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3 m3 `/ o7 R* r' X" c最后的四合院
7 s$ T: C: d: z6 N" Z[ 作者:洪烛 转贴自: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点击数:16 文章录入:奔霄骢 ] ( Z" Z4 N8 z7 g5 L1 T& ?! f" }
9 F) ~# l; M" Y( @0 ^, l 北京曾经是一座积木之城:由无数方方正正的四合院组成。甚至在我想象中,由巍峨的城楼和逶迤的城墙衔接的北京城,本身就如同巨大的四合院,坐北朝南,自成方圆。是谁把它搭起来的?又是谁,将其一举推翻? ! p2 \6 n8 K: E5 A
城门没有了。城墙消失了。胡同拓宽了。灰砖黑瓦的老式民居,也一片接一片地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及种种现代化设施。可以说北京的积木搭得越来越高了,越来越大了———不,它不再像积木一样生硬与单调,简直灿烂如一块涂满奶油的生日蛋糕,刚刚出炉的。 " y" ^+ d6 b8 {4 L
作为在四合院住惯了的人,我仍然有淡淡的遗憾。记得拆迁的前夜,我并未因即将搬入带电梯的高层建筑而欣喜若狂,却做了一个很怀旧的梦:推土机一直开到我的门前,我四处张望,发现偌大的北京,只剩下这一座四合院了。我不知是该坚守还是该退却,只能徒劳地呼喊:请等一等,等一等……生怕匆忙间会遗漏了什么。说实话,我真想把这孤零零的院子,连同家具、行李一起运走。因为它更有价值。
0 F; Y$ g; ~( I7 o1 b 幸好这仅是个梦而已。 % v' s7 R( w3 s0 e" }- o8 }2 F) C1 M
梦中的抵抗,是很无力的。 g- L+ i8 M! H! ?5 H1 I, ^+ ?6 L
醒来之后,我还是搬家了。没法带走完整的院落,却带走了对它的记忆。
% J* R0 Y6 [- J y1 F1 J 在梦中,北京最后的四合院,是属于我的。或者说,我愿意做四合院最后的居民。
- ~/ q# W6 R$ T 我住过的四合院已经拆了,无影无踪。可在我的意念中,它依然保留在原地,等我归来。直至今天,我仍收藏着原先那把作废的钥匙。没准什么时候能用得着,哪怕是在另一个梦中。它或许会成为另一个梦的道具。 6 A+ L; U6 K U# k. P
假若北京的四合院全拆了,那只剩下故宫了,作为最后的标本。紫禁城是皇帝住过的四合院,也是全中国规模最大的一座四合院,体现了古典建筑的精髓,可惜需要买门票才能进去参观。况且,我真不希望故宫是后人了解消失的四合院的“样板间”。
8 Q$ }; z, b$ n0 C8 V 说起最后一座四合院的话题,似乎有点危言耸听。请不要笑话我杞人忧天。毕竟,北京的四合院,越来越少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区的改造,它还将面临更大的危机。我的担心,并不见得是多余的。 0 f% X3 i/ Q- b: L$ C2 S% i
保卫四合院,快成为一句口号了。想不到四合院也像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那样,需要保护了。还是趁早清点一番吧,数一数,北京城里,究竟还剩下多少座四合院?
6 }5 @6 G. D" ^$ ? 没有了四合院,北京,还能叫北京吗?正如没有了城墙,北京城,已非严格意义上的北京城,念起来总有点拗口。
$ B9 |- s4 q5 @% G' ~, ^" g 要想了解真正的老北京,怎么能不穿过曲里拐弯的胡同,到四合院里坐坐呢?在我的记忆里,任何一座四合院,都是老北京的缩影。从中可透视到局部的北京。任何一座四合院里所发生过的故事,都堪称北京的故事(或北京历史)的组成部分。
2 ]4 W2 |: v2 b 和最后一座四合院类似的话题,还有最后一条胡同、最后一座牌楼、最后一眼水井、最后一段长城抑或最后一个老字号呀什么的。这说起来就没完了。
& U# T$ Y/ U% G( Q$ m 说来说去,都是为了给大家提个醒儿,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但愿老北京的故事,不至于失传。
( N1 c% A& S, j3 Q - ?; p3 l1 M" p2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