 p' f6 y6 r' f o
8 H7 `9 d" ~5 l) c6 |
1 l- ~4 D4 N7 k8 y 7 p5 Y* ?* F( C8 M1 g. T7 _' g4 _
清西陵有帝陵四座:泰陵、昌陵、慕陵、崇陵;后陵三座:泰东陵、昌西陵、慕东陵;妃园寝三座。
3 t; V( x0 @5 W: Z2 S此外,还有怀王园寝、公主园寝、阿哥园寝、端王园寝等共4座。
, x, j* F9 l+ x共葬有4个皇帝、9个皇后、56个妃嫔以及王公、公主等76人。
% u: f6 ?: q, I0 [" x+ u1 O- L西陵周边近200里,外围原有红、青、白三层界桩,每层之间距10里,界桩以外还有官山,不许老百姓涉足。 : K( d$ f0 v5 k9 M$ m; F1 C* t
为了加强陵区的管理,设立了一套机构。
; \% g% |& {3 m西陵建设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宫殿千余间,石建筑和石雕百余座,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建筑群。
6 \. v Z% d* p众多建筑均有彩画与雕刻,陵区宫殿多施旋子彩画,庙宇牌坊多施和玺彩画,行宫、住宅多施苏式彩画。 / ^& f) [1 f( T8 `" b
在陵区雕刻中,为数最多的是龙凤。
2 [$ x! x& {( T整个建筑群反映出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发展的高度水平和民族风格的优良传统,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和创造才能,是祖国极其珍贵的文化瑰宝。
" K1 P O7 J3 O3 Q( i; E& m西陵陵区富有浓郁的园林气息,陵区古松参天,四季常青。
' n0 Q6 B% z5 o! x, A, g. y在绿色的海洋里,浮现出金光灿烂的琉璃瓦宫殿,春夏之时,绿荫荫的松涛岛语,流水潺潺,季丽如画,是旅游避暑的胜地。
9 n, X8 Q* ], t: M0 A 西陵的陵园建筑达5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1000多间,石雕刻和石建筑100多座,大部都保存完好。
6 a, o1 d7 k: q9 I5 z

