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38|回复: 7

远去的冬天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20-11-11 10: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了然客 于 2020-11-11 10:28 编辑 ; n5 g( n# `$ Q: [4 Z! }8 o: s" `

1 f( o4 _; \' {! t3 @! I( f2 P" @
远去的冬天
     立冬后几场大风过后寒意渐浓。过去北京城标志着告别深秋时节不仅是西山残留红叶,钓鱼台飘零的银杏还有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事,准备过冬,各家搪炉子,按烟筒、糊窗户、马路边或空场上成堆的白薯,大白菜、大葱也告诉人们冬天来了。
   倒退三十年,煤铺还是城里人过日子离不开的地方。尽管那时胡同人家已用上了煤气灶做饭,可是西北风一起,还是要搪炉子、安烟筒、买蜂窝煤。北京的采煤史虽早在元明时就有记载,但真正用于国计民生也就是百十来年的事。光绪年,一溜溜儿的运煤驼队踱进阜城门,阵阵驼铃声一直响到解放前夕。先是城墙根儿通了铁道(环城铁路),外埠的煤进了京。而后是京西的煤窑旁修起了火车站,煤这东西才堂而皇之地稳居京城能源之首。这已是民国十六(1927)年的事了。所以,寻常百姓家烧煤取暖的日子并不长。早先不烧煤,冬天各家都盘火炕有钱人家用炭火,小户人家烧柴过隆冬;连澡堂子都烧火炕,浴者泡完澡,就在火炕上歇息。
    运进城的煤,要储存、加工、出售,才能走进千家万户,这就是煤铺的功能。
, r) b! E9 y5 Z   早先开煤铺的和煤铺伙计大多是河北定兴人。老北京人叫他们“摇煤球的”,他们有的在煤铺干活,也有的利用农闲走街串巷,为那些积存了煤末的机关或住户摇煤球。他们把棉袍的下摆掖在腰带里,肩上扛着板儿锹和剁铲,身后扣个摇筐和转盆,远看就像落魄沧州的林教头。摇煤球既是个力气活,又是技术活。首先把大花盆放入大圆筛子的底下,作为支点。摇煤球师傅甩开膀子,摇动全身。放入筛子里的煤块就慢慢地转了起来。很快,和摇元宵一样,煤块就成了大小均匀的煤球儿了。摇煤球离不开黏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黄土,摇煤球儿把式要有一定的经验,如煤球的大小、加入黄土(粘土)的比例,这些都是有讲究的,一定要合适,从而保证煤球的好烧,火旺不灭。摇球煤儿,要先找一块空地,把煤末过一遍筛子。煤块、煤渣筛出一边,单烧或是封火用。然后,煤末按百分之二十加入黄土,多了煤烧不着,烧不透。再多次翻搅均匀。最后加入水再不断地翻搅。温度适合后,再摊在地上。大约有一寸厚,然后用平锨扎成一寸大小的格状,撒上些煤末,晾上一个时辰就可以摇了。
      我原来居住的地方有个广兴园早年间是戏园子后来改成民居人们叫它广兴大院,它那就有一座煤铺。那时候崇文门外大街以西的老百姓 都指着它过冬那。自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各个煤铺陆续用机器压煤球后人工摇煤球的的情景逐渐在北京城消失。老百姓以后都到离家近的煤铺去订煤球了,到时候煤铺的工人蹬三轮串胡同往各家送的不是煤球就是砟子和劈柴。三轮车上码的是竹编筐,长方形的那种,一筐50斤,煤砟子因为是原煤,好烧又有劲儿,所以价儿比煤球要贵,还有劈柴都会送到家里。六十年代后期推广“蜂窝煤”机制煤球也就慢慢的生产的少了,最后也就停产了。
     过去冬天取暖靠炉子,这炉子要是不好用可是件麻烦事,入冬之前人们家家都忙着安装烟筒、搪炉子、装风斗安全过冬,这搪炉子是件细致活,还要有点专业知识,没到这个季节胡同里市场有搪炉子的人吆喝招揽生意,干这活的人工具很简单就是竹板条,通条和事先和好的耐火胶泥,根据顾主的屋子大小、炉子的制式,决定炉膛的大小。搪炉子就是用搪炉子胶泥,也就是黏土加麻刀、青灰把泥和匀,顺着炉膛的壁自下而上、下大上小的原则粘好,然后用竹板条抽打牢固结实光滑。然后找些劈柴把炉壁烘烤一下行了。后来推广了蜂窝煤煤球炉子也就不用搪了,蜂窝煤有专用的炉瓦很方便,不过感觉还是烧煤球的炉子暖和。
    如今尽管北京城的早晨已经告别了 “家家笼火,户户冒烟”的年代,人们生活有了根本改变,冬季取暖不再是过去的传统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暖气、空调、电暖器等洁净的能源,又暖和又干净还安全。每到入冬我总也忘不了在严寒冬天北风呼啸一进屋那炉子上坐着的水壶冒出的蒸气夹杂着烤白薯窝头片香味儿弥漫在房间里给人暖融融的感觉,虽然那时候的生活有些清苦但很温馨,总之忘不了那些生活过的岁月。
                                                  2020.11 冬日  九城了然

2 I/ A3 P% ?( o  u0 Y4 K+ S' c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1 16: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远去的冬天

阜成门外煤栈里,正在晾晒的煤球.jpg ) X1 D4 `8 i0 y8 V- m: d# W
+ |8 k  p1 [/ j% R% O

, ]4 y9 k! u  p! I) y( j4 }
发表于 2020-11-11 17: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独五斗虫 于 2020-11-11 17:24 编辑 9 D. g, K6 q, D! S

/ m( [; C7 k9 }# T摇球煤儿、搪炉子的都见不着了有了大棚以后,买冬储大白菜的也没那么多了冬天的味道还真是越来越淡了
) g+ q8 I0 v$ J  j  N. m u=929145831,3389683725&fm=15&gp=0.jpg
5 C4 M  d2 a5 ~  S% R
! ?1 [) h0 ?. m9 H- j  n 93970972_2.jpg
. Z9 T1 S1 E7 \3 w' r8 Z6 o: [
" x& a' O& i. F' H9 y+ O, E 428fa01fgb1b7b29fe2bc&690.jpg
( |% I: Z& r' V6 ?3 z+ v8 @  M6 P$ k8 I
. Y, B- n4 O0 P3 ~: h, g1 D0 M
发表于 2020-11-11 18: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写的好,思绪穿越回几十年前。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1 20: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远去的冬天


& Z8 ~% [$ e# b  z! o- v# \&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1 20: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远去的冬天

孤独五斗虫 发表于 2020-11-11 17:144 p1 G! K' p7 }: N% f: f% b
摇球煤儿、搪炉子的都见不着了有了大棚以后,买冬储大白菜的也没那么多了冬天的味道还真是越来越淡了' N7 ]- d5 N& k$ [2 I& s5 R1 ~( f
...

8 e, O! i( C( Y您说的是,物质生活丰富了,过去的时光只能回味。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1 20: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远去的冬天

董瑞征 发表于 2020-11-11 18:14
/ V3 R3 t& E6 t; U2 B, w3 L文写的好,思绪穿越回几十年前。
' I1 n) P. R, r0 r7 F
过去的生活只有品尝过才会有感而发,谢谢
发表于 2020-11-11 23: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十年弹指一挥间。至今还记得冬日里攥煤球后手背上洗不掉的冻皴和裂开的血口子,把手往热水盆里一摁,扎心的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8 08:56 , Processed in 1.13874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