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晨报 3 C9 }+ K8 {- r# w( W' s
0 b& k$ x5 `# m. ^0 ]% _- R( @' ~
北京城六区人口密度远超伦敦、东京,未来5年本市人口或将突破2260万,流动人口持续增长的势头可能还将延续至少20年……中国社科院昨天发布《2011年社会建设蓝皮书》称,北京人口总量控制刻不容缓。 ' b( r- R' X2 L$ P& v
人口管控政策将更严 3 k" a1 o" K& W% L1 b
蓝皮书指出,按照目前每年常住人口增长60万的速度,如不采取有力措施,未来5年北京人口将达到甚至突破2260万人。 ) k7 U1 o. O F# ~- G5 P+ h, X4 b2 e
由于“2020年把北京城市人口控制在1800万”的目标已被打破,北京市在“十二五”规划中并没有设定人口的总量目标,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十二五”期间北京将实行更加严格的人口管控政策,如把人口调控的总量、结构和分布等下放到区县、部门;设置一些预期性的指标,包括中心城区人口向新城疏解等;还要通过对新建项目进行人口评估,控制人口密集型产业落户北京等。进京指标也会受到严格的控制。 1 a; V* k d. h4 N+ e. S( g* O
超六成人扎堆“城六区” 5 d& r7 A0 k* D0 g. n0 p
目前,北京六成以上常住人口集中在“城六区”。“城六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837人,超过了世界上以人口密集著称的伦敦(每平方千米5437人) 和东京(每平方千米5984人)。在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密度更高达每平方千米2.2万人,但整个市域的人口密度仅为每平方千米995人,跟其他国际城市相比并不算高。 9 h% j; _ x4 ~/ c! Y. p+ @
蓝皮书分析认为,本市人口的集中实际上反映的是城市功能的集中,而人口过度集中是造成北京交通拥堵等问题的根源。
: \- h- x( J5 u7 j- D 因此,通过调整人口的布局来增强城市人口的容纳能力,成了目前较为可行的解决之道:改变目前“单中心”的布局,着力在四环、五环外部署多个新的空间载体,将人口和部分产业功能外移。 * f9 l; P4 b: Q: n0 g+ L
流动人口增势将持续20年
. H/ |- U, Z/ D 蓝皮书指出, 2000年以来,本市流动人口总量年均增长70万,这种持续增长的势头可能还将延续至少20年,现阶段北京人口规模调控已刻不容缓。在加强人口规模控制的同时,北京市将对外来人口采取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在更多公共服务领域让外地人享受与本地人同等的待遇,对具备条件的外地人口实行居住证制度。 6 s. A6 U! ^# r8 z0 ~
■对策建议 / P* L+ K. Y* g( w
外迁不符功能和机构
' t, x8 ]( G0 z6 J8 ~6 c# z7 Y 蓝皮书指出,首都北京城市功能超载是人口困境的根本原因,必须梳理与首都城市功能定位不符的功能及组织,把中低端制造业、低端批发市场、部分院校(特别是民办大学)、部分医院(特别是传染病医院)和部分不必在京的党政军机构疏散出北京地区。只有这些功能及机构实现外迁,为之服务的常住和流动人口随之外迁,才能从根本上缓解首都人口压力。 $ o& D2 c( l- J* R$ H: T$ c C
此外,梳理并外迁与首都功能定位不符的机构,必须有中央政府的支持和组织保障。蓝皮书建议成立包括中央党、政、军主要机构领导和北京市领导的“首都委员会”,统筹规划、调控首都的功能及人口。 ) ?8 t& q8 V/ R8 `0 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19 10:17:3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