5 j w5 \7 t; t( u7 [9 P% ]
09:00. 我来到神道南端五孔桥南面的西陵票务处。 " g. g( h4 ~+ A, s- L0 @3 ~
清西陵门票: 通票122元
, g8 R" r; Q: W' x( K) N继续向南走。 3 U8 y7 a+ M6 |
泰 陵
! F% P! e0 p6 u* K6 i/ e$ Q0 O为清世宗雍正帝的陵墓,是清西陵的主陵,仿照清东陵的孝陵而建。
. ~# R% z6 U% n4 b+ y1 y9 E雍正帝心高志大,不甘居于父祖之下,故在易县永宁山太平峪另辟陵区,其规模超过了孝陵。 ! u# G3 V" ~9 R
/ I7 @5 M6 @% C1 B$ L 4 d9 j& m* E. J0 ~: a. ?. v% O
 ( c" {! C$ o6 m; z$ i$ x2 {7 R4 m! W
; K5 V t( b0 x ]2 g
; A5 l+ P h/ v5 Q我由五孔桥南面的票务处南行,来到112国道边。
/ i. k( e# j D现在的时间是2008-10-02. 09:30.
% h- i- y+ m6 c8 A' a/ ^. D 薄雾已全部散去,艳阳高照! - w" n2 S* n8 v$ M2 x
我本想去寻访那座神道最南端的大雁桥村东的神石山上的火焰牌楼。
% R: Z9 d1 J& J# j/ O8 I1 N$ r
2 t5 ]2 `0 x( ]+ o; ]8 r) T0 _$ Y1 ` 7 p2 b2 }7 }4 c3 m
3 l0 c5 L8 h2 H" F A- \$ ?; G7 A最南端的火焰牌楼,位于泰陵南23华里(应有误,10华里左右吧?)的大雁桥村东的神石山上。
6 d2 n4 q% G, G$ P8 i火焰牌楼通高6.60米,面阔三间18.66米,台明长26.35米,宽7.74米。 8 t+ i5 T8 c/ i5 L$ ^
四根石柱顶上有石雕蹲龙(通高1.10米、宽0.82米),柱身饰有云板。 3 l+ r' j% ~; b7 B6 i
两柱间用大小石额枋连接。 ' j# v$ z5 \( w3 _
三间的大石额上铆接石雕须弥座火焰头(通高2.29米、基座高0.71米、宽1.19米、火焰高1.58米、宽1.175米)。
9 o" A" o4 V% b! e* t$ r坊心东西两面有浮雕荷叶莲花等纹样。
# r7 E' t3 _, W9 Z4 C9 p8 g 有许多人把泰陵的这座火焰牌楼与涞水怡贤亲王胤祥陵火焰牌楼混为同一座,谬误。
$ e$ Z6 S8 \( t/ h% a3 k! C $ N9 ~. \3 s. p; K3 ?
; F- \! m _0 ~: L+ M) V从两张照片看,细部有许多不同,周围地貌亦大不同。 " u: |8 Q' s( T- _- L7 V2 E
有网友考查过,并记述此事如下文:
9 |. k' |0 A1 ~7 E) i [转贴]
, ~6 x8 }( `7 x' |9 c2 D 怡贤亲王胤祥陵火焰牌楼 : " z7 h4 ]* `0 _: T/ s. a
“...... 7 J- p2 ^+ ?; D7 K4 |# x
沿着神道向西,神道碑后不远就能见到一座高10米,长25米的火焰牌楼。
) Z' t; _( s7 d" {" k! G火焰牌楼由四根玉石柱子组成,形成三门,各门间皆有两根梁。 2 Z- m/ P9 B1 G
顶端的梁上各有一桃形火焰宝珠,梁间皆有小火焰和小祥云。
! b9 v, B/ X$ {边上两侧门的梁间各有五个分立的火焰祥云。
! {4 s4 f3 o K! ~% o4 ]而中间的大门,梁间两侧各有两个分立的火焰祥云。
+ M; V$ ?+ Z' K. B. k而正中是一方石刻匾额,匾额上的字已完全磨损看不清楚了。 % l$ j/ H0 }8 n6 ~+ |
下端的梁与柱相接的两侧角上皆有雕工精美的梁角。
# ?. a" u9 U, n8 h( H四根石柱顶端皆有瑞兽对坐,柱底前后两侧都有祥云战鼓支撑成座角。 5 B" P4 p' z5 a7 E
整个火焰牌楼气势高大且各细节处皆雕刻精美,可以说是清中前期的佳作。 + }3 W- T' C8 u, t# p# X
而且这种火焰牌楼在清代陵园中并不多见,也是皇家专用的牌楼。
V/ c) R( l* G2 j回想我所去过的清陵,只在清西陵最前端雍正泰陵前的山上见过。
0 o4 V$ `/ w. V6 r! N# v. e {2 t; e泰陵前的火焰牌楼前方地上有两个方形的石砌口,损坏以前是矮碑?是立柱?是瑞兽? ' Q6 Y' P; n7 [( Q) q/ c) |% s' d M
我不得而知。 ' _4 ~6 w3 W+ n. b' {
......”
# h, _7 r- O+ ^: u: q( m8 _$ Z 我沿着元宝山(朝山)向东转了近2公里,没找到向南的路。
. }8 ?" e" I/ R# U4 F6 f6 x问过几人都说不清楚去火焰牌楼的路。
7 g9 {2 j7 A' |% i Q无奈,只好放弃!
% z+ Q9 ^: {. d5 b3 |, V 我重新回到112国道与泰陵神道南端的交汇处。
3 D7 x3 c! t; r: m 神道由火焰牌楼向西北行,在元宝山(朝山)东面处绕向北行,穿过112国道。
! U- B( V D% F+ o在112国道北侧,神道经过一座石平桥。
8 y/ O$ G# {9 p" Z' r& V
4 S T. U1 A, R j* X& F4 o n6 \2 n# j( V3 S& k3 ]4 r/ w
5 e* V+ z: l+ ^2 R6 \8 F- Y
石平桥与地面齐平,桥孔部份已湮没在土中。
) v% @. h' c D6 \根据石平桥的栏板为七块,应是一座三孔石平桥。
+ p" Z/ Q9 o8 \1 K, M) Q, o! I# ] 8 U1 g m, s' Y7 J8 d4 q
* ^6 H# w; ?# m5 c' ^* N* q
过第一座石平桥后向南回望,远处的小山就是元宝山(朝山).
( N* @* V' D. d) T 石平桥北是一座五孔石拱桥。 9 A" F" Q$ W: b6 k
8 ~, {2 G9 f2 {1 F& P6 k# {8 k
) A H/ K! \% V: [8 g 1 v5 s# |/ y9 z" w2 R3 G
. d' e; N" L2 U) C
: `( G3 \% B! v- `- @4 s
$ z9 j' a3 [$ l7 d* U% Z五孔石拱桥,是西陵四十九座石桥中最为壮观的桥。
: _; c7 Z' k, o, w/ l, U 0 k' O4 k1 w( h; [7 X
 / @8 W) W }. |7 E

