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肉骨头的溯源2021-08-04 10:39·无锡旧影
3 U! y/ a; C2 N" z. W8 J! o1 x7 c民国十年(1921)左右,三凤桥的肉骨头就已闻名全邑。那时尚只有王余兴熟肉店一家,在民国初年就开设在二下塘街。弯入三皇街口的转角上,靠右面两间门面外,即三凤桥,后门是大河上的风光桥,店铺对面,尚是一片荒地。 
! w l# ] d7 d; c+ X% k; M* b1 T
2 E: \) e) T( P& d到了民国二十年(1931)左右,因三风桥肉骨头成了大名鼎鼎的食品时,才多到这里来开肉骨头店而成了市。三风桥肉骨头特别好吃的原因,在当时的社会,有一句流传的话说三风析烧的肉骨头比别处鲜美好吃,因为是它烧肉骨头的卤汁从南门老店分来,这家老店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故烧出来的肉骨头,比别家鲜美而格外好吃。 . W* I' t, f* V0 t2 n$ u
% K3 N5 [% T+ `+ r / w1 V7 m. D8 d7 N5 t
7 K( U) }0 J! F到了民国十五年(1926)左右,三风桥肉骨头的名气,已远播京沪各地区,在那时慎记才去凑现成,靠在三凤桥边,也开设了一家熟肉店,烧售肉骨头。它是新开店,在别处也没有老店本铺,所以绝没有陈年的卤汁,当时社会上传说的百年以上卤汁的话,与慎记是沾不上边的。故依据开店时间的早晚,与卤汁的历史的传流来推定,三风桥肉骨头的正宗代表,应当是王余兴,慎记是不够资格的。 
, q% ?9 m. t+ N# Z+ q; w3 e9 h ]; Q
还有一件事可证明。笔者于1955年,尚在香港时,碰到一位同乡王丽珍小姐。她说她即是三风桥王余兴熟肉店老板的女儿,他们三凤桥的熟肉店在“三反”时,遭到斗争清算,已被公营,因而他们父子女三人流,亡到香港;而慎记却没有公营,可见慎记的资格不够,不屑要公营它。我们现在在此地,大家多说慎记就是出名的三风桥肉骨头代表,而不说王余兴,笔者的推想,在家乡时,大家只笼统地说“三凤桥肉骨头”,而没有人指定三凤桥哪家店的肉骨头,故现在已模糊不清,不知道哪一家是首先创设,哪一家是正宗,只知道“三凤桥肉骨头”,因此就将靠在三凤桥边的慎记来做代表而抹杀了真正的合格代表王余兴了。 
# }- x- ?- i5 b# I3 b5 G: I' m' x1 `9 W" ]5 g, ?: T; P2 f
五六年前,曾将原装“黄篮头”(这是竹头的篾黄做的篮子,两片对合起来做包装熟肉、肉骨头用的东西,家乡叫“黄篮头”)包装的无锡肉骨头,运到香港去出售,换取外汇现在没有了,一方面产品缺乏,另一方面,据说大市桥河在几年前已填塞掉改成道路了,两岸沿河房屋完全拆掉了,这两家三风桥肉骨头店,也拆掉没有了。自今以后,三风桥的肉骨头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了,日后回到家乡,而制作肉骨头的正宗方法或许也从此失传了。
, a4 J5 G4 c, a! {: K' R崇安散人1983
% k) a/ E, f9 w% w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