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51|回复: 10

转贴:千年古刹天宁寺[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23-4-13 11: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千年古刹天宁寺2023-04-12 17:44·史志北京
2 U  [: Q% B. V0 {! N* q( z
北京广安门外的天宁寺,是一座千年古刹。寺院坐北朝南,部分建筑为清代重建,立有乾隆二十一年(1756)、四十七年(1782)两次重修天宁寺的碑记,山门正中是石拱形券门,上题“敕建天宁寺”的金字匾额,进入其中便是主殿所在。主殿称接引佛殿,其后矗立着世人熟知的天宁寺塔。
顺应天意 建寺佑民
天宁寺始建于何时,人们对此颇有争议。唐代《续高僧传》记载:“魏孝文帝所造也。”明代《顺天府志》则记载:“始建于唐,殿宇碑刻皆毁于火,元朝至元七年建三门,而梵宇未能完集。”这样算来,若是北魏时期所造,已历经1500多年风雨;若始建于唐,也有1300多年的历史。
北魏孝文帝时,天宁寺初名光林寺,隋代改称弘业寺,唐代开元年间称天王寺。之所以称天王寺,是因为寺中供奉的是佛教的北方多闻天王。多闻天王,梵名Vaisravana,也称毗舍罗门、毗沙门等,是佛教的四大天王和十二天之一。在印度神话中,多闻天王是北方的守护神,住在须弥山第四层的北面,率领夜叉、罗刹等神众坚守北方各洲。由于他守护道场,听闻佛法,故名多闻,被视为战争之神而备受尊崇,又因能赐予福德,亦被奉为财富之神。
唐代不空和尚所译《毗沙门仪轨》载:唐天宝元年(742),安西城(今新疆库车县)被番兵围困,请求唐军救援。但因路途遥远,短时间内救兵难以抵达。唐玄宗李隆基情急之下,让不空和尚请北方毗沙门天王领神兵救援。刹那间,神兵降临安西,身披黄金甲,击鼓声震三百里,地动山摇。毗沙门天王的金鼠,更是咬断了敌人的弓弦。番兵大败,望风而逃。唐兵得胜,李隆基大悦。这段记载无疑是一种神话传说,但李隆基以此标榜自己得到天王相助,敕令各州县城北门供奉毗沙门天王,寺院中也多设天王堂。
到了辽代,寺院仍沿用天王寺之名。辽宋时期,战乱不断,萧太后主战,她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天下苍生饱受战乱之苦,力劝母亲停止攻伐中原。萧太后不为所动,持续征战。女儿无奈,便来到天王寺出家。太后得知,下令大兴土木,扩建天王寺,命其女为住持。正是有了这些典故传说,才有了这句老北京俗语:“天宁寺里拜一拜,平安是福传三代。”
元、明时期,天王崇拜渐渐没落,寺院多次毁于战火,又多次重建。明永乐时重修,宣德间改称天宁寺,寓意顺应天意、安宁太平。万历年间再次大修,万历皇帝生母慈圣宣文李太后曾亲临天宁寺礼佛,天宁寺的香火达到鼎盛。
修建宝塔 安放舍利
辽天庆九年至十年(1119—1120),天祚(zuò)帝下旨,令皇叔耶律淳在天王寺建舍利塔。当时,天王寺在辽南京城内的西北部。选择在此建塔,也有祈祷多闻天王护佑南京城之意。
相传寺内宝塔是释迦牟尼舍利塔。塔源于古印度,梵语读作“stupa”,汉音译为“窣堵坡”“浮屠”等,意为坟冢、圆丘,是埋葬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舍利或经卷的一种佛教建筑。东汉时期,这种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塔”字最早出现在东晋葛洪的《字苑》里,写作“墖”。“土”代表了土木建筑,又有土冢之意;去掉提土旁,右边极像一座顶部尖尖的佛塔。如此巧妙的造字艺术,彰显了中华先人在文字创造上的智慧。
寺中建塔的原因也颇为传奇。据《帝京景物略》载:隋文帝杨坚当皇帝前,遇到了一位来自印度的高僧。高僧见杨坚气度不凡,到其家中做客并赠予了他一小袋佛舍利,临行前叮嘱他要好生供奉,将来必得福报。杨坚请来了与自己相熟的法师昙迁一起对舍利计数,数来数去每次的数目都不相同。昙迁便对杨坚说:“早就听高僧言说,法身舍利是不可计数的,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后来杨坚登上帝位,于隋仁寿元年(601),命海内诸州选择30处清净高爽之地,分别建造舍利塔,天宁寺塔便是其中之一。杨坚将当年所得佛舍利分为30份,分别装入金瓶,再将金瓶装入琉璃瓶,琉璃瓶外再套以铜函和石函,称为七宝函,并命各州在同一时间,将七宝函放入舍利塔内。

