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507|回复: 6

令坟协汗颜的老爷爷[含4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10-16 2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5岁老汉孤身住古墓23年拒绝下山

- c7 Y, _- N6 u. j1 T9 b4 w% b+ z

 2008年10月16日12:42  荆楚网-楚天金报

9 s' F+ {, J, Z/ d: D0 }; G/ E

 

/ _+ H) \1 p! `3 y! `; D0 |. z

另坟协汗颜的老爷爷

另坟协汗颜的老爷爷

另坟协汗颜的老爷爷

另坟协汗颜的老爷爷

. G* v/ Q' D3 W( T' L4 W

 

" P$ I% X" _5 `( p! ]+ F& e

另坟协汗颜的老爷爷

另坟协汗颜的老爷爷

另坟协汗颜的老爷爷

另坟协汗颜的老爷爷

) M: T& q% f1 D- s

 

9 t' i' w! E9 b( X1 x


提要:一位75岁的老人,在新洲道观河油麻岭村大厚洼山的墓地中,独自生活了23年。这23年生活犹如一个谜团:老人为何选择住在古墓里?他究竟靠什么生活下去?这23年,他一个人又是怎样度过?昨日,记者走进道观河深山进行探访,揭开“古墓奇人”之谜。

) Y; c9 x5 n3 g3 s# d7 L2 r

  背山临水 环境幽僻

, {4 ]1 Q! l ~6 w1 x! u

  “古墓房”乍看不起眼

( B) x1 n; Y5 `& ]- { l( r

  75岁的“墓中人”住在新洲深山之中。记者一行坐了1个半小时的车来到新洲道观河油麻岭村,车在山路上又行驶15分钟,才来到大厚洼山的山脚。山路狭窄,只能弃车步行穿过茂密竹林树丛。再沿着田埂往山上爬,大概又要走10分钟左右。“看,陶爹爹就住在那几间土房里。”顺着村里居民手指的方向,只见一间红房子在隆起的山坡上若隐若现,四周被绵延的山脉包围,前面临着一方池塘。“真是好地方啊!”随行有人发出一阵感慨。

; Q6 T; y! g; l

  我们寻访的“墓中奇人”没有在家中,正担心会与他错过,这时,从一片果树林中走出了一位背着竹背篼的老人。“这就是陶少堂爹爹,也是你们要找的在墓穴里住了23年的人。”引路人说。

/ {1 s/ W) c( Y, t+ m

  说明来意后,陶爹爹直接将记者带到他的卧室:这是一间石头和泥土砌成的10平方米左右的小屋,里面放着木床、木柜,还堆着柴火,乍看和一般农家无异,并不像是一处墓穴。“这里原来是一个长宽都是两米的坟墓,我刚来时就住在这里头。”陶爹爹向记者比划。接着,他又指着卧室对面的墙壁说道:“这砌墙的石灰,原来也是墓地里的,我修房时把它利用起来了。”

% e9 x' U( ^$ U

  他又带记者来到屋外,沿着左侧土墙绕到屋后,拨开丛生的杂草,眼前赫然出现一道1人多高、长满青苔的石壁。“这就是当年那墓穴的尾墙,修房子没动它,一直都留在这里。”“我现在养了20多只鸡、9只兔子、9只羊,这一片果林都是我的。”绕到正屋,一只黑色的小羊从记者眼前走过,远方是成片的果林、田里还种植了棉花……从这个角度看,陶少堂的生活又和一般农民差不多。

& s# W: k$ i) `1 {/ ^* C+ y

  一场大火 房屋全毁

' O9 W: Z$ J! [* p

  居无定所古墓中安家

+ g5 k$ M" }9 l. v( T( ~

  一团团的疑惑等待陶爹爹解开:他是如何寻到这片墓地?又怎么会选择在他人看来“不祥”的墓地中居住?坐在那间在墓地地基上砌起来的10平方米“卧室”内,陶爹爹开始讲述那一段伤心往事。

' g+ ]. l }4 y: U$ i

  陶爹爹是新洲油麻岭村人,原是农民出身,两岁丧父,4岁丧母,成了孤儿。他跟着爷爷住在一起。因为自幼性格比较孤僻,时常要受表兄弟们的气。因食物分配不均,14岁的陶少堂与表兄弟争吵被打得头破血流。当时,陶少堂流着泪,捂着流血的伤口一路奔跑出家门。从此后,倔强的他便一个人独自在外生活,再也没回去过。