. }+ r& C8 o, x6 ?
; e) L- M# q7 S五孔石拱桥长87米,宽10.94 米,拱高4.9米,由长方形青白石砌成,如长虹垂地,气势雄伟。
+ u( k; z2 F, u: R; r6 x- A请注意:五孔石拱桥的桥孔上方装饰了龙状兽头。 6 @4 \: l. ]) Y9 B: K( I
这一做法在关内清皇陵中始于泰陵。
" p) o/ S' I- n8 a前朝皇帝的清孝陵.清景陵的石拱桥上无此饰件的。
1 z% B4 _( z. P$ {0 l c五孔石拱桥北为三座石牌坊。 F& J' k0 l% A+ ?$ @0 W3 c. Y) [

: G& O, n6 P* E' Y

- H$ y+ d) P% D7 J0 Q+ Q# A" D6 |3 y坐落在大红门前的三架巍峨高大的石牌坊,为西陵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 ! h. j7 z4 r. N
牌坊又名牌楼,是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建筑物,一般用木、砖、石等材料建成,上面雕图题字。 5 Q2 p l2 ]9 f
牌坊旧时多建于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或街道路口,用以表示仪注,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 # ?; E& j- m; u# e0 T0 Z
泰陵五孔桥北,大红门南,有三架石牌坊,一个面南,两各东西,与北面的大红门相对应,形成一个宽敞的四合院。
8 Y& U( y. b; Q% n
$ Q) T. ?: J N2 x" s4 Y 我的相机无广角镜头,只好分二次拍:


( l0 ]% \& J. K+ T% k. h
" `- t0 k) m3 z% w& o) T5 ^1 W 4 Q7 B( h5 u9 `1 u
这三架石牌坊既属于泰陵,又是整个清西陵威严肃穆的象征。 . _* p' e+ }, m, a+ \
在我国明清两代其他的帝王陵墓之前,也建有石牌坊,比如明十三陵、清东陵、沈阳的昭陵,但都为一架,西陵却有三架。 # o! S# ^3 Q# \* K
这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堪称国粹,是中华民族古代建筑的瑰宝。
) }) i; S: Y% R5 v+ u 三架石牌坊大小相等。 6 O$ |# ~/ G1 V
均为五间六柱十一楼的形式,宽31.85米,高12.75米,全部用青白石料雕成。
: x; o. D8 A5 y7 Q4 Z& A( H* z 相比而言:清东陵总神道最南端仅是一座石牌坊,亦五间六柱十一楼的形式,宽31.35米,高12.35米。
/ m! N4 G, _6 Z, U$ y! ~5 d泰陵三架石牌坊虽为石结构的建筑,却采用的木结构的手法,构件相连之处全部为卯榫对接,不加铁活,并仿照木构建筑雕刻楼脊、瓦垄、勾滴、斗拱、额枋、雀替等。
i) R4 O! q3 P2 k3 a牌坊的每座楼顶都为清代建筑的最高等级--庑殿顶式,显示着皇家陵墓的崇高和牌坊自身的地位。
/ G* n, B2 z: Y2 l
[3 t, Y" j) u
4 Y0 g$ m& W2 s) T% S然而在满目绚烂之中,正中一间牌楼坊心却是空白无纹,光滑滑的一块平板,十分引人注目。 为何留此空白?
" p0 h B2 Z) k3 j) l
更令人惊叹的是如此巨大的石牌坊只是由六十六块巨石雕砌而成的,以寓意“六六大顺”。 0 w; } q/ a- T" M$ z
石牌坊巨大的石基座由两块巨石构成,石基座中间凿有石槽,将六根柱子的柱身与巨大的夹杆石牢牢地稳固在一起。 , j+ C7 v* a$ j; T; X6 O
三座牌坊的各个部位,雕刻着不同类型的形体纹饰。
0 `# B0 j0 J( x- M ' w8 l9 q5 @5 U$ t/ p
) ?9 C+ f) A& W" L
* t* ^) l/ C. m, V0 M
5 A7 N9 e2 h& Y, m5 L# w ! H7 g0 h+ F+ b& v- O7 F I- `
2 I7 O/ E8 ] Z# M# e, Q8 G
& a# Z+ D. u: p
) S) r+ ~& c+ Y! r `* @$ ?
& Z) x! i+ W6 `1 X# X, _" g
6 n8 x6 l( ?& D4 Q6 w- u4 v7 f& u
G( `! I2 s/ u
待续。
+ }, d. @% x2 L4 i
漏发一张,补在这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