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的位置在哪?
, ~/ T$ u+ q% t( H$ i& x
# }% p+ {/ e! {; C. b
+ K7 }* U! G; g3 i9 [2 r4 N
+ b; H/ V' s+ Y/ s, z1 R/ ~4 [) j
' w1 Q' @0 Z. C% B4 m, s0 P0 K. g 华北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期在中国建立的电影机构。1939年11月成立于北京。前身为1938年2月在北平成立的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的分支机构──新民映画协会。除垄断华北沦陷区的电影输出输入和发行放映外,还拍摄了若干为日寇侵略政策辩护的宣传短片和旨在镇压中国人民抗日的“治安强化电影”,是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政策服务、奴化中国人民的文化机构。1941年2月,又附设了专摄戏曲故事片的燕京影片公司。1945年,被中央电影摄影场接收作为第三分厂,简称中电三厂。
* m! u' k5 t/ W% T$ ^% S/ G% S/ `2 r& s0 S
5 U2 x# q" m" \# n! p8 c4 _- x 华北电影股份有限公司(1939 年12 月21 日—1945 年)设在王府井大街北口81号金城银行大楼内,制作摄制场设在新街口大街5号(现北京科影厂)。其占地面积39 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6 466平方米的制作场地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 年)二月开工,同年十二月底竣工。有摄影棚、混合录音棚和半机械化的洗印车间,成为华北最大的电影制片基地。公司下设《电影报》(日刊)(地址在王府井大街117号)。民国三十年(1941年)至民国三十三年(1944 年)间,还出版了《华北映画》(月刊)。该公司拥有对华北、“蒙疆”电影事业垄断化的特权体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伪“华北影”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 年)七月八日进行了较大的改组,所有部门的主管均换为日本人,有员工270 多人。主要摄制为日本侵华服务的新闻影片,如杂志片《华北电影新闻》100 余部。民国三十年(1941 年)二月,伪“华北影”又开设一家“燕京影片公司”,专门拍摄戏曲及故事片,如京剧《孔雀东南飞》、故事片《梦难成》等。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中电总厂接收了伪“华北影”建立了中电三厂。(《北京志·戏曲志、曲艺志、电影志》) ; m7 j2 J' [. C a. Q6 c
: s% S. u- l( P2 M9 ?
1941年2月,北京成立了一家表面上由中国人创办,实际由日本人操纵的燕京影片公司,办公地点设在西四牌楼北小拐弯胡同。在华北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的帮助下,该公司拍摄了一些戏曲片和故事片。其中有戏曲片有《孔雀东南 飞》、《御碑亭》、《盘丝洞》、《京剧精华》两集,京剧电影有《十三妹》、《红线传》、《花田八错》,故事片有《梦难成》和《混江龙李俊》。(《近代北京电影产业研究》)
) [9 |7 C0 ?% o# c( Z& ~
! ~+ \% P$ W4 ?$ _8 C I4 b' D( E( v2 O+ F9 l/ c
|