) K p1 A" N) E0 d, I

  陶少堂一直独自居住,靠种地、养鸡为生,他还在家中养了蜜蜂。1984年,陶少堂的蜜蜂产出了整整两箱蜂蜜,结果,他发现蜂蜜被邻居偷偷拿去卖掉了。陶少堂生气地上门找邻居理论,对方却矢口否认。当天晚上,伤心的陶少堂头也不回地离开油麻岭,到神农架打工去了。

. c4 {, _. ^) g) M1 F! x/ ]2 d

  一年后,陶少堂打工没有赚到钱,身无分文地回到家乡,因为当年的房子被一场大火毁掉,他居无定所。沮丧的他来到村里的大厚洼山上,在山上池塘旁边的瓜棚里住着,风吹雨打整整一年。一次,他上山挖药材,无意中发现了池塘往山上走有几处墓穴,也不知道有多少年了,已经没有碑文,他脑子一转,便想出在墓里搭个棚子避雨的点子。

; w! [( Y! ]3 E; e s

  陶少堂担心碰了别人家祖坟,他就来到山下村里,挨个问所有的老人:你知道这是哪家老人的坟么?老人们均摇头不知。这下,陶少堂放心了。

, {) o# H& j8 O+ m8 [% \' ~% |

  他将自己瓜棚内的小竹床搬上山,往两米见方的墓地一摆:刚刚好。他就着两边墓墙,搬来石头砌成1人高墙壁,再用茅草、树枝、塑料纸在上面搭一个顶棚。短短一天时间,陶少堂就在墓穴里给自己扩建了五六平方米的“家”。

$ V* i9 s# y- `" M- b# n' T

  接下来一年半时间,陶少堂住在这间坟墓中,每天自墓穴里出入。“这里一点都不潮湿,空气也蛮好。”

0 R; }- H, t& ]* T* V/ j" E8 y

 无电无水 与狼对峙

5 C2 w' _1 R) ~' l$ @. v5 I8 v

  4个墓穴上搭起4间房

! D3 n8 @. K& X6 |" W3 a

  在这一年半的时间中,陶少堂陆续从山下搬来凳子、桌子等家具,这一下就把窄小的墓穴空间给塞满了。因此,陶少堂决定扩建,他利用旁边的坟基又搭了一间屋子。

* z1 G% g7 D+ j+ l: G+ b8 R: i

  10多年间,陶少堂陆续从山上搬来石头、石片,在四处墓穴的基础上一共搭起4间房屋,一间做堂屋,另外两间养鸡养兔。陶少堂一开始住在最右边一处墓穴里,因此,他舍不得搬离,就将那间墓穴做了自己的“卧室”。

0 T0 K e, M8 i/ S) @

  陶少堂的家中一直没有自来水,也没有供电。他开始喝的是山上流下的泉水,后来,自己在山间挖了两个井储水,解决喝水问题。夜间则是点煤油灯,“山坳比较宽阔,用电容易遭雷击。”陶少堂解释。

. ]1 X. F# o8 c! h5 y

  由于房屋地处深山,晚上坟墓周围常有野猪等野兽出没。“我一点都不怕,他们见了我才要躲避呢。”陶少堂有自己的一套野外生存之道,他在墓穴前生起一堆柴火,火光把频繁出没的野猪都吓退了。

( Y0 b# ~9 n, b* H

  一天大清早,他刚从地里劳动回来,就看到一只狼正在叼他养的兔子。狼的眼睛里闪烁着凶狠的光芒,与陶少堂相隔3米左右的距离对峙。他迟疑了片刻,操起靠墙的锄头,三两步冲上前就往那只狼挥过去。狼被打伤了,丢下兔子一路逃跑,陶少堂就一路追赶,一直追到不见踪影才罢休。20年间,陶少堂用锄头赶跑过两三只狼。

5 v/ E* `/ m7 z9 u" V0 C/ p- f

  从住进墓穴的第一天起,陶少堂脑子里就没有“门”的概念。过去,他在墓地正墙上开个口,就能随意地进出。如今,他的房子多了,养的鸡、羊、兔也多了,频繁被偷,他才给自己家中装了两道门。但是,每次出去劳动,陶少堂还是不习惯关门。思想纯朴的他想不通,每个人都可以靠劳动为生,为什么有人会去偷东西呢?

