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56|回复: 19

姜昆是国军那德云社就是八路(转载)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3-19 2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姜昆这个相声界前辈遭到德云社弟子的恶骂,起因是姜昆在两会期间以“在茶社、民营小剧场等表演场所,演员们用低级庸俗的表演和下流黄色的笑话取悦观众”为由发起了一个保留曲艺团组织,取缔黄色低俗小剧场的提案。虽然姜昆没有点名,可德云社吃心了,出来两个打手,在博客撰文拍姜昆的板砖,说姜昆这是要“消灭”德云社,还说,姜昆基本功都没练好,没有说别人的资格。姜昆回复说:德云社在炒作。而德云社主郭德刚则回应说:现在人心都坏了,动不动就说是炒作,德云社从来不炒作。目前,有支持姜昆的,认为姜昆正直正派,是艺人排序之首,而德云社主排在后十名里。当然支持郭德刚的也不少,认为他代表相声的复兴和未来,官方相声已经死了。

    看到相声内部出现的这场争斗和辱骂,我不能明确我向着谁,可我愿把我的感觉说出来,我的感觉就是:姜昆代表相声界的国军,而德云社更像是八路。说姜昆代表国军,是说他代表当前的相声官方,也就是常说的体制内相声,主体是新相声。姜昆是马季的徒弟,马季的师父是侯宝林,可马季代表的不是传统相声,代表的是新相声,这种新相声表现的是新社会的人和事,比较高雅,体现主旋律。在五六十年代,新相声生机勃勃,让人耳目一新,因为它去除了低俗和陈旧,与新社会保持一致。侯宝林是新老相声的转折点和结合体,因为侯宝林传统相声根基雄厚,而创作的新相声也脍炙人口,比如《夜行记》、《醉鬼》等。马季是职工文艺汇演出身的工人演员,与传统相声无关,说的全是新相声。文革时,侯宝林挨批斗,马季为了表示自己与旧相声无关,上台踹了自己师父。在中国,师徒如父子,徒弟打师父跟儿子动手打爹是一个性质,侯老先生无法接受。后来,侯宝林进中南海给大病后的毛主席说相声东山再起,坚决不认马季这个徒弟。文革后,在行内人们的说服下师徒才勉强相认,但也是貌合神离。我想,这也是新相声离开传承以后越走越窄的原因之一。

    文革后,相声的领军人是马季,因为侯宝林老了,自己儿子侯耀文还没成型。马季的弟子成群,最得意的门生是姜昆。早年姜昆的新相声说的很好,《如此照像》、《虎口脱险》至今让人难忘。进入九十年代后,相声一天不如一天,原因有多种,如,相声成了官方相声,只准歌颂,不能讽刺是一个原因。还有就是相声被小品的崛起屏蔽住了,喜剧电影和电视剧的出现不但夺走了观众,还夺走了大量相声演员。为什么?因为相声演员们全在受功利驱动,没人坚守相声阵地,相声越来越没有新意。这就像是国军,兵强马壮却没有生机和战斗力,主要原因是官兵们全在忙着升官发财。

    这时,出现了小剧场郭德刚传统相声的回归。郭德刚的传统相声功力扎实,也很有创作才华,可太年青,论资排辈体制里没他的地位和利益,郭德刚就甩脱体制的约束,到北京当北漂打天下,过程相当艰辛,跟八路创立根据地时差不多。想当初八路没吃没喝,没有官饷支持,靠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人民的鱼水关系生存。郭德刚目前也是,他没有官银,是靠百姓的票房支持生存。可郭的相声生动活泼很有市场。郭讲过,他的相声就是逗人乐,没有教育功能,他只为买票进来听相声的观众服务,没有官方教化任务。这有点像过去的八路,只为人民服务,不为国民政府服务。

