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67|回复: 13

[原创]东珠市口几条即将消逝的胡同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6-8-28 0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珠市口几条即将消逝的胡同

随着前门大街“市政工程”的实施,东珠市口地区仅存的一片胡同已然大限不远,注定又要沦为某些政府官员政绩工程的祭品。

也许无需多久,我们再也无法寻找到它们的身影,无法在地图中找到它们的名字。但是做为一个北京人,尤其做为一个南城人,不能因为这些胡同的即将消亡而随之忘记它们的过去。因为正是这些看似平常的胡同街巷构筑了南城、构筑了我们这座城市的历史。

我希望当有那么一天,我们到了儿孙绕膝的年纪时,我们也可以向后辈们娓娓道来这座城市曾有过的历史,向他们讲述历史上这片地区也曾有过阡陌交通的河道;有过商贾云集的街市;更有过可歌可泣抗击外辱的英雄故事。到那时,我们能够对自己说:“我无愧身为北京人!”

现实是残酷的,我们无力阻止北京胡同的消亡。在某些人眼中它们的存在就意味着是贪穷落后的代名词;它们始终与所谓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形象格格不入,总是不忘要对它们欲必除之而后快!所以这些混蛋可以数典忘祖倒行送施,可以只手遮天胡作非为,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懂如何经营这座城市,根本就理解不了什么才是这座城市的精髓!但是公理不容否定,终有一天,历史必将会对这些胡同街巷的价值做出公正的评判。对此,我坚信不移。

 

                  西半壁街及源顺镖局旧址

西半壁街与东半壁街本为一条街。西起西草市街,东至安国胡同。明代称半边街,清及民国均称半壁街。民国36年(1947年)以过街楼为界,分为东、西半壁街。1960年在此街中心地带建华北光学仪器厂(即218厂),将一条原本通畅的街巷截为两条互不相连的死胡同。

该街为东西走向,东始华北光学仪器厂东墙,西止西草市街。街内原有“靛行会馆”和著名戊戌豪侠大刀王五开办的“源顺镖局”。镖局创办于光绪五年(1879年),原有房屋约计30余间,分前、后、西三院。1900年王五因积极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被追至西半壁街捕走枪杀于北河沿。镖局从此歇业,改作骡马店。解放后几经翻建已成名副其实的大杂院,但走进院子还能依稀看出院落原先格局。镖局旧址现为西半壁街13号,市级文保单位。

2000年由于“两广路”工程,东半壁街和西半壁街东段被拆除,如今西半壁街只剩西段一部分,随着前门大街的翻建,不知这仅存的一部分残巷是否还能保全。



 


                                                                                                        (西半壁街13号源顺镖局旧址)
 

 


                                                                     (13号院里院
    

 

                西草市街

南北走向,北起珠市口东大街,南至天坛路。由北南向与西半壁街、西草市东街、刷子市胡同、山涧口街、红庙街相通。该街明代称谓不祥,清称草市、又称柴禾市,因此街曾是买卖干、鲜草的集市故得名。民国沿称之,1965年定名为西草市街。

西草市街又被称为“剧装一条街”。清末,北京第一家戏衣庄“德青厚绣局”在此街开业,民国初,双兴、长顺兴、元兴、久青、广盛等戏衣庄又陆续在该街开业。西草市街和西半壁街一带逐形成了数十家以经营戏装、刺绣为主的剧装一条街。抗战前剧装业很是兴盛,产品除供应本市还销往外埠。解放前,因连年战乱,该行业几近消亡。

解放后,该街仍有近20家剧装店。1956年,三顺号、双兴号等18家剧装店加入剧装合作社,公私合营北京剧装厂建立,并于当年改为北京剧装厂,成为全市重要生产剧装、盔头、把子、道具的专业厂。至今该厂仍在此街设有门市部。此外街内还有数家旅馆、粮油食品店。但随着前门大街的翻建,西草市剧装街这条南城古以有之的商业街注定即将成为历史。


 


 


 


 

                  西草市东街

南北走向,北起西半壁街、南至红庙街。明代称谓不祥。清称狗(沟)尾巴胡同,因此巷原是名为“大沟沿”的河道故得名。“大沟沿”为古河道名,西起前门大街以东,东而折北、又折东、折南,注入龙须沟。民国年间,沟沿又分为后沟沿、小沟沿。民国沿称此街狗(沟)尾巴胡同,其实指的就是大沟沿的“沟尾巴”,因为是在河道的末梢之处。1965年周围几条胡同并入此街,因地处西草市街以东,故定名西草市东街。

 




                                                                  (西草市东街62号)

 

                  刷子市胡同

东西走向,西起西草市街,东止218厂,中段与山涧口一巷相通。明末已成街巷但称谓不祥。刷子市之名始见于清宣统《北京城图》,其东通精忠庙、西通沟尾巴胡同,因此巷原为制作及赎卖各种刷子的交易市场故得名。民国沿称。1965年原椿树胡同、拐棍胡同、张家胡同并入定名为刷子市胡同。

 

 



 

                山涧口街

东起精忠街,西通前门大街。属天坛街道办事处山涧口街居委会。

山涧口街原名山涧口,形成于明末,清及民国沿称,但名称来历不祥。1965年一条龙、张家店、车家大院、后坑、直门并入,定名山涧口街。

 

