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Q9 b) z' n% H |+ X* b+ n
9 k3 g4 L8 ]3 C1 E2005年07月05日10:39 北京日报
# @1 E: v) Q: ^/ `( e. X, Q
7 {. J0 L, G% a 本报讯 (通讯员陈虹江帼涓记者陈红梅)50位身怀绝技的老艺人及其传人在宣武区文化委和天桥街道历时一年的寻访中浮出水面。目前,他们正协助整理一些濒临失传的绝技资料,并在民间文化团体中培养接班人。
5 } G& `5 G5 V' z4 {8 z: a 天桥,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发祥地。清末民初,这里已是"诸班艺人荟萃之地"。但由于历史等各方面原因,许多老天桥民俗技艺已经或濒于失传。 ( F* H, ]4 E! @4 Q# C+ b6 f
为挖掘、挽救民俗文化,宣武区文化委和天桥街道自去年3月开始寻访民俗绝技艺人及其传人。街道民俗文化办公室和区文委的同志不辞辛苦,多方查找,足迹遍及丰台、通州、平谷、房山等区县。京城"叫卖真人"张振云、神跤"宝三"的徒弟马贵保等一批"尘封"世间的老艺人及其传人被发现。他们中年龄最大的95岁,最小的29岁。 6 [3 ? Z4 A- L7 H/ t) O
老天桥民俗艺术鼻祖、有"大力士"之称的朱国良老艺人第一个走到了台前。寻访活动刚开始不久,街道干部和文委的同志从天桥一位居民口中得知,朱国良老艺人还健在,家住丰台。他们立即一路打听着找上门。年过九旬的老人自小学艺,十岁起在天桥撂地表演,能同时拉30余公斤臂力的硬弓5张,双风贯耳、钉板开石、五花飞石等技艺更是堪称一绝。作为历史见证人,朱国良不仅捐出了珍藏多年的天桥老照片,还毫无保留地将自家绝技和盘托出。 7 r9 z* C& T, E1 H
"飞飞飞"曹凤鸣的传人、其子曹德华练飞杠是一绝。当年,他与父亲的表演轰动京城。1975年,曹德华离京,定居安徽。他看到老天桥复兴民俗文化、寻访老艺人的报道后,不顾84岁高龄,买了火车票,带上同样身怀绝技的儿子、儿媳来到北京。6月他们在天桥社区住下,老人说:"回到天桥,我们就找到了民俗文化的根。"
! ^0 }& Z; ~% c0 u) W4 c 9 K; [1 q+ c8 Y% @% {' J
- }; K# t# X+ R+ ?7 `3 z您如果能跟北京日报联系一下,应该会有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