    姜昆的相声国军,主要是以各省市的曲艺团存在为组成方式。姜昆呼吁不要砍各地的曲艺团,呼吁取缔小剧场,其实就是保国军,灭八路,那德云社还不急,谁也不能束手就擒那!可见相声国军和德云社八路狭路相逢是姜昆逼出来的。“相声”国军正规,有国家资源支持,有媒体使用,就像美式装备的八百万军队。而德云社“八路”人很少,全国各省市曲艺团养着的体制内的相声演员怎么也有几百人,可郭德刚就一个德云社,连打杂的全算上也就三四十人,而且一直被央视封杀,只有小剧场这点资源可以使用,跟小米加步枪差不多。可群众讲,相声的未来在德云社,是德云社在拯救相声。这有点跟八路差不多,虽然人数、武器上居于劣势,可所有中国人全说,代表中国方向的是八路,果然,两年半后八路夺得了天下。

    当然,我这只是一比,郭德刚是不是八路,能不能取代体制内相声主导相声的未来,最终得看郭德刚遵守不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八路与土匪、军阀的区别全在这里边:如,不黄不流氓——不调戏妇女;不暴力——不打人骂人;不占便宜——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还有,不低俗、仁义、讲理、规矩……如果郭德刚的德云社太黄太低俗、太功利、太自私,,如,说黄段子搞低级趣味搞票房,搞高价相声宰民,做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缺德广告不仁不义……那郭德刚就称不上“八路”,顶多是一窝土匪或者一路军阀,而国军对付军阀和土匪基本是胜算。可以说,姜昆也是很老道的,他抓住了小剧场的要害——要贩黄搞低级趣味,早晚会被缴戒,不管好自己,拍板砖也没用,“八路”绝对不是靠拍板砖夺得的天下。

    最近,郭德刚在反驳姜昆黄色低俗的指责时,援引了东北赵本山的“黄色二人转”当救兵,意思是他赵本山搞得我为什么搞不得?要我说,赵本山是东北的张作霖,不是八路,长不了,趁早别学!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3-20 07: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喜欢德云社,更不喜欢郭德纲及其徒弟们

发表于 2008-3-20 08: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4][em04][em04][em07][em07]
发表于 2008-3-19 2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姜昆以前说过一个天安门广场改菜市场的相声,其实他要是不在官面上混应该也能弄点好相声出来!可惜当官不自在,自在不当官
发表于 2008-3-20 1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德云社不靠政府投一分钱,发展到如今地步,说明它有生命力,在社会上能立住脚,就让它立着呗,只要不违反宪法,根本用不着打压它。

至于其他同行,只要能拿出像样的段子,受百姓欢迎,那才叫本事。如今相声不景气,同行更要团结,不要消极的相互拆台,而要积极地竞争,看谁的段子能争取到更多听众、观众。

3 ]$ X& q+ D: s0 [* x* 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20 13:18:54编辑过]
发表于 2008-3-20 2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德云社!!!!!一个民间团体,不靠政府的一分钱,全是凭自身实力发展起来!本人从20块钱能买到第三排票开始听的,感觉他们确实不容易,能走到今天这步完全凭肉嗓子挣出来的!相声本来就是让人快乐的,赋予那么多意义实在没有必要!

姜昆早期作品还可以,再加上李文华确实捧的好,但现在只能在官场上混了

马季也说过不少传统相声,嗓音条件创作能力都不错,但他的新相声真的很一般,有些讽刺型的还可以,尤其是歌颂型相声已经已经失去了相声的本身的特色,而成为粉饰太平的工具了,晚期作品又太贫流于俗套。不如侯跃文!

发表于 2008-4-18 1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一张回程票在2008-4-14 14:08:48的发言:
凤凰周刊有次采访一专家,说的挺好的,大意是姜昆如果觉得人家的是低级庸俗,是灰色文化,那好,他自己就应该搞出一些不低级庸俗而且观众也爱看的节目出来,把观众吸引过去。现在姜昆自己把地盘让出来了,又想通过一些行政手段限制人家,这就先输了一步。

说的有理!

1,新相声捧红了,现在的小品。

2,新相声门槛低,就像通俗歌曲一样。

3,市场决定成败,没有创新的作品,也难有生命力。

4,海鲜好吃,天天让你吃,也有腻的时候,,。

我是郭德粉丝也,哈哈!