                                                (山涧口街西口)



                                                         (山涧口街东口

 

                  山涧口一巷

位于山涧口街北侧,南北走向又折而东西向。北始刷子市胡同,南至山涧口街。

山涧口一巷原名川堂院。1965年后坑胡同并入,统称山涧口一巷。川堂院地形像院落,中心地带较宽阔,周围有几条弯曲小胡同通向中心,故名。

解放前,此巷都是破烂的临街房,居民都是社会最底层的劳苦民众,常有“倒卧”之人。1949年前川堂院设有“北平外五区贫民、流民养病所”,实为收尸房。如今养病所旧址(山涧口一巷32号)早已翻建成天坛街道联社服装厂车间,该巷部分房屋得到修缮,早已成为居民住宅巷。

 

 

 

                    山涧口二巷

位于山涧口街北侧,南北又东西走向。西始山涧口一巷、南至山涧口街,水泥方砖路面。

山涧口二巷原名十五间房,1933年《北平地名典》记有:“十五间房,外五区前外西通川堂院,南通山涧口,北通刷子市。”因此巷最早为小土坡,坡上有十五间房,故名。1965年定现名。

   

                    红庙街

北京有几处以红(宏)庙命名的街巷,皆因巷内有关公庙(早年关公庙庙墙多为红色),故俗称红庙。

此红庙街位于天坛路北,东西走向。东起精忠街、西至西草市东街、北接山涧口街、南通天坛路。原名老虎洞前街。1965年镇家胡同、阳儿胡同与东、西花厅并入,统称红庙街。因街内原有红庙一座故得名。


 

  

                                                                 (红庙街61号)

                  红庙街78

在红庙街78号院最南端保存有一石碑,名“正阳桥疏渠记碑”。碑体为方柱形,通高约8米,各面宽均为145米。碑首,碑额及碑身均有龙纹边饰。碑下须弥座刻有仰莲花瓣及云、龙、菩提叶等纹饰。碑文为满汉文字合壁的碑文,碑首提有“正阳桥疏渠记”。碑文记载了当年天桥地区河渠水道的整修情况,对研究北京史地有较重要的价值。

此碑原位于敕建弘济寺山门内,庙宇清末已毁,形成空场,天桥艺人将此处辟为跤场。60年代后盖起排房形成居民院。1984年该碑破列为市级文保单位。

 


 


 

                    精忠街

位于天坛路西端北侧,南北走向,北始华北光学仪器厂南门,南止天坛路,东通原粉厂胡同,西连山涧口街和红庙街。属天坛街道办事处红庙街居委会。精忠街清代称精忠庙,因街内原有精忠庙故名。民国改称精忠庙街,1965年库司胡同和库堆胡同并入,定名精忠街。

精忠庙建于明代,系道教庙观。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因地震毁坏,重修。该庙祭祀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以“精忠”之名宣扬岳飞精忠报国之举,意在笼络人心让百姓做清朝的“顺民”。1960年华北光学仪器厂在其庙址新建,精忠庙被拆除。原精忠庙旁建有喜神殿,为梨园界祭祀喜神处,并在此设梨园公所专门管理梨园界内部事务,1949年后该组织撤销。现此街为居民住宅街,街内有精忠街小学。


 


 

 

                              谨以此文向上述留有我儿时足迹的街巷致敬。


) f6 A& y6 S4 l1 x0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28 1:05:15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6-8-28 0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拆呀!留不住呀!

发表于 2006-8-28 0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有图片有文字介绍,加精了.
发表于 2006-8-30 0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就是图片的压缩比例太高了...有些地方模糊了

 

[em07]
发表于 2006-9-1 1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看到这些即将被拆掉的胡同心里就非常的难受。庸人误国啊!!!
发表于 2006-9-1 2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少了个胡同啊...

1 H: Z! v/ \8 A) k* H r$ 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 20:40:51编辑过]
发表于 2006-9-1 2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西草市要动,其余几条胡同未在拆迁范围内吧

发表于 2006-11-6 2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34]那一带我去过,很有点儿老北京的味道啊!  唉! 逝去的就挽回不了了 只有这些照片还能勾起我们那些还未逝去的记忆!![em01]
发表于 2006-11-7 17: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拍的不错,可惜胡同要没了!

胡同里玩儿大的丫头片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11-10 1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11-13 2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有关胡同的介绍是从哪看到的,还是自己平时积累的?介绍一下,我也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06-12-1 14: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庙街,精忠街不拆,我岳父母家就住那里,至今没有拆迁消息,据说07年要拆一部分,但是具体拆哪里不清楚。
发表于 2007-5-19 1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搜索了很长时间,今天才看到你的文章,很亲切。 我原来就住在精忠庙,库司胡同 。9岁时 建设218厂拆迁到了光明楼。

   几十年过去了,我曾经几次到过我的出生地,( 218长主楼的 西南角)。

   我在精忠庙小学上到三年级 ,班主任 : 汪春兰 。

   过街楼记忆犹新,

   还有一个地方 似乎  叫马烽嘴 (音)方向在库司胡同东侧 一直通到 金鱼池 。

   回忆是幸福的,希望有时间多聊聊。

发表于 2007-8-28 0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的幾個胡同又要消失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14 18:41 , Processed in 1.188647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