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50|回复: 6

新街口印象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5-10-28 2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 S$ l% k1 y- D* U* H3 ^' }* y2 f7 ~$ A0 z) G; f1 C1 i. J( I1 e0 j- o+ y1 v3 J& ^* H# j- k6 d3 c- v; r* C5 t O, B/ f* l9 G$ g; J8 a' t2 i! C# W# N P( g0 I7 C/ e. c; Z
新街口印象
* P" i+ H8 F3 @
2005年10月16日,这天天气还成,可能是日子比较吉利结婚的人很多,我下午来到新街口东街西口,本来是想参加老北京网的活动,可迟到了15分钟,罪过呀!7 e' w, @+ ~1 K- O3 e3 i 13:15从那一刻开始了这次完全不知道目的地的旅行,开始还抱有一些希望想赶上大部队,可后来证明方向是错误的,走了不少冤枉路,还好有本胡同地图,凭着感觉的和胡同的名称走了起来,所以才会有后面的有趣胡同名称的总结。我先把经过的胡同列出来,看看有没有路过各位读者的家或者地盘:)苇坑胡同、正觉胡同、小铜井胡同、板桥胡同、水车胡同、铁炉胡同、四环胡同、簸箩仓胡同、棉花胡同、航空胡同、东教厂胡同、辛勤胡同、邱家胡同、小、大杨家胡同、新街口头条、七条、护国寺街、护国寺大院、护国寺东巷、新太平街、百花深处。大多数胡同都是比较规则的,东西和南北走向有点像经纬线,主干路一般叫街,小的才叫胡同,路标的大小也有区别。是不是有点晕,我给大家点几个景:
. _8 E5 _4 I" C9 g5 c; p3 \
1.护国寺街东西走向,经过一个商场之类的建筑时,在北侧楼群中无意发现了护国寺金刚殿(图),听老人说这只是八几年的后重建的,原来的早就不复存在了。这一带好多地名都和她有关,可现在只剩下空空的大殿。民众保护意识是一方面,建筑本身的木结构决定了其命运和寿命,大多数保留至今的木结构建筑都因火灾重修重建过,故宫的三大殿也曾焚于“天火”。 ) [8 m: e+ _! I/ Y$ `7 q2.百花深处是条小巷,名字在书里见过,觉得好听所以看了看,那里没什么大院,都是小户人家,也正应了她的名字(图)。 ' T: G0 r2 L( c4 z1 J4 Z: E3.这里其实不是什么景,新街口大街西边,新街口头条到七条一片瓦砾,地图在这里没有用途,看到被工地包围的东教厂小学才知道自己的位置。(图)记得很久以前就知道新街口一带拆迁,一到这里就堵车,两边的店铺老是拆迁甩货,这里是以卖衣服和乐器出名的,也以堵车出名,看着工地边一片片瓦砾和一片片新楼,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建成有序和谐的家园。7 o& A6 ~2 S. R" _; j% S 4.小杨家胡同,以前叫小羊圈,这里的8号曾是老舍先生的旧居。据邻居说这里现在没有任何保护,像普通平房一样出租了,院里有一棵枣树一棵柿子树(图),应该是当年种的。 , P% u8 S5 s. J$ M/ t0 Z6 T
) p" ~8 O3 z: Q' a' M4 M* F
有趣的胡同还有狭长的水车胡同(图);倍感亲切的棉花胡同(图);还有航空胡同(图)不知是如何而来的:)簸箩仓胡同簸箩不知为何物,也有叫菠萝仓胡同(图)的;布局成“田”字的四环胡同。
9 |4 d" r$ o+ t8 }3 z
7 _- g' j1 L0 o" v' l+ H
, p r( @* d) N1 Q# i% t- u. }
胡同游提示: 7 N7 S: B0 E+ s2 V+ C, `! k1.要有北京城市交通图和老北京胡同地图各一张,不用带指南针这里不是沙漠,建筑格局一般是正南正北,而且北京人很热情,可以通过问路聊到许多趣闻。+ K+ H) |8 T3 i. p( d 2.水是生命之源,必带!要走路看的话穿双舒适的鞋,骑车看的效果不好,走马观花,会漏掉细节。$ P) Q M; V2 N4 y6 j 3.讲究公德,不要在已经被破坏的建筑上继续搞破坏,还有大部分建筑现在是私宅,小心翼翼比较好,说不定会碰上老领导老干部的小院。 % X& O' z3 q& P/ E7 l4.相机、笔记本、笔,可以记录行程,以为小胡同太多,而且不断拆迁,地图有时不准,可以边走边记。
; E* \: W) z* ] q) `1 b
2 Q/ l/ v6 t* \& {1 r2 K
图片没有贴,因为上传有限制,可以在这里看
* c& @5 m( T; D' d0 R. j
" ~$ R9 H; K5 P5 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8 22:06:11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9 0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上楼主经常胡同儿游吗???什么时候方便也叫上我吧!!!自己老是想去转转呢,就是没个伴儿!!!^_^等你回信~~~
发表于 2005-10-29 0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北京旮旯虫虫在2005-10-29 0:44:16的发言: ) ?. |- @9 @0 j! x5 l0 N请问楼上楼主经常胡同儿游吗???什么时候方便也叫上我吧!!!自己老是想去转转呢,就是没个伴儿!!!^_^等你回信~~~
: L5 F! ^! `7 V

