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31|回复: 0

避“运”游(81)——永宁山下(八)[含5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12-7 0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雍正帝,是康熙的第四子,爱新觉罗氏,名胤禛。

& o/ e5 O, C0 u

胤禛生于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其母乌雅氏,即孝恭仁皇后。

0 G3 |+ f5 d! \. l7 v; R

康熙三十七年胤禛封多罗贝勒,时年二十岁。

! q; b/ P0 W9 W( t" E6 |5 Z3 S/ X

康熙四十八年三月胤禛晋封为和硕雍亲王,时年三十一岁。

8 h+ _1 D2 a2 e* D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崩于畅春园。

. s( @* e$ f+ T. r, b

十一月二十日,胤禛即皇帝位,时年45岁。

p q4 L) }# U5 S

第二年改元,年号雍正。

8 t- k. {( f. b0 u9 `


胤禛于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崩于圆明园,卒年58岁。

0 a- k& T/ e0 `

世宗于乾隆二年(1737年)三月初二葬泰陵。

E1 E# E9 o G7 A# W


按照先例,雍正的陵寝应该建在遵化县清东陵界内,与其父亲康熙为伴。

9 L; M9 p9 l. M5 g' ]! ?! x

因此,他曾经把东陵九风朝阳山作为自己的万年吉地,但雍正并没有在那里建陵,而在易州另辟陵区。

- o/ i' j1 ?6 v0 ? J) e A9 Z

对此事后人众说纷云,一说雍正改诏篡位,葬于康熙景陵旁心虚不安;二说世宗(庙号)好大喜功,杀戮成性,居功自傲,另辟陵区为突出自己。

8 ]7 d8 ]& c- W& h- W, y5 N

这种说法和史实是不相吻合的。

+ A3 |9 e" A, L+ L* u) |


但他为什么要迁陵呢?

. i W1 c) F& ?' _- r) C

据《工科史书》记载:

6 Y$ q5 q# j" D5 Q! k/ f

为了废掉九风朝阳山陵址,他曾传谕:“此地近依孝陵、景陵,与肤初意相合,及精通堪舆之人再加相度,以为规模虽大,而形局末全,穴中之士又带砂石,实不可用。”所以,派怡贤亲王允样和两江总督高其悼另选陵址,到易州太平峪,认为是“乾坤聚秀之区,阴阳合会之所,龙穴砂石无美不收,山脉水法条理详明,形势理气诸吉咸备,淘为上吉之壤。”雍正阅览奏折后传谕:“但于孝陵、景陵相去数百里,且与古帝制典礼有无末合之处,著大学士九卿详悉会议,具奏。” 大学士和九卿查阅史料,列举禹、汉、唐等朝帝王远离祖先另辟陵区的事实后上奏:“今太宁山太平峪万年吉地,虽于孝陵、景陵相去数百里,易州及遵化州地界与京师密迎,同居畿辅,并列神州,其地实未遥远。”据此,雍正决定在易州太平峪建陵。

1 H8 \, }& O0 f- q


陵寝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营建。

/ O3 o$ j2 x# p

历经八年后 于1737年竣工,命名为泰山陵,简称泰陵。

8 X& k/ ?/ y( Y9 C5 b

在封建社会,对泰陵的美好解释是“循理安舒曰泰,临政无慢曰泰”。

+ O2 u5 j1 r* n+ k, Z

雍正对康熙后期更治废弛,贪污横行的弊端十分憎恶。

7 H, U( o6 E' [1 k. m* ]4 J$ ~

他继位后,严明法纪,严惩贪污,稳定了社会秩序,发展了生产力,呈现出国泰民安的繁荣景象,为乾隆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s; Z; @* `6 R% r [, e2 w" p

所以他的陵寝用泰字命名是恰当的。

m( V/ m1 g+ I9 O: m+ R8 ?% \


纵观雍正的一生,他是我国历史上勤政的皇帝之一。

( i* ?* E5 d0 ~4 z# O& D

避“运”游(81)——永宁山下(八)

避“运”游(81)——永宁山下(八)

& g7 N* F. a' Q3 o

为颂扬地的功劳,于乾隆二年六月在大红门北面建筑了一座圣德神功牌楼。

' v, G" N, L( h$ y

圣德神功碑楼又称大碑楼,是泰陵神道上的主要建筑。

; g8 Z# r. S o8 l& k4 r

大碑楼内中矗立记述大行皇帝一生功德业绩,歌功颂德的石碑。

, J0 b* Q* `, R6 {, n

泰陵圣德神功碑碑文近五千字,是乾隆皇帝于乾隆四年七月二十四日亲笔撰写的。

) e; I. x! v% Q! t

避“运”游(81)——永宁山下(八)

避“运”游(81)——永宁山下(八)

4 y1 K! u7 @$ u, z

 

( r5 g+ N# c& J. L9 {$ S X- D

碑楼坐落在94米×94米的广场正中,四角各有一根高约12米的华表相衬,显得碑楼庄严、肃穆、雄伟、壮观。

避“运”游(81)——永宁山下(八)

避“运”游(81)——永宁山下(八)

1 ]1 ?8 g7 S/ t9 Z; t( v

碑楼高26.05米,四面辟门,重檐九脊黄琉璃瓦歇山顶。

) z7 R1 T0 x+ F+ K

碑楼内地面中心有巨石台基,雕有寿山福海和鱼鳖虾蟹。

$ q: I8 M# \) m- o" T; {; d

避“运”游(81)——永宁山下(八)

避“运”游(81)——永宁山下(八)

避“运”游(81)——永宁山下(八)

避“运”游(81)——永宁山下(八)

! ?$ Y4 u) i9 f/ p

石基上卧巨型石雕赑屃一对,各驮石碑一通。

4 e* U3 N. z: i* k# M' E

碑身阳面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着皇帝生前的丰功伟绩。

4 _! N$ E, w. {7 N5 \+ }* |' c

待续。

, J- c" Z, m& e7 E- R5 O% Q! {4 l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5 12:23 , Processed in 1.21233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