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阅时已近两千载,历代帝王为巩江山之社稷,抚黎民之安生,无不提倡笃信。清入关后,上自王公贵胄,下至百姓平民,崇奉佛教亦蔚然成风。 " A6 a" Q7 r& E6 ~4 A2 T
清顺治帝福临,他礼佛成癖不仅于宫内供佛、礼佛,曾多次下诏邀江南名僧进京宣讲佛法。 5 `2 |" F; X* @1 k; D& e& P4 C' k, g
康熙帝玄烨亦是如此,凡出巡所至,皆要礼佛参拜,延见僧人,一生为寺庙题写匾额竟多至千余。 2 }" w( o2 |& R) n/ j
雍正帝胤禛更是以佛教徒自诩,自号【圆明居士】。继帝位后便将潜邸改为庙宇,即今雍和宫之所在。又亲自编纂佛家《御选语录》十九卷,内收时下王公、僧、道十四位参禅礼佛者语录、诗文。其中收录【爱月居士】所作多篇。
' _; f8 t# M8 A( O 却说这位【爱月居士】何许人也,乃是清圣祖康熙第十六子允禄。按史载:爱新觉罗·允禄,康熙三十四年生,康熙末年,掌内务府。雍正元年三月,庄亲王博果铎卒而无子,奉命继嗣为后,承袭庄亲王爵位。历官正蓝旗汉军都统、镶白旗满洲都统、正黄旗满洲都统。乾隆元年,任总理事务大臣,兼管工部事务,食亲王双俸。允禄精数学,通乐律,善书法,笃信佛教。曾遍访京畿古寺名刹,广交僧侣信徒,三归五戒,谈阅佛法,参禅悟道,虔诚顶礼。
: W7 t) o6 P$ h3 a& D 七月偶得讯,京西妙高峰有一石碑,首书【西方寺不二和尚塔铭】,款识属【和硕庄亲王爱月居士题并书】。获此讯窃喜,旋以前往,以释好奇。碑石为汉白玉质地,重达千斤,碑面镌行草书13行,述西方寺不二和尚之生平及铭文。故知允禄与这位沙门不二定有一段渊源,然今人已无从知晓。
* r$ _! o4 ~; h% _4 n& a5 v6 ~ 碑文辞藻华美,意蕴深微。字体端庄婉丽,飘逸俊朗,二者相得益彰,通篇气韵一贯,毫无世间俗气。其笔法深得王书《圣教》、《兰亭》二贴之神髓,当为有清一代学王书之翘首者。遂作拓印,以示存念。
[原创]西山惊现庄亲王允禄手迹 其与和尚竟有不解之缘
[原创]西山惊现庄亲王允禄手迹 其与和尚竟有不解之缘
[原创]西山惊现庄亲王允禄手迹 其与和尚竟有不解之缘
: `, i$ r' e ~3 z; ~6 `* w[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21 10:28:3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