民国时期的天宁寺塔

+ T7 X% ^$ M( |. N5 \: p  c' v- B
唐代《广弘明集》更是描写了当时佛舍利入函的情形:“舍利入函,自旦及辰,函石现文,仿佛象有菩萨,光彩纷藻,又似众仙,其间鸟兽林木诸状,不惑者众,实难详审。”又是佛光普照,又是菩萨众神,无疑为佛舍利塔更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但是,天宁寺塔内是否藏有舍利目前尚无定论。
无论佛光如何庇佑,寺院与塔依然是几经兴废。而今我们所见的宝塔,为八角实心十三层密檐式砖塔。塔基为方形平台,底部为须弥座,塔身浮雕金刚力士、菩萨、云龙等,形象生动。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及夫人林徽因合著的《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之鉴别问题》记述,从塔的建筑形式、结构及风格分析判断,应该是辽代建筑。1992年4月,文物部门在对天宁寺塔的修缮工程中,在塔顶上发现了一方石碑,正面刻有《大辽燕京天王寺建舍利塔记》:“皇叔、判留守诸路兵马都元帅府事、秦晋国王,天庆九年(1119)五月二十三日,奉旨起建天王寺砖塔一座,举高二百三尺,相计共一十个月了毕。”这正好印证了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观点,更证实了天宁寺塔至今已走过了不平凡的900余年。
倾力修复 古刹新生
清代,天宁寺屡次大修,民国时期再次没落。新中国成立之初,寺院大部已被工厂占用,破损严重。舍利塔表面的泥塑多处剥落,少数佛像和石狮已被风化殆尽,山门石碑上的字迹更是模糊难辨。部分院落甚至还成了居民区,彻底断绝了天宁寺的香火。
20世纪70年代初,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归国访问来到北京。他年少时,曾就读于西城区西绒线胡同的崇德学校(今北京第三十一中学)。或许是为了重温儿时记忆,他想参观一下天宁寺,却因种种原因未能进入。后来,他写信给有关领导,阐述了天宁寺及宝塔的重大历史文物价值,并提出了保护的建议。之后,文物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天宁寺的保护渐渐得到重视。1988年1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天宁寺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至1992年,文物部门依照清代乾隆时期的样式,对寺院及塔进行了修复,实测塔高55.38米。2002年,文物部门再次对天宁寺内建筑进行大修,并搬迁了寺内居民,使山门、接引佛殿、东西配殿等建筑面貌焕然一新。如今,千年古刹正沐浴着盛世春风,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本文作者:康宁,来源于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北京老城故事》,北京出版社2022年5月版)

+ L0 A0 `: _8 a' ^- a. {$ r! F% `$ P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3-4-13 16: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宁寺塔(辽代为天王寺塔)建塔而天下不宁,天宁寺塔非吉祥之兆。
辽天庆五年(1115年),完颜阿骨打在今天的哈尔滨建立金朝,势力迅速强大,南下抢占辽的地盘,严重威胁辽的统治。
辽天庆九年(11190),天祚(zuò)帝下旨,令驻守辽南京的皇叔耶律淳在天王寺建舍利塔。当时,天王寺在辽南京城内的西北部。选择在此建塔,也有祈祷多闻天王护佑南京城之意。1992年4月,文物部门在对天宁寺塔的修缮工程中,在塔顶上发现了一方石碑,正面刻有《大辽燕京天王寺建舍利塔记》:“皇叔、判留守诸路兵马都元帅府事、秦晋国王,天庆九年(1119)五月二十三日,奉旨起建天王寺砖塔一座,举高二百三尺,相计共一十个月了毕。”天庆十年(1120)三月,护佑南京城的天王寺塔建成。建成之月,金宋签订攻辽“海上之盟”。建成第二个月,四月二十五日,阿骨打亲率大军出征,攻打辽上京城,攻占上京。
天王寺塔建成两年后,辽保大二年(1122年),金军又攻陷辽国的中京(今内蒙赤峰市宁城县),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逃遁到内蒙古大青山,3月,群臣拥立建天王寺塔的耶律淳在辽南京即位为帝。耶律淳称帝后三个月病逝,不久,辽南京也被金军攻陷。多闻天王没有护佑南京城之意
后天宁寺塔下的寺院屡建屡废,不知何因,辽金元都没有记载天宁寺塔以致都认为此塔为隋唐时期所建。其实,天宁寺塔建于何代这个谜底,在明代维修天宁寺塔时就可以揭开。据明代人徐善在《泠然志》中记载:在明代维修天宁寺塔时,就已经发现了记载有此塔建筑年代的这方石碑,但是,寺中的僧人当时是出于建塔时间更为久远原因,没有将这方碑上所记载的内容公开出来。
文革时期,担负着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国家部分部委,北京市委,市政府等重要单位和市区70多万户居民采暖供热的重任,北京第二热电厂从1972年开始筹建到1980年全部建成,二热大烟筒给天宁寺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文保专家多次呼吁拆除二热大烟筒,而上面认为此乃“北京工业遗产”,把文保专家们气了个半死而又无可奈何。看来,天宁寺塔要与大烟筒长期为伴为邻了。