, G* E( K, T, u. u# h0 k; i- m+ ?. l

  蜜蜂为友 果树为邻

7 s Z5 [% c% l4 \- w3 H( F7 }

  恋山恋墓不愿离开

7 V& Y( ]: [0 F" [. k) h7 d

  75岁的陶爹爹在堂屋中堆满了油茶籽,他一边剥壳,一边聊着自己的经历。他讲起话来思路非常清晰,精神矍铄,身体健康,看起来只有60来岁。陶爹爹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养生之道:原来,他自1986年左右在墓地里住下后,在墓穴的侧墙上打了个洞,放个蜂箱养蜜蜂。这么多年来,陶爹爹每天早中晚都要喝点蜂蜜。

) w }/ A; T" U5 {

  记者在陶爹爹家中看到,他的蜂箱就镶嵌在他那间石头卧室的“墓壁”上,箱口朝露天开,箱尾正对陶爹爹每天睡觉的木床。他说,这样才能防止蜂蜜被偷。在陶爹爹与记者聊天时,“嗡嗡嗡”的声音一直在耳朵边萦绕。“每天一睁开眼,我就能听到它们的声音,一个人闷得慌就和它们说说话,觉得心里挺舒服。”

Q1 c, t" Z/ y

  除了养蜜蜂,陶爹爹还养鱼。过年过节,他就到池塘里打两条小鱼做菜吃。

T# S; I% d4 D

  近年来,政府把他家原来的土地和大厚洼山里的土地进行置换,现在,陶爹爹一个人拥有山上的土地大约就有10亩左右。陶爹爹陆续在周围山上种下桃树、枣树、野板栗、芝麻等。屋子背后种了好几棵银杏树,他每天像照顾孩子一样浇水施肥。去年,桃树大丰收,陶爹爹将桃摘下趁赶集时拿到镇上去卖,陆续卖了上千元,他喜欢得合不拢嘴。

9 D, w, G# ?0 i( l) W; U, P

  陶爹爹一天的生活非常简单:每天天一亮,他就起床,走出墓穴来到田间劳动,晚上10点左右睡觉。因为卖水果、卖粮食、卖鱼,陶爹爹和外面的交流越来越多。他渐渐迷上看戏,逢年过节听山下村民说起哪个乡里正在演戏,他都会走40多分钟山路,到村里或镇上去瞧瞧。“那些人打扮得好看,唱得也好,我看着心里就喜欢。”在与村民接触过程中,他还爱上了打牌。无事休息时,就常下山玩牌。他家里还多了两件现代化设备——一块手表和一个收音机,都是山下的朋友送的。

/ y' S" n" {0 c) F; t

  前些年,陆续有人上山,发现了这位老人以及他所住的这处“世外桃源”。2002年,陶爹爹年满68岁时,政府给他办了“五保”。每年春节,他还能收到政府送来的慰问金、粮、油等物品。知道他一人住在山里,当地派出所一名民警经常上山来看望他。这位民警常常劝他搬到山下去住,说附近都有居民,对他也好有个照应。每次陶爹爹都摇摇头拒绝。“我在这里住得蛮好,下去住不习惯。”

8 `7 @9 t8 Q( b c6 o4 \: Y" j

  陶爹爹一直没有成家,独身一人,与山与墓与蜂为伴。23年来,他已经深深地眷恋上了自己住的地方。当问及陶爹爹有何心愿,他看了看墓穴周围,回答竟是:我希望把家一直维持下去,好好保护它。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6 2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龙女呢?

发表于 2008-10-17 1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龙女在古墓里修炼呢!
发表于 2008-10-17 1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强!

3 x& j" H; q4 l6 |6 h+ N

 

" s6 g$ A( H! {) K" ^, X4 A2 e

网坏了,电脑毒了,没一个好的了除了我的,不知何时能修好....................

发表于 2008-10-17 1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凉快

发表于 2008-10-27 1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强人~

" U$ b1 D9 X( k) e6 G- m

 

$ l8 Y0 M$ ^1 a1 g- g

 

发表于 2008-10-26 1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留下个脚印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8 22:50 , Processed in 1.14968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