redbed313还真有走胡同的经验,msn的个人页做的也好!如果您方便留下联系方式的话,我可以提前通知您。 以便咱们准时集合。

, A0 w/ M) p6 G

新来的这位虫虫朋友,欢迎您来咱们老北京侃山论坛,咱们每周日的下午,都有固定的胡同考察活动,已经快持续了半年,欢迎您来咱加。每周活动集合的具体时间地点,在战斗笔记板块都会提前一两天有预报。您可以查询,您也可以留下QQ等各种联系方式,我也可以提前通知您。0 x O9 P$ H2 A3 _- y2 ?" k+ Y

- O g$ n" ]*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9 0:57:45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0-29 0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簸箩仓胡同簸箩不知为何物”

簸箩应该用“笸箩”二字。也可能是簸箕和笸箩的合称,我查查老地图看过去怎么写法儿。

簸箕大家都知道,城里的簸箕通常叫“土簸箕”,是撮土撮垃圾用的。

但簸箕还有簸粮食用的,把谷物的皮子或稻壳“簸”掉,所以用颠簸的簸。

笸箩和簸箕北方都是用柳条编的,笸箩是大而浅的粮食容器,圆角长方的和圆的都有。

晾晒粮食常用。

我猜想“簸箩仓”应该和这有关。过去城市和乡村用的物件差不多一样,只是城里不种大片的

地,小片的菜地也多,也有小规模种庄稼的。看老照片,故宫筒子河边还有高粱呢!

额外的话:俞孔坚教授说,他早晚要把庄稼种到北京城,众人反对,我期待之。

发表于 2005-10-29 0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簸箩仓胡同明代称之为(口孛)啰仓胡同,相传是存放(口孛)啰(军队中用的阵贝,法螺贝一类)的仓库在此胡同内,故而得名。清代更名为筐箩仓胡同。民国时期称为菠萝仓胡同,也有称作叵箩仓胡同。

' N1 c- a1 Y- @2 V. t

查于《北京地名典》

* E- T4 o/ B6 h; M+ ?

右旋白海螺,藏语称“东嘎”,又称法螺贝,弗教中以释尊说法声闻四方,如海螺之音。在西藏右旋海螺视作名声远扬三千世界之象征,也就是说它象征达磨回荡不息的声音,也代表弗陀之语,故法会之际常吹鸣海螺。在军队是一种指挥用具。

发表于 2005-10-29 0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资料给的及时,可靠。

我那说法就算介绍老物件儿吧。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9 2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to北京旮旯虫虫

, V# j/ q" B# }3 d! }4 r$ W9 |) | E( V

这周我要参加大部队的活动,你也应该来,人多力量大

. d! \( O: m+ X9 |& @- L; S

to砖缝里的虫子 Fengken

4 a$ |# |& c" f7 y! W6 l

果然是"三人行必有我师",谢了.

/ Q0 f8 p: [7 ?% y

我上班一般用msn,用户名不变,hotmail.com 可以和我联系上

" z2 N" V) g, c' `' L+ l# w

- x3 S1 _( b6 @/ D% y0 x&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9 20:54:43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8 23:07 , Processed in 1.120694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