0 X8 \7 s$ P$ N/ G
 楼主| 发表于 2023-4-13 16: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R0032775_副本.jpg
+ }0 N# m! @' Y4 q4 W+ U
! y% N9 e$ |; ^8 [
$ U; E: M; ]0 f/ i7 `
发表于 2023-4-13 19: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8 {9 J* ~; D( _: B5 Q& k北京二环边的上世纪工业遗存,变身天宁寺千年古塔旁的文创科技园 (摘): d2 N& B: h9 g1 F9 A! r
2023-02-18 17:14
  j) Z2 Q( R( H% q烟囱与塔遥相呼应,它们都属于过去,属于历史,属于回忆。而眼前的园区是现在,是当下,是新生命。其实古老与现代并不矛盾,它们是可以和谐共生的。天宁一号里的古老与现代只有一墙之隔,它们都是北京城的见证,也都将是未来的参与者。???
8 A1 P7 r8 a' M, J2 _+ Z. [. h9 f2 {! R8 d: h
. Z+ W. m" h, R" V# ]# N' h2 z
和谐共生?.jpeg
 楼主| 发表于 2023-4-13 19: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4-13 19:016 `5 M9 q/ S: Z/ g4 H- {7 w
北京二环边的上世纪工业遗存,变身天宁寺千年古塔旁的文创科技园 (摘)
/ D% I4 }+ S+ n% x$ T: {2023-02-18 17:14
0 r! y& k% v+ a; H" t烟囱与塔遥 ...
8 e7 C! q8 Q# [
DSCN1396_副本_副本.jpg
" C; k$ M9 d( o& o6 M6 x( `0 N0 H' X+ E" J. |! O5 w- ~

; s$ D3 l9 B- Q( K/ {$ n; ?, a3 B1 @  A- |1 `% W" j; @+ M
发表于 2023-4-13 22: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40年前去过那里,好像是北京唱片厂占了天宁寺一部分地方,生产红的绿的薄膜唱片。
' W+ I0 ^% |  |# m$ h* |( X+ d
发表于 2023-4-13 23: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 f# U" E* ?4 n  e
天宁寺是北京城区内最古老的地面建筑,辽碑发现之前,其建筑年代已被林徽因定为辽代,但一直到1988年才被定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 Q* C7 I; o- D5 j6 @' m9 O" C
 楼主| 发表于 2023-4-14 08: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g9061 发表于 2023-4-13 22:02& p* Y, i/ }, s- z; F: M
40年前去过那里,好像是北京唱片厂占了天宁寺一部分地方,生产红的绿的薄膜唱片。
( T$ n3 v9 G6 A7 C9 r0 X: m! O5 V" \
DSCN7880_副本.jpg 6 S" L; E6 b3 [) \9 H
9 x0 t( Q" P4 W$ @/ v
0 o  f" [3 J* y+ C2 \
 楼主| 发表于 2023-4-14 08: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4-13 23:14
9 p! ?' y7 ^) m4 B. H天宁寺是北京城区内最古老的地面建筑,辽碑发现之前,其建筑年代已被林徽因定为辽代,但一直到1988年才被 ...

% p, s7 p0 ^% ^: ^$ O$ ]9 N IMG_20210126_150216_副本.jpg : E) F( S6 a8 _6 K6 J5 p1 U/ }
9 P, D0 N9 P1 N8 m9 S3 T
: Z' b5 I# k' ], x
发表于 2023-4-14 11: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 t4 V5 k4 Q; `( \+ u* t
是不是已经改文创园了,怀旧还挂唱片厂的招牌,北京好像做不了黑胶唱片。6 ?9 }  k$ K# H- i* W
 楼主| 发表于 2023-4-14 13: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g9061 发表于 2023-4-14 11:59
) M4 ~# f% [7 e3 M+ t是不是已经改文创园了,怀旧还挂唱片厂的招牌,北京好像做不了黑胶唱片。
, A, w+ V  e' r0 _, o7 D/ P
已经不做黑胶唱片了,但里边还有买的,说工厂在上海那边!3 A5 ^; }. m6 o4 O" ^7 j/ a
, r, J0 L9 W9 D8 L
DSCN7878_副本.jpg
1 r2 ~0 m9 W+ J* T0 F2 c4 M
6 h$ u) Y$ z& K
% o( R3 f5 z4 |% Z/ o0 m. U" U% L4 K8 L

4 R( w/ n, l; L# j: e' \
  d8 L; U0 o& f: J4 q  X, q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20 02:26 , Processed in 1.141951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