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96|回复: 0

[原创]我的后海--2004年的旧作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8-12 1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生学作文---我的后海

我在后海照的相片
我的后海
海,是蒙古语,意思是大的湖泊。据说蒙古人来到北京第一次见到什刹海这样大的水系,赞叹其面积之大,于是就叫它海了。什刹海是昆玉河水系的一部分。以平安大街为界,南边是南海中海,北边是前海,后海--合称为什刹海。现在一提后海,往往会想起平安大街北边所有的海。

每次我去后海,总喜欢从百米斜街穿过,走在狭长的巷子里,有一种穿越历史的感觉,仿佛每走一步,就走过一个年代。穿出百米斜街,眼前霍然开朗,前海的荷花突然一下子亮在眼前。倚栏向南,是宁静的北海白塔,向北,是古老的鼓楼,在白塔与钟鼓楼之间,满池的荷花阿娜多姿地晃在眼前。小时候我是最爱这里仲夏的傍晚的。夕阳西下,荷叶们穿上金色的外衣,带着一天的疲倦,懒洋洋地随着晚风摇摆,老绿老绿之间,摇曳着各色的花朵,仿佛金发女郎头上的各色发饰,毒辣的日头下,娇羞而又坚定地展现着自己的美丽。

我姐姐住在烟袋斜街边上,所以,我也经常路过烟袋斜街。据说当年,住在北城一带的旗人抽烟讲究用烟袋。住在斜街上的人家挺有经济头脑,看准了行情,一户挨一户地开起了烟袋铺。慢慢地这里就叫烟袋斜街了。我从来没注意过这里是否有卖烟袋的,我倒是相信另一种传说,那就是烟袋斜街本身特像一只烟袋,三百米长的街道像烟杆,东口像烟袋嘴儿,西口到头折向南边,通往银锭桥,看上去挺像烟袋锅儿。

烟袋斜街出口就是银锭桥了,它是前海与后海的分水岭。我还记得我姐夫说,他小时候经常从银锭桥跳水下游泳,我真怀疑这话的可信度,反正要是我,我不敢跳,我觉得桥还是挺高的。不过只要是白天,跳下去估计也没什么事儿,桥是南北两岸的必经之路。河两岸的人要到对岸去,必须经过此桥,因而桥上天天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没准您跳下去了,别人还以为您是要轻生的,马上就有人跳下去捞您呢。:)我小的时候,站在银锭桥向西眺,可以看见北京著名的西山,尤其在雨后的日子里,清楚得好象只隔了一池河水,我老师告诉我,这就是银锭观山。可惜现在变成银锭观楼了,也不知道当初是什么人设计的那几幢楼,真是个败笔。

沿着银锭桥向西,就是真正的后海了。说来也怪,真正的后海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观。河两岸常常有年轻的男女在那里谈情说爱,倒成了后海的一景。
后海两岸有着大大小小数百条胡同,象什么东官方,大翔凤(原来叫大墙缝),龙头井,柳萌街,丫儿胡同,您听听这名字,一板一眼的,透着那么股子京腔京韵。我最喜欢在午后时分,在这些胡同里四处游走,青砖灰瓦,四合院落,保不齐那家院里住过什么名人呢。走在胡同里,您听吧,时而从临街人家的后窗中传出新生儿的啼哭,时而从那家的院子里传出孩子的嘻笑声,时而还有树下坐着摇着蒲扇歇晌儿的老太太们大声地聊天,见面一声:您吃了吗?可不是吗,赶情!嘿,听着倍儿亲切!


别看这些不起眼的小胡同,它可袖里藏珠一般地拥有着许多名人的住宅,什么梅兰芳故居,郭沫若故居,宋庆龄故居,还有那被王刚演义了的何坤也曾经住过这里,想来名人也偏爱在这胡同的闹中取静。其实我更喜欢小门小户院子,大红的如意门,刻了花的门墩,严肃的门环,漂亮的滴水檐,房上的蝎子尾,看上去心里就是老想着四个字:岁月悠长!

这是我小时候的后海,好看的东西太多了,我水平有限,不能全部表达。可现如今再去,可能已经不是这个样子了,前海已经看不到满池的荷花了,只剩下一小簇一小簇地残花败柳,站在那里仿佛过日的女人倚门卖笑。昔日宁静的小胡同里来了洋人,搞得到处都是三轮车,你可千万别拿着相机在胡同里走,要不三轮拉客的净围着你转。胡同里还开了一些铺子,跟后海的酒吧一样,再挣着游人欣赏所谓传统文化的银子。这一切,打破了原来后海的宁静,再没有往日的端庄,再不是我喜欢的那个地地道道的后海了。

可我依然爱着后海,依然爱着后海的铜老爷爷。依然喜欢在夏天的夜晚,穿过我熟悉的胡同,来到我亲爱的铜老爷爷身边,跨过河边的护栏,临着河水坐在岸边。尤其是晴朗的夜里,水面上泛起层层的银光,醉意朦胧中,仿佛看到年少的我,蹦跳着扶栏而过,留下一路欢歌。。。。。

后海是我的,我怀念它,我更怀念我无忧的童年!


附注:后海要改建了,据说找了许多专家,又要加增许多人为的景观,想来以后游人多了,胡同里的旅游商店也就更多了,后海要变得更现代了,变得更加快节奏了,快去看看吧,再不看,你就看不到原汁原味的后海了。
http://news.tom.com/1002/20040113-592210.html
http://www.cctv.com/news/local/20040429/101278.shtml

补记:拍此片的时候,我还没有单反相机,用自己的傻瓜机照的,当时还曾想买一个好一些的相机重新来拍一下,后来单反相机是买来了,不过拍摄的主角变成了我儿子,我也成了全职妈妈,嘿嘿。等他日再获自由之身,再来拍吧。


酒吧一条街

梅兰芳故居

庆王府

辅仁大学正门

辅仁大学围墙上的狮子

辅仁大学一角

恭王花园正门

恭王府花园北墙

柳萌街

门楼侧面的石雕

门楼上刻的画

门楼

革命的门墩

圆的门墩

帖着门神的门墩

门墩

银锭桥西眺

银锭桥

学打拳

我亲爱的铜老爷爷

烤肉季楼上的画

烤肉季楼上的画之二

烟袋斜街上人家的画眉

烟袋斜街向东望

烟袋斜街向西望

后门桥上的图腾

后门桥上的水兽

后门桥近景

后门桥远景

前海南沿儿

荷花市场

荷花市场二

街道标语

路牌

U& a0 o9 B0 t4 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12 11:37:39编辑过]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12 04:40 , Processed in 1.114760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