[em02]
发表于 2008-4-14 14: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周刊有次采访一专家,说的挺好的,大意是姜昆如果觉得人家的是低级庸俗,是灰色文化,那好,他自己就应该搞出一些不低级庸俗而且观众也爱看的节目出来,把观众吸引过去。现在姜昆自己把地盘让出来了,又想通过一些行政手段限制人家,这就先输了一步。
发表于 2008-4-14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市场经济多少年了,还分得那么清。像德云社、刘老根大舞台这种民间曲艺团体一有合法手续、二有观众,人家哪点不对。有些人就是红眼病,看到自己技不如人了,不是努力赶超,而是耍一些下三滥的手段。说人家很黄很暴力,其实他心里想的一定比人家更黄更暴力。强烈支持德云社,强烈支持草根文化。让那些所谓的高雅艺术见鬼去吧。

发表于 2008-4-22 0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候大师把相声从地摊带上了舞台,是相声界发展的里程碑;

而现在的新相声为什么发展不下去了呢?因为它抛弃了传统文化的根基。

如果说郭德刚的传统相声低俗,那么现在的部分电影、电视剧已经是限制级的节目了。

发表于 2008-4-24 2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非得要把相声搁到“艺术”里,那就太说不清楚了。

谁是说相声的?《四世同堂》看过吧,方六儿。那时候叫“撂土地”、“吃开口饭”,用已故侯大师自己的话:“和要饭的差不多。”

但是相声雅俗共赏,酒足饭饱的有利消化;饿肚子的用它充饥。“哈哈”一笑,年轻十岁。

插科打诨,随机应变,谁也比不了相声。

一桌宴席,要是没什么大菜,就显出花生豆儿、拌黄瓜来了。

在地摊儿、小剧场说的叫相声,在电视台说的那叫宣传,或者是广告。

说侯大师是要饭的,他敢承认。姜昆行吗?郭德纲认吗?

拿相声教化人,先别忘了自己是什么变的!

发表于 2008-4-26 07: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俗就俗吧,反正当代中国文化都tm挺俗的!!
发表于 2008-6-16 1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地震,德云社的跑那去了?
发表于 2008-6-17 0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秦文在2008-4-24 21:47:29的发言:

如果非得要把相声搁到“艺术”里,那就太说不清楚了。

谁是说相声的?《四世同堂》看过吧,方六儿。那时候叫“撂土地”、“吃开口饭”,用已故侯大师自己的话:“和要饭的差不多。”

但是相声雅俗共赏,酒足饭饱的有利消化;饿肚子的用它充饥。“哈哈”一笑,年轻十岁。

插科打诨,随机应变,谁也比不了相声。

一桌宴席,要是没什么大菜,就显出花生豆儿、拌黄瓜来了。

在地摊儿、小剧场说的叫相声,在电视台说的那叫宣传,或者是广告。

说侯大师是要饭的,他敢承认。姜昆行吗?郭德纲认吗?

拿相声教化人,先别忘了自己是什么变的!

[em17][em17][em17]
发表于 2008-9-7 17: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讨厌郭德纲,可是对他的徒弟并不太反感,希望他们学点好,别学郭德纲的翻脸不认错。当然我也并不喜欢所谓的歌颂型相声。姜昆的相声功底显然没有郭德纲好这也是事实。
发表于 2008-9-8 17: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德刚的笑声不是损这个就是损那个的,感觉没劲。损人头顶

发表于 2008-9-9 0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艺圈说到底是凭本事吃饭的,没本事就别吃这碗饭,这是老规矩,如今这年头规矩改了,谁会献媚谁是好人,行啊!!

我这人笨,只能看点老玩意,对于谁好谁坏,懒得评论,但就是有一点,相声是老百姓的,说的是老百姓的事,评得是老百姓的理,其他再说什么,我不爱听,说相声我是没本事,骂人可有着能耐

发表于 2008-12-2 16: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为相声不是耍贫嘴,说的同时也要讲究手 眼 身 法 步缺一都不能称之为大家。
发表于 2008-12-9 1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猫有猫道儿,鼠有鼠道儿。一人一个活儿法,高兴就好
发表于 2008-12-24 0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相声不行了,其实是缺乏人才,试想,假如侯宝林大师在世,还能说相声不行了吗?

% U: b" ]9 y" q& M8 e( F

侯大师说学逗唱,样样精通,无人可比,因此,是实至名归的大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2 13:00 , Processed in 1.22706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